改变教法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doc_第1页
改变教法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doc_第2页
改变教法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doc_第3页
改变教法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教法,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学习策略的定义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的教学不是老师给学生完整的、所有的知识,而是要求老师更多考虑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学习比较成功的学生往往都经常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这说明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很多的学习策略困难,尤其是没有找到对自己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积极探索,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一、变“灌”为“导”培养主动、合作的学习策略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结合教材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如:在上computers 时,通过看Warming-up图片和回答问题引出本单元话题。问题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预测计算机的发展,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文内插图和热身中的图片预测阅读篇章的内容。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列出计算机的用途并排列六项发明的顺序,之后利用找读相同词汇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检查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再通过略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和结构,通过分段阅读使学生学会利用中心句确定段意,并找出论据,了解细节内容。在重点词汇学习中,先请学生两人一组猜测课文中两组生词的意思,并说明猜词的方法。之后我以一个词为例示范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并介绍利用构词法和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解决阅读中的生词困难。在读后教师向学生介绍:When writ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omething we usually follow a timeline.接着进行头脑风暴:请学生四人一组列出计算机对于自己、学校和家人的用途。然后讨论问题:How computers have changed our lives? 我给学生提供一些讨论时需要用到的英文表达法,并提醒他们运用刚刚学习的词汇。讨论前请各小组成员做好分工: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织并参与讨论;一个记录员,记录大家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一个发言人归纳大家的意见,准备向全班介绍本小组的看法。教师选出两至三组向全班介绍小组看法,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或发表不同意见。通过设计猜词、预测下文、略读、扫读、理解大意、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等提高阅读基本技能,并通过完成时间线索图介绍本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了解运用时间线索快速寻找发展史类文章中相关信息的技巧,保证知识的有效掌握。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教师的精心设计也直接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由被动接收、个体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二、寓“练”于“乐”形成最普遍的策略英语课是语言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平时学习的词汇在写作时用不上。我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头脑构成一个word-map,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任务。在上“My favorite sports的写作课时,我以Are you scare of writing ?Ill make it easier today. 学生听了心头一震,对整节课充满期盼。我找一些著名运动员的照片呈现给学生,请学生说出运动员的名字和从事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大家都想说的欲望。然后围绕几个问题进行(pair-work)对话。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en did you fall in love with it? Why did you become interested in it? 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 player? Why do you love him/her? What do you do to improve your skills? 在对话过程中练习并学习表示 “喜欢”和“兴趣”的表达法,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同时为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做好材料和语言的准备。为做好写作词汇的准备,我把他们分成四人一组,围绕sports说出相关的词汇、短语,构成一个word-map。各组派一个人做好记录,把想到的词汇短语到黑板上写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写出的众多词语中挑选出一些像exciting ,wonderfully,excellent,competitive,active,fun,athletic,gold medalist,swift,improve,skillful,practise doing,be fond of ,like doing,lose weight,Dont give up,be good for,keep fit,stick to,stand for,a national hero,at the age of .,play with,be skillful with ,be a member of等有用的词语,再根据课文提供的句型进行造句,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提醒学生从对话练习中的几个问题构思写作提纲。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写作情感和合作精神,形成了最普遍的写作策略。三、以“教”促“学”构建最实用的策略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搞通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当学生思考过某一问题,但尚未考虑成熟,想表述而又难以表述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本质,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有利资源,如:鼓励学生寻求一切机会与同学合作大胆进行谈话、讨论等交际活动,不要怕犯语言错误被人讥笑,积极到图书室查找资料或通过上网、广播、电视等获取信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言语实践基础上“发现”、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从而建构最实用的策略,使之成为自己后续学习的有效资源。1、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归纳。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和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平时要对那些零散、孤立、无序在大脑记忆库中好比一盘散沙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整理。对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使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原有知识之间实现结构化、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指导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如;教师示范学生合作整理学生独立整理交流整理的结果。内容可以是某一单元、某一章节;方法可以是表格法、纲要法、概念图表法等。由学生自己归纳的东西,学生记得牢,又一目了然,复习的时候就有据可依了。2、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如做语法填空的练习时很多学生会孤立语言点,缺乏对上下文内在关联的注意,容易“跟着感觉走”。我要求学生在解题前快速浏览短文,把握全文大意。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再结合短文所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按照“纯空格题、给出动词的题、词类转换题”三种情况,探讨具体的解题技巧。如: I can send a message to Kenya whenever I want to, and gets there in a second. 让学生观察、发现and连接前后两个句子,and后的句子缺主语,应填代词或名词;结合前一分句,不难推出“马上到达那里”的是the message,用it代替。诸如此类,适时指导学生讨论、探索解题技巧。四、及时修正实现更有效的能力发展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一项学习策略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有效,因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时,一项学习策略对自己可能在学习某一内容是有效的,但对于学习其他内容则可能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再是传递信息,而是引导、启发、示范、解惑、激励、评价和组织,并凭借反馈,调节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阶段、自身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知识能力的水平制订切合实际的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要在教学互动的过程通过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是要记住老师给出的结论,而应重在理清老师得出这种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