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在工业工程方面。2、 五大寄生虫:疟原虫、黑热病原虫、血吸虫、钩虫及丝虫。3、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4、 光感受器: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称光感受器。5、 光合营养:有些种类体内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光合营养。6、 渗透营养:有的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7、 吞噬营养:有的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称为吞噬营养。8、 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9、 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每一根纤毛是由位于表膜下的一个基体发出来的,每个基体发出一细纤维,向前伸展一段距离与同排的纤毛小根连系起来,成为一束纵行纤维,称为动纤丝。10、 草履虫有一大核一小核,大核为营养核,肾形;小核为生殖核,圆形。11、 草履虫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12、 鞭毛纲:植鞭亚纲:眼虫、盘藻、团藻、夜光虫 动鞭亚纲: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隐鞭虫 肉足纲:根足亚纲: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表壳虫 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 孢子纲:间日疟原虫 纤毛纲:草履虫、小瓜虫、棘尾虫13、 生物发生律也称为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14、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群体学说和合胞体学说。15、 侧生动物:多孔动物(海绵动物)可以说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传统上认为这类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此又名侧生动物。16、 海绵的精子和卵是由原细胞或领细胞发育而来的。卵在中胶层里,精子不能直接进入卵,而是领细胞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进行受精。这是一种特殊的受精方式。17、 从扁形动物们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以及梯形神经系统。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18、 猪带绦虫:卵巢分为左右两大叶,在靠近生殖腔的一侧有一小副叶,由卵巢发出的输卵管通入成卵腔,成卵腔的周围有梅氏腺。19、 具囊尾蚴的肉俗称为:米粒肉或者豆肉。人不仅是猪带绦虫的终寄主,也可为其中间寄主。20、 所有绦虫都是寄生在人及脊椎动物体内,它们的寄生历史可能比吸虫还要长,因此其身体结构也表现出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21、 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化学性作用;:机械性作用;: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22、 寄生虫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与寄主的进化有关;:是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繁殖率大的、能产生大量的虫卵或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的种类就能生存下来。23、 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涡虫纲是最原始的类群。吸虫纲无疑是由涡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果演变来的。24、 假体腔动物不仅两侧对称、三胚层,还出现了假体腔。在动物演化中从没有体腔到有体腔是一个进步,出现了了完全的有口有肛门的消化管。25、 假体腔又名原体腔,是体腔的一种类型。它是从胚胎期的囊胚腔发育来的,与高等动物的真体腔不同,真体腔是在中胚层中间形成的腔。26、 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占重要位置,不仅两侧对称、三胚层,而且身体分节,出现了真体腔。如出现了循环系统、后肾管、消化系统分工及复杂化、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等。有谓这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27、 疣足有运动功能,由于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也可进行气体交换。除海产种类外,其他环节动物没有疣足,而具有刚毛。28、 随着体分节、真体腔的出现,动物整体结构复杂化,代谢水平提高,由此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随之增多,相应地出现了后肾管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而后肾管不仅可调节水分和离子平衡,而且更有效地排出代谢废物。29、 环节动物,一些较原始的种类仍保留有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它与扁形动物的原肾管不同点是:不具焰细胞,而有管细胞,浸在体腔液中,大部分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后肾管。30、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发展来的,因为软体动物的成体两侧对称(不对称的种类为次生性),具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经螺旋卵裂,由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经担轮幼虫,这些与环节动物极为相似。31、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异律分节的发展,使身体各部有所分工;:陆栖节肢动物的气管系统由表皮内陷而成;:变态现象是节肢动物成功的又一因素;: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感觉器官。32、 蝴蝶和蛾子的区别:蝴蝶成蛹,从卵到幼虫到蛹再到成虫。蛾子成茧,吐丝结茧。:触角不同。蝴蝶棒状,蛾子丝状。:停留状态不同。蝴蝶翅膀合起来,蛾子的翅膀平铺。:蝴蝶日行,蛾子夜行。33、 休眠和滞育34、 昆虫能成为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的原因。:昆虫的外骨骼具蜡质层。:昆虫具一对或两对会飞的翅膀,增加了生存及扩散的机会,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寻找配偶。:体型小。: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有五类。: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发育中经过变态。:昆虫在结构与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他们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35、 触手冠动物在体前端(上端)都有由一圈触手环绕口形成圆形或马蹄形的触手冠(也称总担),触手具纤毛,是由体壁延伸形成的。36、 原口动物的口是胚胎发育原肠胚期的原口形成的,后口动物的原口发育形成成体的肛门,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形成口。37、 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均属后口动物。棘皮动物还有一些高等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如中胚层来源的骨骼,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等。38、 海盘车(海星)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经历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最终发育为辐射对称的海星。39、 棘皮动物分为有柄亚门和游移亚门。有柄亚门:幼体具柄,营固着生活。口面向上,反口面向下,肛门位于口面。游移亚门:无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于口面或体前端,肛门位于反口面或体后端。40、 亚里士多德提灯:海胆的口位于口面围中央,口腔内由骨板、齿及肌肉骨板组成结构复杂的咀嚼器。41、 呼吸树(水肺):许多海参肠与泄殖腔交界处向体两侧发出一对细管,细管发出的分支再逐级分支后,形成树状结构,称呼吸树。此为海参特有的呼吸器官。42、 居维尔氏器:泄殖腔附近有许多细长的白色或淡红色的盲管,开口于呼吸树的基部,或者直接开口于泄殖腔,称居维尔氏器,是海参的防御器官。43、 海参多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发育几天后形成耳状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后,耳状幼体缩短变为遵形幼虫期,变态成幼参。42、 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过长期的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43、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脊索:背神经管:鳃裂。46、海鞘具有开管式血液循环,而且还具有一种可逆式血液循环流向。 文昌鱼的血液无色,也没有血细胞,氧气靠渗透进入血液,为闭管式循环系统。无心脏。排泄器官由90至100对按体节排列的肾管组成,位于咽壁背方的两侧。47、圆口纲:是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又称无颌类。48、东北七腮鳗开始出现心脏,由静脉窦、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49、七腮鳗的脑已经分化为五个部分: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但五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尚无任何脑弯曲。间脑顶部有松果体,即松果眼。50、盲鳗目内耳仅有一个半规管。51、软骨鱼类如:白斑角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的侧线,有水流感受器的作用。52、硬骨鱼类,躯干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由埋在皮肤内的侧线管开口在体表的小孔组成,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为侧线鳞。鳞式:侧线鳞数 侧线上鳞数(侧线至背鳍前端的横列鳞)/侧线下鳞数(侧线至臀鳍起点基部的横列鳞)53、硬骨鱼类具有骨鳞,属于真皮衍生物。分三种,即硬鳞(雀鳝)、圆鳞(鲤鱼)、栉鳞(黄鲈)。鲨鱼的鳞为盾鳞。54、鲨鱼咽颅由七对软骨弓组成。第1对为颌弓,具有上下颌骨支持口缘的动物又称颌口类。第2对为舌弓。第3至第7对咽弓是鳃弓。55、在软骨鱼中,带骨是直接或间接地将偶鳍悬挂到中轴骨上的骨骼。悬挂胸鳍的带骨为肩带,悬挂腹鳍的带骨为腰带。56、硬骨鱼中的一些种类为适应特殊的生活条件,还可通过皮肤(例如鳗鲡、鲇鱼、弹涂鱼等)、肠管(泥鳅)、鳃上器(攀鲈、斗鱼、乌鳢等)及鳔(肺鱼)、口咽腔表皮呼吸(黄鳝)等各种器官进行辅助呼吸。57、鳔是大多数硬骨鱼类身体密度的调节器官。开鳔类鳔类气体的调节主要通过鳔管直接由口吞入或排出,或由血管分泌或吸收一部分。闭鳔类则是通过特有的红腺和卵圆区调节鳔内气体。鳔的主要功能是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58、鱼类循环路线为单循环。59、软骨鱼类的生殖方式有三种,即卵生、卵胎生和假胎生。卵生:胚胎的发育完全靠自身的卵黄囊中的营养。卵胎生:胚胎的发育在母体输卵管内完成,但所需营养完全靠卵黄囊提供。假胎生:胚胎发育在母体输卵管内完成,前期发育靠卵黄囊内营养,后期胚胎卵黄囊壁伸出许多褶皱嵌入母体子宫壁,形成卵黄囊胎盘,胎儿以此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完成最后的发育。60、鱼类有脑神经10对。352页。61、软骨鱼头部的背面和腹面还具有另一种特殊皮肤感受器罗伦翁。62、四大家鱼:青、草、鲢、鳙。63韦伯器64、鱼类的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65、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鸟类体形为纺锤形,体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骨骼为气质骨,轻而坚固,有愈合现象。:具发达气囊与肺气管相连,使鸟类能进行双重呼吸。:胸肌发达,皮肤薄、松、软、干。:视觉发达,利于飞行。:直肠粗短,不储存粪便,减轻体重。:排泄物为尿酸,减少失水。:右侧卵巢退化。66、寄生虫适应寄生的特征及它对人类的危害。67、羊膜卵的结构及它的优越性。:羊膜卵的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壳膜及卵壳)。卵壳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卵壳具有通气性,不影响胚胎发育时的气体代谢。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丰富的养料。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浮于液体环境中,能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尿囊外壁与绒毛膜紧贴,其上富有血管,是胚胎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羊膜卵可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体内受精,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介质。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可减少震动,防机械损伤。羊膜卵的结构和发育特点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个体发育初期对水的依赖,这才保证其在陆地上进行繁殖,为征服陆地向陆地纵深发展,遍布陆地提供了空前性的可能。68、口器的分类。:虹吸式口器:吸食物体表面的液汁,如蝶蛾。:刺吸式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组织内吸食液体,如蝉蚊。:嚼吸式口器:上颚发达,可咀嚼固体的花粉。如蜜蜂。69、口索:口腔位于领部,其背壁向前延伸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称为口索。70、脊索: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位于消化道背面、背神经管腹面。71、哺乳类具颈椎7枚,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头骨具2个枕髁以及牙齿异型,是哺乳类骨骼的鉴别性特征。72、反刍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73、脊椎动物的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74、刚刚渗透入肾球囊内的尿成为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以及葡萄糖等以后的尿液成为终尿。75、哺乳类神经系统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神经细胞所聚集的皮层加厚和表面出现了沟和回。76、哺乳类的听觉敏锐,内耳具有发达的耳蜗、中耳内具有3块彼此相关节的听骨(锤骨、砧骨、镫骨)以及发达的外耳道和耳壳。77、对于两栖动物而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为: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水的密度比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船拖网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课件
- 辽宁农信面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机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金融领域CRM系统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证明课件
-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农业智能化种植中的应用建议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25年对医药行业专利布局策略影响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观后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考评报告课件
- 影视中的人工智能
- GB/T 27043-2025合格评定能力验证提供者能力的通用要求
- 中职口腔生理基础教学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气瓶检验人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胰腺超声标准切面
- 上饶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查房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