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州民俗文化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出花园的风俗,独具韵味的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锣鼓、潮州曲社、潮绣、抽纱木雕、潮安木偶戏、建筑等处处散发出悠扬的潮风潮韵。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州古筝是中国六大流派之一,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潮州民俗文化概览潮剧潮剧俗称潮州戏,是全国十大百种和八个出国剧种之一。它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成的,有500多年的历史。潮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潮州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华,同时博取其他剧种的长处,终于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剧。潮剧产生于潮州,而后流行于潮汕及福建南部、台湾及香港,在东南亚诸国有深远的影响,很多潮剧刻本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在美国、英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的图书馆均有收藏。在潮侨最多的泰国,潮州戏班竟有30多个。潮安木偶戏木偶戏也称纸影戏,因为它是台面蒙上白纸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木偶红的偶像木质身、泥塑头,潮绣服装,身上安铁枝,由纸影赏操纵表演。木偶戏的剧目、唱腔、音乐均同于潮剧,做笠也模仿潮剧的程式,凡举手投足、身段、水袖以至扇子、溜梯、刀枪格斗,都能表演得生动自然。1954年2月,潮安县枫溪新乡源香纸影班赴京参加全国13省木偶汇演,受到好评。1993年9月,金石镇龙阁木偶剧团应邀参加第15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在德国和奥地利十大城市进行表演,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高度赞扬,赢得“中国第一团”的美誉。苏锣鼓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的一种文化艺术。潮州弦乐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的一种文化艺术。潮州花灯元宵张灯风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闹花灯的民俗,纱灯(花灯)是节目里耀眼的明珠。纱灯分“企灯”和“活灯”企灯把人物、亭台数阁固定在灯屏上,活灯则安装上不同的机关,使人物的头与手能转动,以至全屏走动。纱灯的特色是:工艺细致,造型美观,比例准确,举手投足,极富舞蹈动感;物饰华丽,一折一皱,皆自然洒脱,栩栩如生。潮州曲社潮州戏曲,几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是中国地方戏曲诸多优秀剧种之一。不仅在粤东、闽南各地,而且港、澳地区以至东南亚各国有潮人的地方,人们喜闻乐见。在日常娱乐以至年节、庆典活动中,每被作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享受而广为推崇、颂扬。潮州自古是潮府治所,往昔在拓展中华文化中有过举世瞩目的建树,被誉称为“海滨邹鲁”、“岭海名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诞生潮州戏的“摇篮”。固此,潮州曲(包括潮州戏曲、潮州民间乐曲、潮州方言歌曲、潮州大锣鼓,下同)是名城丰厚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影响深远,堪称潮州文化之瑰宝。当前,在加强潮州文化建设中,应有足够的重视而得到发展、提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饶平布马舞饶平布马舞是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瑰宝,流行于饶平新丰、上饶等地。源于宋末元初,相传是南宋时一江西瓷工所传授。其舞蹈形式最初是扮演状元游街,人物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其夫人、童子等9骑,后来又加进一对武士夫妇,并以本地音乐伴奏。现在每逢新春佳节,饶平北部山区仍盛行排演“布马游村”节目。当时的布马制作相当简单,只用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而现在经过造型设计后的饶平布马舞,成功地脱胎换骨,让这一盛行于山区的民间舞蹈焕发异彩。鲤鱼舞民间舞蹈。流行于潮汕各地,尤其以潮州市为盛。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到处干旱,鲤鱼带领芸芸众生寻找水源。后世,逢正月初四时,民间便以舞鲤鱼作祭神娱乐,也取自鲤鱼跃龙门之吉兆。潮安烧瓦窑烧瓦窑是潮汕民间游乐之一,相传元朝末年,为推翻胡人的野蛮统治,各地志士密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以月饼传送情报,以烧瓦窑烟火为号,揭竿起义。后人于每年中秋夜,皆做月饼、烧瓦窑为纪念。此项游乐一直为潮人延续至今。烧瓦窑时,往瓦窑里撒一些盐,即现金光四射景象。出花园潮州人为孩子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民俗认为未曾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15岁,就得择日举行“出花园”仪式。拜神时供有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象征朝气勃发,女孩供的是一只母鸭,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家里要邀来亲朋,盛宴接待。“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坐到席上的首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为家中的栋梁。潮安荡秋千 “秋千”潮俗又称“千秋”。昔时乡村有一习俗,如喜添男丁,正月初一合搭秋千棚,摆喜酒请人,有“添新丁长寿千秋”的祝颂之意。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说,工夫茶指以乌龙茶类为冲泡茶种;狭义上说,指讲究水、火、茶叶、茶具、冲法和品尝的茶艺。从“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独特的小巧工夫茶具,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一套冲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等丰富内涵的茶道。因此,潮州工夫茶不论从源流,还是对茶道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格调,堪称“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潮安灯谜灯谜是雅俗咸宜、健康益智的传统文艺活动。潮安的灯谜活动约始于宋末,历代相沿不衰,从才辈出。民国年间的谢会心还从理论方面编著灯谜类书评注灯虎辨类,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灯谜学工具书。翁松荪创办的影语月刊为已知的国内最早灯谜月刊。 当代灯谜活动遍及城乡,庵埠、彩塘二镇尤为活跃。主要灯谜组织有潮安县职工灯谜协会、庵埠灯谜协会、彩塘灯谜组等。全县灯谜作者数以百计,其佼佼者成为海内外知名的谜家。彩塘郑百川更是出人头地,他潜心谜学,编著甚丰,被评为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兼学术部部长。潮州木雕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潮安赛龙舟流行于庵埠、彩塘、浮洋一带。在端午节前后进行,有的在镇内溪河,有的在韩江。龙舟长20.5米,腹宽1.2米,有红、黄、青等色,每舟配37名运动员:1司鼓、1打锣、1掌舵,其余34人分坐舟身两旁划桨。 当代的赛龙舟以庵埠镇最活跃,每次活动由镇政府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还高搭龙门,布置彩旗,场面热烈。规模较大的赛龙舟大会有1957、1983、1986、1988诸年的端午节。全镇现有龙舟50多条,最多的时候曾出动过48条参赛。潮州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其精巧修理、造型优美著称。一般采用特制的大约半厘米长的尖嘴剪刀,在一迭纸上剪成,每次大约可以剪出同样的四五张剪纸,潮州剪纸的艺术特色是秀丽、明快、柔美、工整精巧、玲珑剔透,较为注重写实,作者依照一定的样谱剪裁,并通过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理解进行改进,体现了细腻入微的线条和合理的疏密空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工艺性。潮州嵌瓷潮州嵌瓷是潮汕及闽南、台湾特有的屋面(屋脊檐下垂带)和照璧等建筑装饰艺术。潮州嵌瓷大约始于明末清初(未见文字记载),现存明末清初建筑物上的嵌瓷,多是修建时修补的,很难断定年代。清中后期建筑物上的嵌瓷则随处可见。嵌瓷的表现手法与石雕、木雕相似,有平嵌、浮嵌、圆嵌 (立体)等。嵌瓷题材广泛,以象征威严、吉祥的龙凤狮虎、花卉、水族、历史戏曲人物故事为主。潮州美食小吃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 鲜而不腥, 郁而不腻。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潮州美食小吃概览红炖鱼翅潮州红炖鱼翅,净炖时间要6个小时,6个小时分为三个阶段:前3个小时武火,是因鱼翅胶质不浓,中1个半小时文火,是因鱼翅开始有胶质,后1个半小时火力更弱,是因鱼翅胶质大,将近收汁,保持火路似滚似不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既够火,又不烧焦。泡发鱼翅过程是,先将鱼翅的翅尾用剪刀剪掉3毫米,然后再用清水浸6个小时,后用沸水慢火堡,到翅皮的沙能洗得出为度。把鱼翅连原水倾倒于盆中泡浸,候水冷至可以下手时用小刀刮洗干净。然后再用沸水慢火把鱼翅再堡,至可以脱骨时,把鱼翅捞起落清水中浸之。然后拆去鱼翅的硬软骨,和翅脚的皮臭肉等。鱼翅再用沸水滚过。然后捞落盆漂冷,用清水浸之,第二天早上把鱼翅再用沸水滚过,再漂冷,再浸清水,晚上再滚,再漂、再浸,在泡发鱼翅整个过程中须花23天的功夫,这样才能使鱼翅本身够水分和去净臭腥味。八宝素菜“八宝素菜”是潮州素菜中的代表菜,该菜历史悠久,远在唐宋年间,潮汕一带地区,已有人烹制类似“八宝素菜”一类的菜肴。“八宝素菜”用料讲究,它主要用莲子、香菇、干草菇、冬笋、发菜、大白菜、腐枝、栗子等八种植物性原料,经用上汤精心烹制而成,口感嫩滑、香味浓郁。该菜冠名“八宝”,可见潮汕人民对它的钟爱和珍视。“八宝素菜”既然是潮州名菜,在它的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在潮汕地区便有不少关于它的生动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流传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一则传说。据说当时曾在潮州府城开元寺举办一次厨师厨艺大比试,参加比试的均为在潮汕一带地区寺庙主理厨政的厨子。在比试中便有烹制“八宝素菜”这一项内容。护国菜护国菜是潮州风味名菜,是汤菜之上品。护国菜,汤色绿如翡玉,润滑适口,真是名不虚传,但吃时需要小心。只因此菜油厚,上席时菜汤里滚烫,却因有一层油脂封住表面而看不到有热气升腾,所以吃时要先用汤匙将油层拨开再舀,品尝切勿操之过急,否则会烫嘴的。笋粿潮州地区盛产竹笋,笋这味潮州民间小食便是以竹笋为主要原料。制作笋关键是制作皮,皮的制法是将粳米磨成粉浆,放炊笼中炊熟,再加开水揉至柔软,推成圆条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用面棍推成圆形皮。在制成皮时,可适当加点油,使皮较柔软。笋粿的馅是竹笋、猪肉、香菇、虾米(均切成细粒),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头(其中味精、胡椒粉量要适当加多)。然后将馅放在皮中间,包过来即成。沙茶粿潮州粿条有一种干捞的食法,因“捞”后需加入油、酱料等,故在潮州方言称为“灌”,捞粿条在潮州称为灌“粿条”。它的吃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沙茶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条润滑柔软的口感和花生酱、沙茶酱浓浓的香味使得许多的年青人都对沙茶粿情有独钟,实是一款来潮的朋友不可不尝的小食。 蚝烙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美食。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瓜粉溶于水,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潮语叫蚝),再下蛋花,取起蘸鱼露吃。这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乘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头名小食之一。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凤凰浮豆干凤凰浮豆干是潮州市凤凰镇闻名遐迩的一地方小食,凡到凤凰山旅游的人,都必定要一尝这名小食而后快。凤凰浮豆干在凤凰地区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至今仍是潮州人特别喜爱的地方特色小食之一,吃凤凰浮豆干时,除要和“草仔”一起吃外,还可蘸辣椒蒜泥醋等酱碟进食。春饼新昌春饼是有名的风味特产,主产新昌县。新昌春饼形如圆月,薄如纸张。白中透黄,略带微咸,酥脆香美,再买一根油条或一块油氽豆腐,卷起来就可以吃,既松又香,别具风味。春饼除了用来作点心外,还可以做菜。将带鲜肉馅或葱馅的小卷春饼,放在油锅里一氽,即成为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春卷、是上得宴席的名菜。用来下酒,堪称佳肴。新昌春饼因其加工火候到门,不易损坏而可作干粮携带。 肠粉肠粉是一种使用米作成的中国广东小吃,因其薄皮成猪肠状,所以叫肠粉,或简称拉肠。由广州西关泮塘荷仙馆创制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肠粉传统以碎肉、鱼片、鲜虾仁、鸡蛋等为馅。也是广州、香港酒楼常见的点心,一般常见的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烧肠粉为主。无米粿潮汕自古人多地少,是个严重的缺粮区。为填饱肚子,潮汕人想尽办法。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更是花样迭出。“无米粿”便是婆娘们变幻出来的无米之炊。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的又一项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食及调料。著名的潮州蚝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汤、薯粉糕等,都以薯粉作原料。无米粿的棵皮,更纯粹是薯粉做的。韭菜粿韭菜粿包的是韭菜和花生仁,包在用大米磨成的粉特制的粿皮中。蒸熟,再刷上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吃起来更加香甜润滑,还有浓浓的韭菜香味。卤鹅肉潮汕出产驰名海内外的肉用菜鹅狮头鹅,潮汕人又自古喜欢卤味食物,两者结合,卤鹅肉便成了潮菜菜谱中的代表作之一。海内外的潮籍乡亲在思恋家乡时,它那种独特的美味更使游子们念念不忘。上乘的卤鹅呈现金黄色,肉质松脆,咸淡适中而着卤味郁香。它置放在一个椭圆形盘子里,伴放进一些芫荽,芹菜等。在宴会筵席上,它是上好的佐酒料,往往赢得外地宾客的交口称赞。 这种卤鹅肉市集上多有摊档专业经营,也有人挑着担子叫卖,以前也有家庭式自制,近年已多见商家明窗亮几地开铺面销售,涌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鹅肉店。腐乳饼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饼馅有腐乳块、酒、白猪肉、糖、蒜头等,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要先后有序、份量得当,烤焙也有章法。这样,饼皮才能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柔软。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目前,腐乳饼已加上漂亮的包装,每年均有出口。红桃粿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红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色素,使做成的粿呈粉红色。过去潮州人做红桃粿时,有时往开水中调入一种叫“红花末”的色素,“红花末”所含化学成份,吃后对身体稍有不利,所以我们提倡使用食用色素,且要限量使用。 猪脚圈猪脚圈是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是潮州颇具特色的一款小食。一般猪脚圈均是卖小食的摊主,在路旁支起炉架,放上锅,边制炸边出卖。制作猪脚圈需要有特制工具,一根铁柄,一头焊上一个直径8厘米,高 15厘米的圆铁盏。猪脚圈的制法是,将粳米粉和木薯粉按3比7的比例搅拌均匀,加水调成粉浆待用。猪脚圈的馅料是芋切成丁(生的芋丁也可以,但蒸熟的芋丁更香)、煮熟的红豆、生葱珠、五香粉、精盐,搅拌均匀。糯米猪肠一种很特别的猪大肠食法。原料:猪大肠、糯米、盐、香料。做法:先洗净猪大肠和糯米,根据个人口味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料,搅均匀;再把混了香料和盐的糯米塞进猪大肠里(糯米要适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以塞实涨猪肠为好),用针线或其他东西封住猪大肠两头,放进水中煮即可!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是广东省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潮州是广东的东大门,西距省会广州380公里。东邻福建省漳州市,南接汕头市,西连揭阳市,北与梅州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76.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9.92公里,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鸟瞰潮州市现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75万人。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是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东部海域蜿蜒曲折的海(岛)岸线长136公里,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潮州金融地带潮州历史悠久,山水秀丽,文物众多,人文荟萃,文化独特,与台湾、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著名侨乡,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从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窥见其远古文明的光辉。唐太宗开科取士,潮州已有进士出现。韩愈贬潮,重置乡校,延师兴学,使潮州的文风蔚然兴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风鼎盛,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潮州滨江长廊南宋时潮州主客户人口14余万人,而端平以后参加科举的居然终场至万以上潮州西湖人,终宋一代潮州中进士者多达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一科连捷9人,一时为之轰动。明代的进士为160人,传出了同榜八俊、兄弟连科等佳话和一门三进士的荣耀。明代乡试中举竟多达1088人。在历代的殿试中潮州还涌现出状元林大钦、榜眼王大宝、探花姚宏中这样的英才。潮州古城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刻,依江筑建的州城略带狭长,北高南低,东西略为倾斜。城北是衙署区,城南为居住区,城东为商业区,城西为手工业和平民区,整个布局以易为本,突出体现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特点。韩江风光贯穿于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鳞次栉比屹立着4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这些建于明、清两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人文景观。白墙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筑也颇具特色,不管是四马拖车、四点金这样的深院大宅,还是抛狮、竹竿厝的平民居第,无不显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蕴,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内涵。潮州还有自己的方言、戏剧、音乐、工艺美术以及饮誉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扬天下的工夫茶,这些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对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有着同根同源的深远影响和联系。潮州凤凰塔潮州,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又具现代化气息的中等城市已经形成,相继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人民正为建设文明、繁荣、富裕的新潮州而努力奋斗。潮州人民广场夜景潮州市是广东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城。潮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多层次、宽领域、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硕果累累。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州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 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福建闽南南潮语区,也流行于香港和台湾,也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重。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脚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 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从唱腔上来看,潮剧演唱用真声,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影响,与京剧、粤剧等的假声唱腔有很大区别,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 早期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潮剧的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丰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乐器只有竹弦、唢呐、椰胡和月琴,以竹弦为领奏乐器。二三十年代,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为扬琴取代,还增加了大笛和小笛。四十年代开始,有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剧曲牌很多,板式多变,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小锣轻巧,苏锣气氛庄严。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此类剧目文词典雅,乐曲古朴、做工细致;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这类剧目故事生动,戏文雅俗共赏,富于地方色彩。潮剧潮乐潮剧由南戏演变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潮剧。潮剧是潮汕的地方戏,也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全国十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潮剧也被称之中国艺苑奇葩,获得海内外广泛的好评。其突出特点是:优美抒情,潮汕味浓,有大批优秀剧目,独特表演艺术和著名演员,雅俗共赏,深受群众喜爱,有多部潮剧拍成电影传遍国内海外,潮剧团也多次赴国内各地和海外演出,尤其是丑戏的表演艺术更是脍炙人口。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潮剧唱腔有一个特点:就是帮唱。 潮剧音乐的特色乐器有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锣等。潮剧的角色行当古时分为生、旦、净、未、丑、外、贴等7角,现发展成为10种丑 、7种旦、5种生和3种净。其中,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知名,有“南国鲜花”之称。 这便是流芳百世的潮剧潮汕文化的奇葩,也是潮汕民间艺术的精髓。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统称为潮州音乐,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品种,是一种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目前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港澳及东南亚各地,在中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潮州音乐古朴、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时代,潮州音乐既源于唐、宋中原古乐,又承袭融汇了“正字”、“昆腔”、“西秦”、“外江”诸剧种及地方民间乐调。至明代中叶潮州音乐已形成一种曲目丰富、形式多样、自成体系的民间音乐艺术。 潮州音乐传谱,用“二四谱”、“工尺谱”以及简谱。 其中“二四谱”系潮州音乐最古老谱式,也是中国稀有的乐谱。从“二四谱”及潮州音乐特殊音律进行研究,均可见唐、宋音乐文化对潮州音乐的影响。潮州音乐的演奏方式和乐器组合种类多样,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 潮乐的基本调式有五种,即 :轻六调、重六调、活五调、反线调、轻三重六调。最具特色的乐器是二弦和打击乐。在演奏上除锣鼓乐外,都由二弦领奏和指挥。 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大锣鼓演奏,也有二五人组成的弦乐演奏,是雅俗共赏,群众性白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潮州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环境优美,人杰地灵”,这里是世界首富李嘉诚先生、世界著名汉学家饶宗颐先生、世界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先生等名流俊彦的故乡,近现代以来频频吸引人们的注意。这里更是一个不断创造美丽神话的地方。如今,世界最美的服装陈列在美国纽约第七大道高档橱窗里的婚纱晚礼服就来自这里。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制造的潮绣制品在巴拿马、伦敦赛会上艳惊四座;1982年,这里的潮绣厂制作的“九龙屏风”被誉为粤绣代表作,并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始于唐朝的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重要一支,长期以来以其均衡饱满的构图、浓郁鲜艳的色彩及清晰的纹理、富丽堂皇的美学味道赢得人们的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潮绣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路子越走越窄,市场仅限于东南亚摆饰、戏服和庙堂用品。“必须寻求新的出路!”潮州人不断地探索,终于悟出了真谛:将潮绣与服装结合起来。不可否认,从传统潮绣到世界最大婚纱、晚礼服生产出口基地,潮州婚纱晚礼服业今昔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潮州人不懈的努力及产业数次技术革新的“洗礼”。潮州婚纱晚礼服,将传统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的潮绣手工工艺与最时尚的流行元素结合在一起,潮州逐渐从贴牌生产走向了打造品牌。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潮州人瞄准了尊崇传统手工工艺的国际时装市场,聪明地将潮绣传统工艺、潮州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到现代服装时尚中,很快便在世界顶级服装界一枝独秀,而且不只满足于“为他人做嫁衣”。潮州服装界逐渐告别了过去依靠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的经营模式,不少规模服装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设计师队伍,创建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过去,企业老总赴美国是为了请外国设计师设计服装;但现在,企业老总带着自己的设计师飞到美国,却是忙着向美国的婚纱晚礼服经销商推介新设计。1993至1997年,名瑞的钉珠晚礼服蝉联中国国际服饰博览会“五连冠”金奖;连年来,美国的全美婚纱年度评比,其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析环境治理中污染约束指标
- 品牌策划与市场分析手册
- 2026届天津市红桥区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管线责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资产 处置 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灶具使用协议书
- 服装设计制作入门作业指导书
- 新兴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与市场开拓策略研究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书(范本)
- 线下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外观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杜甫生平》课件
- 学校食堂保洁员的安全职责
- 《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课件
- 2022环境健康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5版
- DB42-T 2073-2023 机载激光雷达森林蓄积量建模技术规程
- 项目部主要管理职责责任矩阵
- 焊接作业有限空间安全防护方案
- 《福建省城镇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指导价》
- 《小儿腹泻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