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doc_第1页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doc_第2页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doc_第3页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论文 【摘要】依据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基础是实验教学然后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可行性并论及在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科学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认为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实施新课标来说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一、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演绎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生物实验中操作和观察有序和有效地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前导;而实验目标的最终实现实验结论的最终得出更需要思维推动只有借助于思维对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实施反馈调控并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去除无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使之“有序化”才能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性任务 有比较才能鉴别和作出准确的判断有了准确的判断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演绎出正确结论例如在指导学生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中有的学生选取的材料为洋葱鳞茎、枯干的外表皮虽然其他步骤的操作都正确结果仍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学生请教原因教师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让他们再撕取稍靠内层的表皮做观察材料终于清楚地观察到了理想的结果然后再引导他们回顾两次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次失败的关键原因是选材不当在我的进一步引导下有的学生继而分析说:干枯的洋葱鳞茎表皮细胞膜已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并且没有液泡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也就不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把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从0.3g/ml提高至0.5g/ml重复上述实验的过程结果虽然看到了质壁分离却看不到质壁分离复原通过与用规范浓度(0.3g/ml)蔗糖溶液所做的实验做比较分析学生又总结出了“外界溶液过高会使洋葱表皮细胞最终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的正确结论在上述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虽然不断地经历失败但却在咀嚼失败中有所发现从更深层次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质疑”当问题被明确提出来之时其答案往往就在不远处向学生招手了例如在做“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一些学生用0.01%的亚甲基蓝溶液把根染成蓝色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时染上的蓝色褪去大半于是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1冲洗时为什么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清水?2冲洗会不会使已经染上的蓝色褪尽?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冲洗”的目的是去掉“浮色”他们于是作出假设和推论预测:用清水代替蒸馏水来冲洗清水中存在的许多杂质阳离子可以与蓝色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进行交换吸附因此不仅根的上“浮色”会被杂质阳离子交换吸附的缘故而被冲洗掉一部分连被“牢固”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也会被杂质阳离子因交换吸附被冲洗掉一部分从现象来看应该是蓝色逐渐消退 如果用蒸馏水冲洗则没有此弊教师肯定学生的假设和推理判断是正确的随着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第二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一些学生由于存在片面的功利观以为高考不考实验操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存在马虎应付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效果鉴于此上实验课时我们在对实验目标的制定、对实验过程的调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验收中都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其中例如针对一些学生由于实验态度不认真而导致实验失败的结果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寻根溯源在学生认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严谨科学态度时教师予以肯定然后要求学生重做实验一旦这些学生用认真取代了马虎实验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他们在获得成功快感的同时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也获得了自我肯定和强化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实验结果的完美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对实验报告进行各种人为的矫饰例如绘细胞图时喜欢将其模式化记录实验数据时喜欢将其标准化记录实验现象时喜欢将其显著化等等对此教师都严肃地指出这些虚假做法违反求实的科学原则要求他们加以纠正并在如实反映实验结果析同时严格检查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各种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从而纠正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无懈可击 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指向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很可能会对这些作为实验材料的生命采取冷漠相对的态度甚至以残杀这些生物、观看它们在痛苦中挣扎的情景为乐事进而形成了这样的生命价值观:人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者掌握着其他生物的生杀大权这显然是与新课标的理念相悖的也是与现代文明精神的发展进化背道而驰的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观念我根据新教材在实验材料上的取舍和实验内容上的增删这样的事实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不用濒危动物做实验材料;不用珍贵动植物做实验材料;尽量不用动物活体做材料;尽量缩短实验中处死动物的时间长度; 尽量减少实验动植物的采集量和使用量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一员只是生物圈这个大的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各种生物都是复杂食物网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维持着我们这个地球村(生物圈)的稳态人类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赋予这些生物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