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 R R 2 电路的分析方法 2 1 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 2 1 1 在 图1所 示 的 电 路 中 E 6V R1 6 R2 3 R3 4 R4 3 R5 1 试求I3 和I4 解 图 1 习题2 1 1 图 本 题 通 过 电 阻 的 串 联 和 并 联 可 化 为 单 回 路 电 路 计 算 R1 和R4并 联 而 后 与R3 串联 得出的等效电阻R1 3 4 和R2并联 最后与电源及R5组成单回路 电路 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 E I R2 R3 R1R4 R5 R1 R4 R1R4 R2 R3 1 6 R4 3 4 6 3 1 6 3 6 3 2A 3 4 6 3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I3和I4 I3 R2 R1 R4 I 3 6 3 2 2A 3 A R2 R3 1 R4 3 4 6 3 R1 6 2 4 I4 1 R4 I3 6 3 3 A 9 A I4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 1 2 有 一 无 源 二 端 电 阻 网 络 图2 a 通 过 实 验 测 得 当U 10V 时 I 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 的电阻构成 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 解 图 2 习题2 1 2 图 按题意 总电阻为 U R I 10 5 2 四个3 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 b 所示 2 1 3 在图3中 R1 R2 R3 R4 300 R5 600 试求开关S断开和 闭和 时a和b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图 3 习题2 1 3图 当开关S断开时 R1与R3串 联后与R5 并联 R2与R4 串联后也与R5并联 故 U 5 U 5 5 有 Rab R5 R1 R3 R2 R4 1 1 600 1 300 300 1 300 300 200 当S闭合时 则有 Rab R1 R2 R3 R4 R5 1 1 R R1 R2 R1 R2 1 1 R3 R4 R 3 R4 1 1 600 300 300 300 300 200 300 300 300 300 2 1 5 图4 a 所示是一衰减电路 共有四挡 当输入电压U1 16V 时 试计算 各 挡输出电压U2 解 a挡 U2a U1 16V b挡 由末级看 先求等效电阻R 0 见图4 d 和 c R 0 45 5 5 5 275 5 同样可得 R 0 0 5 于是由图4 b 可求U2b 即 45 5 5 5 U1 16 55 5 U2b 45 5 5 50 5V 1 6V c挡 由图4 c 可求U2c 即 U2b 2c 45 5 d挡 由图4 d 可求U2d 即 1 6 50 5V 0 16V U2c 2d 45 5 0 16 50 5V 0 016V 图 4 习题2 1 5 图 2 1 6 下图所示电路是由电位器组成的分压电路 电位器的电阻RP 270 两 边 的 串 联 电 阻R1 350 R2 550 设 输 入 电 压U1 12V 试 求 输 出 电 压U2的变化范围 解 当箭头位于RP 最下端时 U2 取最小值 R2 U2min R1 R2 U1 RP 550 350 550 270 12 5 64V 当箭头位于RP 最上端时 U2 取最大值 R2 RP U2max R1 R2 U1 RP 550 270 350 550 270 12 8 41V 由此可得U2 的变化范围是 5 64 8 41V 2 1 7 试用两个6V 的直流电源 两个1k 的电阻和一个10k 的电位器连接成调压范 围为 5V 5V 的调压电路 解 图 5 习题2 1 7图 所联调压电路如图5所示 I 6 6 1 10 1 103 1 10 3 A 1mA 当滑动触头移在a点 U 10 1 103 1 10 3 6 V 5V 当滑动触头移在b点 U 1 103 1 10 3 6 V 5V 2 1 8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 RP 1和RP 2是同轴电位器 试问当活动触点 a b 移到最 左端 最右端和中间位置时 输出电压Uab 各为多少伏 解 图 6 习题2 1 8 图 同轴电位器的两个电位器RP 1 和RP 2的活动触点固定在同一转轴上 转动转 轴时两个活动触点同时左移或右移 当活动触点a b在最左端时 a点接电 源 正极 b点接负极 故Uab E 6V 当活动触点在最右端时 a点接 电源负 极 b点接正极 故Uab E 6V 当两个活动触点在中间位置 时 a b两 点电位相等 故Uab 0 3 2 2 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 3 1 在图7中 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 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 图 7 习题2 3 1 图 设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I3 I3 I2 I1 2 1 A 1A 1 理想电流源1 U1 R1I3 20 1V 20V P1 U1I1 20 1W 20W 取用 因为电流从 端流入 故为负载 2 理想电流源2 U2 R1 I3 R2I2 20 1 10 2 V 40V P2 U2I2 40 2W 80W 发出 因为电流从 端流出 故为电源 3 电阻R1 PR1 R1I 2 20 12W 20W 4 电阻R2 PR2 R2I 2 10 22W 40W 校验功率平衡 80W 20W 20W 40W R 图 8 习题2 3 2 图 2 3 2 计算图8 a 中的电流I3 解 计算本题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最为方便 变换后的电路如图8 b 所 示 由此得 2 1 I A 1 0 5 1 1 2 3 2 5 A 1 2A 2 3 4 I3 A 0 6A 2 计算图9中的电压U5 解 图 9 习题2 3 4图 R2R3 6 4 R1 2 3 R1 2 R3 0 6 3 6 4 将U1和R1 2 3 与U4和R4都化为电流源 如图9 a 所示 将图9 a 化简为图9 b 所示 其中 IS IS1 IS2 5 10 A 15A R1 2 3R4 3 0 2 3 R0 R1 2 3 R0 R4 3 0 2 16 3 16 45 I5 R0 R5 IS 3 16 45 15A 19 A 1 U5 R5 I5 1 19 V 2 37V 2 4 支路电流法 2 4 1 图10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 已知E1 230V R01 0 5 E2 226V R02 0 3 负载电阻RL 5 5 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 法 求各支路电流 解 图 10 习题2 4 1 图 1 用支路电流法 I1 I2 IL E1 R01 I1 RL IL E2 R02 I2 RL IL 将已知数代入并解之 得 I1 20A I2 20A IL 40A 2 用结点电压法 E1 E2 230 226 U R01 R02 0 5 0 3 V 220V 1 R01 1 1 R02 RL 1 0 5 1 0 3 1 5 5 I1 I2 E1 U R01 E2 U R02 230 220 A 20A 0 5 226 220 A 20A 0 3 IL U 220 A 40A RL 5 5 2 4 2 试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和 结 点 电 压 法 求 图11所 示 电 路 中 的 各 支 路 电 流 并 求 三 个 电 源 的 输 出 功 率 和 负 载 电 阻RL 取 用 的 功 率 两 个 电 压 源 的 内 阻 分 别 为0 8 和0 4 解 图 11 习题2 4 2 图 1 用支路电流法计算 本题中有四个支路电流 其中一个是已知的 故列出 三个方程即可 即 120 0 8I1 0 4I2 116 0 120 0 8I1 4I 0 解之 得 I1 I2 10 I 0 I1 9 38A I2 8 75A I 28 13A 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20 116 10 Uab 0 8 0 4 V 112 5V 1 0 8 1 1 0 4 4 而后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应用有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 I1 I2 120 112 5 A 9 38A 0 8 116 112 5 A 8 75A 0 4 I Uab RL 112 5 4 A 28 13A 3 计算功率 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P1 112 5 9 38W 1055W P2 112 5 8 75W 984W P3 112 5 10W 1125W P1 P2 P3 1055 984 1125 W 3164W 负载电阻RL 取用的功率为 P 112 5 28 13W 3164W 两者平衡 2 5 结点电压法 2 5 1 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图12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 图 12 习题2 5 1 图 25 100 25 UO0 O 50 50 50 V 50V 1 1 1 50 50 50 Ia Ib Ic 25 50 A 0 5A 50 100 50 A 1A 50 25 50 A 0 5A 50 Ia 和Ic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 5 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13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解 图 13 习题2 5 2 图 50 50 VA 10 5 V 14 3V 1 1 1 50 5 20 2 5 3 电路如图14 a 所示 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阻RL 上的电压U 并计算理想电流 源的功率 解 图 14 习题2 5 3 图 将与4A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除去 短接 和与16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8 电 阻除去 断开 并不影响电阻RL 上的电压U 这样简化后的电路如图14 b 所 示 由此得 16 4 U 1 4 1 4 1 V 12 8V 4 8 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时 不能除去4 电阻 其上电压U4 4 4V 16V 并 由此可得理想电流源上电压US U4 U 16 12 8 V 28 8V 理想电流 源 的功率则为 PS 28 8 4W 115 2W 发出功率 2 6 叠加定理 2 6 1 在 图15中 1 当 将 开 关S合 在a点 时 求 电 流I1 I2 和I3 2 当 将 开 关S 合 在b点时 利用 1 的结果 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1 I2和I3 解 0 I 0 图 15 习题2 6 1 图 1 当将开关S合在a点时 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30 120 U 2 2 V 100V 1 1 1 2 2 4 I1 I2 I3 130 100 A 15A 2 120 100 A 10A 2 100 A 25A 4 2 当将开关S合在b点时 应用叠加原理计算 在图15 b 中是20V 电源单独 作用时的电路 其中各电流为 I1 4 2 4 6A 4A 20 2 2 4 2 2 4 2 A 6A I 0 3 2 4 6A 2A 130V 和120V 两个电源共同作用 20V 电源除去 时的各电流即为 1 中 的 电流 于是得出 I1 15 4 A 11A I2 10 6 A 16A I3 25 2 A 27A 2 6 2 电路如图16 a 所示 E 12V R1 R2 R3 R4 Uab 10V 若将 理想 ab U U 0 0 ab R 电压源除去后 图16 b 试问这时Uab 等于多少 解 图 16 习题2 6 2图 将图 16 a 分为图16 b 和图16 c 两个叠加的电路 则应有 Uab U 0 00 因 U 00 R3 E 1 12V 3V ab 1 R2 R3 R4 4 故 ab 10 3 V 7V 2 6 3 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图17 a 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 电源和电阻 两端的电压 并说明功率平衡关系 解 1 求各支路电流 电压源单独 作用时 图17 b E 2 I4 R R 10 A 2A 1 4 I 0 0 2 4 E 10 I3 A 2A R3 5 E I2 I3 2 2 A 4A I 0 0 0 4 I 00 E E S 2 图 17 习题2 6 3 图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图17 c R4 I 00 IS 4 10A 8A 2 I 00 R2 R4 R2 R2 R4 IS 1 4 1 1 4 10A 2A I 00 00 E I2 8A 3 0 两者叠加 得 I2 I 0 I 00 2 8 A 6A 2 2 I3 I 0 I 00 2 0 A 2A 3 3 I4 I 0 I 00 2 2 A 4A 4 IE I 0 4 I 00 4 8 A 4A 可见 电流源是电源 电压源是负载 2 求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和功率 电流源电压 US R1IS R4I4 2 10 4 4 V 36V 各电阻元件上电压可应用欧姆定律求得 电流源功率 PS US IS 36 10W 360W 发 出 电压源功率 PE EIE 10 4W 40W 取 用 电阻R1功率 PR1 R1I 2 2 102W 200W 损耗 电阻R2功率 PR2 R2I 2 1 62 W 36W 损耗 3 4 电阻R3功率 PR3 R3I 3 5 22W 20W 损耗 电阻R4功率 PR4 R4I 2 4 42W 64W 损耗 两者平衡 2 6 4 图18所示的是R 2RT 形网络 用于电子技术的数模转换中 试用叠加原 理 证明输出端的电流I 为 解 I UR 3R 24 23 22 21 20 图 18 习题2 6 4 图 图 19 习题2 6 4 图 本题应用叠加原理 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及分流公式进行计算求证 任何一 个电源UR 起作用 其他三个短路时 都可化为图19所示的电路 四个电源从右 到左依次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输出端分别得出电流 UR 所以 3R 2 UR 3R 4 UR 3R 8 UR 3R 16 I UR 3R 21 UR UR 3R 22 UR 3R 23 UR 3R 24 3R 24 23 22 21 20 2 7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2 7 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0 a 中1 电阻中的电流 解 图 20 习题2 7 1 图 将 与10A理 想 电 流 源 串 联 的2 电 阻 除 去 短 接 该 支 路 中 的 电 流 仍 为10A 将 与10V 理 想 电 压 源 并 联 的5 电 阻 除 去 断 开 该 两 端 的 电 压 仍 为10V 因此 除去这两个电阻后不会影响1 电阻中的电流I 但电 路可得到简 化 图20 b 计算方便 应用戴维宁定理对图20 b 的电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即开路电压U0 和 内阻R0 由图20 c 得 由图20 d 得 所以1 电阻中的电流 U0 4 10 10 V 30V R0 4 I U0 R0 1 30 4 1 A 6A 2 7 2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1中2 电阻中的电流I 解 图 21 习题2 7 2 图 求开路电压Uab0和等效电阻R0 Uab0 Uac Ucd Udb 1 2 0 6 3 R 1 1 3 6 4 0 3 6 12 6 V 6V 3 6 由此得 6 I 2 4 A 1A 2 7 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2 a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图 22 习题2 7 5 图 1 用戴维宁定理将图22 a 化为等效电源 如图22 b 所示 2 由图22 c 计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即开路电压U0 U0 E 20 150 120 V 10V 3 由图22 d 计算等效电源的内阻R0 R0 0 4 由图22 b 计算电流I E I R0 10 10 10 A 1A 2 7 7 在图23中 1 试求电流I 2 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并说明 是 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解 图 23 习题2 7 7 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流I Uab0 3 5 5 V 10V R0 3 10 I 2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和功率 2 3 5 A 2A IE I4 I 4 2 A 0 75A IE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相反 流入电压源的 端 故该电压源为负载 PE 5 0 75W 3 75W 取用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和功率为 US 2 5 3 5 2 V 19V PS 19 5W 95W 发出 R 2 7 8 电路如图24 a 所示 试计算电阻RL 上的电流IL 1 用戴维宁定理 2 用诺 顿 定理 解 图 24 习题2 7 8 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求IL E Uab0 U R3I 32 8 2 V 16V R0 R3 8 IL 2 应用诺顿定理求IL E RL R0 16 A 0 5A 24 8 U IS IabS 3 R0 32 I 8 2 A 2A 8 IL RL R0 IS 24 8 2A 0 5A 2 7 9 电路如图25 a 所示 当R 4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暖气并联施工方案(3篇)
- 防诈骗红色活动策划方案(3篇)
- cad大样施工方案(3篇)
- 文职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阅读滋润我成长作文800字8篇
- 冬天小学生作文范文11篇
- 给蒙古小朋友的一封信900字14篇
- 项目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项目融资管理T
- 2025年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颜料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电厂消防培训
- 农产品加工可行性报告
-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
-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一年级得稳稳地走-一年级家长会【课件】
- 园林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学校食堂员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