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破裂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doc_第1页
子宫腺肌症破裂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doc_第2页
子宫腺肌症破裂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腺肌症破裂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宫外孕;破裂1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下腹疼痛伴阴道流血5天,于2006年3月13日被诊为(1)宫外孕破裂;(2)腹腔内出血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量中、色红、无血块、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6年1月8日,行经4天,量同既往。于2006年2月9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钝痛,伴乏力、纳差、恶心,无呕吐。曾在外院就诊,给予抗炎输液对症治疗,疼痛未缓解。于今日在民族医院复查及B超,初步以上述诊断而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4 ,P 96次/min,R 20次/min,BP 100/70mm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心肺功能正常,腹肌略紧张,下腹膨隆,腹壁未见静脉曲张及肠型,下腹压痛及反跳痛(+),移浊(+),下腹未扪及明显包块,肋下未扪及肝、脾,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妇科检查:外阴血染,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内有少量积血,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肥大°,糜烂°,子宫前位,如孕80天大小,有漂浮感,质中,活动好,压痛明显,右侧附件可触及一包块,呈囊性,外形不规则,边界清楚。包块与子宫相连,关系密切,压痛明显。左侧附件未见异常,后穹隆穿刺抽出5 ml暗红色不凝血。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4.2×109/L,Hb 9.0 g/L,N 0.029,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尿妊娠试验(阴性)。超声提示:(1)盆腔出血(中量);(2)右附件囊实性包块宫外孕;性质待查;子宫未见异常,见图1。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视腹膜呈紫蓝色,打开腹膜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溢出,吸出腹腔积血1 500 ml。子宫如孕80天大小,前壁呈紫褐色,呈Y型破裂,裂口与宫颈不相通,破裂处未见绒毛及烂肉样组织,子宫后壁光滑。双侧卵巢正常,右侧输卵管充血、水肿、增粗,宫旁组织侵蚀变脆,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抗炎治疗,住院10天,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子宫腺肌症破裂;(2)腹腔内出血;(3)右侧输卵管炎。病理报告:肉眼检查:次全子宫10 cm×4 cm×8 cm,子宫一侧至宫角部有一破口,肌壁呈褐色,出血区组织较疏松。病理诊断:(1)子宫腺肌症并出血破裂(间质增生明显,间质细胞增生活跃);(2)子宫内膜增殖症(中度),见图2。2 讨论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以3050岁妇女多见。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可能是导致子宫此病的原因1。该患者症状和体征与宫外孕相似,唯有尿HCG呈阴性。但HCG不是确诊宫外孕的唯一指标。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无经期及经量的变化,无痛经史,故未考虑:(1)子宫腺疾病;(2)子宫内膜异位症2。破腹探查后发现子宫浅壁呈紫褐色,呈Y型破裂,裂口与宫腔不相通,术后病检得以确诊。通过此例我们应吸取教训,全面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开拓临床诊断思路,从多方面考虑,不放过任何一个症状及体征,不能仅限于常见病,不可以凭单项定论,以使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31332.2 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