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doc_第1页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doc_第2页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doc_第3页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doc_第4页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心率变异性分析作者:廖虹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机制。方法:对36例妊娠中晚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6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结果:观察组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及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关键词】 妊娠 P R间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A Research on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Electrocardiogram’s Short PR Interval during Pregnancy Middle and Later PeriodLIAO Hong(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Liuzhou,Guangxi 545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cardiogram’s short PR interval during pregnancy middle and late period. Methods We surveyed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n ambulatory 24hour ECG between 36 patients who had been found short PR interval in pregnancy middle and late period(observation group) and 36 patients who had normal PR interval at that time(comparisn group). Results The chan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as smaller obviously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one’s,which had evident difference(P<0.001,P<0.005 and P<0.01). Conclusion The short PR interval in pregnancy middle and late period is related to maladjustment of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Key words: Pregnancy; PR inerv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心率变异性(HRV)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已为临床研究所证实。它能判断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的情况,并对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做出预测及危险分层,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HRV与妊娠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为了探讨妊娠一过性短PR间期发生的原因,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PR间期正常和PR间期缩短者进行24 h HRV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门诊产前常规建卡的早中晚期妊娠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 200例,发现短PR间期者58例(占4.83%),选取至中晚期妊娠出现的PR间期缩短者36例为观察组(A组),平均年龄(28.2±3.5)岁;另设同期内中晚期妊娠PR间期正常者36例为正常对照组(B组),平均年龄(30.1±5.8)岁。两组均为发育正常,无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肾脏等疾病。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24 h动态心电图HRV检测。1.2.1 常规心电图检查 采用北京北泠公司的CAED10Win 心电工作站进行同步12导联描记,常规定标和25 mm/s走纸速度描记后再行加大一倍增益和50 mm/s走纸速度描记,目的使测量数据更精确可靠;并且由专人分析同步12导联中P波最早出现的导联作为始点;以QRS综合波最早出现的导联为终点。短PR间期判断标准:正常窦性心律时,频率在60次/min100次/min,PR间期≤0.11 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不伴继发STT改变。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 采用美国美高仪CEO197 型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计算机自动分析,计算HRV 24 h分析指标为:24 h内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24 h内5 min平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Index)、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低频谱功率(LF)0.04 Hz0.15 Hz、高频谱功率(HF)0.15 Hz0.4 Hz。1.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2.0软件包,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8 7,P>0.05);两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2 9,P>0.05)。两组24 h HRV分析显示:除白天的rMSSD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表1 两组24 h HRV指标比较(略)表2 两组日间与夜间时域指标比较(略)3 讨论临床上心电图短PR间期并非少见,常规心电图检出率约为0.5%1。正常心脏起搏时,窦性激动主要通过前结间束传向左心房及房室结传导,房室结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唯一通道,由于房室结呈迷路样结构,故窦性激动通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0.12 s,短PR间期的原因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房室结解剖结构短小,传导所需时间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使房室结传导时间缩短;房室结内存在具有快速传导作用的特殊传导路径,有人称为“房室结内旁道”;房室结加速传导现象。本组中晚期妊娠孕妇检出率为4.83%,高于通常检出率,考虑主要原因为房室结的传导功能一过性改变所致。因为,随着孕龄的不断增加,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也不断增多,需氧量也相应加大,足月时达到最高峰,较非孕期增加20%2。尤其在妊娠32周后,下腔静脉的血流量增多最为明显,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心脏减少,心脏搏出量降低,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房室结部分组织缺血,房室结的功能就发生一过性改变,传导速度加快;再者,回心血流量相对减少,导致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弱,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受压力反射调节的HRV下降;另一方面,心肺容量感受器的负荷减轻引起血管舒缩中心抑制作用降低,触发交感神经活动,促使子宫胎盘分泌肾素前列腺素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循环中血管紧张素水平明显升高,其具有抑制心脏迷走神经中枢的作用,从而降低HRV3;本文通过两组HRV分析亦能证实这一点。因为HRV分析是评价自主神经对心脏调控功能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可以敏感地评价自主神经张力。正常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在人体心血管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RV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反映自主神经的检测指标,已经逐渐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它不仅在判断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而且对评价正常人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HRV的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以及两者的均衡性和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本研究的HRV时域指标中,SDNN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总张力,PNN50则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大小,与心率快速变化有关,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时其值降低; PNN50成分的昼夜波动振幅减小,相应改变反映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与Ekholm等学者报道一致4。为何并非是所有中晚期妊娠者都有PR间期缩短?主要是血容量增加程度有很大个体差异(20%100%),平均为50%。它与胎儿体重、胎盘体积、受精卵重量、新生儿和母亲体重有关5。显然,血容量的改变是影响HRV的重要环节。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活动处于一种协调的动态平衡过程,以适应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需要,这种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之间兴奋与抑制的相互作用在心脏所产生的效应首先表现在心率快慢的变化上,对正常机体而言,心率的快慢变化应有相当程度的差异,HRV分析的实质就是分析这种差异性的大小及变化规律。通过两组HRV分析,说明中晚期妊娠短PR间期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平衡调节失调、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交感神经张力占优势,使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加快,PR间期缩短,并非是由于传导途径异常。故在PR间期缩短这种改变随着分娩而恢复,即随着产后生理变化的恢复而恢复,应属于良性电生理改变,无病理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诚然,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交感神经张力增强,使触发因素增加、保护机制减低,导致心血管疾病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大大增加6;故对产前检查心电图发现PR间期缩短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因此,PR间期缩短可作为自主神经失衡,特别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一个指标,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客观依据。【参考文献】 1 卢喜烈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352.2 苏应宽,徐增祥,汤森实用产科学M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689.3 苗竹林,汤希伟,林其德孕妇心率变异性与妊娠期心功能变化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8):467.4 Ekholm EM,Hartiala J,Huikuri HVCircardian rhythm of frequencydomain measur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regnancyJ.Br J obste Gynecol,1997,104(7):825828.5 Branwald E,陈灏珠心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74.6 Neber Ck,Baumga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