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_2010版草稿.pdf_第1页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_2010版草稿.pdf_第2页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_2010版草稿.pdf_第3页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_2010版草稿.pdf_第4页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_2010版草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 XB CPX GL02 2010 第一版本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 Key part standard for water kettle series product 2010 03 XX 发布发布 广广 东东 新新 宝宝 电电 器器 股股 份份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产产 品品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 制 修 订制 修 订 委委 员员 会会 2010 03 XX 实施实施 发布发布 1 目目 次次 前言前言 1 范围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试验的一般条件试验的一般条件 1 4 定义定义 2 5 关键零部件列表及要求关键零部件列表及要求 6 各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具体要求各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具体要求 6 1 外观要求 3 6 2 标识要求 3 6 3 装配要求 3 6 4 尺寸要求 3 6 5 性能要求 3 6 6 安全要求 3 6 7 环境性能要求 3 6 8 可靠性要求 3 6 9 食品卫生及环保要求 3 2 前前 言言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企业标准体系构成 国际 国家 行业 地方等标准及法律法规 产品企业标准 客户特殊要求 产品检验标准 产品设计规范 检验类作业指导书 上述标准的关系如下 产品检验标准分为以下四套 安全类 GS 产品检验标准通用部分及特殊部分 安全类 UL 产品检验标准通用部分及特殊部分 性能类 产品性能检验标准 食品卫生和绿色环保检验标准 以上标准的通用部分和特殊部分应配合使用 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属于产品性能检验标准的范畴 它主要是根据产品线企业标准 各关键零部 件的安全类标准 性能类标准及相关零部件的主要特性来制订 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按类型分为产品线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和产品通用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 产 品线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是以公司同一产品线为基础编写 用 CPX GL 编码区分 CPX代表产品线 GL 代表关键零部件 它对同一类型的产品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产品通用关键零部件 检验标准是以公司不同类型产品通用关键零部件为基础编写 用 TY GL 编码区分 TY代表通用 GL代 表关键零部件 它对不同类型通用的产品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编号规则 产品线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编号规则 3 产品通用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编号规则 本标准为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 标准中对电水壶系列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功能和性能进 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描述 本标准由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企业标准制 修 订委员会发布 本标准由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电水壶系列产品企业标准制 修 订小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部门 产品研发中心 产品验证中心 品质保证中心 一分公司品管部和工程部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可为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开发与选择 验证及来料检验提供指导和依据 原则上产品企业标准每年更新一次版本 每季度由产品企业标准制 修 订委员会进行一次标准复审 本标准如有更新 产品企业标准制 修 订委员会将对新标准重新受控发布 并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到 相关人员 届时 旧版标准将 重新确认有效性 作废 被改进版本替代 修改 QB XB TY 0X 新宝企业标准 通用标准 流水编号 GL 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代号 QB XB CPX 0X 新宝企业标准 产品线标准 流水编号 GL 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代号 4 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检验标准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内容适用于我司电水壶系列产品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的验证 产品设计的规范 但如有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 按 客户要求进行设计 检测与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标准 IEC60335 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IEC60335 2 1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特殊要求 IEC6053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水壶和电水罐性能的测量方法 UL1082 家用咖啡壶或类似液体加热器具安全要求 CSA22 2 No 64 M91家用咖啡壶或类似液体加热器具安全要求 GB T 1804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T 2423 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GB T 4706 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1 部分 通用要求 GB T 4706 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具的特殊要求 GB T 22089 2008 电水壶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T 2828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2702 276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QB XB CPX02 电水壶系列产品企业标准 QB XB TY006 产品食品卫生安全和环保设计企业标准 3 试验的一般条件试验的一般条件 3 1 环境温度 测试用室温水温度为20 25 C 对于性能类测试应在20 5 C环境温度中进行 对于寿命类测试应在15 35 C环境温度中进行 环境相对湿度应 85 3 2 试验频率 交流器具如标有额定频率则仅用交流并在额定频率下进行试验 而交直流两用器具则用最不利的电源 进行试验 没有标出额定频率或标有50Hz到60Hz频率范围的交流器具 则用50Hz或60Hz中最不利的那种频率进行 试验 3 3 试验电压 标识有一个或多个额定电压范围的器具 性能测试 寿命测试 关键零部件测试按说明书或者规格书 5 中推荐的电压进行测试 标识有多个电压 如双电压器具120V 240V 的器具 在每个电压下分别进行测试 3 4 试验功率 标有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电热器具 输入功率为其额定输入功率范围内的最不利值 标有额定电压范围和与此额定电压范围的平均值相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的器具 其输入功率与在额定 电压范围内的最不利电压下对应的输入功率一致 4 定义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 1 关键零部件 指如果发生质量或设计缺陷 会引起产品的功能部分失效或完全失效 从而产生产品的安全程度降低 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的这一部分零件 元器件或部件 4 2 发热零部件 零配件通过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过程或通过热传递的过程 从而达到产品热功能的实现的部件 4 3 温控装置部件 在产品正常工作或非正常期间 零部件通过温度的限制来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来保持产品功能的实现 的配件 5 关键零部件列表及具体要求关键零部件列表及具体要求 功能性能要求功能性能要求 序 号 零部件名 称 部件类型 外观 标识 装配 尺寸 性能 安全 环境性能 可靠性 食品卫生 发热盘组 件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不锈钢煲 组件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蛇形发热 管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1 发热零部 件 马蹄形发 热管 6 1 6 2 6 3 1 6 4 6 5 1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2 发热盘密 封圈 硅胶密封 圈 6 1 6 2 6 3 2 6 4 6 5 2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开关掣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微动开关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按钮开关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3 开关组件 翘板开关 6 1 6 2 6 3 3 6 4 6 5 3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4 玻璃杯 硼硅玻璃 6 1 6 2 6 4 6 5 5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5 安全阀 蒸汽阀 6 1 6 2 6 3 4 6 4 6 5 6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熔断器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温控器 连 接器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6 温控装置 组件 突跳式温 控器 6 1 6 2 6 3 6 6 4 6 5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6 NTC 6 1 6 2 6 4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7 PCB 组件 电源板 控 制板 6 1 6 2 6 3 5 6 4 6 5 7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8 电源线 电源线 6 1 6 2 6 3 7 6 4 6 5 8 6 6 1 6 6 2 6 7 6 8 6 9 6 各关键零部功能性能具体要求各关键零部功能性能具体要求 6 1 外观要求外观要求 6 1 1 五金零部件表面无明显污渍 锈点 无变形 压痕 刮花 破损 凹痕凸起等表面不良 6 1 2 塑胶零部件表面无污渍 气纹 缩水 批锋 缺胶 缺料 缺口 毛刺等表面不良 6 1 3 表面颜色与图纸及评估报告要求一致 同批货不能有色差 对于零部件表面有特殊处理的如 a 表面抛光 镜光 拉丝 表面无抛光不良 表面无磨砂不良 抛光纹路和抛光的程度应与生产通 知单要求或和客人提供的样板相符 b 表面透光 玻璃配件 零件色泽均匀 透光性好 c 表面喷油 涂层外观按QB XB TY004 QB XB TY010企业标准要求进行 喷涂的附着力按企业标准QB XB CPX02第5 1 5要求进行 注 1 如果涂层本身不能通过相关的食品卫生认证 则壶口 壶嘴及壶内等与水接触的地方不能有涂层 2 对于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按QB XB TY004 QB XB TY010企业标准要求进行 3 对于零配件上的附属配件的外观也要满足6 1 1 6 1 2 6 1 3的要求 4 对于零配件上要进行焊接或紧固连接的 焊接应牢固 不可有虚焊 假焊 漏焊等不良 紧固螺钉不可有生锈 扫头 遗漏等不良 6 1 4 玻璃制品配件的特殊要求 6 1 4 1 零件表面水平方向的旋转纹 凸凹痕 只允许水平间隔20mm以上 6 1 4 2 零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刮手节瘤 直径不超过1 0mm的节瘤 在100mmX100mm范围内不能超过3个 若 超出此范围不可有两个节瘤 且高度不可超过0 5mm 6 1 4 3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大于1 0 mm的气泡 杂粒 允许小于0 5 mm的3个或0 5 1 0mm的2个 且相 互间距大于50mm 气泡被玻璃完全包裹 不可裸露在零件表面 每个玻璃杯只接受3个直径 1 5 mm的沙眼 需完全封闭 每个沙眼之间的距离需 50mm 6 2 标识要求标识要求 6 2 1 零配件上如有产品型号 电参数 供应商或其识别标志 生产批号等可追溯性标识 且产品型号 电参数 供应商这些标识必须和CDF表 KPL BOM 生产通知单和送客户样板完全一样 6 2 2 包装材料上需明确标示产品型号 电参数 制造厂名或商标或识别标志 数量 出厂日期 批号等 可追溯性标记 同时必须附上制造商的出厂QA检测报告 6 2 3 对有ROHS要求的物料 需在包装上有ROHS标记 并有ROHS证书或提供ROHS符合声明 6 2 4 如果零件有HSF要求 每个包装箱 盒 应有HSF标示 6 2 5 对于零件表面的商标等标识需通过耐擦拭测试和附着力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QB XB CPX02第5 1 4 1 和5 1 4 2 注 1 对于工作电流超过 10A 的发热管 其电参数不可冲压在发热管上 供应商代码和批号可加在发热管的两引出棒 端 且标识清晰易辩认 2 零件上需做产品代码和材料码及回收标识 标识应清晰易辩 3 电源线上的标志和认证代码应符合安规要求 7 6 3 装配要求装配要求 6 3 1 制热零部件装配要求 6 3 1 1 制热部配件和大身之间的装配一定要有可靠的定位结构 和大身装配的过程中 不可造成密封圈 有松脱 起皱 翻边等现象 6 3 1 2 制热零配件用于固定温控器的螺母柱或螺钉在制热部配件中的位置应正确 装配温控器后 不会 引起温控器的性能异常 开关掣无卡滞 无干涉等现象 6 3 1 3 制热配件与整机对应配件装配之后应满足QB XB CPX02第5 5 1和5 5 2的防漏水要求 6 3 2 密封圈装配要求 把密封圈应装在零部件的相应的位置 如把发热盘和密封圈组件和大身等零件装在一起时 密封圈不可 有松脱 起皱 翻边等现象 装配后应密封良好 不可有漏水或渗水现象 方法参考QB XB CPX02第5 5 1 和5 5 2的防漏水要求 6 3 3 开关零件装配要求 6 3 3 1开关零件装在整机对应的配件上之后要求不能与其它配件有干涉 或影响开关元件的操作 6 3 3 2 开关机构操作应灵活轻巧 无卡滞现象 左右偏位控制在1mm内 上下偏位无干涉 无导致温控器 早跳 迟跳 不跳 其它配件不能正常工作等现象 注 1 对于开关掣的装配应远离发热管应超过2mm 对于直接装在温控器上的开关掣 开关掣和开关掣孔两侧需保留单 边1 5mm以上的间隙 上端间隙大于2 0mm 下端间隙大于2 5mm 6 3 4 安全阀装配要求 安全阀装配应该顺畅 装配后 安全阀在正常使用气压的条件下不能有漏气 在正常工作压力保压效果 不能失灵 不得有滑牙现象 具体评估条件按安全阀的性能要求进行评估 6 3 5 PCB装配要求 PCB板组件和其他相关的零件装配应有明显的定位结构 不可松动 装配后应有防水 防潮的保护结构 PCB板上的裸露的带电体与PCB装配件或挡板的距离要满足安规要求 6 3 6 温度控制配件装配要求 6 3 6 1温控器装配要求 产品导电部件电气间隙需满足安规要求 各部件间铆合良好 接线端子需满足100N 30s的拉 推力作用下 无松动 带活动环温控器活动环底部与感温面之间的距离 保持在0 3 0 5mm之间 6 3 6 2 熔断器装配要求 用绝缘套管包住 然后用压板压牢 压板和熔断器相贴的面应没有毛刺 以免压伤熔断器而导致漏电 6 3 7电源线的装配要求 6 3 7 1 线身 插头 尾档 剥线等长度尺寸与产品实际所需的尺寸以及我司图纸等相关资料相符 一般按 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1 插头脚长度范围标称值按下表进行判断 电源线插头脚尺寸表 规格 L N 长度 mm E 长度 mm 中国规格 18 0 0 35 三扁插 16 0 0 35 两扁插 21 0 0 42 欧洲规格 19 0 0 5 8 美国规格 15 78 18 237 21 41 3 175 巴西规格 19 0 0 7 19 0 0 7 韩国规格 19 0 0 5 南非规格 16 3 0 6 21 1 0 6 澳洲规格 17 06 0 4 19 94 0 8 意大利规格 19 0 0 5 19 5 0 7 瑞士规格 19 0 0 5 19 0 0 5 阿根廷规格 18 2 0 2 21 4 0 2 英国规格 17 7 0 5 22 73 0 5 日本规格 17 0 1 3 21 41 3 175 2 剥皮长度 裸露剥皮长度为标称值 1mm 3 开尾长度 L N E 线的开尾长度为标称值 5mm 4 电源线总长度 电源线总长在标称值 10mm 6 7 3 2 电源线的连接方式要求满足安全标准要求 要求采用可靠性固定 检测方法参考IEC60335 1第22 章 IEC60335 1第27章 6 4 尺寸要求尺寸要求 6 4 1 零部件的关键尺寸按图纸设计的要求 其 CPK 0 8 一般尺寸公差按设计图纸要求 6 4 2 与标准配件不可出现配合不良的现象 注 1 发热盘组件上的最大平面的平面度要控制在0 2mm以内 其它制热零配件一般尺寸公差按设计图纸要求 2 制热零配和温控器感温片相接触的局部区域的平面度要控制在0 2mm以内 3 密封圈材质硬度 邵氏硬度40 5 或按图纸要求 4 玻璃杯杯口平面度 0 4mm 杯底平面度 0 5mm 6 5 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6 5 1 制热部件性能要求 6 5 1 1 对于各制热配件上的发热管引出棒上焊接有插片端子 对于焊接到发热管处的端子最少要满足 1 分钟 98N 22LBS 的拉力测试 不应松脱 测试的施力方向应与焊接位成 90 角 6 5 1 2 引出棒应能承受的拉力为该零件抗拉力的 70 但不大于 1000N 3min 的拉力试验而不应发生位移 和断裂现象 6 5 1 3 发热丝及引线柱在管中位置用 X 机拍片显示 要求发热丝置于管中心位置且均匀分布 Mgo 填充 无间隙 发热管管口封胶需饱满 应保证电气间隙安全需求 6 5 1 4 发热管管口封胶需饱满 爬电距离大于或等于 4mm 6 5 1 5 冷态电阻测试其阻值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注 发热管的焊接 铅焊 炉焊 可靠性按 XB QB CPX02 第 5 5 2 章的要求进行 6 5 2 密封圈性能要求 6 5 2 1 异味测试 气味评估等级及结果的判定 平均等级10M 6 6 1 12 冷态电阻 其阻值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6 6 1 13 爬电距离 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 对于基本绝缘为4 0毫米对于附加绝缘为4 0毫米对于 加强绝缘为 8 0 毫米对于功能性绝缘为 3 2 毫米 固体绝缘的厚度要求 对于附加绝缘 固体绝缘的厚度至少应为 1 0毫米 对于加强绝缘 固体绝缘的厚度至少应为2 0 毫米 IEC60335 1 第28 章 6 6 1 14 球压测试 用剪钳取一块厚度至少为 2 5mm的材料进行测试 如不 够厚度 可以多块材料叠加 1h 后取出 将被测零件立即投入冷水中 10 秒后 拿出用 卡尺测量球压压痕直径 压痕直径不大于 2mm IEC60335 1 第30 章 6 6 1 15 灼热丝测试 对于一般的热塑性材料试验温度为 550 C 对工作时有人看管的器具 对正常工作期间其载流超过0 5A的连接件 要进行750 C 的灼热丝试验 对正常工作期间其载流低于0 5A的连接件 要进行650 C 的灼热丝试验 对工作时无人看管的器具 对正常工作期间其载流超过0 5A的连接件 要进行850 C 的灼热丝试验 对正常工作期间其载流低于0 5A的连接件 要进行750 C 的灼热丝试验 IEC60335 1 第30 章 6 6 1 16 过载测试 对于额定输入功率不超过 100W 的发热管 过载实验的 输入功率为额定值的 1 33 倍 对于额定输入功率大于 100W 的发热管 其过载实验的 输入功率为额定值的 1 27 倍 6 6 2对于UL类产品 序号序号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 条件要求条件要求 标准参考标准参考 6 6 2 1 输入功率测试 在额定电压下水箱中装满最大容量水进行测试 记录工作稳定后 的功率 其偏差范围 5 10 UL1082 第30 章 6 6 2 2 泄漏电流测 试 样品在不同条件下工作到泄漏电流稳定 在此其间通过调换 极性读取其电流最大值 泄露电流 0 5mA UL1082 第31 章 6 6 2 3 温升测试 UL1082 第33 章 12 6 6 2 4 潮态后泄露电 流 将测试样品放置于潮态箱中 湿度设置为 88 2 温 度为 32 2 0 C 89 6 3 6 F 工作 48 hours 后 样品 放置在绝缘面板上用泄露电流仪测量泄露电流 潮态测试后测试的泄漏电流不得超过 0 5mA UL1082 第34 章 6 6 2 5 工作温度下的 电气强度 样机在 1000V min 的测试条件下不能有击穿现象 UL1082 第35 章 6 6 2 6 溢水测试 在器具开一个直径为 9 5mm 的口 然后将硬水溶液 每升蒸 馏水配0 5g CASO4 2H20 注满容器最大容积 后取50 最大容积 的硬水溶液 其最大容量不能超过 473mL 注入已注满硬水的水 箱中 UL1082 第SA20 4 章 6 6 2 7 电源线拉力测 试 在电源线最不利的方向施加 156N 的拉力 并持续 1 分钟 测试结束后 电源线不得有位移和内缩 UL1082 第37 章 6 6 2 8 烘烤后电源线 拉力测试 在电源线最不利的方向施加 156N 的拉力 并持续 1 分钟 测试 结束后 电源线不得有位移和内缩 UL1082 第38 章 6 6 2 9 冲击测试 取重量为 1 18Lb 0 535kg 之铁球 对同一样板不同部位各冲击 三次或对三台样板中的每一台进行一次冲击测试 对塑胶部件以 0 75foot pound的力进行冲击 金属部件以1 5foot pound的力 进行冲击 经该测试之后 使用测试指不能触到带电部位 附件损 坏不能影响功能安全或结构 并进行耐压测试 UL1082 第39 章 6 6 2 10 稳定性测试 滴落式咖啡壶按正常方向放置 在器具容器 杯 内装入 最少 148mL 的水 水箱里面加入最大额定容量的水 电源线以最 不利位置放置 将样品置于 15 度最不利的斜面位置 器具不得翻 倒 UL1082 第44 章 6 6 2 11 在补偿电压下 CSA 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条件下的电压 UL 取较大者 让咖啡壶干烧三次 前两次干烧 1H 第三次 干烧 7 8H 每次都从冷态下开始 UL1082 第47 章 非正常测试 在补偿电压下 CSA 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条件下的电压 UL 取较大者 短接温控器进行干烧 直到保护器件起保护 为止 然后将 10 20 C 50 68 F 的硬水溶液 每升蒸馏水配 0 5g CASO4 2H20 倒入样品溶器中 测量其泄露电流 UL1082 第47 章 过压测试 以 1 1 倍 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条件下的电压 两者取较大 的 在易触及金属与接地间连一个 500 电阻 样品底下放双层 绢纸 运行一个完整的 cycle 后 加入硬水 测试泄漏电流 UL1082 第47 2 3 5 章 堵水管测试 取 3PCS 样品 将样品出水口堵住 水箱中注入最大刻度水 位 在正常电压下进行煮水测试 1小时 结束后 不得有漏水或水 管爆裂现象 电子元件不得损坏 UL1082 第SA7 5章 13 熔断器测试 取 5 个样品 其外壳分别通过一个 3A 保险丝与地相连接 底下放双层绢纸且将温控器短接 在 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下的 电压 两者取较大者 下进行干烧测试 在距测试底板 16in 400mm 处盖上一张 3 8in 9 5mm 厚 纵深 12in 340mm 的黑 板 干烧直到热熔断器断开 器具动作之后 立即倒入一半容量 的硬水 UL1082 第SA20 4 3 2 章 6 6 2 12 自动控制装置 测试 给样机输入 1 2 倍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下的电压 两者取 最大 在器具不带电金属部件和地线之间 连接 1 个3A 的保险 丝 让热控制装置 温控器 连续动作 50cycles 测试后 控制装 置不得有机械或电子的损坏故障现象产生 3A 保险丝不得损坏 UL1082 第49 1 章 6 7 环境性能要求环境性能要求 6 7 1 单体环境测试 样板在室温条件下预置 24 小时 设置好潮态箱的温度 25 和湿度 93 在潮态箱中保持 48 小 时 具体要求按 IEC60335 1 第 15 章 注 1 密封圈单体环境要求设置温度 200 硅胶加氧化铁的设置温度 250 或依特殊要求 连续烘烤 8 小时 测试完 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 要求 样本零件形状 外观颜色无变化 硬度值符合图纸要求 6 7 2 装入整机后按须进行环境测试 要求如下表 阶段 时间 天 温度 湿度 5 1 7 65 不限制 2 3 32 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