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doc_第3页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doc_第4页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200例需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摇低床头10 cm,抬高臀部2025cm),肛管插入长度为2022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710 c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4 例vs 20例),清洁例数则明显增多(99例 vs 85例),灌肠次数(4.441.45) vs (8.681.85) 明显减少,每次灌肠入液体量明显增加(797.0141.0) vs (582.0145.7)mL/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痛苦,并极大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清洁灌肠;体位;插管长度妇科手术容易损伤直肠,清洁灌肠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清洁灌肠(左侧卧位)在临床应用中要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不但灌肠次数多,总的灌肠量大,而且肠道的清洁情况还是难以令人满意,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寻找一个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彻底清洁肠道的方法,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灌肠体位及插管长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5年8月间入住妇科需行广泛全宫切除术或阴式全宫切除术者20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岁。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病种、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均除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1.2 方法1.2.1 实验组 取3941 0.2%软皂溶液1500mL(按体型大小选用溶液量13001500 mL不等)。患者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摇低床头10cm,抬高臀部2025cm,灌肠袋液面距肛门4050cm。排气后经肛门缓缓插入直肠约2022cm,松开夹子,当灌肠液入液完毕,拔出肛管,保留5min,依下列体位转动:由头低臀高左侧卧位→头低臀高俯卧位→头低臀高右侧卧位→头低臀高仰卧位。每个体位停留3min,然后离床活动、排便。排便后用温开水(3941)重复操作至排出清洁无粪渣灌肠液为止。对照组按教科书采取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cm,灌完后保留5 min10 min排便。为降低误差,减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护士执行。1.2.2 灌肠时舒适度判断 无不适:灌肠途中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度腹胀及便意感,嘱作深呼吸能缓解或消失;明显不适:灌肠途中腹胀明显,便意感强,用前述方法不能减轻。1.2.3 肠道清洁度判断 清洁:术中肠管瘪平,肛门未排出任何粪便;不清洁:术中肠管鼓胀,肛门排出含粪渣粪便。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用卡方检验与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清洁例数则明显增多,灌肠次数明显减少, 每次灌肠入液体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舒适度、肠道清洁度、灌肠次数及灌肠入液量比较(略)注:两组比较,P均0.01。 3 讨论3.1 直肠的生理解剖 直肠加肛管加肛门全长约为1621 cm,直肠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前方,其上端在第3骶柱处与乙状结肠相接(乙状结肠与直肠交接部弯曲,即直乙角),直肠的行径并非笔直,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方向上直肠有两个弯曲,即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直肠内面有数条半月状高低不等的横行皱襞即直肠皱襞,其中上中下3条皱襞最大,2条在左侧,1条在右侧,当直肠充盈扩张时,皱襞消失;直肠排空时,皱襞显著,有阻挡粪便的作用1。鉴于结肠、直肠的生理特点,灌肠时液体流入需要克服多种阻力,如肠管自身屈折和肠道内容物堵塞以及直肠横襞对灌肠液形成的阻力;液体沿肠道自低往高处流动自身的重力;直肠因被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性节段收缩出现的集团蠕动力;肠管功能性或病理性痉挛产生的紧张力等2。 3.2 改良灌肠法的优点 实验组灌肠法液体凭自身的重力及加速度流动能克服上述阻力,根据流体力学的一般规律,在一段管道中,液体流量与该管道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而与管道对液体流动的阻力成反比3。由于肠道是肌性器官,结肠、直肠内均存在粪便,因而阻力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头低臀高左侧卧位,使结肠处在直肠低位,因而直肠、结肠间产生压力差,又因为插管长度达2022cm,液体通过肛管顺利进入结肠,结肠容积大,压力低,单位时间内灌肠液流入直肠容量减少,避免了液体直接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对肛门的刺激强度减少,患者不容易产生便意,液体在肠内保留时间相应延长,这样,能充分软化及溶解粪便。而对照组的清洁灌肠法,结肠与直肠处于同一水平面,甚至高于直肠,因而两者间压力差不明显,插管长度只有710cm,因受上述多种阻力的影响,灌肠液流动缓慢,仅少部分进入结肠,甚至不进入结肠。当灌肠液直接进入直肠后在直肠内聚集150200mL,压力达7.33kPa(55mmHg)时,对肠壁产生压力刺激,引起压力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使降结肠、乙状结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多数患者产生便意而被迫中途停止。因此,每次灌肠量少,灌肠液停留在直肠时间短,不能充分软化直肠内粪便,虽然反复多次灌肠,有的甚达10多次,但清洁度仍不理想,患者和护士都感疲倦不堪。而且,随着手术的进行及麻醉的深入,肠管括约肌松弛,直肠上段与结肠内的粪便下移,出现肠管鼓胀及粪便排出的现象4。因为子宫的后面就是直肠,手术时肠管鼓胀,则阻碍手术操作,甚至会损伤肠管。如是阴道式全宫切除术,则污染术野,必须暂停手术,重新消毒,更换手术包。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的不适感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清洁例数则明显增多,灌肠次数明显减少, 每次灌肠入液体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清洁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可减轻病人痛苦,并极大地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3.3 灌肠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加强心理护理:病人因疾病折磨,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又因术前各种准备,对病人而言是一种严重刺激原。因此,患者灌肠前易产生紧张情绪,而精神紧张易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插管困难或插管时疼痛,因此护士应耐心向患者介绍灌肠的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心理负担,取得病人主动配合。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应轻柔,尽量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和心理安慰。肛管前端要用石蜡油充分润滑,避免摩擦损伤肠黏膜;灌肠液的温度要适中,以使患者觉得温暖舒适。在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轻轻松开夹子,使少量液体流入直肠内,顺势轻柔插入所需长度,切勿强硬插管,以免损伤肠黏膜,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便意或脉搏过速、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出冷汗或剧烈腹痛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即停止灌肠,协助病人平卧位,并通知医生处理。【参考文献】 1 韩永坚,刘牧文. 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21523.2 王传堂,赵巍,姜喜刚,李学芳,等. 旋转体位清洁灌肠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