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doc——授课要点.doc——1.doc_第1页
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doc——授课要点.doc——1.doc_第2页
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doc——授课要点.doc——1.doc_第3页
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doc——授课要点.doc——1.doc_第4页
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doc——授课要点.doc——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 保险知识概述授课要点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1、风险的含义和特征(1)风险的含义:风险指某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它一般具有风险因素(Hazard)、风险事故(Peril)、损失(Loss)这三个要素。(2)风险特征: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发生的可测定性。2、风险的种类:(1)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纯粹风险(Pure Risks):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s):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2)按风险涉及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指导致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责任风险: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信用风险: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人身风险:指疾病、意外事故等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二)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1、风险控制法(1)风险避免(Risk Avoidance)(2)损失控制(Risk Control)(3)事先预防,事后控制(4)风险集合(Risk Combination)(5)非保险风险转移(Non-Insurance Risk Transfer):如出让转嫁,协议转嫁,股份公司等。2、风险财务处理法(Financing Method)(1)风险自担(Assumption Of Risk):被动承担;主动承担。(2)保险(Insurance)适用可保风险。可保风险:指保险人可以接受承保的风险。通常需具备的条件:非投机性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必须是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的;必须是意外发生的;必须要有大量标的均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二、保险的法律性及其职能(一)保险的定义和职能1、保险的定义:法律角度,保险是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合同行为;经济角度,保险可以定义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Safeguard against loss in return for regular pay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2、保险的职能(1)分摊职能: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加以集中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2)补偿职能: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对遭受特定风险事故的被保险人的阿经济损失进行补偿。保险的基本职能可以表述为以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表现基金来分摊损失,以此实现经济补偿的目的。(二)保险的法律性1、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保险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是保险人与投保人通过签订保险合同,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2、保险的法律法规先行保险法律法规包括保险合同法、保险业法和保险特别法。三、保险的种类(一)按实施方式划分1、自愿保险: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在平等自愿、彼此合意的基础上建立双方的保险关系。2、强制保险:指保险双方当事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的规定而形成的保险关系。例如我国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80年代曾实行的国营企业财产强制保险。开办强制保险的目的:(1)维护公共利益回无辜受害人的利益,如雇主责任保险、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2)解决某些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所需资金,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从而减少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的负担;(3)解决某个领域特殊危险的保障基金的来源,如危险产品的生产,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都必须有相应的保险。(二)按保险对象划分1、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1)海上保险:以海上财产以及与之有关的利益为保险标的,对遭遇海上风险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包括: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保赔保险;运费保险;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保险(2)货物运输保险(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是以运输途中的货物为保险标的,对因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所造成标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水上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货物运输保险;邮包运输保险;多式联运保险。(3)火灾保险(Fire Insurance):是以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为保险标的,承保标的因火灾等风险造成损失的一种保险。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开展的火灾保险常见的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器设备损坏保险。(4)运输工具保险(Conveyance Insurance):是以各类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主要包括:汽车保险;铁路车辆保险;船舶保险;飞机保险。(5)工程保险(Engineering Insurance):指以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中的各种财产和对第三者的经济赔偿责任来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6)科技保险(Science technology insurance):指保险人对高科技事物提供经济保险的保险。如卫星上天、火箭发射、核能利用等。(7)农业保险(agricultural insurance):是保险人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2、责任保险(Liability Insurance)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包括:(1)公众责任保险(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2)产品责任保险(Product Liability Insurance)(3)雇主责任保险(Employer Liability Insurance)(4)职业责任保险(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3、信用与保证保险(Credit & Bonds Insurance)(1)信用保险(Credit Insurance):是权利人要求保险人担保对方(被保证人)的信用的一种保险。包括:商业信用保险;银行信用保险;国家信用保险。(2)保证保险( Bonds Insurance)指由于被保证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致使保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忠诚保证保险(Fidelity Bonds);履约保证保险(Surety Bonds)。4、人身保险(Personal Insurance)指以人的身体或生命为标的的一种保险。(1)人寿保险(Life Insurance):包括死亡保险、生存保险、两全保险。(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普通意外伤害保险;特种意外伤害保险。(3)健康保险(Heath Insurance):医疗费用保险;丧失工作能力停工收入保险(三)按保险业务承保方式划分1、原保险(Insurance):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2、再保险(Reinsurance):是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风险和责任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3、共同保险(Coinsurance):是由几个保险人联合直接承保同一保险标的、同一风险、同一保险利益的保险。4、重复保险 (Double Insurance) :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事故、同一保险利益分别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5、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来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给予基本的经济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 社会保险的特点:实施的强制性;经营的非赢利性;保障的普遍性;缴费的特殊性;分配的倾向性。四、保险的基本原则(一) 最大诚信原则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1、定义: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约定的义务,恪守承诺,互不欺骗,互不隐瞒。它是投保人和保险人在订立和同时,以及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2、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原因:保险经营的特殊性;保险合同的射幸性;保险合同的附和性。3、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1)告知(Disclosure):告知也称披露或陈述,是指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当事人按照法律,实事求是,尽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向对方所做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1)保险人的告知: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应主动地向投保人明确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尤其是免责条款。保险人的告知形式:明确列明,指保险人只须将保险的主要内容明确列明在保险合同之中,即视为已告知投保人。明确说明:指保险人不仅应将保险的主要内容明确列明在保险合同之中,还必须对投保人进行正确的解释。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一般只要求保险人做到明确列明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我国则对保险人的告知形式采用明确列明与明确说明相结合的方式。案例分析:2000年3月,梁某将自己的一辆凌志轿车向华泰公司投保,险别为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保单背面规定了驾驶员饮酒、吸毒、药物麻醉、无有效驾驶证,保险公司均不负责赔偿的免责条款。时隔一月,梁某的同事开着这辆轿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因为操作不当,车辆撞到路中央的隔离护栏,车辆和路面都受到了损坏。当梁某按保险条款向华泰公司提出4万9千余元的索赔要求后,华泰公司却拒绝理赔。理由是保监发(1999)51号文曾规定“持学习驾驶证及实习期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属“无有效驾驶证”的情形之一,而梁某的同事正是这种情况,所以保险公司不该赔偿。分析:法院认为,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免责条款的,保险人应当在订立合同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没有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而华泰公司与梁某签合同时,没有将“持学习驾驶证及实习期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列入免责条款,也没有解释“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更没有将保监发(1999)51号文作为附件交给梁某。梁某作为投保人难以明了其真实含义及法律后果。法院认为保险公司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理应赔偿。需要提出的是,保险合同是牵涉到被保险人人身和财产的切身利益的格式合同。出于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被保险人的立法考虑,我国保险法要求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须尽告知义务,特别对于免责条款等重要事项更要作明确说明,否则保险人就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注意:2000年7月1后投保了机动车辆保险的,对于“无有效驾驶证”的明示条款已经写在机动车辆保险条款里。2)投保人的告知:指在保险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在合同期内,投保人对已知或应知的与危险和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事实据实向保险人作出口头的或书面的申报。实质性重要事实,是指那些影响谨慎的保险人确定保险费的事项,或决定是否承保的事项。我国保险法第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方应告知的内容: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根据保险人的询问,对已知或应知的与保险标的及其危险有关的重要事实作如实回答;保险合同订立后保险标的危险增加应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标的转移时或保险合同有关事项有变动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的确认后,方可变更合同并保证合同的效力;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方应及时通知保险人;有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保险人。投保人告知的形式:询问告知制度:指投保人仅就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的询问如实告知;凡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保险人未询问的,投保人无需告知。无限告知制度:是法律上不对告知的内容作具体规定,只要实际上与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有关的重要事实,投保人都有主动告知的义务。3)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保险人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履行责任免除明确说明义务的,该保险合同责任免除条款无效。投保人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故意违反告知义务和过失违反告知义务,见我国保险法第17条规定。案例分析:孟小姐是某公司职员。2002年2月22日,孟小姐所在公司统一为员工办理医疗和人寿保险,孟小姐作为该公司员工之一,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医疗保险投保书。医疗保险投保书告知内容部分第3条的规定为:您是否曾经患有下列或多种疾病?肾结石或其他肾脏疾病,在该项的后面,投保人可作“有”或“无”的选择,孟小姐所签的医疗保险投保书,均在“无”的方框内划有对勾。 2002年8月,孟小姐因突发泡疹引起面瘫,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诊断病症为“雷亨综合症、带状疱疹、IgA肾病、慢性扁桃体炎病”,住院费用共计6839.89元。2002年10月11日,孟小姐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分析:保险公司根据孟小姐曾经就诊的两个医院的病历记录认为,孟小姐在投保之前就患有IgA肾病,投保时未将该事实告知保险公司,故决定解除保险合同,不予给付保险金,仅退还保单现金价值。经查,孟小姐确实曾经于2001年6月在北京721医院就诊,诊断病症为“IgA肾病、慢性扁桃体炎病”,并住院治疗。孟小姐觉得自己很冤枉。她说,在签定保险合同时,自己曾向保险公司经办人口头告知以前得过肾病的情况,保险公司经办人表示没有关系,而且是由保险公司的经办人代替自己在“投保人选项”既往病史部分画的对勾。对此,保险公司的经办人予以否认,经办人提出其在代孟小姐划对勾之前曾向孟小姐逐项核实过,并不知道孟小姐的病史。审理结果:一中院认为,在当事人双方各执一词,而且没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的情况下,从投保书告知的内容看,凡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均可理解其文字含义,并不需要特别告知或解释。孟小姐的签字是在该投保书的下方,而告知内容在该投保书的上方,依常理,在投保书上签字是签订保险单的最后程序,因此,根据人民法院可确认的事实,应视为在签字前孟小姐已确认了告知内容。孟小姐向保险公司承诺其没有肾脏疾病的既往病史,与事实不符,保险公司因此拒绝理赔,理由成立。(2)保证:保证是指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履行某项条件以及某种事态的存在与不存在作出承诺。1)明示保证2)默示保证:默示保证实际上是法庭判例影响的结果,也是合法化的行业习惯。默示保证与明示保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默示保证在海上保险中运用较多,海上保险的默示保证一般有三项:即船舶的适航、适货保证;不改变航道的保证;航行合法的保证 3)违反保证的处理:保证是保险合同的基础,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违反保证,保险合同得以成立的依据就失去了。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不论是否有过失,亦不论是否给保险人带来损害,保险人均可解除合同,并不负赔偿责任,除人寿保险外一般也不退还保险费。如果是属于被保险人方面的原因,未履行保证义务的,保险人自其违约之日起不负赔偿责任,也不退还保险费;如果是由于不抗力的原因使被保险人不能履行保证义务的,保险人可解除合同也可修改保证条件,增收保险费以继续承保。 案例分析:某宾馆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能做到全天有警卫值班,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宾馆于某日被盗,经调查,该日值班警卫因正当理由离开岗位仅10分钟。问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什么保证?保险公司是否能藉此拒赔?为什么? 分析:该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明示保证。保险公司可以据此拒赔。因为该宾馆违反了明示保证,而保证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违反了保证,就意味着违约,保险人可以据此而解除保险合同,或宣布保险合同无效,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不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3)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是指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放弃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禁止反言,是指一方当事人放弃了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日后不得再重新主张这种权利。案例分析:某房主将其所有用于居住的房屋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保险有效期为1998年10月2日零时至1999年10月1日二十四时。1999年1月1日投保人将其房屋用于制作加工烟花的小作坊,并没有通知保险公司。1月10日保险公司派员到被保险的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得知房屋已作它用,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未提出异议。房屋不幸于1月15日因发生火灾而全部烧毁。保险公司是否应负担赔偿责任?分析:按照保险法和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当保险标的的风险明显增加时,被保险人有义务将这些情况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必要时还要增加保费。否则,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对已经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例中,被保险人将居住的房屋改为制作烟花,风险明显增加。而被保险人并没有通知保险公司,违反了告知义务,照理保险公司不应负担赔偿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得知房屋已作它用后未提出异议,放弃了解除保险合同和增加保费的权利。所以,根据弃权与禁止反言的有关内容,既然保险公司已经弃权就不能再凭此而拒绝赔偿。因此,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二)保险利益原则1、保险利益的定义: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是一种利益关系。保险利益和保险标的有密切关系,但性质并不相同。(1)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案例分析1:一游客到北京旅游,在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故宫投保。问该游客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分析: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没有保险利益。因为保险利益是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当保险标的安全存在时投保方可以由此而获得经济利益。若保险标的受损,则会蒙受经济损失。在本案例中,保险标的(即故宫)的存在不会为投保人(即游客)带来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保险标的发生事故也不会给投保人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该旅客对故宫博物院没有保险利益。 案例分析2:王某向张某租借房屋,租期10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王某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王某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险一年。租期满后,王某按时退房。王某在退房时,将保单私下转让给张某,退房后半个月,房屋毁于火灾。问张某是否能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为什么?分析:张某不能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因为对于一般财产保险而言,保单的转让一定要事先征得保险人同意并由其签字。否则,转让无效。在本案例中,王某在退房时,将保单私下转让给张某,并没有征得保险人同意,故保单转让无效。因此,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张某虽然对房屋有经济利益,但没有有效的保险合同而无权索赔。 (2)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案例分析:王某陪其姐到医院检查身体,得知其姐已怀孕。王某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想自己花钱为其姐购买一份“母婴安康保险”以示庆祝。问保险公司是否承保?为什么?分析:保险公司不能承保,因为王某与其姐没有法律承认的保险利益。2、保险利益原则的作用有效防止赌博(to Prevent Gambling);减少道德风险(to Reduce moral Hazard);限制保险保障的最高额度(to Measure the Loss)。3、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中的应用(1)保险利益的主体:指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的人。我国保险法第12条: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通常是同一人,如果相分离,应理解为被保险人应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须具有保险利益。(2)保险利益的来源:财产所有权;财产经营权、使用权;财产保管权;财产抵押权、留置权。(3)保险利益的时效: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于何时具有保险利益。(4)保险利益原则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的应用2000通则中13种贸易术语的保险利益转移时间。EXW、FAS、3.DAF、DES, DEQ, DDU, DDQ、4.FOB, CFR and FCA, CPT、5.CIF and CIP。案例分析:1999年9月,A厂购得奥迪A6轿车一辆。10月,司机李某在厂长的指示下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在投保中,为了方便省事,司机李某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栏中都写了自己的名字。2000年5月,该轿车在行驶中不慎与一辆卡车相撞,车身严重毁损。保险公司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被保险车辆的碰撞责任及相关损失都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但是,保险公司同时发现,李某所投保的轿车并非其个人财产,而是A厂的企业财产。也就是说,李某是以个人的名义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投保。那么,这份保单是否有效呢?分析:根据保险法及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若要产生要约的效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投保人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3)投保人要按约定交付保费。三者缺一不可。分析:案例中,虽然李某不是奥迪轿车的所有权人,但是李某的职业是司机,他对这辆轿车具有管理利益、收益利益以及责任利益,而这些根据保险法规的规定都是保险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司机李某也符合条件(2),该保险合同有效。不过,由于司机李某不对轿车具有所有权,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也就没有义务对轿车损失进行赔偿,而只需要对李某在此次碰撞事故中的责任作相应赔偿。而对于李某所交纳的用来投保车辆损失险的那一部分,保险公司应该相应退还。案例分析:某外贸企业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与卖方交易采取的是离岸价格。按该价格条件,应由买方投保。于是企业以这批尚未运抵取得的货物为保险标的投保海上货运险。问保险公司是否愿意承保? 分析:保险公司会承保这批货物。企业因尚未取得的该批货物而没有保险利益,在一般财产保险中是不能投保的。但在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也可投保。(三)损失补偿原则( Principle of Indemnity) 1、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损失时,被保险人有权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得到充分的补偿;同时,保险补偿受到一定限制,保险金额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额。它包含三层意思:补偿以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为前提;补偿损失不能使被保险人获得额外的收益;被保险人获得补偿须对保险标的有保险利益。注意,补偿原则仅适用于补偿性的保险合同。2、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内容(1)保险补偿的限额:1)以被保险人的实际经济损失为限: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通常是根据损失当时财产的实际价值来确定的(定值保险和重置价值保险除外)。 上例中,若被保险人是该房屋的抵押贷款人,房主以此房为抵押向其借款30万元,保险金额仍为50万元,损失当时房屋完好市价仍为40万元。则赔偿金额为?30万元。因为被保险人非房屋所有人而是贷款人,对其而言,该房屋焚毁所致的经济损失是30万元贷款无法收回,故保险人只能赔偿被保险人30万元。 2)以保险金额为限:保险金额是保险双方事先约定的、记载于保险单上的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3)以保险价值为限:保险价值可能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即以确定,也可能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才予以确定。(2)损失补偿方式1)第一损失补偿方式:即在保险金额限度内,按照实际损失赔偿。其计算公式是:当损失金额保险金额时:赔偿金额损失金额当损失金额保险金额时: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例题:张某2000年12月18日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期间为1年的家庭财产保险,其保险金额为40万元,2001年2月28日张某家因意外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张某的家庭财产实际价值为50万元。若按第一损失补偿方式。则:财产损失为10万元时,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财产损失为45万元时,保险公司又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2)比例赔偿方式:这种赔偿方式是在不足额保险情况下,按保障程度计算赔偿金额,即保险金额与损失当时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比例计算。例题1:某企业于1997年12月1日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保险期限自199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保险金额为100万元。1998年4月23日企业遭受水灾。经核查,该企业在出险时保险财产的保险价值为120万元,实际遭受损失30万元,问保险人应当如何赔偿?分析: 因为被保险人(企业)投保的是企业财产保险,是不定值保险;而且保险金额为100万元,少于金额为120万元的保险价值,所以保险人应当采用不足额保险的比例赔偿方式,即:赔偿额=30100/120=25万元在上例中,如果该企业投保的保险金额为120万元,在出险时保险财产的保险价值也为120万元,实际遭受损失30万元,则保险人应当赔偿:赔偿额=保险财产实际损失额=30万元在例2中,如果该企业投保的保险金额为100万元,在出险时保险财产的保险价值也为80万元,则:当实际遭受部分损失30万元时,保险人赔偿的金额=保险财产实际损失额=30万元;当实际遭受全部损失80万元时,保险人赔偿的金额=保险财产实际损失额=80万元;例题2:某外贸企业于1995年5月8日将一批出口货物向保险公司投保货物运输保险,起运港为上海,目的港为伦敦;保险金额为500万元。6月23日货轮在新加坡沉没,如果:货物全部损失,货物在出险时的当地市价为420万元,则保险人应当赔偿的金额是多少?再如货物在出险时的当地市价为620万元,则保险人应当赔偿的金额是多少?货物部分损失损失程度=80%,且货物在出险时的当地市价为450万元,则保险人应当赔偿的金额?如果货物在出险时市价为600万元,则保险人应当赔偿的金额是多少?参考答案:500万,500万,400万,400万。3)限额赔偿方式固定责任赔偿方式:指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规定保险保障的标准限额,保险人只对实际价值低于标准保障限额之差予以赔偿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农作物保险,计算公式是: 赔偿金额=限额责任实际收获量免赔额(Deductibles)赔偿方式。指保险人事先规定一个免赔额,即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保险人不予赔付的承保损失部分,在损失超过该额度时才予以赔偿的一种方式。按免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免赔额的两种形式:绝对免赔额(Straight Deductibles)方式。是指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超过规定免赔额时,保险人只对超过限度的那部分损失予以赔偿的方式。即: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率免赔率)相对免赔额(Franchise Deductibles)方式。是指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超过或达到规定的免赔额时,保险人才对包括免赔额内的所有损失均予赔偿的方式。即: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率(损失率免赔率)案例:某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100万元。保险期间王某家中失火,当:绝对免赔率为5%,家庭财产损失2万元时,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绝对免赔率为5%,家庭财产损失8万元时,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相对免赔率为5%,家庭财产损失8万元时,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解答:因为采用了绝对免赔率,当保险事故损失小于免赔额即100万元5%=5万元时,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因为采用了绝对免赔率,所以,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8万元5万元=3万元。因为采用了相对免赔率,所以,当家庭财产损失8万元(大于5万)时,保险公司赔偿8万元。(3)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1)人寿保险。人寿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而是定额保险合同,一旦被保险人死亡,受益人将获得一定金额的给付,而不是补偿。2)定值保险。由于定值保险承保的财产在发生损失很难确定其实际价值,因此,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就以保险单签发时的价值作为协议价格。3)重置成本保险。所谓重置成本是指以被保险人重置或重建保险标的所需费用或成本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这样就可能出现保险赔款大于实际损失的情况。(4)保险人可以选择赔偿方式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实施的补偿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支付现金、修复和置换。损失补偿的范围:是被保险人遭受的实际损失,主要包括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合理费用和其他费用。财产保险的补偿责任的确定通常采用实际现金价值(Actual Cash Value)法,即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的标准方法是建立在财产损失时承保财产的实际现金价值的基础上的国际市场上确定实际现金价值的方法:1) 重置成本减去折旧重置成本是指用新材料重置重建同类型、同质量的受损财产所需支付的费用;折旧是指财产因有形损耗、老化所引起的价值的正常减少。如:某人在火灾中损失一个沙发,假设沙发是在5年前买的,折旧50%,现在一款同类沙发的价格是¥2000。按照实际现金价值原则,重置成本为¥2000,折旧为¥1000,他将从损失中获得¥1000的补偿。2)公平市场价值(Fair Market Value):是在自由的市场上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价格。3)收入计算法:(Income Approach):是通过计算承保财产在其剩余有效使用期内所能产生的潜在净收入总量的现值确定保险标的的实际现金价值。这是一种将不动产所能产生的收入租赁资本化的方法。承保财产在其剩余有效使用期内所能产生的潜在净收入总量等于年收入除以利率。4)重置成本( Replacement Cost ):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直接使用重置成本代替实际现金价值作为确定保险标的可保价值的基础。5)广泛证据规则(Broad Evidence Rule):现在许多国家都采用广泛证据规则确定损失的实际现金价值。即实际现金价值的确定应考虑一个估价人用来确定财产价值的所有相关因素。这些相关包括重置成本减折旧、公平市价、财产预期收入的现值、同类财产的相关价格、估价人的意见和一些其他因素。(三)代位追偿权1、定义:指发生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责任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后,享有以被保险人的地位向在该项损失中的第三者责任方索赔的权利。代位追偿权是由保险补偿原则派生的,同样仅适用于补偿性的保险合同。2、代位追偿权的构成要件案例分析:1997年7月10日,某加工厂将其拥有的双排座汽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保险期限为一年,保险金额为13.2万元。同年12月21日,该车在马路上行驶时,与某食品公司的一辆东风车碰撞,造成该车严重损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东风车司机郭某承担肇事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加工厂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了情况。保险公司提出,造成加工厂车辆损失的全部责任在郭某,加工厂理应先向郭某及食品公司要求赔偿。考虑到加工厂的实际情况,双方协商同意,由保险公司行使加工厂向责任方索赔的权利,追偿之后保险公司再向加工厂支付保险金。于是,保险公司持加工厂出具的权益转让书向食品公司索赔,确遭到食品厂的据赔。 法理分析:本案涉及的问题是: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是否必须以已赔付保险金为前提。依照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人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一是已为保险赔付;二是以赔付的保险金额为限。本案中,由于保险公司尚未向食品厂支付保险赔款,保险公司还没有取得代位求偿权,法院对保险公司的请求不予支持是正确的。3、代位追偿权产生的时间保险人在代位追偿中仅享有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可以享有的权益,但不能超过保险人赔付的金额。保险人追偿到的金额若小于或等于赔付金额,全归保险人;若追回金额大于赔付金额,则超出部分应偿还给被保险人。物上代位:我国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相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物上代位产生的基础:对保险标的作推定全损的处理物上代位权的取得:委付取得保险人在物上代位中的权益范围:支付全部保额,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受损的保险标的全部归保险人;保险金额保险价值,保险人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取得受损保险标的部分权利;保险人在处理标的物时所得的利益如果赔偿金额,则归保险人。案例分析:二次大战期间,英国某保险人承保了一船黄金。船舶在航行中遇难,黄金沉没海底无法打捞,构成实际全损,保险人按全额赔偿。几十年后,保险人利用先进技术将沉船上的黄金打捞上来,其价值已是过去的几十倍。问保险人应如何处理?分析:因为物上代位的保险人取得了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所以本案例中打捞上来的黄金全部归保险人所有。(四)重复保险的损失分摊原则指在重复保险情况下,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各保险人应采取适当的损失分摊方法分配赔偿责任。重复保险的损失分摊方式:1、比例责任分摊方式计算某被保险人将其家庭财产分别于2001年7月4日和2001年8月10日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投保一年期的火灾保险,甲公司的保险金额10万元,乙公司的保险金额5万元。2001年10月10日,被保险人家中发生火灾而致使财产损失9万元,则两家公司应如何分摊赔偿责任。甲公司赔款9万10万(10+5)万6万乙公司赔款9万5万(10+5)万3万2、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假设在没有重复保险的条件下,各保险人依其承保的保险金额应负赔偿的最高限额与各保险人应负赔偿限额的总和的比例分摊责任。各保险人的损失分摊额损失金额(该保险人的赔偿限额各保险人赔偿限额总和)上例,如按限额责任分摊:甲公司赔款9万9万(9+5)万5.786万乙公司赔款9万5万(9+5)万3.214万被保险人所得的赔款总额仍然为9万元。3、顺序责任分摊方式按照各家保险公司出单顺序赔偿,先出单的公司首先在其保险金额限度内负责赔偿,后出单的公司只有在损失金额超出前一家保额的情况下,才在自身保额限度内赔偿超出部分。4、相同份额责任分摊方式:指不管各保险人的责任限额为多少,保险标的损失均按相同份额分摊。五、近因原则(Principle of Proximate Cause)是英国海上保险法最早确立的用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当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确认保险标的所受损失是否应与赔偿的基本原则。对保险人而言,有三类风险:承保风险;除外风险;不保风险或非承保风险。1、近因的定义:英国学者约翰斯蒂尔:近因是指引起一系列事件发生,由此出现某种后果的能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这一因素的作用过程中,没有来自新的独立渠道的能动力量介入。由定义可知,近因不是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最有影响力(efficient)、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案例1:Leyland Shipping Co. Ltd. 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保船舶(投保海上危险造成的损失,但战争原因除外)在英吉利海峡遭受德国潜水艇的袭击,被鱼雷击中,在拖轮的协助下抵达目的港勒阿费尔。因港口当局担心船舶可能沉没导致码头停用,要求该船停靠在码头防波堤之外。该船在那里随潮落而搁浅,随潮起而起浮,受海浪不断冲击而沉没。船舶所有人以损失为海难所致为由要求赔偿。上议院法官一致主张,船舶搁浅并非一项“新的干预行为”, 潜艇袭击是损失的近因,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案例2:拉纳萨弗鲁特汽船公司诉宇宙保险公司案该案中,“绿宝石”轮在航行途中搁浅,船上的香蕉因迟延而腐烂。被保险人认为,“搁浅”是货损的近因,根据保险单的规定,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保险人则认为,腐烂或固有缺陷是近因,根据保险单的规定,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联邦最高法院指出,近因是有效的原因,不是仅仅对结果在时间上较近的非主要原因。该案中货物装船时是完好的,正常航程不会腐烂,货损的近因是海上风险搁浅,不是因搁浅而引起的迟延,根据海上货物保险单的规定,保险人对货损应负赔偿责任。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55条(1)款规定:本法规定及除保险单另有规定外,保险人对承保风险作为近因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保险责任,但是,如前所述,保险人将不对承保风险并非近因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保险责任。我国海商法第216条规定的海上保险合同的定义也体现了近因原则。2、近因原则的应用(1)单一原因致损若该原因属于承保风险,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反之,若该原因不属于承保风险,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2)数个原因同时发生致损各个原因引起的损失结果可以划分时,保险人对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