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 工 智 能.ppt_第1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 工 智 能.ppt_第2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 工 智 能.ppt_第3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 工 智 能.ppt_第4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 工 智 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Prof DongHongye董鸿晔教授donghy001 第4章适应性智能系统 4 1人工智能发展的几个阶段4 2智能系统4 3智能控制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楼宇 4 1人工智能发展的几个阶段 早期人工智能 AI 的起源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 寻求启发式知识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把这类知识表达成逻辑形式加以利用 这是AI最早的模型 早期以逻辑为基础的AI研究 可以概括为符号表达 启发式编程 逻辑推理或者称为 深思熟虑 的思维的模型 这可以说是AI研究的最初阶段 或称传统的AI时期 Perceptron 感知机 在AI发展的过程中 由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Rosenblatt设计的 Perceptron 感知机 通过训练可以对图像进行分类 感知机代表了一种全新的AI研究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AI的专家转向到研制感知机或类似的人工神经网络 但感知机由于是两层网络 其局限性只具有能进行 线性分类 的功能 曾遭受到明斯基等人不公正的批评 AI专家的惊愕 80年代人们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热情增大 致力于构建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过程中 习惯于传统人工智能方法的一些AI专家感到惊愕 Minsky Mccarthy及Fagenbaum等AI权威人士相信得到机器智能唯一明智的方法是找到一个正式的框架 能再现知识与推理 然后针对这个方案进行编程 这些权威人士认为 想要通过加强连接的神经网络使机器创造出知识和逻辑是死路一条 人工神经网络的道理 它的特点是以分布方式表示信息 也就是用有若干个结点 每两个结点间可以连接起来的网络表示信息 以往用以表示知识的语义网络是一个结点与一个概念对应 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以结点的一种分布模式以及加权量的大小与一个概念对应 这样即使每个结点上的信息属性发生了畸变与失真 也不至于使网络所表达的概念的属性产生重大的变化 学习算法 另外有些共同单元上的信息也可以用来表达相类似的概念 这就是在谈到人工神经网络时 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并行信息分布处理 的精髓所在 第1章已做介绍 神经元网络对知识表达从显式变成隐式 这种知识不是通过人的加工转换成规则 而是通过学习算法自动获取的 对特定论域而言 即将输入模式中各抽象概念转化为神经元网络的输人数据 并根据论域特点适当解释神经元网络的输出数据 从模拟人的思想的角度来考虑 当时有的学者把AI的研究途径概括为以符号处理为核心的传统方法及网络连接为主的连接机制 Connectionism 方法 人的两种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直感思维 符号处理可以认为主要在于模拟人的逻辑思维 连接机制主要致力于模拟人的形象思维 关于形象思维虽然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但用现在的计算机来模拟形象思维是很困难的 需要在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上有新的突破 人们对网络模型结构抱有很大希望 以往比较著名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有哈普费尔德 Hopfield 网络 反向传播 Back Propagation 网络 自适应共振理论 AdaptiveResonanceTheory 网络等 在20世纪80年代 Hopfield的工作及反向传播理论受到关注 许多研究人员蜂拥而至这个领域时 自适应共振理论的创建人Grossberg是少数几个坚持自己的工作又对建立这个领域有所帮助的人 格劳斯博格在大脑学习及人工智能方面从事了30多年的工作 逐渐形成一套建立在神经网络基础上的模式 人工神经网络得到蓬勃发展的这一时期 可以说是AI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两个阶段往往称为传统的AI时期 一件令震惊的事件 一件令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震惊的事件是1991年8月在澳洲悉尼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 世界上有23个国家的近15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 美国MIT的年轻教授布鲁克斯 R Brooks 获得了大会授予的 计算机与思维 项目奖 他在会上做了题为 没有推理的智能 的学术报告 提出人工智能的一些新观点 与传统的看法大相径庭 布鲁克斯 R Brooks 论点 他论述了计算机 机器人等的发展情况以及他自己长期从事的 人造昆虫 即具有六条腿的像蝗虫一样的自动装置 他以自己的实践与经验论述了20世纪40年代由维纳 N Wiener 创立的控制论 Cybernetics 思想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其中主要之点是研制一个具有智能的系统 自然要问系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运行 亦即是系统与环境是不可分的 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系统本身 而且也体现在环境方面例如研制一个家用机器人 或以前AI领域中说的电子秘书 与一个工业方面完成某种零件装配的机器人大不相同 家用机器人的运行环境零乱而复杂 这类机器人必须要能识别环境中的各种物体 绕过各种障碍物 所以 考虑到家庭这样的运行环境 家用机器人是个复杂的问题 布鲁克斯的结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早在人工智能这一学科间世的50年代 前苏联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些专家们就在研制能适应环境的自动化装置 例如已经演示过一种安装有敏感元件 可以绕过障碍物的 机械乌龟 总之 布鲁克斯认为 以现有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为基础 引导开辟了一些人工智能的方向 但是生物系统的智能完全不同 机体与环境 在控制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计算模型是模拟的 而不是数字的 该领域的许多工作实际上是瞄着对动物智能的了解 并希望探明动物如何通过学习来改变它们的行为 以及对于整个机体如何导致对环境的适应 早在1952年 一位控制论专家阿希贝 R Ashby 就认识到 并且明明白白地论述过 为了理解机体所产生的行为 一个机体和它周围的环境必须一起构成模型 引人反馈的目的就是当环境有所变化时 系统能够保持稳定 没有表示的智能 布鲁克斯本人是一个AI专家 他在1991年的人工智能杂志上还发表过 没有表示的智能 一文 他以人工昆虫的研究为例 对传统人工智能中的核心概念 表示 与 推理 提出了异议 提出人造昆虫的 包容体系结构 subsumptionarchitecture 对于机器人或其他智能系统来说 周围世界必须包括在系统的模型之中 他概括了他在人工昆虫这类机器人研究中突出的四个概念 四个概念 现场与具体化 机器人所处的现场 situatedness 机器人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它们不涉及抽象的描述 而是处在直接影响机器人行为的现场 具体化 embodiment 机器人有躯干 眼睛 在干什么 在什么地方都是具体的 有直接来自周围的经验 它的作用是所有现场的动态行为的一部分 它的感官起作用后立即会有反馈 四个概念 智能与涌现 智能 intelligence 机器人看起来有智能行为 智能的来源不仅仅限于计算装置 也来自周围的情景 敏感器之间的信息传送以及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智能的来源与传统的说法不大一样 涌现 emergence 智能是由很多部件交互作用 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系统涌现出来的总的行为 现场 situated AI 以上这些观点表明 智能行为可以在没有明显的推理系统情况下产生 智能是系统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所涌现出来的 布鲁克斯的工作代表了人工智能的新方向 称为 现场 situated AI 智能系统一方面要从所运行的环境中获取信息 感知 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动作 作用 对环境施加影响 互相影响 共同进化 其实现场人工智能的思想并不深奥 我国老百姓有句通俗的话 一匹马是好马还是坏马 拉到野外去遛一遛就知道了 这里所说的 野外 就是前面所说的 现场 马只有在野外活动 才能表现出它的优劣 感知 动作 研制人工智能系统 不能只考虑电脑部分 还有躯体 各种敏感元件 执行机构等等 能对所运行的环境有理解的能力 但以克兰西 W Clancey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符号理论不能解释人类的智能行为 不是像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方式那样操作 而是一种能同时协调感知动作的机能 智能行为是感知 动作多次循环的结果 不是深思熟虑的推理和决策 现场认知 学习不是一个存储新程序的过程 而是一种能同时协调感知一动作的辩证机制 这种感知一动作的神经结构和组织过程是在运动中创造的 是通过它们的不断激活 竞争选择和重新组合 得到的一种自组织的机制 围绕着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以年轻的克兰西为代表的一方与大名鼎鼎的司马贺为代表的一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作为唯一基础的研究 转向与 环境进行交互 为主要点的 现场认知 是新的方向之一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在方法方面 则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心理学领域中所习惯的通过被试者的 口述报告 的方法 而采用先进的技术 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FMRI 正电子发射成像 PET 等技术 来研究脑功能成像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 进行脑功能定位的研究 从大脑的角度提出各种认知理论 例如w clancey以诺贝尔奖获得者G Edelman提出的神经达尔文理论 NeuralDawinism 为基础 给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系统的观点 对知觉的产生做了猜测 活动小车 历史的记载表明 1984年德国科学家布朗顿贝格 Braitenberg 提出一个新的 综合心理学 syntheticPsychology 学科 他的思想和智能可能是从一些部件的交互作用中 涌现 出来的 这里所说的基本部件称为 Artificialneuron 人工神经元 此外 不仅是提出想法 他还设计了分别与 爱 恨 侵犯 等相对应的活动小车 我们可以说复杂系统中的重要特性 涌现 最早是布朗顿贝格有所认识 包容体系结构 布鲁克斯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人造昆虫的 包容体系结构 并用有限状态自动机代替了人工神经元 布鲁克斯的 包容体系结构 是1984年提出的 在20世纪80年代 还有另外一些科学家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怀疑 开始提出新的想法与研究的途径 其中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的罗兰德研究机构的威尔森 早在80年代初就相信人工智能的研究已走入误区 威尔森的观点 他认为 在研究各种独立的人类智能方面 人工智能项目可以说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有些成果是非常令人惊奇的 但是这些研究的对象是过于具体化的功能 没法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另一个问题是它们不会直接从周围环境中汲取所需 而只会呆在那里 直到人们给它们信息 然后也仅仅只是复制这些信号 而全然不知其意义 它们中没有一个程序能从周围环境中学习或适应环境 而这些哪怕最简单的生物也会具有的功能 却被我们的AI学者忽略了 威尔森的行动 他开始寻找机会跳出传统的AI圈子 了解更多信息 并重新开始考虑努力的方向 在开发一种简单的机器人 他于1987年把他的人造生物取名为 animations 后来又简化为 animat 动化物 在较短的时间内 在美国甚至欧洲的人工智能学者都开始纷纷议论起这个 人工智能动化物 既然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努力方向是复制人的智能 那么就从复制动物的智能开始吧 威尔森和他的同事们很快使它成为AI领域的一种全新的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一种主张 布鲁克斯说 即使是最低级的智能行为都是自然发生的 而不是用人类的程序明确规定的 这种想法对AI来说是比较新鲜的 自然发生特性 自然发生特性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许多单位的注意 其中著名的是新墨西哥州 以研究 复杂性 complexity 而著名的圣菲 SantaFe 研究所 自然发生特性在理解复杂系统为适应变化所做的动作方面变得非常重要 特别是它几乎成了研究大自然设计方案的关键 其中典型例子是DNA 这是一种在创造生活有机体过程中具有编码信息的分子 也是一种从简单体发展为复杂体的模型 朗顿 人工生命 1987年圣菲研究所的朗顿 c Langton 提出人工生命的概念 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人工生命是指在物理媒体 如计算机 上的生命形式 朗顿认为 生命是个过程 而且它不关硬件什么事情 如果模拟物与生物学家早先为生命所定标准相吻合 它支持自身 能自我繁殖 能进化 那么它就有根据被认为具有生命 他主张 我们的目标不是直接走向智能 但是某种低层次的生命构件的存在提示我们寻找解决智能问题的新方法 从而有计划 有逻辑地取代其他方法 以自然为基础的AI的主张 既然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努力方向是复制人的智能 那么就从复制动物的智能开始吧 智能是自然发生的 具有简单元素间进行互相作用的特性 智能太复杂 不可能从底部开始设计 因此应该改变研究方向 应该遵从大自然提供的蓝图 在这里蓝图就是神经网络 智能不可能是被插入一个系统里 它必然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被开发出来的 以自然为基础的AI的发展 总之 布鲁克斯等的工作使AI转向现场AI 后来他与威尔森等的工作又形成了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这样一个领域 传统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基于当时迅猛发展的微电子技术 认知心理以及信息技术 开始时声势浩大 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分子生物学 神经网络以及复杂的适应系统 这些学科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 由于吸取了这些学科的成功经验 以自然为基础的AI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4 2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AI发展过程中 专家系统的工作在1975年至1985年这10年间被AI专家们引以为自豪 自从1977年举行的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 知识工程 以来 专家系统的研制得以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专家系统的原理广泛应用到医学 军事 教育 经济等各个领域 将合理地对知识加以组织与利用的方法及技术用到软件设计中去 为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家所接受 智能控制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对自动控制系统所取得的成果 把控制系统推向智能控制系统 专家系统大量投入使用 1988年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年会上 知识工程的创始人Fagenbaum应邀介绍了专家系统应用于经济领域的调查 在这份报告中估计国外大约有2000个以上的专家系统已投入使用 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包括非常简单的应用 例如帮助人们填表 也包括极为复杂的应用方面 如解决一些用一般的数学规划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中 诊断方面的应用居于首位 实践表明由于采用专家系统 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诊断方面的应用居于首位 美国杜邦公司采用了一种在微机上运行的专家系统程序 使基本项测试工作的花销由原来的4小时减少到15分钟 工作速度提高了16倍 美国DEC公司的专家系统XCON 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计算机配置的系统 专家来做配置工作 一般需要3小时 而用这个系统只要半分钟 速度提高了300多倍 也就是说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专家系统大大提高操作质量 一个采用专家系统提高操作质量的例子是 AmericanExpress 信用卡认可的辅助决策系统 由于决策质量的提高 能够防止不应有的损失 该调查报告还调查了美国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增长情况 认为比做得好的日本来说还有所提高 对知识加以组织与利用 每个有知识的人都是能掌握本国语言的专家 在阅读时可以在成千上万个字符中识别出其中的任何一个字符 并立即从自己所记忆的知识中 检索出相应字的意义 医生们也是用类似方法处理医学征兆 下棋的高手依据的是棋盘上的棋局等等 我们知道专家所做出的直感式的创造性反应 是专家对存在记忆中的几万个模块进行识别后的反应 关注结构不良问题 对此有所了解的同时 人们要求用计算机对结构不良问题和创造性问题进行探索 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AI的成就与良好结构任务 Wellstructuretask 的程度有关 为了研究结构不良问题的需要 在原理与方法上需要克服现在专家系统的不足 因此人们不断致力于发展新一代专家系统 把控制系统推向智能化 一个蓬勃发展和可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分支是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 的说法是美国K S FU 傅京孙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 在国际上以句法模式识别的工作著称 早期从事自动控制方面的工作 他可能是最早理解到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的交叉关系的人 早在1965年他提出把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推理规则用于学习系统 1971年他与他的同事在对几个与自学习系统有关的领域进行研究后 为了强调问题求解与决策能力 采用了 智能控制系统 来概括这些领域中所面临的系统 到了1989年在底特律举行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时 人工智能与系统科学相结合不但是众所周知 而且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次国际智能控制会议 关于智能控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学科 它的标志是1987年在费城举行第一次国际智能控制会议 许多原来从事自动控制系统或自动控制理论的工作者 在进一步探索自动控制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及交叉发展的关系 提出自动控制 人工智能 运筹学相结合或自动控制 人工智能 运筹学和信息论相结合的说法 早期的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类系统 而系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人造系统与人参与在其中的系统是很不一样的 以往在工程领域内的人造系统大致可归结为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两类 当然两者之间并不能截然分开 早期的控制系统是以某一种物理对象或过程作为被控制对象 然后再设计某种控制回路 利用反馈等手段来形成闭合回路系统 僵化 的控制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对象及系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 如用各种形式的微分方程来加以描述或进行模拟 所以系统的行为即系统状态随时间而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强调的是系统的动态性能 但这类控制系统比较 僵化 没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所以以后进而发展到最优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系统等 并为研究控制系统建立了经典的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 模式信息处理 另一类是信息系统 这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可以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处理而形成的系统 如图像处理 模式分类系统 通过光电扫描把图像送入系统 系统的输出也是一幅图像 例如一幅有噪声 模糊不清的图像 经过系统后变成了一幅去掉噪声而且清晰的图像 在这样的系统中 是通过一些算法来对图像的基本单元像素进行运算 强调的不是系统的动态特性 也不一定是闭路系统 而是模式信息处理 一般而言 控制系统或信息系统几乎都是一个与外界不发生关系的系统 也就是自成一统的封闭式系统 4 3智能控制在交通 家居 楼宇方面的应用 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楼宇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 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管理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西欧 北美和日本竞相开展了对智能运输系统的开发研究 如美国ITS协会欧洲共同体的交通信息与控制组织 日本的路车交通智能协会VERTIS 以及IT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 TC204等 除了欧 美 日以外 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对ITS的全面开发和研究 如韩国由交通部牵头制定了全面的ITS框架结构和发展计划 新加坡已经在全国推行不停车电子收费 中东的一些国家也开始了本国ITS的研究计划 美国 90年代之前 美国把ITS叫做IVHS IntelligentVehicleHighwaySystem 意为智能车辆道路系统 强调车辆通过道路的智能化 以实现安全快速的道路交通环境 从研究对象来说 IVHS仅限于车辆与道路 从技术上讲 却开始涉及到21世纪的交通系统技术 所以 1994年9月 美国率先将TVHS系统改为ITS系统 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方案 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方案 ISTEA 旨在利用高新技术和合理的交通 提高整个路网的效率 根据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有可能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约20 30 ISTEA的主要内容就是实施智能运输系统 并确定由美国运输部负责全国的ITS发展工作 并在以后的6年中由政府拨款6 6亿美元 用来进行ITS的研究工作 ITS研究工作 可以说美国的ITS研究工作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这与日本由民间起步 政府协调 拨款资助的方式是不同的 因此美国在组织ITS研究时 首先是从ITS的体系结构着手 通过体系结构的研究 引出各子系统及服务功能 并希望在2020年提供全面的服务 电子收费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 为了加强ITS研究 美国联邦公路局在全美建立了3个ITS研究中心 中心的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共同提供 在德克萨斯州A M大学的ITS研究中心 除每年由联邦政府提供经费100万美元外 还由州运输部和公路管理局提供100万美元的配套经费 1991年至1997年期间ITS在美国现场试验有86个 耗费资金达7 53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为了调动企业和私人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了电子收费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试验研究 目前美国已有12个运输管理机构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智能运输设施 ITI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 美国联邦运输部在ITS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提出了智能运输设施 ITI ITI是ITS的实现基础 ITI是道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美国对ITS的解释是 ITI由交通检测 监视 通信和控制系统组成 它支持各种ITS产品和服务 因此可以说ITI是一种服务于地面运输的通信基础设施 亚特兰大奥运会 在199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 亚特兰大 美国政府 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将ITS的许多服务系统集成在当地的运输系统中 在为运动会服务的过程中检验ITS的有效性 运动会结束之后 美国有关机构专门对亚特兰大的试验进行了评价 他们认为该系统是成功的 日本 日本目前在ITS项目上已经形成了官民学的协调体制 这对日本ITS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日本特别重视ITS技术的商品化发展 以自动导航系统为例 他们已开发出了以现有交通管理系统为基础 配以数字地图和红外Beacon双向短程通信的道路交通情报通信系统 VICS VICS于1996年开始投人使用 截至目前已在三个地区投人使用 东京区 大阪区和爱知地区 VICS是一个以实现车载设备为核心通信信息采集处理与信息提供的系统 汽车上附加装置约为20万日元 据介绍已卖出了150多万套 目前已经形成了3千亿日元的市场 自动电子收费系统 ETC 另外日本十分重视自动电子收费系统 ETC 的开发 90年代初期许多大公司就开始进行研究 1995年建设省正式立项 1995 1996年度拨款70亿日元对ETC进行开发 并制定了ETC的统一开发规范 在这一规范下根据各大公司的研究成果和特长 组织各大公司 研究所开展各项工作 1998年日本在ETC标准得到批准后 极力将这个标准推荐为正在讨论中的短程通信国际标准基础 日本计划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推行ETC 到2002年用户预计达到200万以上 另外 日本制定了自动公路系统 AHS 开发计划 预计在2002年开通一条自动公路 其他国家 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 可为司机提供实时的交通流状况 交通事故 气候条件等信息 汽车上装备显示屏幕 接收交通诱导中心播发的电子地图 也可以接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信号 只要司机输入目的地 电子地图站就会显示出最佳行车路线 如果遇到堵塞拥挤 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 还能重新设计最佳行车路线 并随时确定车辆的具体位置 它的服务系统可以显示车辆所在位置 当地食品供应链 停车场 医院 警察局等情况 交通控制系统和车辆的监控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提供了一个自适应的智能控制系统 它设有先进的交通流量监控装置和分析技术 为公交车辆提供优先权 改善交通流状况 确定交通流的最佳分配方案和实时交通信息 货运车辆的监控系统 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诊断装置 自动对车辆的性能进行检查 发现不安全因素时 指定该车停下受检 为车辆和司机提供一个实时的安全运输途径 事故救援 当危险品运输车辆出现事故时 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危险品的种类 协助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处理 控制危险 避免事故发生 一旦事故发生 自动通报系统就会使车辆自动制动并立即通知救援中心 救援机构通过接收到的信息 便可确定事故车辆的当前位置 及时派出救援车辆 碰撞警告系统 该系统在可能发生碰撞的潜在危险出现时 向司机发出警告 它包括前方碰撞警告 盲点警告 车道偏离警告 交叉路口碰撞警告 对行人的警觉和警告 背后情况警告 尾部冲击警告 磕睡警告等 该系统运用司机监视器 记录司机脉搏跳动次数 眼珠移动状态以及方向盘操纵情况 经过分析发现司机打磕睡了 就发出指示和报警声 警告灯闪光 司机座位振动 必要时可自动使车停下来 节省燃料和时间 其实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问题 它还将在经济 环境技术等多方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据德克萨斯交通研究所统计 美国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燃料和时间的损失高达720亿美元 而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1500亿美元 智能交通技术将通过提高交通效率来节省大量的燃料和时间 特别是对商业运输车队来说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降低运输成本 从而降低产品价格 使消费者获益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交通效率还能减少车辆的废气排放 改进空气质量 世界道路协会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表明 已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交互式车辆导航系统可以使车辆排放的废气减少5 一16 随着由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 这种车辆排出的唯一废弃物是水 的增加 空气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由于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更加便利 它很可能促使城市人口向郊区和远郊区流动 人们将居住在距离城市和工作地点越来越远的地方 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好处多多 ITS系统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 使车辆和道路智能化 以实现安全快速的道路交通环境 从而达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减少交通事故 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节约交通能源 减轻驾驶疲劳的功能 近20年的研究表明 实行ITS 可以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 3倍 车辆在智能道路上行驶 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 行车时间减少13 一45 交通事故可以成倍地减少 智能家居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数字化技术取得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并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 随着Internet网向普通家庭生活不断扩展 消费电子 计算机 通讯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 智能化信息家电产品已经开始步人社会和家庭 智能信息家电由于其安全 方便 高效 快捷 智能化等特点 在21世纪将成为现代社会和家庭的新时尚 当家庭综合服务器 IntegratedHomeserver 将家庭中各种各样的智能信息家电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在一起时 就构成了功能强大 高度智能化的现代智能家居系统 家务劳动和家庭服务 家务劳动和家庭服务信息自动化使人们的生活大大改观 前些年研究的智能家居 就是利用家庭计算机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当主人外出时 可以命令各种系统自动工作 比如关掉冷气 音响和电视机的电源 接电话 自动留言等 当主人回家后 可以发出指令 打开空调 调节室内光线 开启自动做饭系统做饭 煮咖啡等 晚上还能将客厅播放的电影 通过遥控设备转到卧室的电视机上 监控人和物 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 使上班的人们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来监控家中的情况 只要在运行的网络浏览器软件中点击一下 即可以控制门锁 恒温设备 安全及娱乐设备 医生还能在医院监控住在家中的病人 不少科学家还在构想未来的智能化厨房 它将通过互联网与超市相连 用扫描仪记录冰箱中食品的条形码 将信息送入计算机 当食品快用完时 就会自动打出订货清单 通过互联网送到超市 商店则会及时发送当天定购的货物 如果储存的食品将要超过保质期 冰箱还会自动发出警告 智能信息家电和智能家居公司 许多计算机 通信 家电行业的人士都认识到智能信息家电的巨大市场潜力 纷纷进人这一领域 Cisco Intel Nortel Motorola Lucent 3Com IBM Ericsson和松下等公司都已开始建立智能信息家电和智能家居公司 根据美国一家权威市场调查机构预计 到2003年 建设网络化家庭所带来的市场总值将高达4500亿美元 其中23700亿美元是智能信息家电硬件产品的价值 其余则是软件和技术支持服务的费用 网络接口标准和服务标准 智能信息家电网络化 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要求智能家居系统具有更加有效 开放 成熟的平台标准 包括网络接口标准和服务标准 目前智能信息家电之间的网络使用的通信介质主要有电话线 网络电缆 能源线 无线和红外线 电话线主要用于解决没有网络连接的家庭的上网问题 其网络速度较低 网络电缆指的是网络速度较高的DSL ISDN等专线连接 主要是同轴电缆或光缆 电话线 网络电缆 能源线 无线和红外线 能源线主要是指家里的电源线 采用能源线的好处是 不需要在家里重新布线 可利用现有的电源插座 无线通信则为用户使用提供了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红外通信同样具有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但受到带宽和障碍物的限制 目前家庭内部网络有线通信主要采用LAN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正在逐渐成熟并将取代有线通信 家庭网络和Internet的通信主要采用高速专线连接 家庭内部 家庭内部局域无线通信主要采用BlueTooth WAP HomeRF IEEE802 11和IEEE1394 家庭内部有线通信主要采用10 100BaseT局域网技术 家庭内部网络和Internet的通信主要采用TCP IP通信协议 HAVI HomeAudio VideoInteroperability 体系 是关于家庭网络中音频 视频电子产品的互联和控制方面的标准 它建立在IEEE 1394的底层协议基础上 主要实现HAVI设备之间的数字音频 视频内容的传递以及对该内容的操作 如播放 录像 回放等 Jini技术 典型的AV内容有由信息家电平台接受的数字电视和由数字录像机 CD等产生的内容 互操作性是HAVI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个HAVI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可以探测并直接使用联人HAVI网络上其他设备所提供的功能 Jini技术是sun公司提出的基于Java的一项技术 它可以使各种设备方便地连到网络上 即任何计算设施不需预先配置和安装 便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加人网络 并能和网络中已有的各种软硬件一起协调工作 完成分布式计算 联邦系统 Jini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成组的设备和软件构件联合成一个单一 动态的分布式系统 联合后的联邦系统向用户提供如下功能 简单的网络访问 网络的易于管理 在保持单机或工作站的灵活性 统一响应和控制的情况下 支持由联邦系统提供的共享能力 开放式服务网关 OSGI OpenserviceGatewayInitiative 开放式服务网关 是由Ericsson ABB Alcatel Cisco IBM Nortel Siemens HP oracle Philips sun Lucent等电信 电器公司发起建立的一个工作组和开放式的论坛 其主要的功能是为连接Internet上的商业服务和下一代智能电器定义一个开放的标准 因此OSGI将成为智能信息家电平台标准 OSGI规范将为Internet服务提供商 ISP 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传递各种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共平台 这平台可以通过运行在家中或远程地点的网关服务器来实现 OSGI在2000年刚刚发布了它的服务网关规范1 0 OSGI规范 OSGI规范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多种服务 广域网络以及局域网和设备 与其它规范不同的是 OSGI侧重于从远程服务提供商到本地设备之间的完全解决方案 由于OSGI规范专注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应用层和网关接口 因此它的实现和虚拟加强了当前所有的局域网络标准和规范 OSGI规范的核心部分就是作为许多通讯服务平台的服务网关 OSGI七大特点 1 平台独立性OSGIAPIS具有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跨平台性 从而使OSGI能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2 应用独立性因为OSGI规范着眼于定义公共的APIS 所以它适合各种不同应用的服务网关 OSGI服务网关可用于远程信息处理 嵌人式控制器以及家用电器 3 高安全性OSGI规范集成了各种层次的安全特性 从被下载的模块的数字签名到对象访问控制 OSGI七大特点 4 多种服务支持OSGI规范支持在一个服务网关平台上驻留来自不同服务提供商的多种服务 这种灵活性允许网关控制员为他们的顾客提供广泛的服务 5 兼容多种局域网技术OSGI规范包容各种无线或有线的数据和音频一视频本地传输标准 如BlueToothHAVI HomeAu dioandVideoInteroperability HomePNA HomePhonelineNetworkingAlliance HomeRF IEEE1394 能源线通信系统 USB等等 OSGI七大特点 6 多种设备访问技术因为致力于平台的服务执行方面 所以OSGI支持各种设备访问技术 如UpnP UniversalPlugandPlay 和Jini等 7 可和其他标准并存OSGI的制定也是为了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家用设备的本地互联与远程访问 OSGI在物理层上与BlueTooth HAVI HomePNA HomeRF USB等标准都是兼容的 而OSGI的设备访问体系结构与Jini UPnP等逻辑设备访问技术兼容 同时OSGI还支持多种与广域网的连接方式 如Modem DSL cableModem等 广阔市场前景 智能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具有安全 方便 高效 决捷 智能化 个性化的独特魅力 它对于改善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 创造舒适 安全 便利的生活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 智能信息家电和智能家居系统将在不久的将来步人中国寻常百姓家 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 IntelligentBuilding 通常简称为IB 实际上是用计算机 通讯 网络 传感器 摄像等技术 把原来建筑中功能各自独立 分散的设备装置进行整体设计 将其集中 统一地控制起来 形成一个智能管理系统 也就是集建筑管理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等于一体的适应于信息社会需要的新型建筑 美国哈特福特市 1984年 美国哈特福特市将一座旧式金融大厦进行改建 利用计算机对大楼的电梯 防火 防盗 空调 照明等设施进行监控 为客户提供电子邮件 情报资料 文字处理 语音通信等信息服务 并实现了建筑设备的综合自动化管理 这座大厦后来被称为世界第一座智能大厦 它最明显的效益是使住户能够以分租的方式获得昂贵设备的使用权 还可以节省空间和费用 智能大厦 智能大厦是多学科 多技术的系统综合集成产物 它的表现形式是传统建筑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一方面是传统建筑工程完成的建筑结构设施 它包括建筑形式设计 建设结构设计及室内外装修等 另一方面是智能建筑系统 即通常所说的智能大厦组成的三要素 楼宇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和楼宇通信网络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 是实现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关键 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由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生产过程中多个控制回路 火灾 中央控制机采用高可靠性的容错计算机或工业控制机 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测 控制与管理 比如遇到火灾 建筑物内的烟感传感器 电子温度传感器 红外线 紫外线 火光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就会利用火灾前的烟雾 温度变化 火光等因素来探测火灾的发生 并发出信号 报警装置接收这些信号后 经过分析判断 确认是火灾萌发阶段 就会自动报警 并采用自动灭火系统 先切断有关区域的空调送风机 启动排烟机 防烟管道 如果确认火灾已经发生 就会自动关闭防火门 防火卷帘门 切断非防火用电源 接通火灾事故专用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开动防火灭火系统 喷灭火焰 防盗 红外线防盗探测器可安装在住房室内每个人口及窗口 当有人非法进人时 红外线探测器触发报警 将信号传送至室内防盗主机 发出声光信号 主机立即将此信号送至小区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