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艺术论文.doc_第1页
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艺术论文.doc_第2页
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艺术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艺术论文 二胡是我国民乐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之一它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富有歌唱性有很强的表现力及浓烈的感染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和戏曲音乐的伴奏当中一般情况下二胡的内外弦音程为纯五度在独奏中二胡的定弦音高一般为“DA”,特殊情况下可例外:如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其定弦就为“GD”,但也有一些须特殊表现的乐曲定弦也可为纯四度二胡属自然变调乐器在定弦为“DA”的情况下可演奏任何调高的乐曲在戏曲伴奏中二胡的定弦可根据戏曲剧种的调高、调性来确定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使用和其它民族乐器相比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所有有文场伴奏的剧种其乐队编制中二胡都占较大比重在这里我仅谈一下自己使用二胡在豫剧伴奏中的一些体会 在豫剧伴奏中二胡一般使用“52”弦也有用“63”弦还可定“74”(DA)弦的我以前曾用“63”弦但用过一段时后发现一些问题:在伴奏中“老少配”的使用过于频繁还有就是音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豫剧特别是豫西调伴奏中使用较多的低音So全部要用中音So来代替这样演奏起来可能要省事许多(少了一个换把)但却使伴奏效果大打折扣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特点就是其旋律是以单生线性发展的过多地使用“老少配”的手法就会改变旋律的线性进行方向使旋律的进行不通顺、不流畅在戏曲伴奏中扰乱和改变旋律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可能偏离音乐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有时甚至和准确的思想背道而驰所以我认为二胡在豫剧的伴奏中过多地使用“老少配”是有一定缺憾的另外63弦的定弦在演奏中还不利于音准的把握两个空弦都不是调式主音在豫东调和豫西调的使用中均为不稳定音阶使人在伴奏中总是有种找不到主心骨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定63弦在豫剧的伴奏中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至于定为74(DA)弦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只能做为特例这里暂不评述现在我在实际伴奏中使用52弦虽然在演奏中相比63弦有些麻烦(多了一个把位)但因多了一个低音So演奏出的乐曲听起来就要完整得多其旋律听起来也更加的流畅在传统豫剧的旋律发展中52弦能基本满足所需音域要求另外52弦无论在豫东调或豫西调的伴奏中其空弦都能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有利于音准的控制和把握 下面再谈一点伴奏中的技术性问题我们知道豫剧唱腔音乐中有“下五音”“上五音”之说所谓下五音是指豫西调中以中音do为主音依次往上级进的五个音其排列顺序为:43215二胡在豫西调的伴奏中在技术层面相对来说是较为简单的豫西调旋律发展所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在低音So到高音re,音阶排列为56712二胡在这个音域的旋律中演奏相比豫西调要多一个把位也就是说在演奏中要频繁地使用换把而豫东调中的高音re多是经过音并不在那里久留上去马上就会下来二胡伴奏中如果按传统换把方式翻上翻下就会把功夫在耽误在换把的“路”上得不偿失运用三指移指换把的方法会好一些,但也有一定弊端:如音色虚而不实音准难以把握等我在多年的伴奏经历中出于“懒惰”的原因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当旋律中出现了高音re时虎口在第二把为的位置用小指往下移够到高音re的位置由于这时整个左手中心下压小指按在弦上的力度很大这样走出来的高音re声音清脆明亮极富穿透力在伴奏实践中我还摸索出了一个往下扩展音域的方法在豫剧音乐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旋律:6545、4565等在定52弦的情况下低音fa势必要用中音代替这样的话就会影响旋律的流畅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试着用改变弦的张力的方法改变音高在低音So的基础上生造出一个低音fa具体做法是:左手在第一把的位置上用类似压柔弦的方法中指和无名指按住琴杆和虎口形成杠杆作用让琴杆形成一定的弯曲以此来改变弦的张力从而奏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低音fa来由于二胡本身构造的局限在豫剧伴奏中不可能出现“老少配”的现象当然“老少配”是早期戏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伴奏方法在传统的戏曲乐队编制中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一些伴奏乐器中“老少配”的伴奏方法也是无法替代的如豫剧乐队中的主弦“板胡”由于受乐器本身构造的局限其伴奏手段就主要依靠“老少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于戏曲伴奏的乐队也逐步由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伴奏方法也由原来的大齐奏向多层次转化伴奏人员开始出现分工协作戏曲音乐出现了“配器”“配器”的基础是和弦而和弦的基本要求是音的绝对高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老少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