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案第七单元乘法.doc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案第七单元乘法.doc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案第七单元乘法.doc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案第七单元乘法.doc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案第七单元乘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8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1、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2、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3、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4、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具学具:光盘课件,小黑板。课时安排:共11课时 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课时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课时 3、练习七 2课时 4、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数 2课时 5、用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6、练习八 2课时 7、复习 2课时 (主备:张文丽)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科书P7071页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本单元教时数:1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现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出示例题挂图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问:同学们是怎样列式的?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怎样计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002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用加法计算:400400800(米)按数的组成思考:400是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按表内乘法推想:由428,想到4002800引导学生用第二种或第三种算法口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400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三、组织练习1、 想想做做第1题2、 想想做做第2题3、 想想做做第3题4、 想想做做第4题5、 想想做做第5题谈话: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出示挂图)问:你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沿四周走一圈”是什么意思?6、 想想做做第6题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目之间有什么联系。仔细观察,说一说从中搜集到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观察插图,搜集信息独立思考、解答题目。小组交流,重点说说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又是怎样学到这些新知识的?指名全班交流。板书整百数乘一位数课后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科书P7273页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的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瞧!(课件出示)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教学例题(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2)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4152的得数吗? 列竖式计算时,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的问题?在解决新的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根据刚才的演算,在列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时,怎样表示从十位向百位进位?积的百位为什么要写6?(3)问:看一看这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2、教学“试一试”3、出示大生骑车从家到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相比,复杂在哪里?指名说说小华在干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4152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指名板演。指名交流。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三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者是四位数)4、想想做做第4题5、想想做做第5题6、想想做做第6题7、拓展题(填数)让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同桌相互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独立列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指名说一说这道题我们要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看懂题意,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指名交流。板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课后感受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教科书P7475页的第14题。课型练习课本单元教时数:11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口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继续用相关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和笔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进行乘法口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练习1、做第1题口算卡片出示问: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做第2题先完成第一组。3、做第3题出示题目。4、做第4题的第1个问题。出示第2个问题。1、估计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并说说估算方法。2、指名口算,并说说口算方法。集体检查。指名交流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作业本上。按题组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独立解题,指名交流: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解题思路。二、全课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乘法的口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乘法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全班交流三、布置作业教科书P74页第2题的第二、三组题目。板书练习七3、11491026(分钟) 答:绕地球9周要用1026分钟。4、20051000(克) 30061800(克)1000克1千克克)答:5包味精一共重1千克。 2000克2千克50042000(克) 答:6包糖和1包味精一共2000克2千克 重2千克。答:4包盐一共重2千克。课后感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教科书P7475页第59题。课型练习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解答乘法口算和乘法数学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并继续继续提高用相关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教学重点交流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练习1、做第5题。先口算出两题的得数。问:上下两道题之间的有什么联系?你发现有什么规律?2、做第6题估计积是几十多,再计算。3、做第7题。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问:这题可以先求什么?4、做第8题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问:这题可以先求什么?也可以先求什么?(1)独立口算指名交流得数。(2)找一找规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的算。还可以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写一些相应的算式。指名交流估算过程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独立试做。指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独立试做。并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二、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全班交流三、思考题做第9题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独立试做。指名交流。板书 练习七课后感受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科书P7677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5 教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估算和已学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今天有3只小猫去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1)出示小猫钓鱼场景图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问: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03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个0相加等于0,改写成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300)(2)想一想:07 80问: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0和一个数相乘得0)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出示看台图。问:这个看台一共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算一算:到底有几个座位?问:积的十位上的0是怎样得到的?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试一试:1044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0000)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交流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76102(个)小组交流,并说说估计方法。全班交流:一个看台102个座位,102接近100,但比100多,所以4个看台有400多个座位。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102 4 408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问:积的十位上为什么不是0?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问:你认为做乘数中间有0的乘数最容易发生哪些错误?怎样避免这些错误?4、想想做做第4题5、想想做做第5题6、想想做做第6题谈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问:第(2)(3)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这两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联系。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批改。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然后全班交流。做在课堂作业本上。看图说一说:4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一共有多少本书吗?说说你的估计理由。同桌交流一下。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摘录如下:柳树有多少棵?柳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松树比柳树少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上面的问题。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指名交流板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070 8001024408(个)1 0 2 4 4 0 8 答: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课后感受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科书P7879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6 教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题。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3、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难点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算理。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铺垫出示:32 7 2 132320 7200 214独立口算指名口算,并交流:你是怎样口算的?二、教学新课1、 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插图和豆荚的话。问: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板书:4120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也学过了几十、几百乘一位数的口算。我想这道题你们一定能口算出来。问:你是怎样用41248想到4120480的?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吗?问:积末尾的0是怎样得到的?谈话:从口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算4120,先算412,得48,再在48后面添一个0;从竖式计算也能看出积的个位上是0。所以这样的题目可以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先写乘数120,再对齐120的十位写乘数4,先算124得48,再对齐乘数中的0,在积里添上0。边讲边板书:120 4 4802、 教学试一试问: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第2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添写2个0?让学生口算,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板书:412484120480指名板演。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指名全班说一说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3题。3、想想做做第4题4、想想做做第7题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问:观察这张表,在有什么发现?做在书上,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独立做题。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体会它们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独立读题独立填表引导学生发现蚕茧的个数和匾的个数有关系,在每匾都收180个蚕茧的情况下,匾的个数越多,收蚕茧的个数越多。四、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2、5、6题五、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板书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后感受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科书P808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课型新授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7 教时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2、创设情境:电脑播放豆豆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的片断:豆豆买了6袋乒乓球,每袋5个,然后电脑定格在“一个乒乓球标价2元”的画面上。3、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完整出示例题: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看图收集信息:刚才录像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交流提问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买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豆荚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个?)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板书:方法一:5210(元)10660(元)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用多少元:10660)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问:你是怎么想的?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归纳反思问: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板书课题)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汇报交流: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指名回答指名回答: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用多少元指名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指名回答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1、想想做做第1题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哪些信息之间是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2、想想做做第2、3题问:如果我们所在的教学大楼内也如此摆花,那么一共要放多少盆呢?指名交流信息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重点问一问不同的方法先算的各是什么?指导学生看懂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平议。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方法一:5210(元) 方法二:6530(个) 10660(元) 30260(元)答:买6袋乒乓球要用60元。课后感受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教科书P82的第15题。课型练习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8 教时 教学目标1、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通过练习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题目合理选用合理口算或笔算。2、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乘法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笔算能力和估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和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口算书P82页的第1题9300 222332 1303312 80085200 2210指名口算,说说口算想法。二、笔算书P82页的第2题用竖式计算3045 80423405 840232083280独立笔算指名板演,并说说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区别?三、估算书P82页的第3题5048 95105790 38099064 77046802 66105048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独立估算其余几题,看看哪几题的得数小于4000,把它圈出来。指名交流。四、实际问题1、书P82页的第4题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2、书P82页的第5题从表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指名交流独立解题,指名全班交流。独立填表,指名交流。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乘法,你有什么问题吗?指名交流板书 练习八1048832(户)答:新建的楼一共能住832户。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教科书P8283页的69题。课型练习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9 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口算乘法,并能正确解答相应的乘法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乘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计算书P82页的第6题191 1922992 129339993 12394 997989998795问: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接着写一些相应的算式吗?先独立计算,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指名全班交流。独立接着写算式,指名交流。二、实际问题1、 书P83页的第7题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2、 书P83页的第8题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想的?3、书P83页的第9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交流指名交流思考过程独立列式计算,指名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独立解答,指名交流。三、思考题问: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经过相应的试验和调整,得出答案。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乘法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问题呢?指名全班交流板书 练习八课后感受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1)教科书P84页的14题。课型复习课本单元教时数: 11 本教时为第 10 教时 教学目标1、复习乘法口算、笔算和估算。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口算、笔算和估算乘法。教学难点理解估算方法和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口算书P84页的第1题5006 9800422 321432 11083007 4600独立口算指名交流,并选2题说说口算过程二、笔算1、 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