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汽化、升华等相关练习.doc_第1页
声现象、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汽化、升华等相关练习.doc_第2页
声现象、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汽化、升华等相关练习.doc_第3页
声现象、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汽化、升华等相关练习.doc_第4页
声现象、光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汽化、升华等相关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改变命运 知识创造财富 练 习 姓名 NO.1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的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3.百米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计时,他记录的成绩为13.69s。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当时气温15) ( )A 14.3s B 13.35s C 13.98s D 13.40s 4.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于小平的距离约是 ( )A 240m B 480m C 680m D 1020m5.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只细小的铅笔,把钟敲响,用笔在纸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能分别说明什么问题?6如图,在一个社区内,有几只喜鹊在树上鸣叫,一个听觉良好的小华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的窗户能听到室外喜鹊的鸣叫声;此时小明正站在对面楼房内的窗户前,此房间的窗户也是紧闭,他靠近的窗户玻璃是双层玻璃做的(双层玻璃的夹层内被抽成了真空),他却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声”。(1)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喜鹊的“歌唱笑声” ,而小华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喜鹊的“歌唱声”?(2) 小华和小明在两个房间内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小华的房间听到室外的鸟叫声,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7.第一次测定铸铁中的声速是在法国巴黎,测定方法是:从铸造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秒,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每秒,求铸铁中的声速。8.某同学走进一个峡谷,他拍手后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崖的回声,经过1.5s以后听到左边山崖的回声,求这峡谷的宽度9.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物体AB,将一块有较大方孔不透光的屏放在平面镜的物体AB之间,那么 ( )A.平面镜里不存在物体AB的像B.平面镜里只有物体上半部分像,像的大小与小孔的高度相等C.平面镜里仍能形成物体AB的完整的像,并且可能看到完整的像D.平面镜里仍能形成物体AB的完整的像,但在屏的右边无法看到完整的像10.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1. 如图,一束光线从地面上S点垂直射到平面镜的O点,已知地面和镜面平行且相距1.73米现把平面镜绕O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过22.5度角,则地面上得到的光斑与S点间的距离为: ( ) A. 3米 B. 2米 C. 1.73米 D. 1米12. 入射光线不动,当平面镜转过一个小角度q时: ( )A.反射光线转过q,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夹角增大2qB.反射光线转过2q,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夹角增大2qC.反射光线转过2q,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qD.反射光线转过2q,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夹角改变2q13.如上图所示,下面为放在水平柜台上的手表,上面为手表在竖直平面镜中成的像,由图可知,当时手表中的示数为( ) A4点50分 B4点10分 C1点50分 D1点40分 14.汽车驾驶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反光镜)是一个凸面镜,汽车 上安装凸面镜的目的是 ( ) A使司机观察到的像比实物大,更清晰B使司机观察到的像比实物大,观察范围更大C使司机观察到像比实物等大,但光线集中,更清晰D使司机观察到的像比实物小,增大观察范围15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正确的是 ( )BAM1S1A1A2B1S2M2B21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是 ( )A30 B45 C60 D9017.两个相距s1平面镜M1、M2平行竖直放置,物体AB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1B1和A2B2相距s2,当将物体AB在两平面镜之间左右平行移动时,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及距离s2将分别是( )A、变大,变大 B、不变,不变 C、不变,变大 D、不变,变小18一个身高1.80米的人,要在竖直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为( )A1.80米 B0.90米 C0.60米 D0.45米19.潜望镜观察物体,观察到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B.等大正立的虚像 C.等大倒立的虚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20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为半身像。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 ( )A应退到镜前2米处 B应走到镜前0.5米处 C应退到镜前4米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21、下雨时,雨滴看上去连成一条细线,这是由于 ( ) A、雨滴下落速度大而连在一起 B、雨滴细小且连续不断 C、人眼的视觉暂留 D、观察时间和雨滴下落时间太短 22在暗室内白色墙壁上挂一面平面镜,用手电筒发出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墙壁照射,从旁边观察的人看到的现象是 ( )A墙壁和平面镜都是光亮的 B墙壁和平面镜都是暗的C墙壁是光亮的,平面镜是暗的 D墙壁是暗的,平面镜是光亮的23.黑板反光,同学看不清字的原因是 ( ) A只有黑板反光,字不反光 B只有字反光,黑板不反光C字和黑板都反光,字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强 D黑板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强24. 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25.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_度角放置;如果太阳光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加20角,仍使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平面镜再转 度角。26. 我们能看见某物体是因为该物体_发出的_或_反射的光_投射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漫反射_的缘故.27. 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厘米(1) 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 ,此时铅笔尖端A与像A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2) 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 ;(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 ,尖端AA相距 厘米28某人的身高是1.5m离平面镜1.6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像高是 ,如果镜子位置不动,人向镜面前进0.4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将减少到 。29光在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_ms30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_条;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_条31两平面镜夹角为,当入射光线平行于其中某镜面入射时,经两镜面两次反射后的光线能平行于另一镜面射出去,则=_BASBA32.画出图1中物体AB在白纸板上影子AB的位置 图1 纸板 图2 半透明纸33.在图2中画出蜡烛AB经小孔在半透明纸上所成的像AB34.根据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光路图标出入射角 标出反射角 标出反射角BO45BOA30O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35.在图6和图7中确定光源S和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练 习 姓名 NO.21.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若使镜面离开入射光线旋转5,则反射光线的变化是 ( )A转过5,且离开入射光线 B转过5,且靠拢入射光线 C转过10,且离开入射光线 D转过10,且靠拢入射光线2站在水池边的人,在水深是5m的水池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则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小于5m 大于5m 等于5m 无法确定3. 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50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 A. 等于900 B.小于900 C.大于900 D.18004站在水深是5m的水池边的人,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则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 )小于5m 大于5m 等于5m 无法确定5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逐渐减小 不变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6. 下列关于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D、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7. 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 要节约用电 B. 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 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 灯,光射到车外观后镜上,反射到司机眼里,妨碍司机开车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9. 某同学站在清水池边看见水中的自己、鱼、飞机和云,则不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 )鱼 云 自己 飞机10.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平静的水面映出周围景物的像是光的折射的结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的结果看到的水池底的位置比实际的高是光发生折射的结果11. 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水中尺子的刻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刻度变稀了 B. 刻度变密了 C. 刻度无变化 D. 无法判断12 .如下图,阳光射到铁桶里,AC是桶壁AB的影子,若向桶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影子AC的长度将( ) A. 变长 B. 变短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海市蜃楼”、“看到中秋的明月”和“枪瞄靶”分别可以说明哪个物理现象 (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14. 通过学习,小明有了下面的一些想法: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早上起床后一拉开窗帘,房间立刻就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所以光在水中也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白色是最纯的颜色,它可以合成各种颜色。其中错误的有 ( ) A. B. C. D. 15. 观察水边风景照片,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眼睛有一种习惯性感觉 B. 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 照片质量有问题16. 戴绿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绿色,这是由于 ( )A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绿色镜片时,被镜片染上了绿色 B纸能反射绿色的光C 绿色镜片看一切颜色的物体都是绿色 D镜片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绿光17、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太阳下和在屋子里,应该 ( )A穿深色的衣服比较凉快 B穿白色的衣服比较凉快C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 D穿任何颜色的衣服都一样凉快18.看到岸边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和地上的影子。关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A.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倒影由光的折射形成,影子由光的反射形成 D.倒影由光的反射形成,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19、站在河边看清澈的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所看到的是 ( )A鱼的实像和山的实像 B鱼的虚像和山的虚像C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 D鱼的虚像和山的实像20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 )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1.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22用激光照射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侧2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 ) A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24.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光的速度减小了C.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 当光射到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时,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25.黑板反光,同学看不清字的原因是 ( ) A只有黑板反光,字不反光 B只有字反光,黑板不反光C字和黑板都反光,字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强D字和黑板都反光,黑板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强26在暗室内白色墙壁上挂一面平面镜,用手电筒发出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墙壁照射,从旁边观察的人看到的现象是 ( ) A墙壁和平面镜都是光亮的 B墙壁和平面镜都是暗的C墙壁是光亮的,平面镜是暗的 D墙壁是暗的,平面镜是光亮的27在晴朗的日子里,浓密树阴下的小光斑都是_形的,它们是_的实像28一身高16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高度12m的平面镜前2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m,离镜_m,当他离镜后退1m后,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m,像的大小与刚才相比_(变大,变小,不变)。29人以2ms的速度在平直的河堤上行走,则平静的河水中的人的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m/s30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_31甲、乙两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竖立在水平面上,在它们中点竖立一平面玻璃,这时甲烛焰的像正好和乙烛焰重合若它们都垂直于玻璃向同一方向运动08m,则甲烛焰的像和乙烛焰之间的距离是_m;若它们都垂直于玻璃以05m/s的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2s,则甲烛焰的像与乙烛焰之间的距离是_m32一直棒放于平面镜前,与镜中像互相垂直,则棒与镜子的夹角为_度 33简单潜望镜有两块平面镜互相_放置,一般都与水平方向成_角 34在阳光照射下电线杆影子长4m,这时一身高18m的人量了一下他的影子长刚好是1m,则电线杆长_m 35. 一个厚4的平面镜,上面有一只蚂蚁在爬行,则蚂蚁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若爬行速度为2/,则蚂蚁的像相对于蚂蚁运动的速度是_/,相对于镜面的速度是_/。36光年是_的单位,表示光在_37.指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在路灯下能看到人的影子,是_;(2) 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是_;(3) 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_;(4) 小孔能成像,是_;(5)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_;(6) 海市蜃楼,是_;(7) 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是_;(8) 立竿见影的“影”是_;(9) 杯弓蛇影的“影”是_;(10) 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_;38. 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是法线,反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界面的_边是玻璃。39一束光线自空气斜射向玻璃,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增大入射光线和玻璃表面的夹角时,反射角将_,折射角将_ 40、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但地球不是光源,同月亮一样是 太阳光形成的效果。看太阳,就只能看到黑暗太空中一个特别明亮的光球,周围却一片暗淡,这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散射光线。41.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42.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A发出的能通过B点的所有光线。CAB43.要使反射光线竖直照射到矿井中,在下图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30AB 练 习 姓名 NO.31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的形状决定于小孔的形状 B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C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D倒立的虚像2下列应用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 ( )A无线电话 B手电筒 C红色激光器 D用红外线拍出热谱图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米/秒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我们看到平面镜里所成的虚像,是虚像射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D用一面小的平面镜可以看到人的全身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小4、给某人拍照,先拍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当: ( )A、人离镜头近些。 B、人离镜头远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照相机离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 D、人离镜头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5、放映幻灯时,发现画面比银幕小得多,为了增大画面,应当 ()A调小幻灯片到镜头距离,把幻灯机移近银幕B调大幻灯片到镜头距离,把幻灯机移近银幕C调小幻灯片到镜头距离,把幻灯机移远银幕些D调大幻灯片到镜头距离,把幻灯机移远银幕些6考古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出土文物,他看到的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等大的虚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7.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可在光屏上显示出来,虚像不能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实像是缩小的,虚像是放大的8一束光线跟水面成45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 A等于90 B大于90 C小于90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40厘米的A点出发,沿主轴经B、C到达D点,当它移动到B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则 ( )A在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小B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蜡烛从C移动到D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10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像距等于20cm时,得到一个和物体一样大的像,那么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 A当物距是5cm时,成一个缩小的像 B当物距是15cm时,成一个正立的像 C当物距是25cm时,成一个倒立的像 D当物距是35cm时,成一个放大的像 11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 )12水面上有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和折射都能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 B折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 C反射和折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无法比较 13.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14.a、b、c三条光线交于一点P,如下图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 ( )A.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B.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与P点距MN的距离相等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大于P点距MN的距离D.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15.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所成的像 ( )A.a端变粗,b端变细 B.b端变粗,a端变细 C.a,b端都变细 D.ab端都变粗16平行光线经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 ( ) A.会聚 B.发散 C.仍为平行光 D.无法判断 17某同学选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烛焰的距离范围是 ( ) A大于10cm且小于20cm B大于35cm且小于45cm C小于35cm D大于45cm 18.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19.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_,与_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_,“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_些 20下列例子中属于影子的有_;属于像的有_(只填序号) (1)皮影戏上移动的人物 (2)湖边建筑物在湖面上的“倒影” (3)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 (4)拍照“留影”纪念 21有位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的情况如下表,由该表数据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推知:此次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次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性质118cm倒立缩小的实像212cm倒立放大的实像37cm正立放大的虚像22.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玻璃在 (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23使用放大镜,必须把观察的物体放在_,这时看到的像是_、_、_像24为了在幻灯机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正立的画面,幻灯机的镜头到银幕的距离必须满足_,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调节在_之间,并且应将幻灯片_插在架上 25.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时发现,当物距u=9 cm时,从凸透镜中看到了正立的像;当u=11 cm时,在光屏上呈现出倒立的像那么,当u=26 cm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的像;当u=8 cm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的像26.用凸透镜可制成照相机和幻灯机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时,物距变化范围是_,像距变化范围是_;凸透镜做幻灯机镜头时,得到的是一个_的_像 27、丽丽参观展览会,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小展览室里看见一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就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她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她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28作图补全图中光路:29. 在图中填上合适的光具 30、在下图中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FF31、如上图,两个透镜共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完成光路图。3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_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2)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3)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填“上”或“下”)移动(4)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填“变亮”或“变暗”)(5)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则此像的性质是_3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_应当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_ (2)当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_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的范围了.把物体放在_处,在光屏上成的像最大;把物体放在_处,在光屏上的像离镜最近;(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没有了 B下半部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34. 测大树高度请你设计一个方案:用一个平面镜和一个皮卷尺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要求画图说明,并写出树高的计算公式答案:测量步骤:(1)先用卷尺测出人眼到地面的高度;(2)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用卷尺测出镜子到大树的距离BO;(3)人在地面上后退或前进适当距离,直到从镜子中刚好看到树顶的像为止,记下人的位置D,测出人到镜子的距离OD练 习 姓名 NO.41幻灯片在距幻灯机镜头一侧的20cm和30m之间移动时,都可以在屏幕上得到放大的实像,由此判断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 ) A14cm B19cm C22cm D5cm 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 ) A.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距离为 ( )A.100 mm以外 B.恰为50 mm C.50 mm以内 D.略大于50 mm4、物距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5. 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6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20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 ) A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7下列物理现象中:老人用放大镜看书;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太阳灶烧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D.8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幻灯机靠近银幕,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B.幻灯机远离银幕,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C.幻灯机靠近银幕,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D.幻灯机远离银幕,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9.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 )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10一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距蜡烛60 cm处生成一个与烛焰等大的像,现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20 cm时,则将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不成像11、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12.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