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封建工商税制度史摘要: 中国封建工商税收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典章制度之一,它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它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来源之一,但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它的地位也是起伏不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它和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封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封建工商税制度的变化,同时封建工商税制度的发展也进一步体现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关键词:封建社会、工商税制度、发展历程、征收范围、征收水平、税率正文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着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一)夏、商、周时期的工商税制度:夏代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奴隶制国家财政开辟了丰厚的税源,为初创的贡赋制度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夏代的盐税即为后世盐水的源头。商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关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国家起源。早期的“关税”可以界定为“通过税”。据史籍记载,周代商品交换发生在诸侯国之间,或发生在诸侯国、周朝与边境少数民族之间,称之为“关”。 黄天华著中国税收制度史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周代的“关市之税”的税率,一般不高。管子中记载:“关者,诸侯之隧也,而外财之门也,征于关者,勿征于市,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其税率,据管子所载,为百分取一。市税,即商税,原来只对市肆坐贾所课,周代始设“”官,专职课征商税,故商税范围扩大,具有市场商品交易税性质,周代市税课征有一下几种:(一)廛布:入市商人租用国家货栈储放货物所缴纳的税费。(二)敛布:对于开设店铺从事经营的商人,所征收的店铺税或摊铺税。(三)总布:对于货物成交时,经国家确认的货物价格和交易所征收的税款。(四)质布:国家对于各种交易契约鉴证盖印而收取的税款。(五)罚布:对于违反市场交易规定者所课征的罚款。(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税制度:春秋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私营工商业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日益发达。管仲相齐改革,把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分而治之,可见商人阶层以初步形成,与士、农、工并列。春秋时期的关市税,兼有关税和市税的含义。商税孟子说:“纵而征之,征商自此始”,商税得以起源。关税,税率不高,据管子记载,值百取一。齐桓公十五年,改为五十取一。晋文公即为后,所实行的三大财经政策“薄敛、轻关、宽农”。所谓“轻关易道”就是减轻关市税。平整通商道路,便利经商行旅,繁荣商业,宽裕财富。战国时期,官府在关卡所征之税,分为关市税和军市税,关市税用以增加国君和封君的收入,军市税形成幕府收入,用以军费和赏赐支出;时值各国兼并战争连年不断,军费开支庞大,为弥补不足,关市税随之扩大和提高。(三)秦代的工商税制度: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渴望统一的不懈斗争及变法后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客观形势表明酝酿已久的封建统一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飞跃。秦始皇彻底废除了先秦时代地方财税分权的局面,建立起完整的统一的国家一级制财税体制。市租,秦代工商业发达,市场规模宏大,自“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 第73页,市场发展更为迅速。“物无二价,故以直市为名。” 第73页秦代官府在市场专设市官,严格市场管理,对市场商品交易采用实物与货币并行课征的方法。盐铁之课的主要形式是官营专卖。秦承六国旧制,盐铁皆有民营,政府只是设关课税,秦有盐官,也有铁官。汉书言秦“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税负十分苛重。酒课,酒类课征,亦如盐铁之课,秦承六国旧制,民间经营,官府征税,税率高,负担重。此外,秦代法律规定:凡是居住在农村的百姓不得卖酒,违者获罪。关税,秦国建立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国界消失,但边境关卡依然存在,只是这时的关卡国防意义大于财政意义。但秦承六国旧制,关税始终存在,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而且关税负担不轻。(四)汉代的工商税制度: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汉初,经历了秦末暴风骤雨搬的农民起义以及四年的楚汉之争,中原大地,一贫如洗,哀鸿遍野。经济凋敝,生产停滞,物价飞涨,粮食奇缺。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培养国家的元气,新王朝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这就是汉初“与民休息”的治国宗旨。汉初的工商税有了新的发展,新加入了财产税。算缗钱与算车船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属临时性课征。算缗钱是对商人和高利贷者课征的财产税。商人和高利贷者税率为6%,手工业者及金属冶炼者税率为3%。算车船是对车船所有者课征的财产税。武帝元光6年(公元前129年)“初算商车”。 第93页税民资,是对人民财产总额所课征的一般财产税。牲畜税,是汉代对饲养六畜所课征的税。牲畜税源于武帝时,因对外用兵,师旅之费,不可胜数,国库空虚,用度不足,及“租及六畜”。 第93页所得税,属一般收益税,类似于现代的个人所得税和经营所得税。贳贷资,是对出借粮食或货币收取的利息所课征的税,属资本利息税或利息所得税的范畴。税率6%。汉代关税包括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内地关税是指课于通过内地关卡货物的税收;国境关税是指课于通过边境与匈奴等少数民族交易货物的税收。汉初,为恢复经济,厉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第95页的政策。市租是对市场商品交易额所课征的税收。“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 第95页汉代的市场,按其属性大致可分为市肆、集市、军市、关市、“胡市”和“羌市”。(五)三国时期的工商税制度: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都市屡遭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关税是对过往商旅携带的货物,通过政府所设关卡时课征的税。关卡分为陆关和水关;陆关指陆上交通要冲所设置的关,又称为关津;水关则指水上渡口所设置的关,又称为渚。曹丕称帝后,隧下令“除池蓹之禁,轻关津之税,皆复什一” 第114页,即减轻关津之税,过往商品一律从价计征,十分取一。市税是对行商所征收的入市税和对坐贾所征收的店铺税。(六)两晋时期的工商税制度:两晋时期,实行占田课田制,鼓励垦荒,将劳动力与土地有效地结合起来,既缓和了阶级矛盾,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的崛起,与人口大迁移有关,而两晋当属关键时期。估税,即课于市场交易行为的税。它分为估税和散估两种,对立有文契的大型交易行为所课征的税,叫做估税。对一般交易行为所课征的税,则叫做散估。估税只是对大型或贵重商品买卖,按交易额征收,税率为4%,卖方负担3%,买方负担1%。关税是官府对过往商旅携带货物通过关卡时所课征的税。西晋承袭了曹魏关税的制度,税率为十分之一。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时,曾“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 第128页。东晋时期,关(津)税仍按十分之一征收。市税,即课于行商的入市税和住贾的店铺税。西晋承袭曹魏旧制,曾有免征市税一年之记载。通行税有牛埭税和四桁税。牛埭税,即对经过水埭的商旅所课征的税收,源于东晋,盛于南朝。所谓“埭”,即为水坝,于水急处为备水患而筑,却使行船不便,故于水坝两岸树木为栅,系以绳缆,官府多备牛力,船过坝时,以牛力为绳,牵船过埭,故名牛埭。四桁税,即对通过水上浮桥的商旅所课征的税,源于东晋时期。四桁税扰民惊商,恶名在外。至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孝武帝下令“诏除丹杨、竹格等四桁税” 第129页。(七)南北朝时期的工商税制度:南北朝时期的工商税制度,大多沿袭了两晋时期的,包括关市税、通行税、估税,其中南朝时期的关税,一般均指内陆关税。南朝时期的矿冶税,是对民间开矿和冶矿所课征的税。刘宋初,规定民间可以自由采矿,官府课征矿税,同时为便利私民纳税,官府准采银课米。北朝时期的矿冶,时而官营,时而罢禁。官营列入专卖,罢禁划入征税。舂税即官府出租水碓所收取的使用费或对民间出租水碓者所征收的税。可见舂税是租税合一而成。舂税盛行于两晋时代,北魏延续而行之。牲畜税是因南下入侵的军事需要而直接向人民征发的戎马,有军赋之嫌。赀资又称献金,或借贷,即对私人拥有的财产所课征的一种税,属财产税性质。赀税始于南朝,北朝延续而行之。北齐后主,将天下民户划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富户,被强令按户等高低出钱,实为财产税之课征。北齐曾僧尼税,史载“税僧尼,令日:僧尼坐受供养,游食四方,损害不少,虽有薄敛,何足为也。” 第143页税僧尼的理由可谓强词夺理之冠。(八)唐代的工商税制度: 唐代是中华民族史上的黄金时代,是古代东方帝国的伟大象征。唐代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发展;唐代发达的对外贸易,使“冠吴越之繁荣”的广州的作用日趋重要,唐代政府还专门设置了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代的关税分为内陆关税和国境关税。(一)内陆关税:唐太宗即位,即令停废诸关,由商人自由运输货物,故无关市税。唐代后期,内地关卡林立,贸易不畅,商民交困。(二)国境关税:盛唐国力强盛,水陆通衢,城乡物资交流繁忙,唐政府对外国商人才去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更十分发达。“舶脚”为外国商船入境所缴纳之税,相当于现代吨税,当属国境关税性质。根据苏列曼东游记的记载,当时到过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叙述,中国政府对外籍船舶“提取十分之三的货物,把其余的十分之七交还商人”,税率约为30%。这是名副其实的国境关税。商税为课于商品交易之税收,或称市税,亦称营业税。自安史之乱始,唐政府无力统筹全国的赋税收入,即令诸道节度使、大都督“应须兵马,甲杖、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 第203页,于是乎“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率税商贾以冲军资杂用,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间交易之处,计钱至一千以上,皆以分数税之” 第203页。这里的市肆之税,属商税,或市税。两税法规定,对商人征收3%的商税,但仅此一年,第二年税率就提高到10%,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以军兴,增商税为什一” 第203页。(九)五代十国时期的工商税制度:五代十国时期,商税为各国岁入的一大财源,故对商税都很重视。后唐设有“商税务”,后汉设有“商税使”,后周设有“商税院”,负责征收商税事务。关税,这一时期,无论是北方的五代,还是南方的十国,都纷纷设置关卡,苛征关津之税,既课出境商货,也征通关商旅。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2年)赦:“重其关市之征”,食盐每斤征过税七文,征住税每斤十文。即关税市税,重复课征。市税,在五代时期可谓典型的商税。可当时商税无法可依,“诸处商税,有越常规。乃至草、木、虫、鱼,无不取税”,“山泽陇亩之税,鱼、盐、蔬、果皆倍其算”,几乎是逢物必税。后唐明宗时,曾下诏令整顿税法,确定课征商品的税目;五代时期,市税的税率约为3%。五代十国时期的通行税,既课于商旅,又征于百姓。屋税,是以城镇居民住所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为五代创设,各代沿用。屋税按月征收,但税率无史料说明。据五代史记载,东西两京“一百里内及京城,今年屋税并放一半”。可见,屋税征收并不限于城镇居民,还包括了城外一百里内的住户。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灭后蜀,宣布“居房郭者,勿输半年屋税” 第229页。说明屋税的征收对象包括了市内和城郊的居民住房。(十)宋代的工商税制度:宋代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突破了坊市制度的限制,坊市不分,到处有市,日夜有市。草市、墟市和集镇的快速增长。随之,工商税制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的矿税,矿业经营可分为官营、民营和专卖三种形式。(一)官营:即官府直接经营,亦为官采、官炼、官运、官销。官府役使地方士卒、罪犯和坑冶户充当无偿劳力,强制他们劳动,只是宋代坑冶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劳役制度。(二)民营:民营是由劳动者自己组织生产和销售,并依法向国家纳税。这是与招募制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分配制度,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经久可行,委实便利。(三)专卖: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规定:“金、银、铜、铁、锡兴发,不堪置场官监”之处,则由官府事先公布开采冶炼的定额,或以某一时期的矿课为定额,召民奉买(即扑卖),一般由豪民或大冶户组织矿产承包,其产品除纳税外,均按规定的价格卖给官府,再由官府统一销售。商税,(一)商税则例:商税则例规定:“商税,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请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 第259页(二)住税和过税:宋代的商税分为住税和过税,住税:即对开设店铺出售货物的商人所征收的落地税,税率为3%;过税:即对行商所课征的通过税,税率为2%。(三)抽税:抽税是宋代商税的特殊形式,所谓“有官须者,十取其一,谓之抽税”。 第259页(四)买扑:所谓买扑,即由官府通计某一地区商税总额,大凡千贯一下的小集市,立下一个“年额”,采取招商的方法,让商人出钱承包,然后由其在市场上向商贩征税。市舶课,(一)抽解:对舶来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始立抽解二分” 第261页;太宗雍熙年间,调整了抽解制,“大抵海舶至,十先征其一” 第261页,即执行一分抽解制。(二)禁榷:这是国家专卖。抽解之后就是禁榷,当属国家专利的商货,由市舶司配给其值。(三)博买:这是国家对舶来商品的强制性征购。非禁榷的商货,抽解之后就是博买,即官府低价强行收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太宗时,博买数量至多是货物的一半;仁宗时,博买货物的十分之三;南宋则博买货物的十分之四。(十一)辽代的工商税制度:铁课,在辽国出现的时间更早。酒课,辽国酒课情况,据史载:“辽东新附地不榷酤” 第277页,耶律涤鲁“守上京时,酒禁方严,有捕获私酿者,一饮而尽,笑而不诘。” 第277页这说明酒课时有的;但酒课制度如何,史无记载。零星史料可说明辽国是征收灌关税的,但关税制度的具体情,史无记载。辽国商税收入如何,据史载:“至天祚之乱,赋敛既重,交易法坏,财日匮而民日困矣” 第278页。(十二)金代的工商税制度:商税:金代的商税,据史载资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通行税;(二)租赁税;(三)交易税;即按金代商税法规定,“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金章宗年间规定商贩贸易,货物征钱,税率为4%,金银征3%。物力钱是一种财产税,物力钱的课税对象是物力即财产,而物力同时又是摊派差役的依据。物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奴婢和其他资产。物力钱的课征方式,是按资产多寡划分等级,按等计征,任何人不得豁免。冶矿税,亦坑冶税,是对金人开采金银等矿产资源所课征的税。税率不详,史无记载,但曾经实行的5%就是参照标准。榷场税,即金政府对国境贸易所课征的税。商人分大商和小商,携带货物价值在100贯以下的商人为小商,反之为大商。商人进入榷场,首先要缴纳入场税;每千钱交易额,宋金双方各按5%征收。(十三)元代的工商税制度:元代的岁课,亦称洞冶课,即指对天地自然之利、山林川泽之产所课征的税收。基本属于矿产品税和非矿产品税性质,其种类主要有金课、银课、铜课、铁课、铅课、锡课以及水银课、朱砂课、玉课、硝课、矾课、碱课、竹木课等。元代商税属“商品”交易税,这个“商品”的含义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粮食、牲畜、土地以及人口的买卖。字商税的收入构成中,“田产宅院人口疋”的交易,占了较大的比重。元代商税税率较低,商贾负担亦较轻,基本税制是三十取一,又是则为刘十税一,含有经常的减免。元代的市舶课制度,有四个特征:(一)货分粗细,率分二等;细货十分取一,粗货十五分取一;(二)土货、蕃货,抽分有别;土货实行单抽,蕃货实行双抽(即加倍征收);(三)抽分之外,量征舶税;舶货在抽分之外,一律另征三十分之一的舶税,与抽分并行结课;(四)进口抽分 ,转输征税。(十四)明代的工商税制度:明代的矿税,亦称坑冶课,主要有金课、银课、铜课、铁课、铅课、汞课、朱砂课等,明代矿课以银课为主,其它各课收入甚微。明代的关税分为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即市舶税),内地关税又分钞关税和工关税。(一)钞关税:钞关税始于宣宗德四年(公元1429年),明政府为增加中央赋税收入,同时也为通行钞法,先后于运河沿岸、长江各重要港口、江南水道要津等所设立关卡,称钞关。对南来北往的“受雇装载船”所课征的税,称钞关税。(二)工关税:明初为筹措船舶营造和修缮费用,于各交通要道设置抽分局,因其为工部所辖,于户部的钞关相对,故称工关税。抽分对象为客商犯晕的竹木薪炭,工关税以实物缴纳为主。(三)门税、过坝税和船税:门税:即对通过京城九门之商货所课征的进门税。过坝税:即对途径淮安坝的商船所课征的税。船税:即对经过船闸的商船所征收的税。市舶课,即国境关税,或称海关税。明代的海关税有商舶和市舶。商舶税分水饷、陆饷、和加增饷三种。明初商税征收有两个原则:其一,不在市场上交易的货物,均不课税:其二,“凡商税,三十而取一”,即税率为三十分之一。(十五)清前期的工商税制度:清前期的关税仍分为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一)内地关税:是清代政府对通过水陆交通要津的运输工具以及对城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师资格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法院司法辅助人员题库试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
- 2026届淮安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用餐接待礼仪培训
- 中国政治制度讲解
- 2026届云南省腾冲市十五所学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区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机关科室工作总结
- 教育学新闻汇报
- 2025年人社局编外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木制品厂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电工四级考试理论题库及答案
- 世纪英才教程课件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2025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法院民事调解协议书
- 最新2022年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人员及时间安排
- 常用焊条焊丝质量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