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污水处理全套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某医院污水处理全套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某医院污水处理全套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某医院污水处理全套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某医院污水处理全套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本设计是关于吉林某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根据毕业设计的原始资料及设计要求对出水水质的要求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中,进厂原水首先进入中格栅,用以去除大块污染物,以免其对后续处理单元或工艺管线造成损害。本设计设置中格栅,中格栅后有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用以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砂粒,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可生化性。以上的污水处理为物理处理阶段。本设计中,在二级生化处理部分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变形CASS工艺, 该工艺可以完成处理水质要求。再在接触池消毒,达标排放。剩余污泥先由重力作用进入集泥池再由污泥提升泵提升至重力浓缩池。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泥经浓缩后,含水率尚还大,体积仍很大。为了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进行干化和脱水处理。关键词CASS工艺 医院污水处理 污泥浓缩 消毒AbstractThis is about the design of a hospit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esign graduates and design information on the efflu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ater to a discharge standards. Primary treatment, or the factories of raw water in the grille into the first, to remove large piece of pollutants, so as to avoid the follow-up of its processing units or of pipeline damage. This grille design settings, in the grid after upgrading the sewage pump upgrading the sewage into the conditioning tank. Then go to acid hydrolysis pool, a greater density for the removal of inorganic sand and improve slud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nents of the rate of increase biodegradability. Over the sewage treatment for physical treatment stage. The design,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CASS process, the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the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Re-engagement in 2the pool disinfection, discharge standards. The remaining sludge gravity into the first set from the mud pond sludge pump up to enhance gravity concentrated pool. To redu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ludge, reducing the volume of sludge. The mud enrichment, the moisture content was also great, volume is still grea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 use and final disposal, the need to stem the sludge treatment and dehydrationKeywords:CASS Technology Sewage of Hospital Treatment Sludge concerntrate Disinfection2121目 录 前 言1第一部分 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书21 概述21.1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21.2 进出水水质21.3 处理程度的计算22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32.1 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32.2 设计方案比较选择43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133.1 处理构、建筑物的设计要求133.2 中格栅和调节池133.3 提升泵房143.4 水解酸化池153.5 CASS池153.6 接触消毒池164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84.1 集泥池194.2 污泥泵房194.3 污泥浓缩池194.4 污泥脱水机205 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205.1 平面布置205.2 管线布置205.3 高程布置215.4 处理站的选址、安全间距及防护隔离要求21第二部分 污水处理站设计计算书231 构筑物的计算231.1 格栅231.2 调节池251.3 水解酸化池261.4 CASS池计算291.5 接触消毒池362 污泥处理系统382.1 产泥量及污泥处理方式确定382.2 污泥浓缩池402.3 污泥脱水机房413 污水泵站设计计算433.1 设计数据433.2 水泵的选择433.3 泵站的平面布置433.4 泵座基础设计463.5 泵房高度确定464 污水高程设计计算 (见附录二)485 污泥高程设计计算 (见附录三)486 经济概预算486.1 工程投资估算487 运行管理及自动控制系统507.1 运行管理507.2 监测分析507.3 自动化控制517.4 劳动保护52参考文献53致 谢54附录一55附录二56附录三57iii前 言目前我国已建设有相当数量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对医院污水的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医院污水处理状况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相比,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尤其2003年初具有高度传染性“SARS”的爆发,对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考验,使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医院污水,尤其是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污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有的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当人们食用或接触被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水或蔬菜时,就会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国内历次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都与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有关。例如1987年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大面积暴发流行,系由于带有甲型肝炎病毒的粪船污染了毛蚶所致。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霍乱,暴发面积之广,死亡人数之多,为有史以来所罕见,并且发病多半在不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据报导,均因饮用水受到病人排泄物污染所致。病菌、病毒或寄生虫卵能够介水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病原体的含量大,另一个是病原体对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环境中的存活率比较高。如大肠杆菌在河水中能存活21183天,痢疾杆菌能在河水中存活1292天,霍乱弧菌在河水中能存活0.592天。病毒在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则更强,在污水中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脊髓灰质炎能存活34个月,钩端螺旋体能存活30天。非典冠状病毒则仅能在污水中存活34天。非典冠状病毒对环境的耐受力虽然不比肝炎病毒、痢疾杆菌更强,但由于其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更加以找不出病源和传播途径、对应手段和治疗方法,因此,曾在精神上给人们很大的困扰。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医院污水对人们的危害是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准排放。”此外,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等单位发布的有关规范都明确规定,医院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59第一部分 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书1 概述1.1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该医院位于吉林长春市,医院污水主要来源于病房.门诊化验室洗衣房等,水质十分复杂,不但含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寄生虫,而且还会有一些难降解的物质(药品洗涤剂等)若你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体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水中有机物易于腐化,一经腐化就能发臭,使水体变黑,导致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前门治病后门传播疾病的不良后果。污水厂的处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5000m3/d,其小时变化系数为2。1.2 进出水水质1.2.1 水质资料原水水质祥见表1-1大肠杆菌(个/L)BOD5(/l)CODcr(/l)SS(/l)NH3-N(/l)1200160550250451.2.2 出水水质污水经过处理后最终排放标准执行国家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一级排放标准,如下:CODcr60/l;BOD20/l;SS20/l;大肠杆菌500个/L;NH-N15/l。由于进水不但含有BOD,还含有大量的N,所以不仅要求去除BOD,还应去除水中的N,达到排放标准。1.3 处理程度的计算1.3.1 溶解性BOD的去除率活泩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水中的BOD值是由残存的溶解性BOD和非溶解性BOD二者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残屑为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是去除溶解性BOD。因此从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来考虑,应将非溶解性的BOD从处理水的总BOD值中减去。1.3.2 COD的去除率1.3.3 SS的去除率1.3.4 总氮的去除率出水标准中的总氮为15mg/L,处理水中的总氮设计值取45mg/L,总氮的去除率为:为了加强对医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实施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如下: 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 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地表水体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2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2.1 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2.1.1 医院污水的来源及危害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和-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2.1.2 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2.2 设计方案比较选择2.2.1 一级处理工艺 常规一级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SS),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其主要设备和构筑物是: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格栅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和漂浮固体物质。沉砂池可以去除0.2mm 以上的沙粒,沉淀池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一般通过一级处理可去除 60%悬浮物和20%BOD。医院污水一级处理和氯化消毒的典型工艺流程是:来自病区和其他含菌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到污水处理站,对于粪便污水应先通过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然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站设有格栅、调节池、计量池、提升泵和接触池。消毒剂通过与水泵联动或与虹吸水混合后,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内污水和消毒剂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后达到水质净化和消毒要求之后排放。化粪池或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按规定进行定期消除和消毒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可简单示如图2-1。图2-1 医院污水典型处理工艺目前我国中小型医院大多采用这种一级处理后投加消毒剂的工艺,甚至不处理直接投加消毒剂。2.2.2 二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主要是指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可以去除污水中溶解的和呈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其B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的BOD可降至30mg/L以下,同时还可以去除COD、酚、氰等有机污染物。常规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不能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因此,国内外开发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改进二级处理技术或称三级技术。它与二级处理往往结合使用,有时是对常规生物处理设施进行改造,使之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采用的技术有A/O法、A/O法、SBR法、AB 法、氧化沟和生物膜法等。 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等组成,基本流程如图8-19所示。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 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充分与废水相接触;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地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没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进入。传统活性污泥系统多采用矩形廓道式曝气池,污水和回流污泥从池首进入,混合液以活塞流的流态逐渐向池尾流动,从池末端出水堰流出,进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完成泥水分离后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入下一个循环。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曝气池首端污泥负荷高,耗氧速度快,为避免出现缺氧状况,BOD设计负荷不宜采用过高,造成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多,基建费用高 耗氧速度沿池长逐渐降低,供氧速度恒定,造成池首供氧不足,池尾供氧过剩的状态,运行费用较高。 对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差,抗冲击负荷能力不强。 吸附再生法这种运行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将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两个过程初期吸附和生物代谢分别在两个构筑物或一个构筑物的两段中进行。吸附再生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中的接触时间较短,只有3060min,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是已排除了剩余污泥的回流污泥,污泥浓度较高,因此再生池容积也较小,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之和小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 由于再生池中贮存了大量的活性污泥,当吸附池中活性污泥受到破坏时,可从再生池中得到补充,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适用于处理有机物以胶体和悬浮状态为主的污水,不适宜处理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由于污水在吸附池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吸附再生法的处理效果不如传统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沟内平均流速:0.30.5m/s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氧化沟具有以下特征: 氧化沟在流态上介于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之间,局部流态为推流式,整体处在完全混合状态,同时具有两种方式的某些特点。 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悬浮有机物和溶解有机物可同时得到较彻底的降解,产泥量少,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不需要设置初沉池,污泥不需要厌氧消化。 与二沉池合建为一体的氧化沟以及交替运行的氧化沟可以不设二沉池,处理流程更加简单。 因省去了初沉池和消化池,有时还可以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具有推流式流态特征,溶解氧沿池长方向形成浓度梯度,产生好氧、缺氧和厌氧条件,通过系统合理设计与控制可以取得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污水在氧化沟中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2448h之间,而污水一个循环流动的时间只有420min,整个系统的流态呈完全混合式,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 由于存在于污泥中的有机质最终是在氧化沟中部分耗氧代谢去除的,故氧化沟工艺在节约能耗、降低运行费用方面不如传统方法。 AB法AB法就是生物吸附降解法。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污泥负荷2.0kgBOD5/kgMLSSd),B级以低负荷运行(污泥负荷一般为0.1 0.3kgBOD5/kgMLSSd),A、B两级各自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级的污泥互不相混。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PH 值变化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如可先建A 级,以削减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达到优于一级处理效果,等条件成熟,再建B级以满足更高的处理要求。AB 工艺的优点: 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 系统运行稳定。主要表现在:出水水质波动小,有极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 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节能。运行费用低,耗电量低,可回收沼气能源。经试验证明,AB法工艺较传统的一段法工艺节省运行费用20%-25%。AB工艺的缺点: A段在运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臭气,影响附近的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A段在超高有机负荷下工作,使A段曝气池运行于厌氧工况下,导致产生硫化氢、大粪素等恶臭气体。 当对除磷脱氮要求很高时,A段不宜按AB法的原来去处有机物的分配比去除BOD55%-60%,因为这样B段曝气池的进水含碳有机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的脱氮。 污泥产率高,A段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这给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处置带来了较大压力。 A/O和A2/O法A/O系统和A2/O系统是由缺氧好氧或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组成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原水污水经提升泵站、格栅清除颗粒泥沙及杂物、经过电解槽、加入净水剂、经混合器混合到配水、进一级沉淀池净化沉淀,处理后的水经跌水池增加溶解氧、再加入净水剂混合器到配水井,进二级沉淀池进行二次沉降净化处理,二次处理后的出水进入跌水池增加溶解氧,过砂滤池过滤进管道、消毒。本发明工艺简便,占地少,土建投资费用低,清除有机物彻底,净化效果好,对治理水体环境,节约水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A2/O法的优点有: A2/O法在去除有机碳污染物的同时,还能去除污水中的氮磷,与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相比,不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没有大量的化学污泥,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A2/O法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进行,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膨胀,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A2/O法工艺流程简单,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样功能的工艺,节省基建投资。 A2/O法缺点是受泥龄、回流污泥中溶解氧和硝酸盐氮的限制,不可能同时取得脱氮和除磷都好的双重效果。A2/O法的缺点: 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6) SBR法SBR法的特点 SBR工艺是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是污水生化处理方法中的一种间歇运行的处理工艺。SBR工艺的曝气池,在流态上属完全混合,在有机物降解上,却是时间上的推流,有机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降解的,其基本操作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等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少、节省投资。由于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其设备,一般情况不设调节池。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处理效率高。 运行方式灵活,由于反应在同一个反应器内进行,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等不同状态下工作,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 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SBR工艺与连续流活性污泥工艺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 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 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无需设置调节池; 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 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 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工作机理: 生化处理过程污水分批注入反应池,然后按顺序进行反应、沉淀,处理水(上清液)分批排出,完成一个处理过程。 进水初期,由于没有向系统供气,混合液中游离氧和残留在池内的游离氧首先被消耗,系统由缺氧状态转为厌氧状态。曝气初期,系统供氧不足,加之在静沉、排水、闲置阶段并未供氧,系统处于缺氧阶段。在曝气反应阶段,大量的氧气注入反应池(维持溶解氧在24mgl之间),系统处于好氧阶段。以上三个阶段间歇交替运行,按时间编程自动控制的周期循环往复,始终保持污泥的活性,充分利用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质高效吸附、降解等特点,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最佳效果。 生化处理机理SBR生化反应过程经历厌氧和好氧阶段,SBR反应池在非稳定条件下运行,池内生物相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有机物去除率很高。特别是在运行初期,反应池内氧浓度低,一些兼氧性细菌通过厌氧消化和不完全氧化,使污水中部分难以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SBR具有较好的脱氮功能。进水初期,池内残留的游离氧首先消耗,反硝化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碳作为供体,把池内残留的NON还原成氮气或供自身合成反应需要的有机氮。另一方面,由于进水期活性污泥对高浓度基质的吸附,并以聚物形式贮存起来,当反应液中有机物质去除达到部分硝化后,减少或停止向系统供氧,絮凝体形成菌胶团则可将进水期吸附贮存的碳源释放出来,使兼性反硝化菌进行反硝化脱氮。在SBR静沉、排水期间,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反硝化菌以内源碳作为供体进行反硝化脱氮。生物除磷的反应过程同样是在厌氧、好氧条件下进行的,积磷菌处于厌氧状态,将好氧阶段积聚的磷,一部分转化为细菌自身的合成能量,一部分在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磷酸盐。在好氧阶段,积磷菌大量的吸收污水的磷,使污水中的磷转化到污泥中,通过排泥达到除磷的目的。 工艺设计方法: SBR法是在单一的反应池内进行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并使污水处理的单元操作以时间的形式连续地进行处理的方法。工序组成有:进水曝气沉淀排水 SBR工艺优点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传统SBR工艺的缺点: 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 对于多个SBR反应器,其进水和排水的阀门自动切换频繁。 无法达到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之连续进水、出水的要求。 设备的闲置率较高。 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 如果需要后处理,则需要较大容积的调节池。 (6)CASS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概述: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CAST)的一种型式。其主要原理是: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CASS工艺同时能够比较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也能够减轻二沉淀池的负荷,有利于提高二沉池固液分离效果进水曝气阶段CASS主反应区内边充水边曝气,同时池内的回流污泥泵连续不断的向预反应区回流污泥。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静止沉淀阶段CASS主反应区不充水也不曝气,此时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生物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逐渐变清;排水排泥阶段CASS主反应区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同时池内的剩余污泥泵向污泥调节池输送剩余污泥。此时,生物池逐渐由缺氧状态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进行反硝化反应。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滗水器的滗水能力是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选型的,而这种最不利情况不易出现,故实际滗水时间通常要比设计滗水时间短,其剩余时间通常用于CASS主反应区内污泥的闲置,以恢复污泥的吸附能力。CASS工艺的特点 工程建设费用低。CASS的生物降解、污泥沉降和废水排放均在同一池中进行,不需调节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可大大节省投资、减少用地和降低运行费用。一般,建设费用可节省1025,占地面积可减少2035。 运行费用省。由于周期性曝气,池内溶解氧的浓度在沉淀和排水阶段降低,在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CASS法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使二级处理的投资,达到三级处理的水质。 CASS工艺在延时曝气、周期循环中,极易做到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而对医院污水的处理,必须要考虑污水中有传染病人的病毒、致病菌,所以不能用普通污水净化池的处理办法来处理,要采用厌氧、兼氧结合为主处理,并利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原理来对传染病污水中的有机物、病菌、病毒进行沉淀、分解、吞噬、杀死。CASS法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 CASS法采用延时曝气,使污泥产率低,脱水性好,易处理,减少了污泥处理费。新型的水下曝气设备代替传统的鼓风曝气方式,使用灵活,系统十分简单,无噪音污染。 管理方便,运行可靠。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比较简单,采用浮动式可自动升降的专用撇水装置和特殊的滗水器在进水过程仍可排水,渗水器的升降自动进行。保证出水稳定。实践证明,CASS法处理医院污水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投资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少、操作简便灵活、出水水质稳定等突出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2.3 方案选择医院污水处理方案选择必须以达标排放为准则,综合考虑工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占地少且经济合理,功能齐全,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并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包括一级处理工艺、传统的二级处理工艺、改进的或替代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及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等,但绝大多数为生化消毒联用处理技术,特别是一些先进的或替代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倍受青睐。CASS工艺、UASB法、沼气处理工艺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比,医院污水经CASS工艺处理后,其COD、BOD5、SS、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均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且投资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少;AB法处理医院污水相对CASS工艺而言,投资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但运行费用较少,出水水质也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医院污水负荷较低、占地面积较大、成本较高,且出水水质也不够稳定。实际选用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时,应从污水的来源和流向、所处地域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优选出简便高效、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中,二级处理宜选用先进的或替代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所以,综合各种因素,选择CASS工艺来处理医院污水,工艺流程图见图2-2-1。图2-2-1 工艺流程简图医院排放的污水,不但要去除大部分的病菌,同时有机污染指标也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才能排放。在本设计中,对于大颗粒的漂浮物及沉淀物主要用物理法进行处理,采用格栅,调节池进行拦截,对于有机污染物则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变形法CASS进行处理,对大肠杆菌及致病菌则采用消毒灭菌法进行理,根据医院给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氯化消毒法中的液氯消毒工艺进行处理。污水经格栅沉砂池去除大颗粒的漂浮物及固形物后,进入水解酸化池,使难溶性、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易溶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去除一部分的有机物,再进入CASS池,使BOD5、COD大部分得到去除,上清液进入池内设置的消毒剂自动投配系统,将氯经投配系统配比混合后进入接触消池杀菌,经处理达标后的出水进入取样井外排。由水解酸化池、CASS池产生的污泥排至污泥池,经无害化后外运填埋。3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3.1 处理构、建筑物的设计要求 : 处理构、建筑物及主要设备应分二组,每组按50的负荷计算。 处理构、建筑物应采取防腐蚀、防渗漏措施;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操作方便,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污水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出的水应回流处理。 在寒冷地区,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处理构筑物室内温度可按5设计;加药间、检验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内温度可按15设计。 高架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和避雷针等安全措施。6 污水处理站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必要时可设排水泵站。3.2 中格栅和调节池(两者合建在一起)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宜设置格栅,格栅井与调节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3.2.1 格栅 传染病医院的格栅应选用自动机械格栅;在普通医院宜选用自动机械格栅(小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手动格栅)。 格栅井应密闭,设置通风罩,收集废气以进行集中处理。 栅渣与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设计应遵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等有关规定。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 ,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设计参数:因为格栅与水泵房合建在一起,所以建成一座地下式格栅。 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 2540mm机械清除 1625mm最大间隙 40mm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格栅倾角一般用450750。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0700。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行参数:栅前流速 0.6m/s; 过栅流速 0.77m/s;栅条宽度 0.01m; 栅条净间距 0.02m;栅前槽宽 0.68m; 格栅间隙数 23;水头损失 0.046m; 每日栅渣量 0.39m3/d。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3.2.2 调节池 医院污水处理应设调节池。连续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日处理水量的30%40%计算。间歇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工艺运行周期计算。 调节池宜分二组,每组按50的水量计算。 调节池应采用封闭结构,设排风口,防沉淀措施宜采用水下搅拌方式。 调节池产生污泥定期清淘,与污水处理产生污泥一同处理。 调节池设在地下,污水经管道自流入调节池。 调节池与格栅,泵的吸水井合建。 池底设1%的坡度,坡向出水方向。 调节池顶部设有0.8m0.8m的检查口,池壁设爬梯。 池内设置液位信号器,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启。本设计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取T=3.0h,有效容积V=1250m3,其尺寸为:24m15m3.8m(0.3m为超高)。3.3 提升泵房 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 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的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0.8。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不得小于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 泵站为半地下式,高7.2m,地下埋深4m。 水泵为自灌式。3.4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畴。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生物滤池反冲洗时排出的剩余污泥(剩余微生物膜)菌体外多糖粘质层发生水解,使细胞壁打开,污泥液态化,重新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中被好氧菌代谢,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的目的。水解酸化池设计停留时间为4.0h, 有效容积为833.3m3,工艺尺寸为:17m10m6m(超高0.8m)。进水水管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原则: 确保个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现象发生; 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 当堵塞现象发生时,很容易清除。本设计采用树枝状配水方式,具体布水系统见图纸。3.5 CASS池 CASS工艺主反应区分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周期性进行曝气、沉淀和撇水。由于周期曝气,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运行费用可降低20%左右。CASS工艺的生物降解、污泥沉淀和废水排放均在同一池中进行,不需调节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可大大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和减少用地。CASS工艺采用延时曝气,使污泥的产率低、脱水性好;新型水下曝气设备和浮动式可自动升降专用撇水装置的应用使系统简便、灵活,出水稳定。CASS法采用厌氧、兼氧结合的生物处理为主,并配合一系列物理、化学手段来沉淀、分解、杀灭污水中的有机物、病菌、病毒,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除氮、除磷功能,使二级处理的投资可达到三级处理出水水质的效果。每个CASS反应器由生物选择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三部分组成。三个区体积比大概为1:2:27。生物选择区实际上是一个容积很小的污水和污泥接触区.活性污泥由好氧区回流并在生物选择区内与新鲜污水混合、接触、创造微生物种群在高负荷下的竞争条件,选择出优势菌种,可有效抑制丝状菌繁殖,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加快了溶解性基质的去除,并对难降解有机物起到良好的水解作用,还能使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释放。缺氧取区具有辅助生物选择区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缓冲作用,在该区主要是通过再生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去除率80%,同时具有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作用。好氧区是微生物分解所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场所。其运行周期包括充水曝气,充水沉淀,上清夜滗除和充水闲置4个阶段,不同的运行阶段及时间可根据所处理的污水水质进行调整.运行周期循环往复,反应中污水的有效容积是个变值。此法连续进水,序批运行方式如下: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厌氧。污泥负荷Ne=0.2kgBOD/(kgMLSSd); 反应池的数目:N=2座;反应池水深H=5.5m;排出比1/m=1/2.5; MLSS浓度Nw=3500mg/L; 单池的有效容积V=1300m3; 其尺寸为25m6m6m(0.5m为超高);预反应区长度取4m, 主反应区取21m;采用鼓风机曝气。3.6 接触消毒池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射线)。表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见表3-5-1)。3.6.1 液氯消毒系统 液氯消毒是医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Cl2)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氯消毒具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但氯气有毒,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氯气为受压的液化气体,一般用罐瓶、槽车、罐车、驳船等压力容器装运。 液氯消毒系统主要是由贮氯钢瓶、加氯机、水射器、电磁阀、加氯管道及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等组成。 氯瓶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小容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