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聊斋志异》之“但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叫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h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卢 明的 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l u j 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厂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夕栏殳 导师签字 a t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小忍v y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午义保留并向 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 列和借阅 本人授权 堂 查蔓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f i j 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存解密后适用奉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长炙 导师签字 之 圣二易 签字同期 2 0 0 丘缸月如同 签字日期 2 0 0 年妒月卯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聊斋志异 之 但评 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对 聊斋志异 的 但评 研究情况进行回顾 笔者对 聊斋志异 评 点研究的价值作了客观冷静的分析 指出学术界对 聊斋 评点的研究 包括对但评的 研究 经历了从相对冷落到日趋升温的发展过程 接着重点对但评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 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厘定 把其分为两个时期 方兴未艾期 上世纪8 0 年代的但评研究 和深入发展期 上世纪9 0 年代到现在的但评研究 并对每个时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 面的分析和评述 总的来说 这些评论多有创见 但缺乏系统阐 释和更深挖掘 第二部分 基于 知人论世 的批评传统 论文对但明伦的生平及其著作做了深入 细致的考证 但明伦3 7 岁步入仕途 宦海沉浮 命运坎坷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 国起义为界 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但明伦是一个为民着想 深受百姓拥护的清 官 但是在中期和晚期却两次施行贿敌之计 一次是贿赂英军 一次是贿赂太平军 以 致 令名不终 在腐败的风气中逐渐被同化成一个没有爱民之心的糊涂虫 笔者结合清 朝当时的历史背景 对大量史料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考证 找出了但明伦的行动根源 同时笔者结合但明伦的仕途经历 对其著述进行了一番研究 简要分析了他的十五首五 言诗 两卷 诒谋随笔 和他对 聊斋志异 的评点 第三部分 从评点形态 评点视角 评点语言三个方面对但评的评点风格作了较为 全面的剖析 在评点形态上 但评形态比较多样化 眉批 夹批 也称旁批 篇后总评 是其评点的三大形式特色 且总评常发为宏论 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社会的艺术的批评 是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批评形态 在评点视角上 但明伦主要就作品内容和作品艺术这 两大方面进行评点 在对作品内容的阐释上 但明伦又从爱国忧民的深层角度 从佛教 因果和儒家伦理相结合的角度评判作品思想 挖掘作品主旨 在对作品艺术的理解上 但评总结了很多为文之法 如 转字诀 蓄字诀 反逼法 双提法等等 有很高的理 论价值 在评点语言上 笔者对最能代表但氏语言风格的披文入情 语带禅机 幽默风 趣这三大特色作了重点论述 显示出但评语言和小说文本一起获得不朽生命力的根柢所 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部分 从但明伦芜杂零碎的评点中归纳其叙事理论 指出但明伦创造了一个属 于自己也属于中国叙事学的丰富多彩的评点世界 主要归纳为叙事节奏论 文势 说和 叙事结构论三个方面 但明伦对 聊斋 中那些曲折变幻 大起大落的情节所形成的抑 扬顿挫 高低起伏的鲜明节奏 作出了深入的揭示 并总结了叙事节奏运动变化的规律 和形成情节节奏美的一系列叙事技巧 但明伦认为 文势 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主张作 文应遵循 文势 的起落特点设计离奇的情节 基于 聊斋 的许多成功表现手法和艺 术技巧 总结出行文造势的诸多手段 但明伦从作品的整体上去理解 把握文旨和作文 之道 总结了脉络的叙事方法 过渡和 伏应 等联结的结构笔法 并因此形成了自己 的一套叙事理论 第五部分 作为文章的结语 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 重点对但评的传播价值做客观 定位 指出但明伦是 聊斋 得以广泛传播的功臣 他的评点本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 以极大的优势压倒了没有评点的所谓 白头本 甚至其他的评点本 但评所显现的强烈 的传播价值 与其授人以读法 授人以作文之法的指导作用密不可分 使得但评成为沟 通作者和读者心灵的桥梁 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 聊斋 的传播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但明伦 评点 分类号 1 2 0 7 4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e s e a r c h0 1 3t h ec o m m e n tg i y e nb yd a n m i n g i m r o nt h el i a o z h a i z h i y l a b s tr a c t n l et h e s i si n c l u d e sf i v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r e v i e w st h ef o r m e r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o m m e n tg i v e nb yd a n m i n g l u n b a s e d o i 3 t h eo b j e c ta n ds o b e ra n a l y s i so nt h ev a l u eo ft h ef o r m e rs t u d y t h ea u t o r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 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o m m e n tg i v e nb yd a nh a sb e e ni g n o r e db u tn o wd r a w s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t h e n t h et h e s i sg i v e sas y s t e m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r e s e a r c hg i v e nb yd a n m i n g l u no fl i a o z h a i z h i h t h e r ea r et w op e r i o d s t h ei n s ti sd e v e l o p i n gp e r i o 出 t h es t u d yo f8 0 si nt h el a s tc e n t u r y t h es e c o n di sd e v e l o p e dp e r i o d t h es t u d ys i n c e9 0 si nt h el a s tc e n t u r y i ns h o r t t h e s e r e s e a r c ha r el a c ko f d e e p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h a sad i s c u s s i o no nd a n sl i f ea n dw o r k s d a n m i n g h i nd i dn o tb e c o m ea n o f f i c a lu n t i lh ew a s3 7y e a r so l d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i r s to p i u mw ha n dt h e t a lp i n gt i a ng u o w a r h i sl i f ec a nb ed e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e r i o d s i nh i se a r l yy e s r sd a n m i n g i u nw a sa no f f i c a l w h ow o r k e dh a r df o rt h ep e o p l ea n dt h ec o u n t r y i nh i sl a t e ry e a r sh ef e l li n t oc o r r u p t i o n w i t h ag r e a tq u a n t i t yo f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t h i st h e s i sf i n d so u tw h yh ed i dt h a t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t h i st h e s i s s t u d i e sd a n sa l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f i f t e e np o e m s t w ov o l u m e so f i q m o u s u i b ia n dh i sc o n l m e n t0 nl i a o 历口i z h i h t h et h i r dp a r ta n a l y z e st h ec o m m e n to nl i a o z h a i z h i l 乍g i v e nb yd a n m i n g l u n f i r s t l y h e p u n c t u a t e da n da n n o t a t e di na l lk i n d so f f o r m s b e s i d e s t h e s ef o r m s a r ec h a r a c t e r e db yc h i n e s e c l a s s i c a lc o r m f l e n to fl i t e r a t u r e s e c o n d l y t ot h ec o m m e n ta n g l e h es e l e c t e dt h ec o n t e n t sa n d a r to f l i a o z h a i z h i h h es u m m a r i z e dm a n yu s e f u l s k i l l so f h o wt ow r i t ef i c t i o n f o re x a m p l e z h u a nz ij u e x u z i j u e f a n b i m e t h o da n d s h u a n g t i m e t h o d 咖 t h i r d l y t h el a n g u g e d a n m i n g l u nu s e dw a sf u l lo fh u m o r b o t ht h eo r i g i n a ll i a o z h a ia n dd a n sc o m m e n ta l e o u t s t a n d i n g t h ef o n l lp a r ti n d u c e st h en a r r a t i n gt h e o r yf r o md a n sc o m m e n t d a nc r e a t e daw o r l d b e l o n g i n gt oh i m s e l fa n dc h i n e s en a r r a t i n gr e a l m t h i st h e o r yc o n t a i n st h en a r r a t i n gs p e e d w e n s h i t e o r ya n dt h en a r r a t i n gs t r u c t u r e d a n m i n g l u n d i s c o v e r e dh o wl i a o z h a i z h i i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r r a n g e dp l o t sa n du t i l i z e ds k i l l so fn a r r a t i n g o b v i o u s l y d a nc r e a t e das y s t e mt h e o r ya b o u t n a r r a t i n go f h i m s e l f t h ef i f t hp a r te s t i m a t e st h ev a l u eo fd a n m i n g l u n sc o m m e n to nl i a o z h a i z h i h a st h e e n do f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 ac o n c l u s i o nc a l lb ed r a w no u tt h a td a n m i n g l u n sc o m r a e n to n l i a o z h a i z h i hp l a y e d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s p r e a d i n go fl i a o z h a i d u r i n gal o n gp e r i o d t h i s e d i t i o nb e c a m em o r ee s s e m i a lt h a nt h eo r i g i n a lf i c t i o nw i t h o u tt h ec o m m e n t d a n sc o m m e n t h a sb e e nh e l p i n gl i a o z h a is p r e a dw i d e l y s oi t sv a l u el i e so nt h a th eh a sb e e nt e a c h i n gr e a d e r s h o wt ou n d e r s t a n dl i a o z h a iw e l la n do f f e r e dac h a n c et h a tt h ew r i t e ra n dr e a d e r sc o u l dt a l kt o e a c ho t h e rf a c et of a c e w i t h o u td o u b t t h i sc a ng i v eah a n dt ol i a o z h a i z h i i 曙 sw i d es p r e a d i n g k e yw o r d s l i a o z h a i z h i y i d a n m i n g l u n c o m m e n t c a t e g o r yn u m b e r 1 2 0 7 4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聊斋志异 问世以来 评论有十六七家之多 其中四家评最为著名 一是王士祯 的评点 评论虽极简略 但影响较大 二是冯镇峦的评点 简称 冯评 完稿于嘉庆二 十三年 1 8 1 8 但是直到七十三年以后的光绪十七年 1 8 9 1 才由四川合阳喻煜刻出 他第一次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较全面地评点 聊斋志异 把 聊斋志异 的艺术研究推向 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是何守奇的评点 简称 何评 现有道光三年 1 8 2 3 的经纶堂刻 本 其评较为单薄 大量的篇后总评只是肤浅的感受记录 和聊斋小说的美感赏析相去 甚远 然而也绝非无可称道者 四是但明伦的评点 简称 但评 在道光二十二年 1 8 4 2 付梓成书 聊斋志异新评 被称为 聊斋 但评本 但评本与其他诸评相比 对 聊 斋 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艺术造诣的理解多有独到的阐释与发挥 分析更为全面 细 致 深刻 达到了前人所未能达到的高峰 被人们普遍看重因而影响较大 但评具有较 高的学术价值 是本文选择以但评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现存的但评资料十分丰富 但现代人研究但评 总体来说重视不够 到目前为 止研究但评的单篇论文总共才九篇 提及但评的论文有七篇 梳理这些材料 可以发现 学者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 聊斋 思想内容的阚释 二是对 聊斋 艺术规律的发掘 这些研究总结出了但氏评点的规律和技巧 值得学习和肯定 但缺乏 系统性 有些方面也不够深入 有鉴于此 本文着力从博杂零碎的评点中全面地归纳但 明伦的评点风格 较为深入地探讨但明伦的叙事理论 同时贯穿 知人论世 的批评传 统 对但明伦的生平和著述作详细考证 以期对但评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 本文对但评的研究是对但明伦阐发出来的思想作现代的读解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及 那就是研究但评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笔者从对但评大量的原始资料的占有入手 本着 j 求真问学的初衷 结合小说文本 小心读解 尽量避免穿凿附会 以求切近古人之本心 在美学观念上 以西方理论为参照 力求较为切实地返回中国叙事文学的批评本体 建 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小说理论批评体系 这项作于但评产生一百五十多年之后今人的 复 原 工夫 不免带有笔者本人的思维痕迹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引 聊斋志异 原文及但评 除非有特殊说明 皆出自齐鲁 书社1 9 9 4 年出版的 辫斋志异 但明伦批评 因原文及但评弓 用较多 故不一一列出 具体页码 山东师范大学顺 i 学位论文 第一章 聊斋志异 之 但评 研究回顾 评点是中国古代颇富民族特性的文学批评体式 始于宋代 至明清时期风行天下 据谭帆的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 明嘉靖至清末的小说评点本即有2 2 0 余种 但其中文言 小说的评点本中只有 艳异编 情史 聊斋志异 以下简称 聊斋 等十几种 绝大多数为通俗小说的评点 而在文言小说的评点中 只有 聊斋 的评点最为详尽 而且评点家有十六七家之多 其余文言小说的w 点则很简略 在 聊斋 诸多评本之中 又以但明伦的评点 简称但评 最为细致 全面 深刻 也更接近作品的原意 研究 聊 斋 如果轻视评点家的评点这一笔丰厚的遗产 往往会事倍功半 这已成为众多学者的 共识 第一节 聊斋志异 评点研究的价值 聊斋 是文言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峰 它的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 吸引了众多 评点家的注意和批点热情 评点家的理论建树取决于评点对象思想艺术成就的高低 评 点对象成就越高 评点家的理论就越有价值 所以 学界对 聊斋 评点的研究具有特 殊意义 一是 聊斋 作为文言小说的代表 对其评点的研究自可以显示文言小说评点 不同于白话小说评点的独特价值 二是研究 聊斋 诸家评点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小说批 评理论在清后期的继承和演进情况 聊斋 问世后不久 即 风行天下 万口传诵 清人为 聊斋 所作序跋 题辞达4 2 篇 诗 词 杂著及总集的序跋题辞为1 4 篇 聊斋 的评点者有十六七家 之多 其中包括王士祯 渔洋 王金范 横山 梓园 王升 约轩 刘瀛珍 仙 舫 胡泉 者岛 段瓤雪亭 冯喜赓 虞唐 陈廷机 省庵 稿本无名氏甲 评 稿本无名氏乙评等 但若称得起家的 除前边提到的王渔洋外 就是乾隆年间的王 东序 冯镇峦 乾嘉年间的王芭孙 方舒岩 道光年问的何守奇 但明伦 清末民初的 狄平子 以上据朱一玄 聊斋志异 资料汇编 清入的序跋评点拉开了认识作家 理解作品的序幕 蒲松龄认为他的小说创作无人 能够理解 他在 自志 中写道 知我者 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3 蒲翁借鬼狐寄 托 孤愤 o 在小说中深寓了英雄失志的悲哀 如 司文郎 素秋 叶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篇 在诗歌中也抒写了知己不遇的浩叹 龙门御李真欺我 世上何人解怜才 m 此生所恨无知己 纵不成名未足哀 o 蒲松龄孤愤著书 托志幽遇 是有其苦心 孤诣的 值得庆幸并可告慰蒲翁的是 清代的一些评家 与蒲翁处于同一时代 他们对 蒲翁的创作心曲和隐微体会颇深 可谓是蒲翁百年后的知音 他们的有些评点颇发 聊 斋 之壶奥 现在我们读 聊斋 已经离不开读清入的评点 从他们的评点中我们可 以对作品有更深切的体认 可以说 小说评点已经和小说文本本身一起获得了永传不朽 的艺术生命力 所以研究清人的评点 对于深化 聊斋 及其作者的研究 是不可或缺 的重要一环 由于评点零星散布于小说文本中 缺乏系统性 完整性 因此过去学者对于小说评 点的研究甚少 远远滞后于诗话 词话等其他文学批评样式的研究 近年来 小说评点 的价值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对几部著名长篇小说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金瓶 梅 红楼梦 等的评点已经有了比较充分和系统的研究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长篇白 话小说 而对文言小说的高峰之作 聊斋 的评点却少有人问津 虽然 聊斋 的评点 家有十六七家之多 五大名著关于评点研究的论文数量在2 0 世纪各年代的对比情况 笔 者统计如下 时间 1 9 3 1 1 9 4 1 1 9 5 1 1 9 6 l 一1 9 7 1 1 9 8 l 一1 9 9 1 名趴 1 9 4 01 9 5 01 9 6 01 9 7 01 9 8 01 9 9 02 0 0 0 三国演义 l 021l3 11 3 水浒传 225 1 7 4 06 0 7 6 金瓶梅 001 0 22 4 2 0 红楼梦 0 251 72 44 74 3 聊斋志异 0 000o34 此表依据谭帆的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 附录三 2 0 世纪中国小说评点研究总目 m 据 总目 统计 2 0 世纪涉及小说评点的论文和专著总共5 2 4 篇 部 其中 三 国演义 评点研究4 9 篇 部 水浒传 评点研究2 0 2 篇 部 红楼梦 评点研 究1 3 8 篇 部 金瓶梅 评点研究4 7 篇 部 仅这四大名著的评点研究就达4 3 6 山东师范大学硕 学位论文 篇 部 约占研究总数的8 3 而2 0 世纪研究 聊斋 评点的论文总共才8 篇 谭 帆在篇后注明 总目主要据于曼玲编 中国古灿戏曲小说研究索引 下 和1 9 9 2 年以 来的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整理而成 一些收于论集中的有关论文限 于资料大多未及辑录 在2 0 世纪研究 聊斋 评点的论文笔者又搜集到2 2 篇 见论文 附录 由此可见 学术界对 三国演义 水游传 会瓶梅 红楼梦 评 点的青睐与对 聊斋 评点的冷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与 聊斋 在中国小说史上的 地位极其不符 只是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才得到改观 虽然现存评点资料十分丰富 但现代人研究 聊斋 评点 总体来说重视不够 学 术界对 聊斋 评点的研究经历了从相对冷落到日趋升温的发展过程 章培恒在 聊斋 志异 会校会注会评本 的 新序 原作于一九七七年十月 一九八二年九月修改 中说 就这些评语本身来看 却包含着大量封建糟粕 有价值的见解实在少得可怜 在阅读本书时 对评语部分尤需注意批判 陈谦豫所著的 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 对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等巨著的评点都单独列章予以分析 惟独未 提及 聊斋 一九八八年王先霈 周伟民主编的 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 对 聊斋 评点的认识有了大大改观 不仅肯定了清人对 聊斋 评点的价值 而且将冯远村 但 明伦的评点列了单节 具体分析了他们的理论批评价值 一九九三年敏泽编写的 中国 文学理论批评史 对王士祯和冯镇峦的一些评点表示肯定和赞扬 指出这些评论 标 志着我国小说理论的新发展 一九九五年张少康 刘三富主编的 中国文学理 论批评发展史 虽然认为 王士稹和但明伦等人也评点过 聊斋志异 不过评点的内 容在理论上的价值不太大 掣 4 但这本书基本肯定了冯镇峦 读聊斋杂说 的理论价 值 1 9 9 6 年王运熙 顾易生主编的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设了单节论述了文言小说的批 评理论 明确指出冯镇峦 何守奇 但明伦的评点 分析较细致 有些较好的见解州州 由此可以看出 聊斋 评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呈上升的趋势 但从以上论述看 分析还存在片面化 而且没有对评点的理论价值作系统的梳理 到目前为止 研究 聊斋 评点的单篇论文有2 6 篇 见论文附录 这些论文中概 述清代各家评点的有三篇 冯镇峦 但明伦的评点合起来论述的有两篇 专门论述王士 祯的三篇 冯镇峦的三篇 何守奇的一篇 王芑孙的一篇 方舒岩的一篇 但明伦的总 共有十篇 另外吴功正写的 清代 聊斋 评论述略 和王枝忠写的 最初的 聊斋志 8 山东帅 l c 人学坝i 学位论丘 异y 评论 中提到了王士祯的评点 除此之外 2 0 0 2 年安徽大学的董玉洪写了一篇名为 聊斋志异 评点研究 的毕业论文 以上是文学批评史和单篇论文搜集到的情况 接下来笔者专门对但评研究状况进行 梳理和归纳 使得 聊斋 但评的解析庶几可以借鉴和综合既有的成果 努力使研究更 为完整 更为深入 第二节 但评 研究综述 在 聊斋 清代诸评家中 一般认为王渔洋评太略 冯镇峦评能够从宏观把握 何 守奇评较为单薄 被人看重而影响较大的是但明伦的评点 无论是在作品思想的阐释与 挖掘上 抑或从艺术特色的总结与微观的分析上 都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高峰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中 研究者大都对冯镇峦的评点 以下简称冯评 青睐有加 尤其是 在文学批评史上 谈到 聊斋 的评点 一般都会以冯评为主进行论述 绝少或者不提 但评 从某种程度上遮掩了但评的价值 研究但评是有意义而且必要的 但明伦借用传 统的评点方式 对 聊斋 的思想主旨作了深入的把握和评析 研究但评对于深化 聊 斋 文本的研究极为重要 但明伦体味文心丝丝入扣 可以说是作者百年以后的知音 所以研究但明伦的评点对于研究作家本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但明伦在评点当中总 结出了许多为文之法 其评点已经成为我国小说鉴赏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其评点 可以丰富我国的古代小说美学理论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份遗产 但明伦的评点在 聊 斋 各家评中可谓翘楚 但评己成了 聊斋 刊刻 流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在 聊斋 版本史和传播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从上世纪8 0 年代到现在 学术界对但评的研究经历了从相对冷落到日趋升温的发展 历程 对但评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 无论是专题性的论文还是专著中提到但明伦的评点 笔墨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但评对 聊斋 思想内容的阐释 二是但评对 聊斋 艺术规律的发掘 有时论者在其他方面又有不同程度的延伸和开掘 笔者将分两个阶段 对研究的成果作一下梳理 一 方兴未艾期 上世纪8 0 年代的但评研究 从但评以相对独立的评论面貌出现 到对但评思想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 这是一个 山东帅范人学坝l 哔位论立 方兴未艾的时期 有很多的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首次提出的 这为以后的论者作迸一步 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一 但评对 聊斋 思想内容的阐释 1 9 8 1 年孙一珍发表的 评但明伦对 聊斋志异 的评点 是研究但评的第一篇专 题论文 也是研究 聊斋 评点的第一篇文章 此文从反对贪宫污吏 关心人民疾苦 反对科举制 捐纳制 卖宫鬻爵 赞扬仗义救人的侠士和痛恨欺世盗名之徒等四个方面 对但评的思想内容作了详尽的论述 同时也指出了但评中表现出来的宿命论 循环报应 思想和陈腐的封建伦理观念 以及但氏同作者思想上的距离 例证丰富 而且联系但氏 生平经历 论述严谨全面 对但评的思想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 这在 聊斋 评点研究 史上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意义重大 在内容上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对但评中表现出的 消极思想认识流于肤浅和绝对 在形式上其长处也i f 是其短处 它的论述方法承袭了思 想分析的一般论述套路 中规中矩 无甚新意 1 9 8 5 年盛瑞裕发表的 聊斋 但评特 色之我见 在对但评思想的分析中承袭了孙一珍文章的思路 观点大致相同 其突破就 1 在于此文的立论点 它着眼于但评的特色 指出但评思想是同时代其他小说评点家难以 企及的 道人所未道 这是但评独胜之处且广泛流行而不衰的原因之一 视点较为新颖 具体论述但评思想的文章是以上两篇 在一些研究者的论文中有时也提及但评的思想 仅一两笔带过 兹不赘述 二 但评对 i b p 斋 艺术规律的发掘 8 0 年代发表的论文计五篇 按时间先后有孙一珍的 评但明伦对 聊斋志异 的评 点 盛瑞裕的 聊斋 但评特色之我见 沈继常和钱模祥的 谈但明伦关于 聊斋 双提 写法的评点 以及 但明伦作文之要在于 立胎 聊斋 但评研究之一 沈继常的 聊斋 但评 三题 另外王先霈 周伟民主编的 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 也涉及到了但评 孙一珍的 评但明伦对 聊斋志异 的评点 具有丌创意义 从艺术创作的八大辩 证关系 塑造艺术形象的十种笔法 篇章结构的方法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分析全面周 到 足以证明但明伦在文学评论上的确是一位具有深刻洞察力和高度鉴赏力而又富有个 性 造诣极深的行家 显示了对但评研究的必要性 盛瑞裕的 聊斋 但评特色之我 见 分析了但明伦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 而且盛瑞裕把艺术形式分为文法和章法 l o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两种 这种分法与孙一珍提到的十种笔法在内涵上多有交叉 故没有什么突破 唯一有 创见的是作者从但评不同于其他评点家的特色入手 分析但评在艺术上的独胜之处 较 有见地 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分析全面 但不足之处也正是在这里 力求全面 反而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不够深入 仅是点到即止 打破这种僵局的是沈继常 钱模祥的 谈但明伦关于 聊斋 双提 写法的评点 和 但明伦作文之要在于 立胎 聊 斋 但评研究之一 这两篇文章就但评的 双提法 和脉络说进行深入分析 视点新颖 立论颇有价值 沈继常在 聊斋 但评 三题 中又把视点扩展到但氏对情节 对意 境的评点分析上 其中的一些具体观点颇值得注意 如但明伦已初步认识到情节与人物 性格的关系 情节与读者阅读心理的关系 阐发得当 确乎是发人所未发 这标志着第 一阶段的评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 首次对但评进行分析的是王先霈 周伟民的 明清小说 理论批评史 此书指出但评除了有关 人心风化 的思想评论之外 还有很多文章作法 上的分析 有新意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但明伦对 聊斋 中出现的侧面描写 诙谐滑稽的 评点 值得我们关注 二 深入发展期 上世纪9 0 年代到现在的但评研究 搜集到和但评有关的论文麸计11 篇 按时间先后有陈洪的 聊斋 评论的双璧一 一冯 但评点衡估 吴丕的 但明伦小传 赵伯陶的 读 聊斋 札记 聊斋 清人旧评刍议 赵馥的 但明伦小说鉴赏体系之研究 盛伟的 清代诸家批点 聊斋 述评 寇金富的 著名聊斋评论家但明伦 吕扬的 聊斋 研究史话 文贵曲 聊 斋但评述要 孙虎堂的 试论 聊斋志异 冯评与但评的阐释价值 吕扬的 但明伦 的聊斋人物心理评析 除此之外 袁世硕在 但明伦批评聊斋志异 的 前言 中也提 到了但明伦的评点 在文学批评史上也略有提及 这个阶段但评的研究继承了第一阶段 但评研究的成果 又向纵深挖掘 显示了理论的深度 同时又有很大创新 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但明伦其人研究 对但明伦本人的研究在上世纪8 0 年代有所论及 孙一珍曾简略地介绍了一下但明伦 的生平经历 盛瑞裕在其文章当中也提及但明伦的家世及其见闻宦迹 但都未作深入考 察 上世纪9 0 年代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吴丕的 但明伦小传 对但明伦的生平经历 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硷文 写得较为详尽 但此文主要写的是但明伦的缺点和过失 虽然有失偏颇 但毕竟为研究 但明伦其人开了一个好头 还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寇金富的 著名聊斋评论家但明伦 提到了但明伦当时批点 聊斋 的整个过程 虽言不甚详 但也颇具参考价值 二 但评理论价值研究 这在但评研究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也是论者所用笔墨最多的部分 这一时期与上 世纪8 0 年代相比较 拓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人物心理评析 蒲松龄在其作品中一般不直接描写人物心理 而是通过人物的语 言和动作去表现 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 描写人物心理还没有成为 种自觉的表现手段 小说发展到 红楼梦 作品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心理描写 到但明伦的时代 不仅在 小说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 而且评点家总结出描写心理的规律然后以之批评小说 已是 非常自然的现象 所以但评中有很多 聊斋 人物心理评析的内容 盛伟在 清代诸家 批点 聊斋 述评 中已提及但明伦对心理描写的评点入骨三分 但没有深入解析 吕 扬在 但明伦的聊斋人物心理评析 一文中较准确地指出了但评中的这一特色 具体论 述了但明伦评析人物心理的方法 一是补写出人物应该有的心理反应 二是对人物语言 的内涵加以剖析 此文有理有据 阐述深入细致 对后人很有启发作用 2 独具风格的小说鉴赏体系 一般认为 评点零星散布于小说文本中 多缺乏系统 性 完整性 而赵馥却在其 但明伦小说鉴赏体系之研究 一文中指出但评虽然零碎 但是其评却是有系统的 且形成了一个鉴赏体系 作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从鉴赏家审 美情感之再现 聊斋艺术美之升华 立体化的审美鉴赏体系 聊斋艺术客观效应之反馈 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但评的这一特色 此文观点新颖 立论切实 深化了对但明伦评点 的研究 3 情节理论 在第一阶段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 如对天矫变幻之法 转笔法 反逼 法与反攻法的关注 但并没有从理论角度深入论述 吕扬的 文贵曲 聊斋但评述要 总结了但评在情节曲折离奇方面的理论价值 用现代的情节理论深入解析了 转字诀 和 蓄字诀 从小说情节的审美意义上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艺术研究 同时指出但明伦总 结了适应于情节的离奇曲折美的一整套结构方法 这是但明伦对古代小说美学的一大贡 献 这篇文章认识深刻 标志着但评的研究在这个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 从文章学的角度评论 聊斋 1 9 9 4 年陈洪在 聊斋 评论的双璧 冯 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评点衡估 一文中提出了但明伦以文章学的角度为分析评论的主要门径 随处对句法章 法提示点评 认为 聊斋 本身的某些情节安排明显出于 文法 的考虑 所以 冯 但评点颇有正中肯綮之处 不仅是简单的八股腔 而论家往往认为但评受八股文的影响 评论琐碎无深意 陈洪的这一论断一反对其严厉的批判 观点很有见地 即使在其之后 的文学理论批评史也还认为但评掺杂着 古文家的陈词滥调和八股家的琐碎做作 8 3 故此可以说陈洪对但评这一点的肯定是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和识见的 孙虎堂 在 试论 聊斋志异 冯评与但评的阐释价值 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但明伦的评点正适应 了蒲翁以古文笔法结撰小说的特点 并从文章布局的平衡观和文势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观点较为新颖 不足之处是文章用语过于晦涩难读 综观上世纪8 0 年代以来对但评的研究 有显著的成果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成果 是多方面的 对但明伦其人 但评的思想 但评的艺术理论等都有较深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 尤其对但评的艺术价值 阐释更细致 深入 这些都值得学习 和肯定 但也存在亟需改进和进一步深化的地方 如对但明伦其人的研究 对但评的叙 事理论的研究 对但明伦评点风格的研究等等 但明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小说艺术 鉴赏理论 批文入情 其评点已和小说文本一起获得了永传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所以有 必要对但明伦的小说评点作一全面梳理和厘定 努力使但评研究更为系统和全面 完整 和深入 这样的工作 虽然很琐碎 但对研究 聊斋 研究蒲松龄 研究古代小说美学 理论 研究小说评点对文本的传播都有意义 这在 聊斋 的多元 综合研究中有一定 价值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二章但明伦论 孟子曾说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 知人论事 说对我们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一个入的时候 不能 仅仅分析他的作品 还要看他这个人所处的时代 他的生平经历 他的交游情况 以及 这个人其它的著述 这时候才能对他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但明伦因评点 聊 斋 而青史留名 但对但明伦其人学术界却少有人研究 但明伦何以对 聊斋 情有独 钟 其评点何以广泛流行而不衰 这些都与但明伦本人的仕途经历息息相关 故此 我 们要想对但明伦的评点有一个完整 深刻的认识 必须对但明伦其人有较为透彻的解析 第一节生平考论 但明伦 字天叙 号悖五 一字云湖 乾隆四十七年 1 7 8 2 九月十九日生于贵州 广顺今贵卅i 长顺县广顺镇北场村上街 嘉庆十五年庚午 1 8 1 0 2 8 岁 中举人 嘉庆 二十四年己卯 1 8 1 9 3 7 岁 中进士 改庶吉士 授编修 道光元年辛巳 1 8 2 1 3 9 岁 主持湖南乡试 道光三年癸未 1 8 2 3 4 1 岁 授湖南岳澧道 道光五年乙酉 1 8 2 5 4 3 岁 考选陕西道御史 5 道光八年戊子 1 8 2 8 4 6 岁 主持浙江乡试 道光十年庚寅 1 8 3 0 4 8 岁 其父去世 在家守丧三年 道光十三年癸巳 1 8 3 3 5 l 岁 服阕入都 授山西河东道 以擒白莲教余孽有功恩擢山东盐运使 后以失察降级 以知府发湖北补用 历署荆州襄阳盐法道 补郧阳府 庚子 1 8 4 0 夏 荆州江汛甚涨 但明伦以治汛得力 旋于道光二十年庚子 1 8 4 0 擢江苏常镇通海道 道光二十二年壬 寅 1 8 4 2 6 0 岁 升任两淮盐运使 驻扬州 1 8 4 2 年英军攻陷镇江 距扬仅四十里 扬州城内人心惶惶 道光帝下诏给但明伦 加按察使衔 扬州至清江一带责成防堵 淮 单衔具奏事件州 1 但是 运使但明伦听商人江寿民计川 眦 赂以银五十万两 不 及于祸 英军直逼江宁 o 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不平等的 中英南京条约 道 光二十三年稽查户部银库 蒙恩赏员外郎 后遵旨捐 复道员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1 8 4 5 复任两淮盐运史 肘年6 3 岁 道光三十年刘良驹继但明伦任此职 咸丰三年 癸丑 1 8 5 3 春正月 太平军陷金陵 扬州大震 咸丰帝命漕运总督杨殿邦督同刘良驹 山东师范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防守扬州 前任盐运使司但明伦助之守 但明伦纵江寿民贿赂太平军 后事发 被劾 因犒贼之举 本应发往军台 但明伦贿赂左副都御史雷以馘 攀附雷营 得 留办指捐暂停出口 成丰五年乙卯 1 8 5 5 五月 二十六日但明伦病故 享年 七十三岁 但明伦的一生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为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 一 八四二年以前 但明伦是一个能为民着想 深受百姓拥护的清官 在他主持湖南 浙江 乡试时 尝书 曾是当年辛苦地 七字于壁以自勉 所得多知名士 跻显秩著勋 劳者甚众 著名书画家马昱中即是但明伦在道光八年主持浙江乡试时考选出来的解 元 在湖南做岳常澧道 批阅案牍 审理冤狱 常常微服私访 故洞知民间疾苦 1 8 3 0 年洞庭湖发大水 附近居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 但明伦 亲乘小舟 所至履勘 舟 屡濒于危 而明伦弗恤也 灾黎赖以获安者几万家 o 但明伦做山西河东道 为当地 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除奸商 修道路 筑河堤 正如但明伦在 耠谋随笔 里讲到 做官原非乐事 为官原是苦人 啪1 为民父母 当常存父母之心 当常尽父母之道 不孤负父母之名 常时念及民生 才是为民父母 瑚1 但明伦在湖北荆州襄阳任盐 法道 缉檄私盐 擒拿教匪 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1 8 4 0 年江汛甚涨 荆州堤溃决 但明伦 驰马而往 至则民已奔逃 且劝速走 明伦坐于陧上日 陧决则荆州城不保 吾以身殉之矣 o 但明伦鸣锣召集民众抢堤 民皆 奋力以从 阅日抢成 终于 使大堤无恙 保住荆州 但明伦将要离开郧阳去江苏做常镇通海道 勋阳的老百姓对但 明伦可谓感激涕零 绅耆军民跪送于泥淖中 谓公宜早升去 特恨吾勋阳无福耳 解缆 后犹以舟随 至襄阳者数百人 由此可见但明伦确实是一位焦心民瘼 关心百姓疾 苦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但是后来但明伦在中期 1 8 4 2 年至1 8 5 1 年 和晚期 1 8 5 2 至1 8 5 5 年 在扬州却做了两件有争议甚或令世人所不齿的事情 那就是两次施行贿敌之 计 一次是贿赂英军 一次是贿赂太平军 以致 令名不终川蛐 弥负终身之玷 这两件事 我们可以通过史料加以进 步考证 但若结合清朝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可 以洞悉但明伦这样一个清官何以会做出这样令当今世人惊讶的举动 但明伦生于乾隆末年 历嘉庆和道光两朝 于咸丰初年病逝 嘉道两朝实质上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 盛世已过 政治日益腐败 财政入不敷出 而此时正是世 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全力向外扩张和侵略的时期 嘉道时期 清廷继续前代保守愚昧 的对外政策 使中国与外部世界更加隔绝 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 加深了清王朝政 1 5 山东师范大学坝t j 学位论文 治统治的危机 官兵大多吸食鸦片 政务废弛 尸禄保身 贿赂公行 道德沦丧 英国 政府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 占领中国更广阔的市场 不惜使用武装侵略的手段以达到经 济侵略的目的 道光二十年 1 8 4 0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舰队从广州出发 沿海 北上 攻陷广州 厦门 定海 镇海 宁波 清军节节败退 道光二十一年 1 8 4 1 冬 但明伦任江苏常镇通海道 斯时英夷扰粤窥浙 沿海戒严 但明伦 于严寒霜雪中 躬历海蠕 严密巡防 查得江阴县所辖之鹅鼻嘴为长江要隘 于是但明伦向督抚禀 报应于此处扼险守御 并详细禀请何处应添兵设礞 即炮 但是督抚并没有采纳但明伦 的建议 既而夷船果于此入 啪1 于1 8 4 2 年6 月8 曰 由鹅鼻嘴扬帆直上 啪1 进攻 镇江城 陷镇江时但明伦正于扬州任两淮盐运使 扬州距镇江仅四十里 镇江沦陷之前 广顺州志 曾记载但明伦于扬州 团练乡勇 亟亟不遑 如寇将至 1 4 d o 维扬居天下 膏腴之地 又当其下游 顺风扬帆 半日可到 m 英军垂涎已久 故镇江失陷 守 御扬州首当其冲 而此时的扬州城内外交急 危如累卵 道光帝特加但明伦按察使衔 于扬州至清江一带责成防堵 专摺奏事m 1 此时 各处土匪又乘间窃发 劫掠民财州 但明伦临危受命 正如他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说 外敌当前 内患倏起 保此危城 心 胆俱碎 一面在扬州城内招募数千人密为巡逻 一面于城外的三坌河 三坌河为扬 州门户 用大船载土沉塞 或暗抛石块 或锁练大术 以阻英舰 城内百姓闻警纷 纷迁徙 钱铺米铺均已关闭 居民买食无资 人心益加淘惧州 但盟伦 移城外盐义 仓谷于城中 分赈贫穷 全活亿万 在城内一面惩治奸匪 一面设法招集枭徒以御 英军 正所谓 安内则抚民以恩 惩暴以猛 御外则明阻其路 暗防其攻 如果但 明伦按这样的行动做下去 虽然扬州逃不脱沦陷的厄运 他肯定也会成为一个像海龄那 样的民族英雄 但是但明伦生活在政治腐败 贿赂公行的年代 只要有钱就可以打通各 种关系 只要有钱就可以公开买官 有人统计 在道光帝统治的3 0 年里 捐监者达3 l 万余人 捐银达3 3 0 0 余万两 川删船 有钱有使鬼推磨 这种思想已经 深入人心 所以但明伦除了采取行动抵御英军之外 还有一种思想 那就是 攒凑黄白金 输敌买 安静 这和当时清廷对英军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清朝政府一方面组织军队抵抗 另一 方面则是派心腹大臣向英求和 镇江沦陷之前 道光帝即派钦差大臣耆英回复英人 如 能将沿海船只全数退回广东 则必请旨允和 在英军坚船利炮的步步进逼之下 道光帝由主战转为倾向主和 镇江的沦陷直接威胁到江宁 扬州的安全 道光二十二年 1 8 4 2 六月十九日 道光帝急命 耆英 伊罩布与英军再商戢兵之事 只要 1 6 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