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1 前言 2 传 动 装 置 的 总体设计 2 1比较和选择 传动方案 这次设计的机构要求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 室内工作环境恶劣 灰尘较大 环境最高温度 3 5 0 C 还要求维修方便 故选用的是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 速器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设 计能力的要求 应养成独立思考 严肃认真 精益求 精的好习惯 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要采取多种办 法进行比较分析 最重要的是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 要学会机械 设计的一半规律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还要学会用 计算机绘图 这次设计的机构要求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 室内工作环境恶劣 灰尘较大 环境最高温度 3 5 0 C 还要求维修方便 故选用的是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 速器 本传动机构的特点是 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 两 大齿轮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 结构较复杂 轴向尺 寸大 中间轴较长 刚度差 中间轴承润滑较困难 结构如下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 2电动机的选 择 2 2 1电动机类 型 2 2 2确定电动 机功率 2 2 3确定电动 机转速 2 2 4选定电动 机 2 3计算总传动 比 和 分 配 各 级 传动比 参数 题号 9 输送带工作拉力 F K N 4 2 输送带工作速度 v m s 1 9 滚筒直径 D m m 4 5 0 选用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工作机的效率 96 0jw 传动装置中各部分的效率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表 1 7 8 级精度的一般齿轮传动效率 97 0 齿 高速级弹性联轴器传动效率 99 0 联 低速级齿式联轴器传动效率 99 0l 滚子轴承传动效率 99 0一对球 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l 滚子齿滚子齿滚子联 89 099 099 097 099 097 099 099 0 工作机所需功率 4200 1 9 8 31 10001000 0 96 w w F PKW 所需电动机功率 8 31 9 34 0 89 w d P PKW 采用同步转速 1 5 0 0 r m i n 查出电动机型号为 Y 1 6 0 L 4 其额定功率为 1 1 k W 满 载转速 1 4 6 0 r m i n 基本符合题目所需的要求 0 96w 97 0 齿 99 0 联 99 0l 0 99 球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 3 1工作机转 速 2 3 2分配各级 传动比 2 4计算传动装 置 运 动 及 动 力 参数 2 4 1计算各轴 转速 2 4 2计算各轴 输入功率 60 10001 9 60 1000 80 68 min 450 w v nr D 总传动比 1460 18 10 80 68 m w n i n i i1 i2 i1 1 3 1 5 i2 取 i1 1 5 i2 则 i1 5 2 i2 3 5 1460minmnnr 1 1460 280 76min 5 2 n nr i 2 280 76 80 22min 3 5 n nr i w n80 22r minn 式中 nm 为电动机满载转速 r m i n n n n 分别为 轴转 速 r m i n 为高速轴 为低速轴 019 34 0 999 25dPPKW 129 25 0 97 0 99 8 88PPPKW 齿 滚 238 88 0 97 0 99 8 53PPPKW 齿 滚 式中 Pd 为电动机输出功率 K W P P P 分别为 轴输入功 率 K W 231201 依次为电动机与 轴 轴 轴的传动效率 i1 5 2 i2 3 5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 4 3 计算各轴 输入转矩 3 传 动 零 件 的 设计计算 3 1第一级齿轮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3 1 1齿面接触 疲劳强度计算 1 初步计算 转矩 T1 齿宽系数 d 接 触 疲 劳 极 限 limH 初步计算的许用 接触应力 H d A值 95509550 9 25146060 50TP nN m 95509550 8 88 280 76 302 05TP nN m 95509550 8 5380 22 1015 48TPnN m 因该机构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 且进行小批量生 产 故小齿轮用 4 0 C r 调质处理 硬度 2 4 1 H B 2 8 6 H B 平均取为 2 6 0 H B 大齿轮用 4 5 钢 调质处理 硬度 2 2 9 H B 2 8 6 H B 平均取为 2 4 0 H B 66 1 9 25 9 55 109 55 10 1460 P T n 12 13 1 0 d 由表取 由图 1 2 1 7 c 5809 09 0 7109 09 0 2lim2 1lim1 HHl HHl 式 1 2 1 5 12 16 85 d A 由表取 1 T60500 mm 1 0 d 1limH 7 1 0 M p a 2limH 5 8 0 M p a MPa MPa Hl Hl 522 639 2 1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初步计算小齿轮 直径 d1 初步齿宽 b 2 较核计算 圆周速度 v 精度等级 齿数 z 各模数 m 使用系数 KA 动载系数 K v 验算传动比误差 1 3 12 3 2 1 605005 21 85 1 5225 2 54 58 d dH Tu dA u 式 1 2 1 4 1 1 57 d bd 1 1 57 1460 60 100060 1000 dn v 由表 1 2 6 初取齿数 z1 3 0 z2 i z1 5 2 3 0 1 5 6 m d1 z1 5 7 3 0 1 9 由表 1 2 3 取 m 2 5 z1 d1 m 5 7 2 5 2 2 8 z2 i z1 5 2 2 3 1 1 9 6 由表 1 2 9 由表 1 2 9 211 1 11 zii1205 2 5 22 i5 22 z23i5 2 100 0 38 3 5 满足要求 取 d1 5 7 m m b 5 7 m m v 4 3 6 m s 选 8 级精度 z1 2 3 z2 1 2 0 KA 1 0 0 K v 1 2 0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齿间载荷分配系 数 K h a H K 齿 向 载 荷 分 布 系 数 载荷系数 K E Z弹性系数 H Z 节点区域系数 1 1 12 22 12 10 2260500 2122 81 57 12122 81 37 24 57 100 11 1 883 2 cos 11 1 883 2 1 71 23120 12 6 441 71 0 87 33 12 10 11 1 32 0 87 t At H T FN d K F Nmm b Nmm zz Z K Z 由表先 求 式 式 由此 得 23 1 3 12 11 b 10 d 1 170 1610 61 1057 H KABCb 由表 1 1 2 1 82 1 47 AvHH KK K KK 式 1 2 5 由表 1 2 1 2 由图 1 2 1 6 1 7 1 Z 0 8 7 H K 1 3 2 H K 1 3 6 K 2 1 5 MPaZE8 189 2 5 H Z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minH S安全系数 接触最小 总工作时间 th 应力循环系数 NL 接触寿命系数 ZN 许 用 接 触 应 力 H 验算 由表 1 2 1 4 th 8 3 0 0 1 6 910 111 9 9 21 12 15 1010 m7 08 60 12 12 60 1 1460 38400 3 36 10 3 36 10 5 2 L LVh LL N NNnt NNi 由表估计 则 指数 式 原估计应力循环次数正确 由图 1 2 1 8 lim11 1 min lim22 2 min 710 0 95 1 05 580 1 04 1 05 HN H H HN H H Z S Z S 式 1 2 1 1 1 2 1 2 21 12 8 189 8 2 5 0 87 2 2 15 60500 5 2 1 57 575 2 HEH KTu Z Z Z bdu 式 计算结果表明 接触疲劳强度较为合适 齿轮尺寸无 需调整 05 1 min H S th 3 8 4 0 0 h 9 1 8 2 3 36 10 6 47 10 L L N N ZN 1 0 9 5 ZN 2 1 0 4 1 2 642 38 574 48 H H Mpa Mpa 2 534 26 HH 满足条 件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3 确定传动主 要尺寸 实际分度圆直径 d 中心距 a 齿宽 b 3 1 2齿根弯曲 疲劳强度验算 Y重合度系数 齿间载荷分配系 数 KF a 齿向载荷分布系 数 F K 载荷系数 K 齿形系数 Yf a 因模数取标准值时 齿数已重新确定 但并未圆整 故分度圆直径不会改变 即 d1 m z1 2 5 2 3 5 7 5 m m d2 m z2 2 5 1 2 0 3 0 0 m m 12 m zz 2 5 23 120 22 a 1 1 5757mm d bd 0 750 75 0 250 25 12 18 1 71 Y 式 11 12 10 0 69 F K Y 由 表 b h 5 7 2 2 5 2 5 1 0 1 3 由图 1 2 1 4 K AVFaF K K KK 1 0 1 2 1 4 5 1 4 12 21由图 d1 5 7 m m d2 3 0 0 m m a 1 7 8 7 5 m m 取 b1 6 7 m m b2 5 7 m m Y 0 6 9 KF a 1 4 5 F K 1 4 K 2 4 4 1 2 Y2 68 Y2 17 Fa Fa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应 力 修 正 系 数 YS a 弯 曲 疲 劳 极 限 limF 弯曲最小安全系 数 S f m i n 应力循环系数 NL 弯曲寿命系数 YN 尺寸系数 YX 许 用 弯 曲 应 力 F 由图 1 2 2 2 由图 1 2 2 3 c 由表 1 2 1 4 610 111 9 8 21 12 15 3 1010 m49 91 60 12 12 60 1 1460 38400 3 36 10 3 36 10 5 2 L LVh LL N NNnt NNi 由表估计 则 指数 式 原估计应力循环次数正确 由图 1 2 2 4 由图 1 2 2 5 lim11 1 min lim22 2 min 600 0 9 1 0 12 9 1 25 450 0 93 1 0 1 25 FNX F F FNX F F Y Y S Y Y S 式 YS a 1 1 5 7 YS a 2 1 8 2 lim1 600MpaF lim2 450MpaF S f m i n 1 2 5 9 1 8 2 3 36 10 6 47 10 L L N N YN 1 0 9 0 YN 2 0 9 3 YX 1 0 1 432Mpa F 2 334 8Mpa F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验算 3 2第二级齿轮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3 2 1齿面接触 疲劳强度计算 1 初步计算 转矩 T1 齿宽系数 d 接 触 疲 劳 极 限 limH 初步计算的许用 接触应力 H d A值 1 111 1 2 22 21 11 2 2 2 24 60500 57 572 5 2 68 1 57 0 69 2 17 1 82 105 53 2 68 1 57 FFaSa FaSa FF FaSa KT Y Y Y bd m YY YY 传动无严重过载 故不作静强度校核 66 1 8 88 9 55 109 55 10 280 76 P T n 12 13 1 0 d 由表取 由图 1 2 1 7 c 5809 09 0 7109 09 0 2lim2 1lim1 HHl HHl 式 1 2 1 5 12 16 85 d A 由表取 1 1 2 2 105 53 99 05 F F F F MPa MPa 2 302050 mmT 1 0 d 1limH 7 1 0 M p a 2limH 5 8 0 M p a MPa MPa Hl Hl 522 639 2 1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初步计算小齿轮 直径 d1 初步齿宽 b 2 较核计算 圆周速度 v 精度等级 齿数 z 各模数 m 验算传动比误差 使用系数 KA 动载系数 K v 3 32 3 2 1 3020503 51 85 15223 5 95 66 d dH Tu dA u 式 1 2 1 4 3 197 d bd 3 97280 76 601000601000 d n v 由表 1 2 6 初取齿数 z3 3 0 z4 i z3 3 5 3 0 1 0 5 m d3 z3 9 7 3 0 3 2 3 由表 1 2 3 取 m 3 z3 d3 m 9 7 3 3 2 3 3 z4 i z3 3 5 3 3 1 1 5 5 422 2 32 zii1163 5 3 52 i3 52 z33i3 5 100 0 57 3 5 满 足 要 求 由表 1 2 9 由表 1 2 9 取 d3 9 7 m m b 9 7 m m v 1 4 3 m s 选 9 级精度 Z3 3 3 Z4 1 1 6 KA 1 0 0 K v 1 1 5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齿间载荷分配系 数 K h a H K 齿 向 载 荷 分 布 系 数 载荷系数 K E Z弹性系数 H Z 节点区域系数 minH S安全系数 接触最小 总工作时间 th 1 3 34 22 12 10 22302050 6227 84 97 16227 84 64 20 97 100 11 1 883 2 cos 11 1 883 2 1 76 33116 12 6 441 76 0 86 33 12 10 11 1 35 0 86 t At H T FN d KF Nmm b Nmm zz Z K Z 由 表先 求 式 式 由 此 得 23 1 3 12 11 b 10 d 1 170 1610 611097 H KABCb 由 表 1 1 15 1 35 1 39 AvHH KK K KK 式 1 2 5 由表 1 2 1 2 由图 1 2 1 6 由表 1 2 1 4 th 8 3 0 0 1 6 1 7 6 Z 0 8 6 H K 1 3 2 H K 1 3 9 K 2 1 6 MPaZE8 189 2 5 H Z 05 1 min H S th 3 8 4 0 0 h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应力循环系数 NL 接触寿命系数 ZN 许 用 接 触 应 力 H 验算 3 确定传动主 要尺寸 实际分度圆直径 d 中心距 a 齿宽 b 79 111 8 8 21 12 15 1010 m8 78 60 12 12 60 1 280 76 38400 6 47 10 6 47 10 3 5 L LVh LL N NNnt NNi 由表估计 则 指数 式 原估计应力循环次数正确 由图 1 2 1 8 lim11 1 min lim22 2 min 710 1 04 1 05 580 1 14 1 05 HN H H HN H H Z S Z S 式 1 2 1 1 2 3 2 21 12 8 189 82 5 0 86 22 16 3020503 51 97973 5 HEH KTu Z Z Z bdu 式 计算结果表明 接触疲劳强度较为合适 齿轮尺寸无 需调整 因模数取标准值时 齿数已重新确定 但并未圆整 故分度圆直径不会改变 即 D3 m z3 3 3 3 9 9 m m D4 m z4 3 1 1 6 3 4 8 m m 34 m zz 2 5 33 116 22 a 3 1 9999mm d bd 8 1 8 2 6 47 10 1 85 10 L L N N ZN 1 1 0 4 ZN 2 1 1 4 1 2 703 24 629 71 H H Mpa Mpa 2 553 26 HH 满足条 件 d3 9 9 m m d4 3 4 8 m m a 2 2 3 5 m m 取 b3 1 0 9 m m B4 9 9 m m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3 1 2齿根弯曲 疲劳强度验算 Y重合度系数 齿间载荷分配系 数 KF a 齿向载荷分布系 数 F K 载荷系数 K 齿形系数 Yf a 应 力 修 正 系 数 YS a 弯 曲 疲 劳 极 限 limF 弯曲最小安全系 数 S f m i n 应力循环系数 NL 弯曲寿命系数 YN 尺寸系数 YX 许用弯曲应力 F 0 750 75 0 250 25 12 18 1 76 Y 式 11 12 10 0 68 F K Y 由 表 b h 9 9 2 2 5 3 1 4 6 7 由图 1 2 1 4 K AVFaF K K KK 1 0 1 1 5 1 4 7 1 3 7 12 21由图 由图 1 2 2 2 由图 1 2 2 3 c 由表 1 2 1 4 610 111 8 8 21 12 15 3 1010 m49 91 60 12 12 60 1 280 76 38400 6 47 10 6 47 10 5 2 L LVh LL N NNnt NNi 由表估计 则 指数 式 原估计应力循环次数正确 由图 1 2 2 4 由图 1 2 2 5 lim11 1 min lim22 2 min 6000 92 1 0 12 9 1 25 4500 95 1 0 1 25 FNX F F FNX F F Y Y S Y Y S 式 Y 0 6 8 KF a 1 4 7 F K 1 3 7 K 2 3 2 1 2 Y2 47 Y2 17 Fa Fa YS a 1 1 6 4 YS a 2 1 8 2 lim1 600MpaF lim2 450MpaF S f m i n 1 2 5 9 1 8 2 6 47 10 1 85 10 L L N N YN 1 0 9 2 YN 2 0 9 5 YX 1 0 1 441 6Mpa F 2 342Mpa F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验算 4 画装配草图 4 1 初估轴径 第 轴轴径 第 轴轴径 第 轴轴径 4 2 初选联轴器 111 3 2 22 21 11 2 2 2 16 302050 99 993 2 47 1 64 0 68 2 17 1 82 122 24 2 47 1 64 FFaSa FaSa FF FaSa KT Y Y Y bd m YY YY 传动无严重过载 故不作静强度校核 在画装配草图前需初估轴径 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减少重复设计的工作量 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 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 特殊要求 故选择常用材料 4 5 钢 调质处理 3 3 1 9 25 11220 72 1460 P dCmm n 3 3 2 8 88 11235 42 280 76 P dCmm n 3 3 3 8 53 11253 86 80 22 P dCmm n 联轴器除联接两轴并传递转矩外 有些还具有补 偿两轴因制造和安装误差而造成的轴线偏移的功能 以及具有缓冲 吸振 安全保护等功能 电动机轴和 减速器高速轴联接用的联轴器 由于轴的转速较高 为减小启动载荷 缓和冲击 应选用具有较小转动惯 量和具有弹性的联轴器 该设计选用弹性柱销联轴 器 减速器低速轴与工作机联接用的联轴器 由于轴 的转速较低 不必要求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 但传递 转矩较大 又因减速器与工作机不在同一底座上 要 求具有较大的轴线偏移补偿 因此选用齿史联轴器 根据上述分析并考虑到实际情况 联轴器选择如 下 电动机轴和减速器高速轴联接用的联轴器选用 L T 6 联轴器 1 1 42 60 30 60 J J 20024323 GB 1 1 2 2 122 24 119 18 F F F F MPa MPa 取 1 d 3 0 m m 取 2 d 5 0 m m 取 3 d 6 5 m m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4 3 初选轴承 第 轴轴承 第 轴轴承 第 轴轴承 4 4箱体尺寸计 算 箱座壁厚 箱盖壁厚 1 箱盖凸缘厚度 b 1 箱座凸缘厚度 b 箱座底凸缘厚度 b2 地脚螺钉直径 d f 地脚螺钉数目 n 轴承联接螺栓直 径 d 1 盖与座联接螺栓 直径 d 2 联接螺栓 d 2的 间距 l 轴承端盖螺钉直 径 d 3 视孔盖螺钉直径 d 4 定位销直径 d d f d 1 d 2 到 外 箱壁距离 C 1 C 2 d f所对应的 c 1 和 c 2 减速器低速轴与工作机联接用的联轴器选用 G I G L 4 联轴器 1 1 55 84 40 84 J J JB T8 8 5 4 2 0 0 1 轴承是支承轴颈的部件 由于该传动装置采用两对直 齿轮传动 经比较选择 采用三对深沟球轴承 深沟球轴承 6 3 0 8 深沟球轴承 6 3 1 0 深沟球轴承 6 3 1 3 均为 1 0 m m 均为 1 0 m m 1 2 m m 1 5 m m 2 5 m m 2 4 m m 4 2 0 m m 1 2 m m 1 5 0 m m 1 0 m m 1 0 m m 1 0 m m C 1 3 4 c 2 2 8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d 1所对应的 c 1 和 c 2 d 2所对应的 c 1 和 c 2 轴承旁凸台半径 R 1 凸台高度 h 外箱壁至轴承座 端面距离 l 1 铸造过渡尺寸 x y 大齿轮顶圆与内 箱壁距离 1 齿轮端面与内箱 壁距离 2 箱盖 箱座肋厚 m 1 m 轴承端盖外径 D 2 轴承旁联接螺栓 距离 S 5 轴的校核计算 5 1低速轴校核 计算 计算齿轮受力 齿轮直径 d 齿轮受力转矩 圆周力 径向力 受力图 C 1 2 6 c 2 2 4 C 1 1 8 c 2 1 6 2 4 m m 根据低速轴承外径确定以便扳手操作 6 0 m m X 3 y 1 5 1 5 m m 1 0 m m m 1 6 8 m 8 5 D2 1 1 3 0 m m D2 2 1 6 0 m m D2 3 1 9 0 m m S1 1 6 0 m m S2 1 9 0 m m d 3 4 8 m m 3 1015480 TN mm 3 3 4 22 1015480 315 t T F d 33tan205836 0 36rtFF d 3 4 8 m m 3 1015480 TN mm 3tF5836N 3rF 2 1 2 4 N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计算支承反力 水平面反力 水平面 x y 受力 图 垂直面反力 垂直面 x z 受力 图 水平面弯矩图 垂直面弯矩图 合成弯矩图 轴受转矩 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值 应力校正系数 当量转矩 3 1 168 259 r R F F 2124 168 259 3 2 91 259 r R F F 2124 91 259 3 1 1685836 168 259259 t R F F 231 5836 3786RtRFFF 1 911378 91 xR MF 1 913785 91 yR MF 2222 125398344435 xy MMM 低速轴材料选用4 5钢调质 650 360 BS MPaMPa T T 3 用插入法由表 1 6 3 查得 MPaMPabb5 102 6001 应力校正系数 6 0 5 102 60 0 1 b b 0 6 1015480T 1 RF1378N 2 RF746N 1 RF3786N 2 RF2050N 125398 x MN mm 344435 y MN mm 366552MN mm 609288TN mm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当量转矩图 当量弯矩 当量弯矩图 校核轴径 齿根圆直径 轴径 安全系数校核计 算 对称循环疲劳极 限 脉动循环疲劳极 限 等效系数 在齿轮 中间处 2 222 1 366552609288MMT 在靠近输出端轴颈中间处 2 222 2 366495609288MMT 4 2 348 2 1 25 3 fa ddhc m 1 3 3 1 620216 0 10 1 60b M d 2 3 3 1 620213 0 10 1 60b M d 经检验轴所用尺寸合格 以截面 为例进行安全系数校核 轴材料选用 4 5 钢 MPa650 B MPa360 S 1 0 440 44 650 bB 1 0 300 30 650 B 01 1 7286 1 7 bb 01 1 61 6 195 10 0 22 286486 486 bb b 10 0 22 195312 312 1 620216MN mm 2 620213MN mm f d340 5mm 46 93 340 5dm m 46 9355dmm 只计算右边轴 承 66 33 10 2 101040800 6060 1460 1996 8 Cr L h n P 故高速级轴承 满足寿命要求 查 b 表 1 8 1 2和 a 0 110 11 0 599 0 6 599359 4rrrrPFN PX FN 0 220 22 0 1664 0 5 1664 832rrrrPFN PX FN 取 最 大 值 9 77s 5 851 5 ss 1599rFN 21664rFN 2 1fd 1670 8PN 21996 8PN 5 100 97 108 h Lhh t 年 5 0 6 0 0 0 Y X 0 1 0 2 599 1664 r r PN PN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安全系数 S0 计算额定静载荷 许用转速验算 载荷系数 f1 静载荷分布系数 许用转速 N 6 2中速轴轴承 验算 寿命计算 受力图 左边轴承径向力 右边轴承径向力 冲击载荷系数 当量动载荷 基本额定寿命 正常使用深沟球轴承 查表 1 8 1 4 得20 S 0 200 22 1664rrCS P 0 1rP 0 2rP 只算轴承 由 1 1 670 8 0 016 40800r P C 查图 1 8 1 9 得111 0f 由 2 2 1996 8 0 049 40800r P C 查图 1 8 1 9 得121 0f 0 0 2 2 1 1 r a r a F F F F 查 b 图 1 8 2 0 111210 221220 1 1 7000 1 1 7000 Nf f N Nf f N 经检验该轴承合格 22 17801417rF 22 221653937rF 查表 1 8 8 得2 1fd 取1 X 0 Y 1111 2 1 1617drPf X F 2221 2 1 4493PfdX Fr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 6 4 页表 6 1 得 r 6 0 0 0 r m i n 61 861800CrKNN 03838000rCKN 因2 1 PP 只计算右边轴 20 S 0 203328rrCNC 年 5 0 6 0 0 0 Y X 0 1 0 2 1617 4493 r r PN PN 20 S 0 208986rrCNC 只计算右边 轴 承 66 33 10 2 101093800 6060 80 225166 Cr L h n P 故中速级轴承 满足寿命要求 查 b 表 1 8 1 2和 a 0 110 11 0 3858 0 6 38582314 8rrrrPFN PX FN 0 220 22 0 4305 0 5 4305 2152 5rrrrPFN PX FN 取 最 大 值 正常使用深沟球轴承 查表 1 8 1 4 得20 S 0 200 22 4305rrCS P 0 1rP 0 2rP 只算轴承 由 1 1 4629 6 0 049 93800r P C 查图 1 8 1 9 得111 0f 由 2 2 5166 0 055 93800r P C 查图 1 8 1 9 得121 0f 0 0 2 2 1 1 r a r a F F F F 查 b 图 1 8 2 0 111210 221220 1 1 4500 1 1 4500 Nf f N Nf f N 经检验该轴承合格 2 1fd 14629 6PN 25166PN 6 101 24 1 08 h Lhh t 年 5 0 6 0 0 0 Y X 0 1 0 2 3858 4305 r r PN PN 20 S 0 208610rrCNC 111 0f 121 0f 1 1 22 21 f f 1 4500 minNr 2 4500 minNr 80 22 minr 均大于工作转速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果 6 键联接的选择 和计算 7 1 高速轴与联 轴器键联接的选 择和计算 7 2 中间轴与大 齿轮键联接的选 择和计算 高速轴与连轴器键连接的轴的直径为3 0 m m 查表 4 1 可知22 30dmm 时可选用8750 键 即键宽 8 m m 高 7 m m 键长mml50 键的接触长度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重庆市綦江区南桐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2025年初步设计评估报告
- 电商平台大数据与智能客服系统优化研究报告
- 《档案文献编纂》课程教学大纲
- 斗鱼创意美术课件教学
- 教学课件动画人物素材
- 特警处警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青春幽梦伴我行课件教学
- 会计准则教学课件
-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变化解读教学课件
-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历史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问答式复习提纲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学创新
- 木制棺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答案卷)
- 跨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