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技术学院短中长程校务发展计画(94至102学年度).doc_第1页
圣约翰技术学院短中长程校务发展计画(94至102学年度).doc_第2页
圣约翰技术学院短中长程校务发展计画(94至102学年度).doc_第3页
圣约翰技术学院短中长程校务发展计画(94至102学年度).doc_第4页
圣约翰技术学院短中长程校务发展计画(94至102学年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聖約翰技術學院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94至102學年度)教務處一、 發展目標(一) 改名科技大學,持續發揚聖約翰精神,成為德才並重,學用合一的國際性科技大學。(二) 調整學制,籌設研究所、研究中心、技術研發中心,規劃成立院級教學組織。(三) 改善教學品質1. 增設整合性學程。2. 建立各系專業課程特色。(四) 提升研究水準(五) 整合教學資源(六) 塑造整體形象二、 人力規劃中程發展目標人員編配改名科技大學改名科技大學組織暨法規調整策劃小組調整學制,籌設研究所、研究中心、技術研發中心設置學院級組織及院級行政人力。改善教學品質1.增設整合學程。1.增加編制員額1人。2.規劃學程中心。2.建立各系專業課程特色。1.增加學群召集人。整合教學資源1.增加編制員額2人。2 設置教學資源組。三、 計畫作為與實施方法:經營策略計畫作為短 程(94學年度)中 程 (95-97學年度)長 程 (98-102學年度)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規 劃 系 所 增 設調 整 學 制1.規劃改名科技大學後之學院級組織。2.九十四學年度:日間部增150人進修部增50人。(1) 機械工程系改名為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2) 日四技:增150人應用英語系、電腦與通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資訊管理系各增加一班。(3) 進四技:增100人應用英語系、電腦與通訊工程系各增加一班。(4) 進二技:減招50人。(5) 在職專班二技:增0人電腦與通訊工程系、應用英語系各增一班,調減其他系各班人數。1. 95學年度設置工學院、 電資學院、商管學院; 96學年度設置人文社會 學院。2 95學年度: 日間部減40人:四技增70人、研究所增40人、二技減150人。 進修部減100人:進二技減70人、專二技減30人。 (1) 日四技:增國際貿易系一班。 (2)日二技:減機械、電子、電機各一班。 (3)進二技:減企管系一班(停招) (4) 在職專班二技:減工管系一班(停招)。3 96學年度: 日間部減198人:四技減 38人、研究所增40人、二技減200人。 進修部增10人:研究所在職專班增40人。二技減30人。(1) (1)日二技:減機械、工管、電通、企管各一班。(2) (2)進四技:減工管系一班(停招)。 4.97學年度:日 間部增25人:研究所碩士班增60人、博士班增15人、二技減100人、四技增新系一班50人。 進修部增70人:研究所在職專班增20人、四技增50人。 (1) 日四技:增數位文藝系一班。 (2) 日二技:資工(停招)、應英(停招)各減50人。 (3) 進四技:增數位文藝系一班1. 98學年度: 日間部增151人:四技增數位文藝系一班50人。研究所增101人2.98-102學年度:自然增班方式,每年招收新生班數共71班分別為:日間部四技24班、二技4班、碩士班10班、博士班2班共40班。進修部四技12班、二技含在職專班班共16班、碩士班3班共31班。 。設立研究所:1.95學年度:增設兩所研究所碩士班各一班。(1) 電子工程研究所(2) 企業協同與資訊科技研究所2.96學年度:增設參研究所碩士班各一班。(1) 資訊工程研究所(2) 資訊管理研究所(3) 工業工程與運籌資訊系碩士班3.97學年度:增設兩所研究所碩士班各一班。 (1) 電腦與通訊研究所(2) 財務金融研究所4.97學年度:增設自動化及機電整合研究所博士班一班。1. 98學年度:增設電機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一班。2. 98學年度:增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班一班。改名科大與評鑑訪視1.94學年度完成改名科大。96學年評鑑訪視。籌設研究所1. 94學年度籌備設立電子工程系碩士班及企業協同與資訊科技研究所2. 94學年度申請96學年度設立新設兩所研究所審查1.95學年度籌備設立兩個新設研究所2.95學年度申請九十七學年度設立新設參所研究所碩士班及 一所研究所博士班審查3.96學年度籌備設立參個新設研究所4.96學年度申請98學年度設立新設一所研究所碩士班及一所 研究所博士班審查5.97學年度籌備設立一所研究所碩士班及一所研究所博士班改 進 教 學 品 質改善教學環境與設備1 增設資源教室4間2.逐年改善普通教室學生桌椅(依評鑑委員建議陸續更換成為 較大桌面,本年度更換德明樓、傅德樓)3.增購教學資源設備:輕便型單槍投影機及筆記型電腦。 (新設之研究所課程研討使用)4.商管大樓地下室演講廳(ABC三間)之多媒體設備1.汰換老舊桌椅(電資大樓11間教室)。2.規劃教學資源教室。 3.持續增購教學資源設備。1.汰換老舊桌椅(公超樓、及商管大樓等40間教室)。2.持續增購教學資源設備。設置整合性及專業性學程1.持續配合各系宣導鼓勵學生申請修讀整合學程。 2.整合校內、校際資源,研擬相關整合學程。 3.整合校內師資,討論中等教育學程之規劃。 1.持續配合各系宣導鼓勵學生申請修讀整合學程。 2.整合校內、校際資源,研擬相關整合學程。 3.整合校內師資,申請中等教育學程。 1.持續配合各系宣導鼓勵學生申請修讀整合學程。 2.持續整合校內、校際資源,研擬相關整合學程。 3.設置教育學程中心組織。建立學校本位課程特色1.每年請各系審查並檢討課程規劃並請校外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以建立各系專業課程特色。2.配合期初及期末教學研討會研討。3.經課程委員會、教務會議審議納入課程規劃。1.請各系邀請專家學者參與建立各系專業課程特色。2.配合期初及期末教學研討會研討。3.經課程委員會、教務會議審議納入課程規劃。1.請各系邀請專家學者參與建立各系專業課程特色。2.配合期初及期末教學研討會研討。3.經課程委員會、教務會 議審議納入課程規劃整合校內教學資源1.協調應英系,整合校內語言教室規畫。2.協調各系、總務處整合校內視聽教室規畫。3.協調電算中心、各系,整合校內電腦教室規畫。4.建置教學資源平台,提供最新教學相關資訊。1.整合校內語言教室、成立語言教學中心。增加組長一人、職員一人。2.整合校內視聽教室、成立視聽教學組。視聽教學組辦理:(1)各類視聽教材錄製、拷貝及租借事宜。(2)視聽教材之維護檢修。(3)視聽場地管理及維護。增加組長一人、職員一人。3.整合校內電腦教室、協調電算中心,成立院級電腦教室管理單位。4.持續建置教學資源平台,提供最新教學相關資訊。1.整合校內語言教室、成立語言教學中心。2.整合校內視聽教室、成立視聽教學組。3.整合校內電腦教室、協調電算中心,成立院級電腦教室管理單位。4.持續建置教學資源平台,提供最新教學相關資訊。定期辦理教學品質評量1.教學意見反應調查表內容更新。2.教學意見反應調查結果提供教師本人、各系主任、教務長及校長參考。1.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表內容、實施方式、統計方式。2.進行教學意見反應調查e化規畫。1.持續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表內容、實施方式、統計方式。2.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e化。3.檢討是否納入教師考核參考項目。1. 研究所課程教學品質評量之建置。(1)設計符合研究所課程之課程教學意見反應表內容(2)建立研究所之課程教學意見調查之e-化平台2. 研究所課程教學意見反應調查之施測。1. 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表內容、實施方式、統計方式。2. 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e化規畫。1.持續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表內容、實施方式、統計方式。2.檢討教學意見反應調查e化。3.檢討是否納入教師考核參考項目。強化通識教育與科際整合1.持續定期於每學年檢討及辦理大學部四技一年級英文及微積分競試。2.持續配合應英系實施英文小班教學,提生學生英文能力。1.持續定期於每學年檢討及辦理大學部四技一年級英文及微積分競試。2.持續配合應英系實施英文小班教學,提生學生英文能力。提昇研究水準發行學術性刊物提昇聖約翰學報學術地位並強化出版功能1.外校與學術單位徵稿。2.學報稿件外審同左 塑造整體形象充實校訊與發行1.聖約翰校訊計畫每兩個月發行一次。2.加強學校專業特色、學術研討與交流動態報導。3.擴大發行至校友會、系友會及本校學生於校園公開取閱。4.發行校訊網路版。5.成立校園記者隊伍同左同左加強本校招生宣傳1.各系招生文宣2.全校性招生文宣3.學校VCD簡介拍攝4.學校簡介中文版5.學校簡介英文版6.全國技職校院與研究所博覽會7.招生紀念品與紙袋8.招生宣導暨職博覽會差旅與教師鐘點費9.博覽會布幕器材製作 同左同左落實行政革新執行品保系統1.實施ISO品保內與外稽2.實施ISO人員講習1.實施年度ISO品保內與外稽2.實施年度ISO人員講習3.96學年度實施ISO續約認證 1.實施ISO品保內與外稽2.實施ISO人員講習3.99學年度、102學年度實施ISO續約認證行政空間規劃1.研教組行政辦公空間硬體設備補強規劃。2.課務組行政辦公空間儲納設備補強規劃3.註冊組行政辦公設備及服務空間設備規劃4.聯合服務櫃台電腦設備資本門經費需求(千元)3,3311,992聖約翰技術學院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94至102學年度)學生事務處一、發展目標(一)涵養德才兼備,學用合一,導引校園博愛、感恩情懷。 (二)加強身心靈輔導,實現科技與人文教育並重的全人教育理念及目標。 (三)提昇學生活動層次,創造校園精緻文化,廣開溝通互動管道,增進校園倫理秩序。 (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判斷的自治能力,以建立健全人格與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配合學校升格科大理念,繼續推動學務業務,以關懷博愛、創新服務、快樂成長三大行事主軸,建立並發展全方位的學生事務。二、人力規劃:適度調整並檢討各組職掌,並依據各期計劃行事,以收成效。三、計畫作為與實施方法:經營策略計畫作為短 程(94學年度)中 程 (95-97學年度)長 程 (98-102學年度)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加 強 輔 導 服 務加 強 導 師 輔 導 功 能1.建構學生自選導師及評量制度。2.加強績優導師遴選辦法中之各項獎勵配套措施,以提昇導師服務意願。3.增加導師工作坊內容多元化,提供知性、感性的學 習與活動機會,增近互動交流並交換訓輔心得,落 實教輔合一。4.加強電子意見信箱功能,即時處理學生問題,使師生及學校行政單位有良性之溝通管道,可避免學生負面情緒反彈。5.規劃系列班級競賽並鼓勵班級舉辦活動,增近師生互動以拉近師生情誼,提昇輔導功效。6.鼓勵及培養師生主動參與校園健康管理及政策。7.推動導師對健康促進的認知,以採取正向的健康行為,進而提升個人健康技能和生活品質。1.規劃自主性導師輔導時間機制,落實導師功能。2.老師聯誼室設備汰舊換新,持續提供各類軟、硬體設備。3.協助建置永久性班級網頁,延續師生情誼。4.增強導師與家長聯繫功能,連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以落實輔導工作。5.延續各項工作,並檢討改進。6.持續評估追蹤健康促進活動實施情形,並適度修正健康策略。7.規劃請假電腦上線系統,以行政e化服務管理, 便於導師缺曠掌握管理及提昇行政作業效率。1.規劃系輔導制度,增強各系導師輔導功能,以呈現各系輔導特色。2.持續落實,精進短、中程實施內容並補強改進。3.持續落實教師健康促進理念及相關性活動進展。加 強 輔 導 服 務加 強 學 生 生 活、學 業、人 格 發 展 等 輔 導 工 作1.推動生命教育系列活動:a.配合通識教育,規劃一系列人生成長、心理輔導、生命意義等相關課程,落實全人教育理念。b.協助校牧室舉辦成年禮活動,分享成長喜悅,體認生命的意義。c.舉辦各式相關座談,分享生命價值及意義。2.增設體驗教育設施,並規劃相關活動。藉由體驗教育活動,學習關懷、體諒、合作及包容之精神,以加強學生群育教育。3.持續推動學長制:舉辦瓜竹傳情迎新活動及惜別晚宴送舊活動,建立學長(姐)及學弟(妹)間關懷互助的情誼。4.推動社團群育教育,並落實社團活動申請及參與認證制度e化。5.組訓學生健康促進社,透過健康相關課程及訓練提昇學生對健康的認知,並成為學校推動健康促進活動的種子。協助規劃活動內容,建立由下而上的推展模式,營造自動學習的環境,並透過各項健康議題活動。將健康融入日常的生活。6.營造師生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a.增購全自動血壓計,定點放置,提供師生使用。加強對健康指標的注意。 b.增購氣喘病緊急使用之噴霧治療器,以變緊急使用。 c、健康中心搬遷規劃,以利師生有較寧靜的休息空間。1、持續推動生命教育及體驗教育系列活動。2、輔導學生社團舉辦各式創新活動,引導學生從事正當休閒活動。3、推動校園法治教育:配合通識課程,舉辦民主法治及人權相關研討會,加強校園法治及人權教育。4.持續推動學生健康促進理念及活動,以提昇個人健康技能及狀態。5.持續推動營造師生安全健康學習環境。1.菁英培育,全方位關懷計劃:配合本校全人教育理念,開設菁英培育課程,激發學生潛能及學習興趣,培養人才。2.建議加開有關社區服務等領域之相關課程,兼顧理論及實際運作,以收具體成效。3.學生群育活動納入成績考核。4.因應社會脈動及學生興趣,規劃符合潮流又具教育意義之學生活動。5.持續落實學生健康促進活動推展並評估成效改進措施,。加 強 輔 導 服 務提昇住宿生活品質與設施1.提昇宿舍服務品質與功能,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與照顧學校住宿生及校外賃居同學。2.面對學校週邊租屋競爭及同學賃居安全考量,提供更安全、精緻的軟、硬體設備及人性化管理。3.全面安裝ADSL,提昇宿舍e化設備。1、持續推動並提昇宿舍及賃居同學服務項目。2、結合現行舍監人數、編組兼辦分工業務,以節省各項 事務開支。3、持續推動宿舍聯誼活動,藉由彼此認識互動,增進感 情,以產生對學校認同及向心力。4、加強充時宿舍現代化硬體設備,使住宿生能快樂學習成長。5、配合校外租屋之趨勢潮流及研究生、僑外生住宿區, 整建宿舍部分房間內部,2人套房或2人雅房。1.持續推動並提昇宿舍及賃居同學服務項目2.持續推動宿舍聯誼活動,藉由彼此認識互動,增進感情,以產生對學校認同及向心力。3.檢討規劃汰舊,改建一或二棟設施完善多功能的宿舍, 提供更精緻化,人性化的服務。加 強 輔 導 服 務精進服務教育及環保教育1.鼓勵由導師指導四技一年級服務教育,以激勵學生服務興趣與意願,增加師生情誼。2.由服務教育同學協助部份校園環境清潔工作。3.推動服務學習認知並結合通識教育的內涵,建立全人的教育理念。1.持續推動服務教育協助部分校園環境清潔工作。2.規劃成立學生服務組,為一專責單位,負責各項服務活動執行。3.持續推動服務教育朝向多元、精緻有效率的教育。1.持續推動短中程各項措施。2.結合校外民間服務機構資源,規劃更寬廣服務學習行 為,發展為本校特色目標。落實行政革新行政組織人力調整1.規劃成立學生服務組之組織人員、編制及工作職掌。2.成立新單位之各項前置作業進行。3.【學生服務組】設置成立,持續推動全校學 生各項服 務學習業務及活動。塑 造 整 體 形 象學 生 校 外 公 益 活 動 推 動1.配合學校升格科大政策,積極規劃各類有助提昇學校形象之活動。2.規劃參與社區服務之總體目標、對象及服務次數:定期探訪療養院及安老院,並積極安排參與學生之教育訓練,以期達到服務學習成效。3.建立校外公益團體服務聯盟機制: a.與社區中、小學簽訂服務協議。 b.與社區服務機構建立合作模式,以提供學生從事志工服 務及學習服務成長機會。 c.與公益團體合作進行義賣及募集發票等公益活動。4.推動學生海內、外服務學習參訪活動: a.規劃國外服務學習參訪計劃,並提供獎勵補助,以拓展 學生服務學習領域,並培養具國際觀之恢宏氣度現代青 年。 b.輔導學生團體組成服務隊,前往國內山區、偏遠地區從 事弱勢團體服務工作。5 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及校際活動,爭取佳績,為校爭 光: a、提供學生參與各式活動之機會,積極培訓,增強實力, 為校增光,除造就其成就及榮譽感外,對學校形象有 正面提昇之功效。 b、提供獎助經費,獎勵表現優異團隊及個人。6.遴選親善大使並輔導成立社團,並給予各項教育訓練,成為學生代表,協助學校各項典禮及活動之接待服務等工作。7.鼓勵社團承接校際性活動及競賽,藉由活動之規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協調之能力。8.與鄰近地區、學校、醫療機構及民間團體建立健康伙伴關係,推廣公益活動。1.持續推動學生海內、外服務學習參訪活動。2.鼓勵並輔導學生自治團體,承辦校外公益活動,除提昇學校形象,並可培養學生獨立辦事及協調之能力。3.持續推動短程計畫各項工作,並加以檢討改進。4.將健康促進成果,配合校際、地區活動呈現,藉以塑造本校健康整體形象。1.鼓勵自治性社團規劃大型公益活動,提昇學校形象。2.組織海外服務團隊,拓展學生視野。3.持續並精進短、中程計畫各項工作,並配合學校政策推 動有益提昇形象之各項活動。4.持續並推動各項健康促進公益活動,以塑造健康整體形 象。資本門經費需求(千元) 3,41021,800聖約翰技術學院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94至102學年度)學生事務處一、發展目標(一)涵養德才兼備,學用合一,導引校園博愛、感恩情懷。 (二)加強身心靈輔導,實現科技與人文教育並重的全人教育理念及目標。 (三)提昇學生活動層次,創造校園精緻文化,廣開溝通互動管道,增進校園倫理秩序。 (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判斷的自治能力,以建立健全人格與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配合學校升格科大理念,繼續推動學務業務,以關懷博愛、創新服務、快樂成長三大行事主軸,建立並發展全方位的學生事務。二、人力規劃:適度調整並檢討各組職掌,並依據各期計劃行事,以收成效。三、計畫作為與實施方法:經營策略計畫作為短 程(94學年度)中 程 (95-97學年度)長 程 (98-102學年度)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加 強 輔 導 服 務加 強 導 師 輔 導 功 能1.建構學生自選導師及評量制度。2.加強績優導師遴選辦法中之各項獎勵配套措施,以提昇導師服務意願。3.增加導師工作坊內容多元化,提供知性、感性的學 習與活動機會,增近互動交流並交換訓輔心得,落 實教輔合一。4.加強電子意見信箱功能,即時處理學生問題,使師生及學校行政單位有良性之溝通管道,可避免學生負面情緒反彈。5.規劃系列班級競賽並鼓勵班級舉辦活動,增近師生互動以拉近師生情誼,提昇輔導功效。6.鼓勵及培養師生主動參與校園健康管理及政策。7.推動導師對健康促進的認知,以採取正向的健康行為,進而提升個人健康技能和生活品質。1.規劃自主性導師輔導時間機制,落實導師功能。2.老師聯誼室設備汰舊換新,持續提供各類軟、硬體設備。3.協助建置永久性班級網頁,延續師生情誼。4.增強導師與家長聯繫功能,連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以落實輔導工作。5.延續各項工作,並檢討改進。6.持續評估追蹤健康促進活動實施情形,並適度修正健康策略。7.規劃請假電腦上線系統,以行政e化服務管理, 便於導師缺曠掌握管理及提昇行政作業效率。1.規劃系輔導制度,增強各系導師輔導功能,以呈現各系輔導特色。2.持續落實,精進短、中程實施內容並補強改進。3.持續落實教師健康促進理念及相關性活動進展。加 強 輔 導 服 務加 強 學 生 生 活、學 業、人 格 發 展 等 輔 導 工 作1.推動生命教育系列活動:a.配合通識教育,規劃一系列人生成長、心理輔導、生命意義等相關課程,落實全人教育理念。b.協助校牧室舉辦成年禮活動,分享成長喜悅,體認生命的意義。c.舉辦各式相關座談,分享生命價值及意義。2.增設體驗教育設施,並規劃相關活動。藉由體驗教育活動,學習關懷、體諒、合作及包容之精神,以加強學生群育教育。3.持續推動學長制:舉辦瓜竹傳情迎新活動及惜別晚宴送舊活動,建立學長(姐)及學弟(妹)間關懷互助的情誼。4.推動社團群育教育,並落實社團活動申請及參與認證制度e化。5.組訓學生健康促進社,透過健康相關課程及訓練提昇學生對健康的認知,並成為學校推動健康促進活動的種子。協助規劃活動內容,建立由下而上的推展模式,營造自動學習的環境,並透過各項健康議題活動。將健康融入日常的生活。6.營造師生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a.增購全自動血壓計,定點放置,提供師生使用。加強對健康指標的注意。 b.增購氣喘病緊急使用之噴霧治療器,以變緊急使用。 c、健康中心搬遷規劃,以利師生有較寧靜的休息空間。1、持續推動生命教育及體驗教育系列活動。2、輔導學生社團舉辦各式創新活動,引導學生從事正當休閒活動。3、推動校園法治教育:配合通識課程,舉辦民主法治及人權相關研討會,加強校園法治及人權教育。4.持續推動學生健康促進理念及活動,以提昇個人健康技能及狀態。5.持續推動營造師生安全健康學習環境。1.菁英培育,全方位關懷計劃:配合本校全人教育理念,開設菁英培育課程,激發學生潛能及學習興趣,培養人才。2.建議加開有關社區服務等領域之相關課程,兼顧理論及實際運作,以收具體成效。3.學生群育活動納入成績考核。4.因應社會脈動及學生興趣,規劃符合潮流又具教育意義之學生活動。5.持續落實學生健康促進活動推展並評估成效改進措施,。加 強 輔 導 服 務提昇住宿生活品質與設施1.提昇宿舍服務品質與功能,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與照顧學校住宿生及校外賃居同學。2.面對學校週邊租屋競爭及同學賃居安全考量,提供更安全、精緻的軟、硬體設備及人性化管理。3.全面安裝ADSL,提昇宿舍e化設備。1、持續推動並提昇宿舍及賃居同學服務項目。2、結合現行舍監人數、編組兼辦分工業務,以節省各項 事務開支。3、持續推動宿舍聯誼活動,藉由彼此認識互動,增進感 情,以產生對學校認同及向心力。4、加強充時宿舍現代化硬體設備,使住宿生能快樂學習成長。5、配合校外租屋之趨勢潮流及研究生、僑外生住宿區, 整建宿舍部分房間內部,2人套房或2人雅房。1.持續推動並提昇宿舍及賃居同學服務項目2.持續推動宿舍聯誼活動,藉由彼此認識互動,增進感情,以產生對學校認同及向心力。3.檢討規劃汰舊,改建一或二棟設施完善多功能的宿舍, 提供更精緻化,人性化的服務。加 強 輔 導 服 務精進服務教育及環保教育1.鼓勵由導師指導四技一年級服務教育,以激勵學生服務興趣與意願,增加師生情誼。2.由服務教育同學協助部份校園環境清潔工作。3.推動服務學習認知並結合通識教育的內涵,建立全人的教育理念。1.持續推動服務教育協助部分校園環境清潔工作。2.規劃成立學生服務組,為一專責單位,負責各項服務活動執行。3.持續推動服務教育朝向多元、精緻有效率的教育。1.持續推動短中程各項措施。2.結合校外民間服務機構資源,規劃更寬廣服務學習行 為,發展為本校特色目標。落實行政革新行政組織人力調整1.規劃成立學生服務組之組織人員、編制及工作職掌。2.成立新單位之各項前置作業進行。3.【學生服務組】設置成立,持續推動全校學 生各項服 務學習業務及活動。塑 造 整 體 形 象學 生 校 外 公 益 活 動 推 動1.配合學校升格科大政策,積極規劃各類有助提昇學校形象之活動。2.規劃參與社區服務之總體目標、對象及服務次數:定期探訪療養院及安老院,並積極安排參與學生之教育訓練,以期達到服務學習成效。3.建立校外公益團體服務聯盟機制: a.與社區中、小學簽訂服務協議。 b.與社區服務機構建立合作模式,以提供學生從事志工服 務及學習服務成長機會。 c.與公益團體合作進行義賣及募集發票等公益活動。4.推動學生海內、外服務學習參訪活動: a.規劃國外服務學習參訪計劃,並提供獎勵補助,以拓展 學生服務學習領域,並培養具國際觀之恢宏氣度現代青 年。 b.輔導學生團體組成服務隊,前往國內山區、偏遠地區從 事弱勢團體服務工作。5 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及校際活動,爭取佳績,為校爭 光: a、提供學生參與各式活動之機會,積極培訓,增強實力, 為校增光,除造就其成就及榮譽感外,對學校形象有 正面提昇之功效。 b、提供獎助經費,獎勵表現優異團隊及個人。6.遴選親善大使並輔導成立社團,並給予各項教育訓練,成為學生代表,協助學校各項典禮及活動之接待服務等工作。7.鼓勵社團承接校際性活動及競賽,藉由活動之規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協調之能力。8.與鄰近地區、學校、醫療機構及民間團體建立健康伙伴關係,推廣公益活動。1.持續推動學生海內、外服務學習參訪活動。2.鼓勵並輔導學生自治團體,承辦校外公益活動,除提昇學校形象,並可培養學生獨立辦事及協調之能力。3.持續推動短程計畫各項工作,並加以檢討改進。4.將健康促進成果,配合校際、地區活動呈現,藉以塑造本校健康整體形象。1.鼓勵自治性社團規劃大型公益活動,提昇學校形象。2.組織海外服務團隊,拓展學生視野。3.持續並精進短、中程計畫各項工作,並配合學校政策推 動有益提昇形象之各項活動。4.持續並推動各項健康促進公益活動,以塑造健康整體形 象。資本門經費需求(千元) 3,41021,800聖約翰技術學院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94至102學年度)技術合作處一、 發展目標與特色優先以配合本校短程發展計畫,完成改名為聖約翰科技大學為本處之主要目標。並期望能藉由持續提昇教學、研究與服務之質與量為特色,而在中長程的發展過程中持續落實,使本校能承續並發揚聖約翰精神而成為一所兼俱理論與實務應用型一流大學為目標。具體之作為與特色包括有:(一)開發結合校內、外教學資源,提昇本校推廣教育之廣度與深度並提供多元進修管道予畢業生及校友升學及進修。(二)開發整合校內、外及就業輔導資源及提供多元就業諮詢及就業管道予畢業生及校友媒合就業機會。(三)利用e化資訊系統,提昇畢業生生及校友升學及就業及服務功能。(四)開發結合校內、外研究資源提升產學及國際合作績效。(五)成立技術研究中心,落實對產業技術移轉績效。二、 發展目標(一)開發結合校內外教學及就業輔導資源,積極推廣多元化推廣教育課程及加強畢業生及校友升學就業服務績效。1.短程目標:積極整合校內外教學、服務及就業輔導資源,提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就業輔導績效。2.中程目標: 規劃e化資訊系統及彙整校內外教學、服務及就業輔導資源,持續提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就業輔導績效。3.長程目標: 建置e化資訊系統強化推廣教育、就業輔導及校友服務資訊網路系統,達到隨時隨地均能提供溝通服務目標。(二)運用e化資訊系統,提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進修、就業等服務功能。1.短程目標: 彙整校內外就業輔導資源,籌畫e化資訊系統,提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進修、就業等服務功能。2.中程目標: 建置e化資訊系統,提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進修、就業等服務功能。3.長程目標: 擴充及增強e化資訊系統,提昇畢業生及校友升學、進修、就業等服務功能。(三)提升產學及國際學術合作績效。1.短程目標: 提升本校執行產學合作計畫質與量,滿足改名科技大學之要求。2.中程目標: 持續積極爭取政府及民間研究資源,提升研究績效,積極爭取辦理國際學術交流活動。3.長程目標: 提升本校為北海地區產學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辦理具有區域特色相關科技人文研討會活動。(四)成立技術研發中心,落實對產業技術轉移績效。1.短程目標:協助已成立之跨系所研究中心,擴大研究內涵與方向,成立工商服務及產學合作推動之功能性小組,整合各系之研發能量。2.中程目標:協助各系發展核心技術,成立各系之核心研發團隊。3.長程目標:推動跨系跨領域之研發計畫,並據以對外強化對產業技術轉移績效,確立本校成為區域產學研發中心之功能與地位。三、 人力規劃職稱期別 人數處長組長組員工讀生短期計畫1333中期計畫1333長期計畫1333四、計畫作為與實施方法:經營策略計畫作為短 程(94學年度)中 程 (95-97學年度)長 程 (98-102學年度)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加強學生輔導加強畢業生就業及生涯發展輔導1.持續鼓勵畢業班參與: a.大學就業博覽會、生涯規劃營、就業先修營及。 b. 社會新鮮人研習營等, c. 辦理企業經理人駐校、就業、生涯輔導講座及。 d. 企業參訪,並獎勵輔導學生取得技術士技能證照,提昇學 生就業競爭力。2.辦理各類升學講座鼓勵有志升學學生,報考國內外研究 所碩士班。1. 鼓勵各系實習制度之規劃、建立、推動與落實,強化本校師生實做能力。2. 辦理教師實務技能檢定輔導班,鼓勵各師積極取得乙級以 上證照。1. 接續中期發展計畫,成立推廣教育中心,以擴大推廣教育規模及績效。2. 建立各類人才庫及求才網,使其本校具有媒合就業競爭優勢。輔導學生證照考試1.協助學生順利通過證照考試,增加就業競爭力,本處擬增 購證照技能考試相關叢書並開設證照輔導班,加強學生 專業領域的實作能力,順利考取證照。2.獎勵措施鼓勵學生考取證照,學生若於就學期間取得行政院 勞委會職訓局乙級技術士證照者,可申請獎勵金新台幣參仟圓整,取得甲級技術士證照者,或取得考試院專業技師資格者,可申請獎勵金新台幣貳萬伍仟圓。1. 規劃及鼓勵各系培訓選手參加各級技能競賽,獎勵學生參與英語及電腦檢定。鼓勵各系訂定學生英語、電腦及專業技能檢定及證照取得列為畢業必要條件。提昇研究水準擴大產學合作1. 整合產學合作廠商、校友企業、社區及技職教育聯 盟夥伴,開發校外教學、研究及服務資源;包括建 置合作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技合處、資管系)、協助辦理北海岸各社區大學教學課程、參與北區技職教育聯盟及透過企業經理人駐校專題座談,擴大與上下游各級學校之合作,建立教育合作夥伴關係。2. 接受機關及廠商委託辦理員工教育訓練專案。接受機關及 廠商委託研究開發專案。3. 接受廠商委託有關校正檢測服務專案。4. 提升各系產學合作內涵,達到各系至少每年完成6-8件案 件並提出具體成果,以符合改名科技大學要求。5. 成立工商服務及產學合作推動之功能性小組,媒合校內研發能量與產業需求。6. 持續推動跨國整合型產學合作計畫。1. 鼓勵各系確立各系之核心技術及成立核心研發團隊。2. 落實工商服務及產學合作成果,積極研擬具體可行之法規,逐步增加產學合作計畫獲利的幅度。3. 成立創育中心或同等研發單位,延伸本校高階人力之專長與貢獻。4. 持續推動跨國整合型產學合作計畫。1. 鼓勵各師申請專利並鼓勵各師發展本位核心技術協助解決廠商各類技術問題。2. 推廣學校相關研發成果,以提升本校成為北海岸地區技術推廣服務中心。3. 推動參與跨校產學合作計畫。 確立產學合作計畫及創 育中心獲利的穩定,以達自給自 足甚而成為學校經營經 費務來源。推動國際交流與舉辦學術研討會1. 整合目前各系及研發中心老師所爭取之國科會、教育部等相關政府機構研究計畫及產學合作計畫執行中之師生研發核心技術為基礎,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推動學術性之國際交流。 2. 鼓勵各系及研發中心老師組成核心研發團隊積極爭取辦理 國內外學術研討會,以確實達到技術資訊充分交流並激發 潛在之研發能量。1.持續整合目前各系及研發中心老師組成核心研發團隊積極爭取研究計畫並發展核心技術,以利推動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於本校辦理。1. 擴大跨國際教育合作夥伴關係。2. 增加建立與不同地區之姊妹學校。3. 積極推動辦理國際型研討會。發展服務推廣增加推廣教育班次與課程多元化1. 繼續承接政府單位委 辦之職業技能訓練班及研習活動。2. 持續配合政府證照政策,辦理相關技術士證照輔導班。3. 擴大辦理各種非學分 推廣教育班之規模,增加辦學成效。4. 規畫與市區大專校院合作開設推廣教育班,以便利學員參與 深化辦學內涵。1. 強化學習型組織功能,並建立學習型社區,落實服務社區的大學辦學宗旨。 穩定推廣教育之營運達到永續經營之長程目標。加強系友會、校友會功能1. 整合校友企業、產學合作廠商、社區及技職教育聯盟夥伴,開發校外教學、研究及服務資源;包括建置校友會及校友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技合處、資管系)、協助辦理北海岸各社區大學教學課程、參與北區技職教育聯盟及透過企業經理人駐校專題座談,擴大與上下游各級學校之合作,建立教育合作夥伴關係。2. 啟動校友會網站上線運作服務全球校友。3. 協辦聖約翰技術學院暨聖約翰大學校友聯合年會。4. 協辦校友會舉辦各項活動,加強校友聯誼與交流。 積極鼓勵及輔導各系辦理系友會會務推廣。1. 持續整合校友企業、產學合作廠商、社區、技職教育聯盟夥伴及綜合高中及高職等下游學校,開發校外內教學、研究及服務資源。2. 建立完整校友資訊網路。1. 籌組及成立海外各地校友分會,擴大服務層面。 持續持續鼓勵及輔導各系辦理海外系友會會務推廣。資本門經費需求(千元)300900聖約翰技術學院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計劃(94102學年度)進修部一、發展目標(一)進修部特色目標:生師產學合作之建立。(二)改善教學品質,實現學以致用。(三)行政資源整合與效能提昇二、人力規劃(一)改設在職專班教學組:置組長1人,職員2人。(二)進修部置部主任1人,教務組置組長1人,職員3人、學生事務組置組長1人,職員1人、總務組置組長1人,職員1人、在職專班 教學組置組長1人,職員2人、 三、計劃作為與實施方法經營策略計劃作為短 程(94學年度)中 程(9597學年度)長 程(98102學年度)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實 施 方 法提昇研究水準擴大產學合作1.執行93學年度計劃(1) 在職專班已進行(2) 在職專班逐系辦說明會2.生師產學合作小組正式運作3.檢討93學年度計劃成效,並修正以利統合全校資源,協助學生解決工作上的技術問題。4.技術交流互動網頁設立(1)學生工作上技術問題上傳。(2)公告給合作小組成員分析及提出解決方法或建議。(3)工作經驗或技術交流之討論平台1.輔導學生依其工作性質或公司產品,作為專題項目。2.依學生所提需求,選派教師專案輔導。3.協調技合處共同規劃產學合作之可能性。4.技術交流互動網頁成效(1)評估與修正(2)成果展示1.生師產學合作小組納入技合處成為常設單位。由學生的工作及公司產品發掘產學合作項目,或論文題目。2.成立聖約翰技術交流互動網站。(1)開放業界上傳待解決之技術問題。 (2)產學合作小組先做類別分析,並轉寄專長相符之所有老師。(3)彙整解決方法回傳。3.洽訪支援事項或合作改進教學品質設置整合性及專業性程1.各系規劃23門專業課程,敦聘具實務經驗之業界專才,擔任授課教師。2.各系擬定專題製作辦法及安排口試,以深化技術養成教育。1.鼓勵教師參加專利申請實務訓練。2.開授創造性工程等課程,以啟發學生的創造 力。1.跨系實驗設備整合,開授實用課程,使進修部同 學工作所需之技能,得以由學校直接訓練。2.由企業專才共同參與課程規劃及實驗內容擬定。改善教學環境與設備1.鼓勵教師編寫遠距教學教材。2.補足教學設備(1)可攜式單槍投影機1台。 (2)筆記型電腦1台。3.整合各系資源教室,跨系支援,以利教學電子化之全面實施。4.在校生相片建檔,增加選修班依學號或姓名列印功 能,提供任客教師認識學生點名用。1.各系選定23門課,執行遠距教學。2.低照度投影機汰舊,改用單槍投影機。1.各課程編寫教學教材,上網成為各系之教學輔助 平台。2.推動各系實務教材設計委員會之成立,以符合 在職班學生的性質。定期辦理教學品質評量1.教學意見反應調查(1) 評量表進修部執行。(2) 座談會各系分別辦理。2.各校教學評量蒐集提供教務處做評量表之設計參考。1.除座談會外,其他教學評量相關事項,配合教務處共同執行。2.由各系規劃學生學習成就檢定,完成自我認證題庫之建立。1.配合教務處所規劃之各項教學評量作業。2.檢討“學習成就自我認證”題庫,並調整相關授 課內容。持續校園規劃行政單位位置重整與規劃1.學籍資料室增加監控系統。2.校園安全防護措施 (1)監視、警報與通訊。 (2)夜間照明。3. (1)進修部會議暨研討室設施(備)添購更新。(2)進修部電腦週邊設備更新規劃。1.依校園整體規劃,擬定配合措施及編列相關預算。2.增設油印室及庫房一間。1.依校園整體規劃,擬定配合措施及編列相關預算。2.城區部(分部)設立之規劃。加強輔導服務加強學生生活輔導與服務1.產業分析及生涯規劃之專題講座(各系均辦12場)。2.學生社團及委員會溝通管道之暢通。3.導師知能研習及相關會議。4.學生專車委員改組與培訓。5.系學會改組與培訓。6.學生班網檢討與改進。7.各項學生證明、文件、表格防偽措施檢討與改進。1.夜間活動專屬空間規劃及充分開放。(採管理人員加班方式)2.夜間及假日學務系統承辦人員工作時段調整規劃。3.夜間及假日導師遴選辦法之檢討與修正。1.配合學務處總體規劃。落實行政革新組織架構調整1.改設在職專班教學組 (1)組長1人。 (2)職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