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心得(二十七).doc_第1页
《道德经》读书心得(二十七).doc_第2页
《道德经》读书心得(二十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读书心得(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 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即无行、无言、无计、无闭、无结。 瑕谪-瑕疵谪过。 【译文】 善于行走便不会留有辙迹,善于言说便无可指谪,善于计谋便不用筹策; 善于闭阖,不用关键锁钥却不能开;善于捆绑,不用绳索却不能解。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救助人,却没人会被遗弃; 总是善于救事(物),却没事(物)会被遗弃。这就叫做明智。 所以,善于做人的人,不好为人师;不善于做人的人,喜好别人的资助(财物或富有)。 不看重自己为别人的老师(不好为人师),不喜好别人的资助(财物或富有),虽然智慧却像个痴迷不悟的人,这就叫精微奥妙的道理。 【领会&思考】 前面五句,是说无为无所不为的道理。怎么讲呢?行走要想不留痕迹,只有不走;言谈,要想不被指责,只有不说;任何计谋,不可能不筹策的,因此只有不计,才没有筹策可言。善闭,就是不闭,凡闭都需上栓落键,只有不闭,才不需要关键。善结即不结,凡结没有不用绳索的,只有不结,才无需绳索。那怎么无所不为了呢?显然,无为不是绝对的什么都不做,它是顺其自然的有为,因此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比如上面五个善于: 善行即不行,不下堂、不出门,却知天下事;善言即无言,当然无可指责;善计即不计,守一不计,则不用筹策而可.,这与清净无我、普度众生的佛法完全相通。 圣人明白无为无所不为的道理,因此救人救事,顺应自然而为(即无为),所以不会有被救遗弃之人或物。比如行善,圣人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会按规律办事,想得持久永恒、全面,所以不会有遗弃。我们知道一件相反的事情,某某国家的慈善政策,一开始大家觉得都是好的,几十年过去,这个政策造成国家负债累累,想要改都很难改,为什么?因为人民已经形成习惯。这个就不能算善人善事。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所以老子说,善人善事就叫袭明,袭明就是循道,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当然明智。 作后一段,是讲到了做人的道理。做人也要无为。善于做人的人,不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不外乎欲想有为,人之根本预想无为又何必去为人师呢?人之欲想有为,不外乎名闻利养、功名利禄,可以通称为财物。喜好别人的财物,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最后一句,是说善于做人的人,不好为人师,不好人资助、财物,这样是大智慧,表相上看起来却好像执迷不悟,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是大众迷惑颠倒啊。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回归道纯朴自然的状态了。试想,人要都是这样,人际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