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开发及保护.doc_第1页
民族文化的开发及保护.doc_第2页
民族文化的开发及保护.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开发及保护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在提高西部各民族生活水平, 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会给西部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 甚至会使一些民族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 不知不觉中丧失掉自我, 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而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民族文化,并把它当作民族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一、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它体现着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也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1.文化资源在减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相对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区与外界交流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文化资源消逝、流失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古老的工艺制品、生产工具越来越成为稀罕物,有些民间手工艺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面临失传, 一些古建筑或遗址被毁弃等。比如茂县校场的点将台等遗址,被毁坏得比较严重。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珍惜和保护, 防止流失、被毁和灭绝。 2.文化符号在消逝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承载着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心理认同的核心力量。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符号正在慢慢地消逝。一方面,文化符号的传承受阻。比如:羌语的使用者越来越少,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被认同等。另一方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原生态”的文化符号开发成了 “伪文化、伪民俗”,这必将使民族文化遭到破坏,进而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在保护中开发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因此, 不能用同一的价值观去评价其它文化的先进还是落后。东部许多发达的农村地区因过多使用化肥、农药, 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而西部民族地区却因科学地利用了自然资源, 使自然资源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因此, 解读一个民族, 首先是从文化开始, 只有文化上认同, 才会有情感上的认同, 才会有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可再生性, 一旦破坏了就不可能恢复, 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 具有其他文化所无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民族文化就是要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保存下来。用它来复制更新的文化。没有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 先进文化的创造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切实保护,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2、在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 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是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些传统聚居区、历史文化遗址, 不需要大的加工, 本身就是极好的资源。一些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可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如桃坪羌寨、羌族的释比、转山会等都赢得了文化界的赞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无限的开发潜能, 只要我们认真保护, 科学开发, 民族文化将是一个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藏。文化的产业化不但可以使民族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