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骨科学复习.doc_第1页
中西医骨科学复习.doc_第2页
中西医骨科学复习.doc_第3页
中西医骨科学复习.doc_第4页
中西医骨科学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键入文字08中西医骨科复习整理By 08中西医学委一大题(病案类):建议重点看书啊,诊断、治疗重点看。 1.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导致椎间盘内外力失衡,使椎间盘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压迫脊髓(圆锥),马尾,血管或者神经根而产生的腰腿痛综合征。诊断要点:1.症状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2.体征 有坐骨神经受压的体征。3.影像学检查 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且突出的节段,位置与上述症状体征相符。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卧床休息 应卧硬板床休息,尤其是初次发病时。(二)腰椎推拿按摩治疗 常与腰椎牵引配合,可以在非麻醉下实行手法或配合硬膜外麻醉后推拿。(三)中医辨证治疗1.气滞血瘀 舒筋活血汤加减内服,配合双柏散制成水蜜外敷。2.风寒阻络 蠲(蠲)痹汤或多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坎离砂外用。3.肾精不足,气血两虚 补阳还五汤加减。(四)对症治疗 可用消炎痛,布洛芬等NSAIDs药物内服,以消炎止痛。对于慢性期患者,可行神经根封闭,椎管内注药等治疗。(五)功能锻炼 急性期,慢性期或缓解期主要进行腰背伸肌肉锻炼。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可以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髓核摘除术,或半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术,以及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腰椎管狭窄症:各种原因导致腰椎椎管,神经根通道,椎间孔的变形或狭窄而引起马尾神经,腰骶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病症,称为腰椎管狭窄症,又称为腰椎管狭窄综合征。诊断要点:1.症状 长期慢性腰臀部疼痛不适,间歇性跛行,腰过伸受限,且逐渐加重。2.体征 长期检查早期无明显异常,后期可出现坐骨神经受压的体征。3.影像学检查 腰椎X线片,椎管造影,CT检查,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及椎管狭窄的程度。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 卧床休息 一般休息23周可以缓解套腿痛,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二)腰围保护 可以协助缓解肌肉劳累。(三)腰功能锻炼 加强腰背肌,腹部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四)手法推拿按摩 患者仰卧位,行腰痛部按法,揉法,点穴法,擦法等手法,患者平卧主要行点穴法。同时配合腰部关节活动,牵抖法和双下肢关节活动等手法治疗。(五)中医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 舒筋活血汤加减内服,配合双柏散制成水蜜外敷。2.风寒阻络 蠲(蠲)痹汤或多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坎离砂外用。3.肾精不足,气血两虚 补阳还五汤加减。(六)抗炎止痛药 在疼痛症状较严重时,内服消炎痛,布洛芬等消炎镇痛剂。(七)封闭治疗 可应用泼尼松龙12.5mg,0.5%1%普鲁卡因100200mg混合后行腰痛点封闭或椎管内封闭治疗。二.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椎板成形术,椎板切除减压术,多配合内固定及植骨,以重建脊柱的正常生理序列和稳定性。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4.痛点封闭无显效。5.排除颈椎外病变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二).脊髓根型颈椎病1.临床表现出颈脊髓损害的表现。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3.排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三).椎动脉根型颈椎病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增生。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排除椎动脉段和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四).交感根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治疗:一般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行非手术治疗。一. 非手术治疗(一) 中医辨证治疗1.气血凝滞 复元活血汤加白芍,木瓜,僵蚕,陈皮,细辛,葛根。2.风寒湿痹 以蠲痹汤加葛根,木瓜,细辛,青皮。3.肝阳上亢 天麻钩藤饮加减。4.气血亏虚 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加减。(二) 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取端庄位枕颌带牵引。(三) 按摩推拿疗法 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四) 固定疗法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可适当固定颈部。(五) 可取穴大椎,百劳,风池,风府等。(六) 药物治疗 疼痛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治疗,麻木症状可选用神经营养药治疗,神经症状重者可选用脱水,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等治疗。(七) 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行离子导入;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感应电或其他热疗。二. 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方式有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3.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按骨折的部位:1.头下部,颈中部骨折。2.基底部骨折。按X线片的表现:1.外展型骨折。 2.内收型骨折。按骨折错位程度(Garden 型):型不完全骨折,部分嵌插。型无移位的完全骨折。型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股骨头呈外展位。型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两骨折片完全分离。血运途径:1.关节囊的小动脉,供应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的血运。2.股骨干滋养动脉,仅营养股骨颈基底部。3.圆韧带的小动脉,仅能供应股骨头内下部分的血运。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来自关节囊和圆韧带的血管,股骨颈骨折易损伤股骨头的血运,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叫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位置:1.顺粗隆间型骨折。(顺粗隆间粉碎型最为常见) 2.反粗隆间型骨折。 3.粗隆下型骨折。(4)鉴别诊断:股骨颈骨折与股骨间粗隆骨折共同点:两者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全身并发症大致相仿,在拍摄X 线片前往往不易鉴别。不同点:1.年龄。后者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患者为高,而青、壮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儿童中更为罕见;2.局部体征:粗隆间骨折压痛点多在大粗隆处,瘀肿较重,而股骨颈骨折瘀肿较轻,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另外,粗隆间骨折往往伤肢的外旋和短缩畸形亦常较明显;3.结合X 线检查方可明确。二简答题:1.创伤性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失血所致的心排出量及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灌注下降,各生命重要器官因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综合征。治疗 一.抗休克治疗(一)紧急治疗 及早建立静脉通路。(二)补充血容量 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通常首先采用晶体液。(三)积极处理原发病。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1.血管收缩剂(1)去甲肾上腺素(2)间羟胺(阿拉明)(3)多巴胺2.血管扩张剂(1)受体阻滞剂(2)抗胆碱能药物(2)中医辨证治疗:1、气脱型:独生汤。2、血脱型:当归补血汤。3、阴脱型:生脉散。4、阳脱型:参附汤。5、气滞血瘀型:血府逐瘀汤。2.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指四肢骨筋膜间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肌肉坏死,神经麻痹等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简单处理: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人体受到严重创伤,骨折或在手术后,出现以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简单处理:通过给氧,建立通畅气道,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及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长时间挤压,造成肌肉组织缺血坏死,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为特点的一系列症候群。简单处理:及早解除重物压迫,患肢制动,并饮用碱性饮料。(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骨筋膜室综合征救治不及时就会发展为挤压综合征,因而两者同属一个疾病范畴,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挤压综合征的一个局部类型或过程。)3.肩关节脱位是指肩胛骨关节盂与肱骨头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也称肩肱关节脱位。分型:1.前脱位;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2.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3.后脱位。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2.症状 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障碍。(典型的“方肩”畸形。)3.体征 关节盂空虚,直尺试验阳性;搭肩试验阳性。4.影像学检查 肩关节正位,穿胸侧位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和确定是否并发骨折。)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手法复位(脱位后应尽快复位) 1.牵引推拿法2.手牵足蹬法3.拔伸托入法(二)固定方法 二.手术治疗 直接切开复位,采用Kocher切口4.颈椎病的分型:的分型、诊断和治疗。(已解)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诊断要点:1.晨僵至少1小时(6周或6周以上)。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或6周以上)。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一个关节肿胀(6周或6周以上)。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或6周以上)。 5.类风湿关节。 6.手X线变化。 7.RF(类风湿因子)阳性。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P438)6.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P446)诊断要点:1.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2.腰椎前后屈伸和侧方活动受限;3.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4.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至4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及至4级。(如果患者具备第4条并分别附加1-3条中的任何1条,可确诊为强制性脊柱炎。此标准缺乏早期诊断强制性脊柱炎的敏感性。)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中医辨证治疗1、寒湿痹阻 篴婢汤河桂枝汤加减。2、湿热阻络 四妙散和宣痹汤加减。3、肝肾阴虚 虎潜丸和当归鸡血藤汤加减。4、肾阳虚亏 右归丸和独活寄生汤加减。5、瘀血痹阻 身痛篴淤汤和大黄蛰虫丸加减。(二)外治法 1.热熨法 2.熏蒸法3.手法治疗4.针灸治疗(三)常用中成药(四)西药治疗 1.非甾体消炎药 2.柳氮磺胺嘧啶 3.甲氨蝶呤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沙立度胺(反应停)二.手术治疗:1.人工关节置换术2.脊柱截骨术7.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最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多数与过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或长期酗酒有关,也有少部分患者找不到发病原因,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P458)分期:(P462表格)坏死分期关节间隙股骨头外形骨小梁X线诊断功能性诊断与活检 单纯骨坏死正常正常正常或轻度骨质疏松不可能血液动力学检查可能阳性正常正常骨质疏松混有硬化可能组织病理可以肯定坏死并塌陷正常头扁,软骨下梗塞,塌陷死骨形成肯定肯定狭窄塌陷顶端破裂与骨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必须配合活检8.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P472表格)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年龄成年多见青少年多见生长方式多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多滋润性生长,生长迅速症状多无症状疼痛固定,持续,逐渐加重,夜间痛体征肿块无压痛,皮肤正常,无转移压痛,皮肤发热,静脉曲张,晚期转移X线边界清楚,无骨膜反应边界不清,有骨膜反应实验室检查正常某些特殊检查异常病理细胞分化好,近于正常细胞分化差,异形,大小不等,有病理核分裂9.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鉴别:(P122表格)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肘关节脱位肘关节部分活动肘关节不能活动肘后三角无变化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化上臂短缩,前臂正常上臂正常,前臂短缩10.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定义和治疗: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P96)(1).非手术治疗:无移位的裂缝骨折或嵌插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1-2周即可开始活动。有移位骨折可按:手法复位固定方法(夹板)药物治疗进行治疗。(2).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可选用螺钉固定,钢板内固定,临床常用特殊形态的钢板,如T形钢板。(P98)三名词解释:1.CE角:即中心边缘角,是波金线与股骨头骨化中心中点至髋臼最外缘连线相交的夹角,正常为2040,夹角小于20提示有髋臼发育不良或存在髋关节脱位。2.髋臼指数:在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通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点作一连线,再从Y形软骨中点向骨性髋臼最外缘作一连线,两线的的夹角即为髋臼指数。正常新生儿髋臼指数应小于30,若超过30可认为髋臼发育不良,有发生脱位的可能。3.沈通氏线:是股骨颈内缘与闭孔上缘的连线。正常时此线呈连续弧形,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时,股骨近端上移,此线中断,失去连续性。4.前倾角:又叫扭转角,是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间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正常婴儿期2030,成人1215。5.颈干角:又称内倾角,是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儿童期160,成人110140(多数在125135)6.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骨痿”。7.先天性斜颈:是一种以头部向肩部倾斜、颈部旋转或面部变形为特征的一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畸形,临床上以胸锁乳突肌挛缩为特征。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8.拇外翻:是足第1跖骨头向内侧偏离,而拇指向外侧倾斜,使第1趾骨长轴与拇趾近节趾骨长轴所形成的外翻角大于15,同时拇趾在纵轴上略向外旋转的畸形。是足部的常见畸形之一,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9.颈椎病:是指经椎间盆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10.Smith骨折(屈曲型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此类骨折多为患者跌掉时,腕关节呈掌屈位,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屈,传达暴力作用于腕关节背侧所致。骨折线自背侧邻近关节处斜向掌近侧,骨折远段断端呈锥形,尖端向上,基地向下位于掌侧,骨折块可连同腕关节向桡侧和掌侧移位。如暴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腕关节上方,则可引起桡骨远端横断骨折,折端向背侧成角,掌侧折端可相互嵌插。直接暴力作用于屈曲的腕背部,也可造成次骨折。 11.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部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暴力较大时,骨折远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桡骨下远端关节面向背侧倾斜。严重移位时,两折端重叠,腕及手部形成“餐叉状”畸形,常合并有下尺绕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常呈粉碎并可波及关节面,此类骨折易畸形愈合,对手的功能有影响。 12.盖氏骨折:即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13.脑震荡: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属轻型脑损伤。一般是在头部遭受轻度暴力后,产生短暂意识丧失,随即清醒,有近事遗忘,无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表现,属中医头部内伤范畴。14.托马斯征:患者仰卧,双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健侧髋关节,令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若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为阳性。常见于髋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髋关节屈曲痉挛畸形。15.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症属于周围神经卡压范畴。正中神经走行于腕管中,由于结构特点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可在腕管中受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症状群。四、各论细节题:选择或者填空题1.唐朝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在最早的中医伤科经典,将整复、固定、活动和内外用药确认为治疗骨伤的大法。(P1)2.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P1)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11) (1)中立位0法:每个关节由中立位(即0)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称之为关节活动度。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为0,完全屈曲时为140。 (2)邻肢夹角法:以两段肢体的夹角计算关节最大活动度。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为180,完全屈曲时为40,则关节活动度为140。4.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拉向前约1cm,为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若能推向后约1cm,则后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P14)5.骨伤手法:手法,作为骨伤科常规疗法之一,是指医者用指、掌、腕、臂的劲力,运用一定的技巧,整复骨折、关节脱位以及治疗筋伤的方法。用手法治疗损伤,唐代蔺道人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把手法正骨确定为骨折诊治的常规步骤之一。到清代,吴谦等,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设了“手法总论”和“手法释义”,正骨手法已经系统化和理论化。将各类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后世称之为“正骨八法”。习惯上按作用将骨伤科治疗手法分为正骨手法、理伤手法和脱位整复手法。(P33)6.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的范围,重量:(P4243)(1)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盘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61/8,维持量为35kg。(2)胫骨结节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量为35kg。7.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各对应的畸形:(1)桡神经损伤: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2)正中神经损伤: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拇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3)尺神经损伤: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呈爪状畸形;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P62)8、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分型:(P99)(1)诊断要点: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2.症状 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障碍。典型的“方肩”畸形。3.体征 关节盂空虚,直尺试验阳性;搭肩试验阳性。 4.影像学检查 肩关节正位、穿胸侧位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和确定是否并发骨折。(2)分型: 1.前脱位;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2.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3.后脱位。9.肩袖损伤包括的部位: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P105)10.髋关节脱位的病理分类、前后脱位的鉴别诊断:(1)分类: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陈旧性脱位。(P201)(2)鉴别诊断:(P203表格)受伤时髋关节位置畸形黏膝征X线片见脱位后股骨头位置前脱位外旋,外展位患肢增长,外展,外旋,屈曲畸形,髋臼前方可触及移位的股骨头阴性Nelaton线前方后脱位屈曲,内收位患肢短缩,内收,内旋,屈曲畸形,髋臼后方可扪及移位的股骨头阳性Nelaton线后上方11、膝关节损伤三联征: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同时损伤。(P231)12、跟骨骨折的角度(重点看第一段):(P261) 跟骨是足纵弓、足部外侧柱后半部分的重要结构,承受很大的重量,并通过跟腱、跖筋膜和足部内在肌的协同作用,起到类似杠杆臂的作用,对人的站立、行走、下蹲都有重要意义。侧位X线片上,跟骨前结节最高点与根矩关节后关节面最高点的连线,与根矩关节后关节面最高点到跟骨结节最高点连线相交形成的一个夹角称为结节关节角,也称为跟骨结节关节角,正常为25-40,由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分别向跟骨结节和前关节最高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Bohlers Angle)。而跟骨颈与根矩关节后关节面在侧位片上形成的夹角称为Gissane氏角。这两个在侧位片上观察的角通常被用来评估跟骨骨折治疗的解剖复位质量。13.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分类:(P398)(1)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2)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4.何为“包壳骨”:在脓肿形成的同时,病灶周围的骨膜受炎症刺激而产生新骨,包围于原骨干之外,形成“包壳”,其上常有许多小孔,与皮肤窦道相通,称“骨瘘孔”,脓液经此流出。(P417)15.化脓性关节炎早期、中期病因病理:(P424) 早期:即浆液性渗出期。关节滑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关节腔内有浆液性渗出液,液体内有大量白细胞。在此阶段,关节软骨无破坏,如果治疗恰当,渗出液可完全吸收,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中期:即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渗出液内的细胞成分增多,粘稠浑浊,有大量脓细胞,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关节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长短,与关节内纤维蛋白沉着的多少有关,关节内纤维蛋白的沉寂,可造成关节的永久性损害。16.骨与关节结核的分类:1.滑膜结核2.骨结 3.全关节结核 (P4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