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出售购物卡.doc_第1页
商场出售购物卡.doc_第2页
商场出售购物卡.doc_第3页
商场出售购物卡.doc_第4页
商场出售购物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明确零售商场出售购物卡有关问题的通知日期:2006-04-22各分局、各市(县)国税局: 近期发现,零售商场出售购物卡在发票开具上存在一定问题,为加强对零售商场出售购物卡的税收管理,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发票开具的要求 零售商场在出售购物卡时,货物尚未发出,不得先开具发票,应开具收款收据,作为往来帐簿的记帐凭证。待消费者持卡实际消费时,再根据出售货物的有关项目填开发票。坚决杜绝出售同一种货物两次开具发票问题。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 零售商场出售购物卡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消费者持卡实际消费时商场货物发出的当天。 风款按上述第一条规定要求,即在出售购物卡时货物尚未发出、提前开具发票的,属虚开发票行为。 售卡时计预收帐款,顾客清费时做收入纳税,但预收款超过一年未做收入税务可能要做纳税调整罚款的关于购物卡的个人理解购物卡,一般由单位或个人出钱购买,由第三方使用购物的东西,一共分为两个出钱和购物两个环节,这个业务本身有一定的问题,根子就不正,所以处理起来有麻烦。正常的会计处理非常简单,收钱(发卡)的时候作为预收货款,购物的时候作为实际销售,确认销售,这个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也符合会计的理论。但是麻烦就在于,收钱的时候,付款方需要发票(注意,是发票,不是收据,收据的话正好与前面相吻合),这时候商家只能规定这种购物卡在收款的时候开发票,当然发票的内容也是不准确的,而在购物的时候不再开具发票了,没法子,只能开一遍发票。税务的要求有问题,我觉得严格来说这个不属于确认收入的问题,而属于发票管理的问题,就是说提前、内容不准确,如果说问题,也是这个问题。窗体顶端个购物卡、代金券的话题,大家议议 取消高亮 王英利 财务总监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楼主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39 只看该作者 有个购物卡、代金券的话题,大家议议今天早上,朋友找我,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这种行为应该是预收货款销售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还是开具发票的时间? 我听了,想也没有想就认为是货物发出时间。原因如下:首先是目前税法对于销售货物的增值税、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实现时间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是基本一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会计调整成本,减少企业管理费用,出于立法目的和立法趋势,我认为是货物发出时间无疑。其次,会计制度和税法对于除销售不动产以外的有形动产,基本是统一按照风险转移为基本依据的(当然排除一些特殊的掺和了融资方式的销售方式)。对于预收款性质的销售,明确规定是在货物发出时间确认收入。然,朋友给我的答案是:在开票时候确认收入。具体依据是山东省国税局纳税之窗局长信箱里的一个问答,内容如下:问: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有的已开发票,有的未开发票,这种行为应该是预收货款销售方式,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还是开具发票的时间? 答: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当在商业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的当天。网址为:/UIPPortal/zzs/swtd/viewwz.jsp?id=392说实话,这个问答让我有些吃惊,觉得不可能。非问个清楚不可。打电话咨询了在一大型百货公司作财务部长的同学,回答也是支持上述文件的。具体做法如下:在收到预收款时先提销项税,等实际销售时候再冲回;所得税则按照会计制度处理,在实物发出时确认收入。对于这个文件,我不知道国内其他地方是否也有如此规定。这个问答一定有依据的,不会空穴来风。可是具体的文件不好找或者是没有,总之我没有找到。梧桐对此锲而不舍,找出了原因:购物券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我想,税务机关不会对明令禁止的东西与行为征税的。原因就是税务只对合法行为征税,而违法行为是司法机关的事情,他们可以没收,可是处罚什么的,总之,是他们的事情。当然,我只是很疑惑,绝对没有其他想法,请诸位朋友静心想一想,我的观点到底哪里错了?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因此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请大家帮我,谢谢。UID425887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阅读权限70来自山东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6-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项目招生中梧桐细雨 财务总监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1 只看该作者 拜托,不要成天在网上公开偶的隐私好不好郁闷!UID156933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阅读权限70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2003-5-30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国家级会计类期刊征稿王英利 财务总监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藤椅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3 只看该作者 拜托,都修改了,你业改改吧UID425887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阅读权限70来自山东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6-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会技能证书课程简介忍者神龟 财务总监帖子12037精华59积分24590威望515 金币1583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3 只看该作者 国家是禁止行为UID242400帖子12037精华59积分24590威望515 金币15836 阅读权限70性别男来自安徽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2004-5-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中国会计视野网与尤美饰品联合推出网友特惠活动王英利 财务总监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报纸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7 只看该作者 既然是禁止行为,就更不应该征税,否则就是对违法的一种默认和纵容目前绿色税收对于一次性筷子不开征税收不也是这个考虑吗UID425887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阅读权限70来自山东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6-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北京东亚国际CIMA课程招生忍者神龟 财务总监帖子12037精华59积分24590威望515 金币1583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板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8 只看该作者 是这样UID242400帖子12037精华59积分24590威望515 金币15836 阅读权限70性别男来自安徽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2004-5-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投资自己 CMA专题讲座光华国际梧桐细雨 财务总监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49 只看该作者 我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分析前,应该说明俺对此问题查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对此在税法上有明文规定。所以只能谈一谈收于不收的合理性问题 我是支持收,有以下看法: 1、票据开具 对由企业销售这种购物卡,往往是销售卡的时候就要开发票的,对此俺比较确定,因为俺们这种老百性一般是不买那个什么券、卡的,一般都系企业买来送客户,不开发票怎么行。既然开了发票不纳税怎么行? 2、是不是预收款的问题 英利说这是一种预收款,俺不太赞同。所谓预收款往往带有定金性质,定金不可能是价款的全部,一般没有企业比较傻的支付的全部货款后再等着商品到货,当然紧俏商品除外。所以从税收上说,只收到预收款,与货物相关风险报酬并未转移的情况下,不能确认收入和相关税金,所以说“以货物发出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而本例,商品流通企业将卡销售出去的行为,就意味着与卡对应的收入相关的风险和报酬都已经转移了。哈哈,不收税说不过去呀。UID156933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阅读权限70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2003-5-30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2009年CPA考试法规汇编(视野法规库桌面版)王英利 财务总监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0:57 只看该作者 别哈哈了,笑得比猴子叫都难听。你要是5分钟之内不走,我可要自己先走了。再见UID425887帖子6667精华159积分15131威望1795 金币9517 阅读权限70来自山东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6-14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东亚国际ACCA全日制班九制陈皮 董事长帖子26945精华153积分54972威望1080 金币283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1:02 只看该作者 给你看看有关税务咨询机关对类似问题的答复:问:由于我们行业的特点自然存在请客送礼的问题。我们都是处理为业务招待费,超标后的就不计入成本费用,在税后列支。可税务局查帐时说送礼都是给私人的,所以不管你扣没扣除,都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局的说法正确吗?答:税务局的说法是不对的。对这一部分支出,就不允许税前扣除。因为该行为是不合法的,就不存在交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国家税法不承认非法收入的纳税问题。它属于应该没收的内容。不属于税法的调整范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一)贿赂等非法支出;(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UID347002帖子26945精华153积分54972威望1080 金币28308 阅读权限9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1-13最后登录2009-5-21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项目招生中林愿 财务经理帖子3189精华107积分7013威望625 金币629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1:16 只看该作者 我造成梧桐的说法。这又是一个形式与实质的问题。形式上开票了,就应该说销售实现了,而非收取预收款,当然要计提销项税,尽管实质上对方还未将货取走。现在商场开的票很不正规,发票上单价、数量都不填,特别是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无法填,怎么会允许税前扣除的?UID334146帖子3189精华107积分7013威望625 金币6298 阅读权限60性别男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2004-12-14最后登录2009-5-22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富识ACCA免费考前串讲班林愿 财务经理帖子3189精华107积分7013威望625 金币629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1:18 只看该作者 商榷:“因为该行为是不合法的,就不存在交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国家税法不承认非法收入的纳税问题。它属于应该没收的内容。不属于税法的调整范围。”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也不一定,前几年国家有关部门不就要求对娱乐行业的小姐征多少多少的税嘛,这东西怎么说呢?当时议论好象还挺激烈的。UID334146帖子3189精华107积分7013威望625 金币6298 阅读权限60性别男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2004-12-14最后登录2009-5-22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社区新手帮助九制陈皮 董事长帖子26945精华153积分54972威望1080 金币283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1:37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牵扯到了法律效力孰大孰小地问题了,个人认为,对娱乐行业的那种服务收税问题,无论结果如何,是突破不了刑法等基本法规地限制的。国家现在是不会认可这种服务的合法性的。UID347002帖子26945精华153积分54972威望1080 金币28308 阅读权限9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2005-1-13最后登录2009-5-21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社区新手帮助梧桐细雨 财务总监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3:14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一般购买这种卡的时候,很少开送礼用品,一般以偶的经验都系开办公用品滴,又何来不和法?UID156933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阅读权限70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2003-5-30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中文核心期刊财会通讯增刊征集稿件梧桐细雨 财务总监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3:16 只看该作者 老大,能不能把造成改成赞成?偶知道这一定是五笔字型的笔误。UID156933帖子7198精华126积分15275威望875 金币16855 阅读权限70来自请选择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2003-5-30最后登录2009-5-20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会技能证书课程简介大图 经理助理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4:01 只看该作者 梧桐与英利的都有自己的正确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场搞这个活动的流程是这样的:单位购买购物券给自己的客户;客户则拿购物券去消费。在这个流程中,实际上是开两次票,一个是商场给单位开;再一个是客户购买货物时候再开一次。如果仅仅依照开票就说明纳税义务发生了,未必是一个好办法,尽管这个办法一直被税务的人视为法宝。因此如何认定购物券的意义是作出判断的根本问题。我对于税法不很了解,因此还是你们说了算吧,我保留意见。UID412044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阅读权限4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5-18最后登录2005-5-18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项目招生中大图 经理助理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4:03 只看该作者 得得,这次没有办法维护你了,你不要喜欢歪门邪道助纣为孽UID412044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阅读权限4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5-18最后登录2005-5-18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国家级会计类期刊征稿大图 经理助理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4:05 只看该作者 猴子叫是什么声音?UID412044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阅读权限4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5-18最后登录2005-5-18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中审国际ACCA强化班热招大图 经理助理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4:08 只看该作者 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内容很宽/你用舞弊吗?UID412044帖子829精华5积分1683威望25 金币1316 阅读权限40性别男来自北京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5-18最后登录2005-5-18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社区新手帮助wshcpa 会计帖子81精华2积分172威望10 金币999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5:21 只看该作者 应以提取商品时间确认收入购物卡销售的确认时间,我认为应该以货物转移时间委托。因为这标志着资产的交付。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别所在。动产以资产移交时间为标志,不动产却以变更登记时间为标志。还有,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只是一个预收帐款,并不代表销售什么商品。只有拥有购物卡的人在商场提取货物后,才能做收入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结转成本,体现配比性原则。UID101011帖子81精华2积分172威望10 金币999 阅读权限20性别男来自重庆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2-6-19最后登录2002-6-19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东亚国际ACCA全日制班hujun75_75 财务总监帖子6508精华119积分14623威望1585 金币1356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2-3 06:20 只看该作者 对购物卡、代金券纳税时间问题的一点看法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这种行为应该是预收货款销售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还是开具发票的时间?我想有二种观点分别分析一下他们的税法依据一、认为应按开具发票或收款的的时间纳税。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另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以上明确“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从书面来看就可以看出开具了发票就是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并且销售购物卡、代金券都收到了货款“符合收讫销售款”。这有二种情况:一种为开具了发票并收款,按我上面说的纳税的时间就是开具发票和收款的时间,还有一种是不开具发票但收到了款,认为“购物卡、代金券”就是一种“索取销售款凭据”,所以纳税时间为收款的时间。二、认为按货物发出时间为纳税时间。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二种观点的主要争议是在“预收货款方式”的这个概念的理解上,对“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是否属于预收货款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对法条中的文字概念的在有具体解释时,可以参考,没有的以一般理解为准。关于企业经营收入确认时间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9295号“你局关于对营业收入时间确认的请示(苏国税发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根据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纳税人以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除国家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一般应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出版企业预收书报款,应按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处理,在书报发出时确认收入。”从这个文件来看“出版企业预收书报款”一般一样是开具发票并全额收款的,与“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只是“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不是实物券(但本文不谈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从这个文件来看,就是说开具了发票和预收全额货款,纳税的时间应为货物发出时间。当然,在现实中我国是以票来控税的,所以有了王英利网友看到的地方税务局的说法是按开具发票的时间为纳税时间的。但只从现行的税法来看纳税时间应为货物发出时间。在现实中“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代金券”中对未开具发票已收款的这种行为的纳税时间,是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力争一下的。附件2843792.DOC (20.5 KB) 2005-12-3 06:20, 下载次数: 0 UID413061帖子6508精华119积分14623威望1585 金币13565 阅读权限70性别男来自上海在线时间22 小时注册时间2005-5-20最后登录2009-5-21查看个人网站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中新国际财经ACCA5月考前强化班发表于 2005-12-3 06:31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代币卷的我的老贴:关于代币礼卷是否应按视同销售交纳增值税的看法不同意“代币礼卷应按视同销售交纳增值税”这个说法,第一这个“礼券销售应作为“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说法缺乏文件支持,省局好像也没明确规定吧!第二。从增值税原理上说,货物购销交纳增值税,而购物卷不属于货物,不能算是赠送货物,也就不存在交纳增值税问题。国务院关于禁止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的通知明确定性为“发行变相货币”,货币和货物是差异很大的,赠送货币是不能征收增值税的。 知道了代币卷的性质,其他问题就应刃而解了!实务中税务局是倾向于收款时就申报纳税的。我看法:-鹰儿:1、我认为这不能算“预收货款”,而应用“直接收款”。因为代购券一般不能兑回现金,即买了100元就得消费100元,商场里不会找给你钱。在直接收款方式下“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这样就理顺了,代购券实际是提货单。2、另外我认为所得税纳税义务时间应同增值税。如按你文中“所得税则按照会计制度处理,在实物发出时确认收入”,会计和税法核算成本过高。原因还是:售出代购券就是“直接收款”,你把代购证券交给人家就相当于给了人家提货单,就得确认收入;3、另外我总感觉,像“预收货款”是为大综货物购销准备的,对零售的消费者不适用。一般情形:在现实中,商业零售企业销售的购物卡、代金券一般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