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导学案学生用主备人:白云5【作家作品介绍】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他一生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当年,他还在自己著书讲学的濂溪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而且造了一个“莲池”。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于堂前赏莲自吟,并写成了爱莲说这篇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心志的文章。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它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是内心的一种表白,与现代杂文有些相似。【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过程】一、 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蕃( ) 淤( )泥 濯( )清涟 亵( )玩 鲜( )有闻 不蔓( )不枝 噫( )二、解释加粗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3.亭亭净植:亭亭, 植, 4.陶后鲜有闻: 5.出淤泥而不染:6.濯清涟而不妖:濯, 妖,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 亵, 8.宜乎众矣: 9.晋陶渊明独爱菊:三、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四、重点语句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7.莲,花之君子者也。译:四. 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写莲,却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头,其用意是什么? 答: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3.陶渊明为什么喜爱菊花?答:4.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生活态度?答: 6.找出本文描写莲花的句子。答: 7.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答: 8.你认为莲花有哪些高尚品质?答: 9.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五.拓展提高。1.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答: 2. 仿写句子。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镜子: 。风筝:_。 3. 写出你所积累的写“莲”的诗句。a. b.c.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象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象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说分段:第一段,写“我”爱莲的原因和莲的美好的品格。第二段,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翻译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六、小结1.写法: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2.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明确: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反问。3.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4.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手法:5.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7.第二段文字从句子的用途看,采用了句、句、句。从修辞手法看,采用了修辞手法。8.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9.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以为主,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以为主。议论,文中“谓” 能集中体现出来。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10.爱莲说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作用是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形象;卒章议论,在于赞美。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11.成语与名句。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七、课堂检测。(用原文回答问题).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7.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8.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9.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10.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八、拓展延伸发挥题1.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富贵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答: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答: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4.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答:6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蛋的制作方法
- 2025版胰腺癌消瘦腹胀症状解析及护理指导
- 脑出血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建议
- 2025版梅毒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古生物地质学科普
- 生命体征评估护理
- 人物交互式介绍
- 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Python编程初赛真题及答案解析
- 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历年模拟题及答案
- 《养花》阅读训练
- 2025年净水处理技术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191-2025包装储运图形符号标志
- FZ/T 73001-2016袜子
- 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教学设计
-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 东汽燃机G270A-401000ASM控制说明第1册(透平控制)-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PPT教学课件(带内容)
- 《三年级上写字课》PPT课件.ppt
- 立体构成——柱式构成(课堂PPT)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