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黑驴的张向阳.doc_第1页
养殖黑驴的张向阳.doc_第2页
养殖黑驴的张向阳.doc_第3页
养殖黑驴的张向阳.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殖乌驴的张向阳张向阳原来是东阿县畜牧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爱看医书。一天在翻看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不被人所注意的一句话。“阿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中药界有句口头禅,“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明朝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为“圣药”,是补血液,能清肺益阴而治诸症。对本草纲目中这段不为人所注意的记载,张向阳充满了好奇,对东阿厂略知一二的他知道,驴皮对东阿厂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但是不是都是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乌驴皮呢?阿胶,距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曰:“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也。”张向阳对东阿厂的人一问,他们说,我们也知道是用乌驴皮熬阿胶是最好的,以前也用过,但是现在没有了。每年我们用一百多万张驴皮熬阿胶,哪里找这样的乌驴皮啊,没有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乌驴啥样?两者熬出来的胶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一个个问号促使张向阳一探究竟,他不相信这传说中的乌头驴真的就已经绝迹。这红透红透的就是乌驴皮做出来的阿胶,这暗黑色的就是普通毛驴皮做出来的。于是,每到赶集的日子,张向阳就往牲口市场跑找乌驴。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东阿没有,其他的地方会不会有?高唐的驴都是非常有名的,高唐会不会有啊?在高唐转了几个集市,看了看,也没有发现。老一辈的人说也见过乌驴,历史记载有这个乌驴,为什么现在就看不到了呢?多次的寻觅,依然不见乌头驴的踪影,原本只是好奇的张向阳,突然发现这小小的毛驴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商机。什么是商机呢?张向阳说:“如果别人没有想到,别人不知道的,没有发现的,你如果去做了,这里面有可能有很大的机会蕴藏在这里面。”无利不起早,张向阳自从把找乌头驴,当作一条金光闪闪的发财之路来看后,他的身影就多次出现在东阿县方圆百里的各个集市上,可每一次的期望总是被失望所代替,张向阳不禁暗自感叹,这乌头驴怎么比找大熊猫还难找,这乌头驴究竟藏在何方?由于经常在牲口市场找驴,张向阳和那些贩运牲口的经纪人都混的很熟。一天,一个经纪人给张向阳提供了一条线索:有时候在德州、无棣(di)、若陵那一带能看到一种黑驴。无棣离东阿二百多公里,还得到济南转一趟车。根据那位经纪人提供的线索张向阳来到了无棣,多方打听,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里姓南的百姓家,张向阳终于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乌头驴。挺高大的,全黑的,一点杂毛也没有。和历史上记载的还真差不多。这个驴到底是不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当中记载的乌头驴乌驴呢?怎么能证明它是乌驴呢?据史料记载,乌驴虽然隶属于德州驴。但只有具备乌头、立耳、全黑无杂毛等显著特征的才能称之为乌驴。张向阳在无棣老南头家看到的这头驴重达700多斤。张向阳由此确认,这是一头不可多得的乌驴。可是当他提出要买这头毛驴的时候,老南头却说什么也不答应:“这头驴是种驴,要配种,在我们这儿配一头驴,60块钱,一年配几十头,100头,配100头能给我挣6000块钱来。”听老南头这样一说,张向阳知道他是想卖个好价钱。最后,两人敲定二万元成交。当时一头普通的毛驴也就是二千多块钱,这两万元钱买头毛驴可是闻所未闻。可张向阳硬就把它拿下了,此外他又花了一万元钱在村里买了两头母乌驴。张向阳满心欢喜把驴拉回家,可迎接他的却是一头兜头而来的冷水。当初,张向阳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去找毛驴,妻子就没管他,只当是好玩。可没想到,如今他真的牵来三头毛驴,而且还是高价买来的,这下妻子不高兴了。“你上你的班,领你的工资就行了,在家里过日子就行了,你想什么驴啊你。”面对妻子的责问,张向阳自有他的打算。他要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名叫秦玉峰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要用这三头毛驴来实现他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张向阳看来,既然乌头驴熬的胶是最好的。那阿胶厂就一定需要这乌头驴,那他找到的这三头乌头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起码一头要给我四万、五万的。见了秦玉峰以后,一说,秦玉峰笑了,三头驴够什么用的?阿胶厂一天熬驴皮用5000张驴皮,你这三头驴还不够我一小锅的。没有数量,就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张向阳当时就傻了,回到家张向阳是蒙头就睡,这没有意料到的打击,让他突然失去了方向。看着三头乌头驴,他感觉自己干了一件天下最傻的事。“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个时候健壮的毛驴也不争气了。从无棣拉回来,经过200多公里的运输吧,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吃不喝,有点流鼻涕,感觉就是有病。这乌头驴可金贵,这要一病再死了。那这几万块钱可全泡汤了。张向阳也顾不得想这想那了,抱着被子就住进了驴圈,给驴挂吊瓶,来回围着驴转,自己也吃不好睡不好。就在张向阳给驴治病期间,他慢慢的从当初急功近利的想法中脱离出来。看着这些濒临绝迹的乌驴,他决定办一个乌驴养殖厂,目的就是能够把这个品种繁衍、保护,能够让它继续保存下来,让这个品种不灭绝,同时希望这些驴能给他带来财富。2004年,在三头毛驴的基础上,张向阳在无棣的养殖厂正式成立。可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当时全国纯种的乌头驴不会超过200头,而真正的种公驴要找出50头都相当难,如果要想迅速扩群的话,只有通过杂交的方式来进行。但在乌头驴的老家山东,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的毛驴来繁育。于是张向阳就只好到云南大理。驴在中国有4000年的历史,起源于埃及北非那一带,通过西亚到中国,通过南丝绸之路过来的驴就到了云南、贵州这一带,当时是云南的马帮走丝绸之路用驴驮东西,用驴、骡子、马驮东西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所以这个驴很多。云南大理是山区,这种小毛驴几乎是居家必备的劳动工具。仅在大理就有近十万头这种的小毛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小毛驴和乌头驴虽然远隔千里,却是最纯正最原始的毛驴品种,最适合乌驴的繁育。就在张向阳扎根云南大理,安心繁育他的乌驴的时候。有个人却正在四处找他,这个正是秦玉峰。原来2006年,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决定把阿胶这一传统中医药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就在上报材料和实物的时候,秦玉峰他们却碰到了麻烦。历史上进贡朝廷的阿胶都是用乌驴皮取阿经胶水煎制的,而且是在冬至这一天。每年冬至日这一天,朝廷从北京派大员到东阿亲自煎制,就是取黑驴皮的胶。据史书记载,只有在冬至日把乌头驴的驴皮取下,然后子时取东阿水,用金锅银铲的传统工艺熬制出的阿胶才是上品,被称之为九天贡胶。这东阿水不成问题,在地下绵绵不绝。可这乌驴皮秦玉峰他们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时候大家就想起来,在前几年张向阳曾经找过我们,说他搞乌头驴养殖的事情。这时,秦玉峰才知道张向阳到云南养驴去了,于是他赶到张向阳的养驴基地,想买些乌头驴来救救急。可一到云南,面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当初的三头乌头驴竟然发展成了上千头的规模。而秦玉峰的到来,也让张向阳颇感意外。当秦玉峰向张向阳表明来意提出购买他的乌头驴的时候,张向阳高兴了。这驴现在不卖了,他要和秦玉峰谈个条件如果和东阿阿胶一块儿合作,建立他们的基地,让他们来出钱,这个事情不就好办了嘛。这样也能够把乌头驴的规模也能扩大了,品种也保护起来了。”2007年,由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和张向阳的天龙科技公司合资的云南毛驴基地正式成立。这个基地同时也成了我国最大的乌头驴养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