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戴礼记》词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以 大戴礼记 一书的词汇为研究对象 切分出单音节词和 复音节词 单音节词按词性分类 并统计各个性质的词出现的次数 复音词则分 为单纯词 合成词两大类 又对这两类词进行详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总结并分 析了 大戴礼记 词汇的特点 此外 本文还利用 汉语大词典 探讨了 大戴 礼记 词汇的语言学价值 并以 大戴礼记 词汇为依据 补正 汉语大词典 的不足之处 本文试通过对 大戴礼记 词汇细致的分析研究 描绘其词汇面貌 勾勒 其词汇特征 为汉语词汇的断代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关键词 大戴c l e f 单音词 复音词 汉语大词典 v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i ss p e c i a lo nt h ev o c a b u l a r yo fd a d a i l i j f a l lt h ew o r d si ni ta r e d i v i d e di n t o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a n dd i s y l l a b i c 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a r ed i v i d e d t h r o u g ht h e i rp a n so fs p e e c ha n da n a l y z e dw i t ht h e i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i s y l l a b i ca r e d i v i d e di n t od a n c h u nw o r d sa n dc o m p o u n dw o r d sl i a n h em o d ea n dp i a n z h e n gm o d e a r ed e s c r i b e dt h r o u g ht h es e m a n t i cm e a n i n ga n dt h ep a r to fs p e e c h b a s e do ni t t h e t h e s i sr e v e a l st h et o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d a d a i l i j i sv o c a b u l a t y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t h e s i s p r o b ei n t ot h el i n g u i s t i cv a l u e so fd a d a i l i j i sv o c a b u l a t y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a n do n t h er e v i s i o no ft h eg r e a td i c t i o n a r yo fc h i n e s e w h i l e t h et h e s i sl o o ki n t ot h e p r o b l e m so ft h eg r e a td i c t i o n a r yo fc h i n e s e s u c ha st h el a t ee x a m p l e sa n di m p r o p e r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w o r d si nd a d a i l i j i t h et h e s i st r yt oa n a l y z ea l lt h ew o r d so fd a d a i l i j i g i v eo u tam a i nf e a t u r e so f v o c a b u l a r yo ft h eb o o k a n do f f e rf o u n d a t i o n a lm a t e r i a lf o rt h ec h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r y r e s e a c h k e yw o r d s d a d a i l i f i m o n o s y l l a b i c w o r d d i s y l l a b i c w o r da n d p o l y s y l l s b i cw o r d t h eg r e a 历c t i 叫t a r yo f6 h i n e s o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 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蚕船 斌 日期 锌 j 寻 日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授权广州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广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 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薹氟 日期 年g s y v 导师签名 留纯f 嘲 目期 k 年彳丹 日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依据 第一章绪论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 语言学界已经认识到了专书研究的重要性 徐正考 既 研究汉语的发展史 首要的工作是进行断代研究 而断代研究的基础工作 是进行专书 专题研究 这已经成为有见地的学者们的共识 而且已经成为国家 社会科学规划的指导性原则 1 1 江蓝生也曾撰文指出 为了使汉语史研究更 加系统 深入地开展下去 有两桩基础性的工作必须要做 一是有计划 有选择 地开展各代的专书研究 全面描写其中的语言现象 专书研究是断代研究的基础 而断代研究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 二是系统开展汉语常用词演变史的研 究 2 l 作为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专书词汇研究还比较滞后 蒋绍愚先生曾说 近年来 汉语语音史 汉语语法史的研究都有较大的进展 而词汇史的研究显得有些滞后 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概是词汇系统比语音系 统 语法系统更加复杂 更加难以把握 因此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应该一步一步的 进行 从专书词汇的研究做起 然后把几部重要的专书联系起来 勾画出某一个 或长或短的历史时期的汉语词汇史的轮廓 应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3 许 威汉也就汉语史词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只有加强对断代 专书 专类词语的研究 才能弄清各个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 f 4 可见 专书语言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系统的专书语言研究 零敲细打 一盘散沙式的个别语言现 象研究不可能反映语言发展的全貌 不可能理清语言发展的脉络 不可能勾勒语 言发展的过程 对语言的全面认识就无从谈起 作为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汉语词汇史研究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 而事实是在过去二十多年中 对词汇史的 1 1 1 徐 e 考 c 论榭 川义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年9 月 第2 页 1 1 江蕊生 求实探新 开创汉语史研究的新局面 语言文字应用 1 9 9 8 年第l 期 3 鞯蜊愚 入唐求泣巡礼行记 词汇研究 序言 中国社会科学 版礼 2 0 0 1 许威擞 一 1 世纪的古汉语训 究 海h l 版社 2 0 0 1 年4 月 第1 4 4 页 第一章绪论 研究是相当薄弱的 马莲曾撰文指出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 2 0 世纪8 0 年 代以后 古汉语词汇学开始建立起来 词汇研究从内容到材料 方法等各方而都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在汉语史研究的三个方面中 词汇史研究却是相当薄弱的 1 因此 汉语专书词汇研究需要花大力气 进行详细 全面的研究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 我们准备从词汇的角度 对 大戴礼记 这样一部 儒家专著进行研究 切分出 大戴礼记 中的全部词 并进行分类统计 总结其 词汇方面的特点 勾勒其语言面貌 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基础资料 1 2 关于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由戴德 公元前一一世纪 而得名 戴德 字延君 粱人 约 于汉元帝时任信都王太傅 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同是西汉时期的礼学名家 同为 后仓门人 世称大戴 小戴 他们二人分传礼学 戴德所传礼学一般叫 大戴礼 记 又叫 大戴礼 大戴记 与之相应 其侄戴圣所传的礼学 般nl i 小戴 礼记 又叫 小戴礼 小戴记 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礼记 古代很多人认为 大戴礼记 的成书情况是与 小戴礼记 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 有人提出了 小戴礼记 是删 大戴礼记 而成的 晋司空长史陈邵在他 的 周礼论序 中最早提出了 戴德删古 t l 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 粥之 大戴 礼 戴圣删 大戴礼 为四十九篇 是为 小戴礼 1 2 1 这样就产生了 小戴 记 乃删 大戴记 而成的观点 此后 隋书 经籍志5 5 通舆 都承袭 小戴 记 乃删 大戴记 而成的观点 认为戴德首先对二百多篇 记 文作了整理和 删定 然后戴圣又就戴德删订过的资料重新进行删订 成 小戴礼记 自从西 晋陈邵提出小戴删大戴的观点以后 晋唐文人以至宋元明文人都没有人否认这种 观点 到了清代 特别是清朝前期 考据学大兴 以戴震 钱大昕为首的一批清 儒 通过考据 推翻了小戴删大戴的传统观点 认为 大戴礼记 小戴礼记 i q 马莲 2 0 世纪以来的两汉词汇研究综述 南部学坛 2 0 0 5 年l i 朋 第6 期 i z l 终媳释文 叙录 中华书局 1 9 8 3 第1 1 血 第一章绪论 均出自 汉书 艺文志 著录的 记 大 小戴各以己意选编 因而篇目内容互 有异同 王聘珍在 大戴礼记解诂叙录 里面提到 大戴与小戴同受业于后仓 各取孔壁 古文记 非小戴删大戴 1 1 这种观点从清朝诸儒考据之后 成为占 主流的观点 但是关于 大戴礼记 和 小戴礼记 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直到 现在还没有结束 东汉后期郑玄给 小戴礼记 做了注 使 小戴礼记 很快挤 入了经的位置 魏晋以后郑学长期占据礼学的统治地位 因此 小戴礼记 受 到高度的重视 而 大戴礼记 就没有这么幸运 成书之后长时间无人问津 直 到北周始有学者卢辨为它作注 到了唐朝 大戴礼记 就佚失了四十六篇 留 存至今的只有三十九篇 正是由于人们在大 小戴礼记之间关系问题上的争论不休 以及二者来源 的不明 导致了人们在 大戴礼记 真伪问题上的争论不休 有一部分人把 大 戴礼记 看成伪书 崔述认为 大戴礼记 是 妄造名号 伪撰事迹 2 李学 勤则认为 大戴礼记 不是伪书 他指出 需要说明的是 汉书 所叙 礼 的传流 是指 士礼 也就是后来讲的 仪礼 一经的传承 至于 礼记 那 时虽也在流传 但没有获得经的地位 我们不能以为大小戴并时或更晚的学者 如闻人通汉 庆普也一定传记 更不能因为 汉书 没有提到大小戴 礼记 而 起怀疑 1 3 黄怀信也认为 大戴礼记 不是伪书 他在 关于 大戴礼记 源 流的几个问题 一文中指出 大戴礼记 确为西汉戴德所辑传之书 它是戴德 在所受后仓基础上增益而成的 今本是大戴原本的节选本 而非残佚之本 更非伪 作之品 4 由于 大戴礼记 是戴德对二百多篇 记 文进行整理和删定而成的一部 书 而二百多篇 记 是 七十子后学者所记 实际上是礼学家们附 士礼 而传习的有关资料的汇辑本 因此 大戴礼记 实际上就是部资料汇辑 它所收 清 王聘珍 火戴礼记解咕 叙录 中牛书局 1 9 8 3 第l 页 1 2 j 崔述 栏东壁遗书考倍录提要卷卜 中1 仁书局1 9 8 3 年版 第1 7 页 川牟学勤 郭店简与 礼1 凸 中田二 学史 1 9 9 8 第4 期 f i 黄怀信 关于 人戴礼记 源流的几个问题 齐鲁学刊 2 0 0 5 年第1 期 第一章绪论 录的文章都产生在公元前 其中有很多篇属于战国时期的作品 因此 是研究上 古社会情况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1 1 l 因为 大戴礼记 是一部解释 士礼 的资料汇辑 它的内容必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 大戴礼记 内容涉 及思想 文化 政治 经济 社会 生活 天文 地理的许多方面 其词汇涵盖 面是很广的 是进行语言研究 特别是词汇研究的十分有用的材料 1 3 研究情况 由于 大戴礼记 成书后一直竞争不过 小戴礼记 所以 形成了很长时 间内无人研究的局面 直到北周始有卢辨为其作注 宋代开始有人重视 大戴礼 记 傅崧卿 朱熹 杨简 王应麟等人各注释了 大戴礼记 中的一部分 元 朝时 吴澄的 三礼考注 杨守陈的 三礼私抄 以及董彝的 二戴礼解 皆 在治小戴的同时兼注大戴 明代湛若水 二礼经传测 对大 小戴 礼记 进行 了对比研究 清朝时 大戴礼 受到空前的重视 清朝诸儒纷纷校正 注释 大 戴礼记 如 汪中有 大戴礼记正误 朱骏声有 大戴礼记校正5 5 邹伯奇有 校正大戴礼 孙诒让集赵翼 孙星衍 丁晏 严杰 刘宝楠诸家校订的大成 撰成 大戴礼记斟补 给 大戴礼记 做笺释的比较有名的是孔广 森的 大戴 礼记补注 汪照的 大戴礼记注 f5 5 王聘珍的 大戴礼记解诂 俞樾的 大 戴礼记平议 等 其中以王聘珍本为最善 晚近学者王梦鸥的 大戴礼记选注 及高明的 大戴礼记今注今译 也为 大戴礼 笺释做出了贡献 现在人们研究 大戴礼记 多从文化 礼仪 哲学 历史以及考证大 小戴礼记的关系等角度 进行 从语言角度研究的还不多见 我们仅找到十二篇以 大戴礼记 为研究对 象的文章 其中从语言角度研究的有三篇 载于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0 年 第5 期的方向东的 释诂 载于 农业考古 2 0 0 3 年第3 期的朱尧 伦的 夏小正 分旬语译注释 载于 南京高师学报 1 9 9 7 年第3 期的颜景 1 1 徐朝 导 j 古汉语词汇史 中把上古分为前期 中期 后期 把 人械礼记 划为l 古晚期的书 本 文采用这种小点 4 第一章绪论 常的 夏小正 的主谓倒句 其余的为载于 周易研究 2 0 0 3 年第1 期的刘 彬的 象数发微 载于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 9 9 8 年第2 期的一丁的 非由 选编而成 载于 学术月刊 1 9 9 7 年第1 1 期的华友根的 戴德的丧服主张及其 载于 学术月刊 2 0 0 0 年第4 期的史应勇的 两部儒家礼典的不同命运 论大 小戴 的关系 及 大戴礼记 的被冷落 载于 四 f i n 范大学学报 1 9 9 6 年第4 期的韦茂荣的 沦 的心理分析方法 载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 0 0 5 年第1 期的黄 怀信的 传本源流考 载于 齐鲁学刊 2 0 0 5 年第1 期的黄怀信的 关于 大戴礼记 源流的几个问题 载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 9 8 6 年第3 期徐喜辰的 及其史料价值 载于 农业考古 2 0 0 3 年第1 期的朱 尧伦的 关于 夏小正 大戴礼记 在宋朝的时候被列为 经 有 十四经 之称 与十三经中的其他各经不同 大戴礼记 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至现 在 研究 大戴礼记 的人还是寥寥可数 这也为我们研究 大戴礼记 增加了 困难 1 4 版本 本文拟依据 大戴礼记解诂 1 中的 大戴礼记 文本切分词 因为 大戴 礼记 的编辑者戴德 专守古本为家法 有惩与近日诸儒妄据他书径改经文之失 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该书的原貌 因此该书的词汇应与汉语词汇发展史中的上古 时期的语言面貌较为贴近 是研究上古语言面貌重要的语言资料 同时 在论文 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参照四库全书 文渊阁 本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最早 的注本卢辨注本 高明的 大戴礼记今注今译 等 以求更好地理解文意 使词 语切分和论文写作得以j l l 娇i 进行 王聘珍 大戴 l i d 斛诂 中华书局 1 9 8 3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2 1 词的概念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要进行词的划分 必须要弄明白什么是词 把词的概念弄清楚 事实上 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词的概念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 给 词 下 定义 对任何语言都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汉语尤其如此 l 蒋绍愚也在 古汉 语词汇纲要 中指出 什么是词 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 语言学家们给词下过各 种不同的定义 但是各种定义都有不完善之处 1 2 1 学者们 仁者见仁 智者见 智 式地给词下定义 其结果是大量的关于词的概念的存在 从某一个方面来讲 这些定义是恰如其分的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 这些定义也许是存在缺陷的 学者们所下的定义往往只能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切合词本身的属性 但是很难做 到面面俱到 下一个能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定义 叶蜚声 徐通锵把词定义为 语 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 y o1 3 朱德熙把词定义为 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 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1 4 l q 力认为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 叫做词 5 1 无疑上 面这些定义都是合理的 现实的问题是即使我们掌握了以上标准 我们在很多情 况下仍然难以确定哪些是词哪些不是词 除了在定义中运用了 最小 独立 等很难具体把握其标准的词语外 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进行定义 使我们对什么 是词不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也是造成我们不能准确把握词的定义的原因 吕 叔湘先生说过 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 因而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难 于根据单一标准 而是常常要综合几方面的标准 6 鉴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的 特点 刘叔新认为只凭语法手段或者意义手段都不能完全解决词的确定问题 所 以他认为要在词汇意义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才是正确的出路 词是一种完备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 在语流里 它的语音形式结尾处会 有停顿 而当中不能有停顿 在不同的语流里 它可因形态变化而有部分形式的 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 商务印m 官 1 9 8 4 第3 5 9 页 i 习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泉人学 版社 1 9 8 9 第2 7 页 1 3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豪大学 版社 1 9 9 7 第1 2 6 页 1 4 朱德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1 9 8 2 第儿页 i s j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中华书局 1 9 5 4 第2 4 页 1 6 禺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南筹e lj 5 馆 1 9 7 9 第1 2 页 6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歧异 其余部分虽可能出现差别也总是保持材料构造上的一致 它的意义在每个 语流里总是单纯的 本身不含明晰的意义联结 而是同所组合的意义之间存在这 种联结的表现 在不同的语流里 它的意义可能有区别 但因彼此有源生上和语 感上的关联而可形成一个意义内容综合体 1 文0 叔新的关于词的概念 综合考 虑了语法 意义等方面的因素 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 本文在对什么是词的把 握上 主要依据刘叔新的观点 只有将词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才能全面 准确地把握什么是词 2 2 词和词组 一 字和词在古代汉语里面的界限并非像今天这样清晰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 为主 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 汉字是记录汉语中词的书写符号 它和汉语中的 词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在传统语言学中 字与词的区分 是不大严格的 2 正是因为字和词的界限不清晰 我们才有区分二者的需要 尤其是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过程中 更是有区分二者的必要 1 个字表示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而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是 没有联系的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字异词 切分的时候 应该分为两 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 比如 曾子日 有 尊事之以为己望也 兄事之不遗其言 兄之行若中道 则 兄事之 兄之行若不中道 则养之 养之内 不养于外 则是越之也 养之外 不养于内 则是疏之也 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 曾子事父母 孔子曰 吾尝终日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 吾尝跤而望之 不如升高而 博见也 劝学 例 中的 望 字意思为 榜样 标准 的意思 词性为名词 而例 中的 望 为动词 意思为 看 二者同字异词 再如 是故君子靖居恭学 修身致志 处必择乡 游必就士 所以防僻邪而道 中正也 k 劝学 于日 乡也君之言善 执国之节也 君先眇而后善 中备以君子言 可 以知古 可眦察今 奂然而兴民壹始 四代 j l 刘叔新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刘叔新卷 河南教育 版社 9 9 3 笫3 7 3 8 页 h 赵克蚰 卉汉语浏汇概要 浙江教育出版社 1 9 8 7 第1 血 7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例 中的 乡 为名词 表示乡间 地方 例 中的 乡 通 向 表示 以前 为副词 二者也是同字异词 对这种同字异词的情况 在切分词的时 候 就要把它们分为不同的词 2 一个意义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所表示的时候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词 异字 不管这些字形体相差多少 都认为是一个词 比如 心说之而身不近之 身近之而实不至 而欢忠不尽 欢忠尽见于众而貌 克 丈王官人 亲成不悦 不敢外交 近者不亲 不敢求远 曾子疾病 例 中 说 同 悦 是个动词 表示喜欢 高兴等意义 例 中的 悦 也是表示喜悦 高兴等意义 二者除了字形不同外 用法 意义没有区别 应该 划分为一个词 再如 子日 胡为其不祥也 圣人之用兵也 以禁残止暴于天下也 及后世贪 者之用兵也 以刈百姓 危国家也 用兵 子曰 平原大薮 瞻其草之高丰茂者 必有怪乌兽居之 且草可财也 如艾而夷之 其地弛宜五谷 四代 例 中的 刈 为动词 表示 割取 斩杀 砍断 等意义 例 的 艾 通 刈 表示 刈割 斩除 等意义 在表示 刈割 斩除 这个意义 上 二者为一个词 在划分词时 应该归并为一个词 3 一个字因为语音变化而产生词性的变化 那么这个字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概念 这时应该划分为不同的词 比如 玄也者 黑也 校也者 若绿色然 妇人未嫁者衣之 夏小正 故君子无悒悒于贫 无勿勿于贱 无惮惮于不闻 布衣不完 疏食不饱 蓬户穴牖 日孜孜上仁 知我吾无欣欣 不知我吾无悒悒 曾子制言中 例 中的 衣 为动词 其音调为去声 作 穿衣 讲 例 中的 衣 为 名词 其音调为阴平 作 衣服 讲 二者音不相同 意义也有区别 圣人爱百姓而忧海内 及后世之人 思其德必称其仁 故今之道尧舜禹汤 文武者 犹威致王 用兵 王之三公八命 其卿六命 其大夫四命 朝事 例 中的 王 为动间 意思为统治 称王 例 中的 王 是名词 意为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统治者 二者音同 声调和意义不同 应该划分为两个词 二 复音词和词组的划分是比较复杂的 复音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 单纯词包括联绵词和叠音词 联绵词和叠音词由于其本身特殊性 判定起来并不 困难 因此复音词和词组的划分主要是复音合成词和词组的划分 王力在 词和 仂语的界限 一文中说 必须承 认 词和仂语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1 特别是 先秦两汉时期是汉语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期间复音词逐渐增多 一些复音 结构的短语逐渐演变为一个个复音词 在这个过程中 些结构尚未凝固 究竟 划分为词还是短语就成为划分词和词组界限一个实际的困难 事实上 尽管区分 词和词组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者们还是提出了一些划分词和词组的标准的 程湘清认为划分词和词组应从语法结构 词汇意义 修辞特点 出现频率上 区别 1 2 1 徐正考认为在确定复音词的时候 应该采用如下标准 几个成分组合后 组合体的意义不是几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 的 单一的意义 这个组合就是复音词 3 以上学者从意义 结构 修辞特点和见次频率等方面来确定词和词组的界限 是比较精确的标准 但仍有把他们的标准综合起来的必要 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 要 根据 大戴礼记 词的具体情况 参考以上各家的见解 以及其他学者的观 点 在 大戴礼记 中的词进行划分的时候 采用如下标准确定其中的复音词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组合 组合体的整体意义不是单个成分意义的简单相 加 而是产生了新的意义 各个成分的意义融化到了新的意义之中 那么 这样 的复音组合是词 比如 天下之命 悬于天子 天子之善 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心未疑而先教 谕 则化易成也 保傅 左右 左和右单独用时分别表示左边 右边 是名词 但是 二者结合起来 以后不是指左边和右边 而是指身边的人 表示天子身边的近臣 侍从 这个组 合既不指左边电不指右边 二者的意义已经融合到组合体的意义里面 那么这样 的组合体应该看成词而不是词组 再如 i q 力 龙虫井雕斋文集 二 中华书局 1 9 8 0 第5 5 1 页 l 砷程湘清 汉语文擘书复音词研究 商务印书馆 2 0 0 3 第5 8 页 h 橡正考 t 论谢 川义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第2 0 页 9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执事无贰 五官有差 喜无并爱 卑无加尊 浅无测深 小无招大 此 谓楣机 四代 楣机 孔广森 大戴礼记补注 门上梁受枢者也 机 弩牙也 此取人之 要 若门有楣 若弩有机 二者结合起来所组成的组合体不是两个意思的简单 相加 产生了新的意义 表示关键 重要之处 这样的组合应该看成词而不是词 组 2 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组合后意义互补 无法区分其在语境中所表现的是哪个 成分的意义 两个成分共同表示一个更为概括的意义 这个意义和两个组成成分 的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 这种情况应该视为一个词 比如 然则如汤武能广大其德 久长其后 行五百岁而不失 秦王亦欲至是而 不能 持天下十余年 即大败之 礼察 久长 是一组同义词 二者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意义更为概括的组合 在句 子中很难分清究竟是用的哪个词的意义 这种组合应该看作是词 而不看作词组 再如 蓄兰 为沐浴也 夏小正 沐浴 沐和浴单独用时意义相近 沐指洗头发 而浴指洗身 二者组合起来 构成的组合体所表示的意义更为概括 泛指洗澡 那么这个组合体也应该看作词 而不是词组 3 两个成分组合后 其中的一个成分表示意义 另一个成分不表示意义 组合 后的意义偏向有意义的那个成分 这种组合是词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偏义复合词 比如 其为人之渊泉也 多闻而难诞也 不内辞 足以没世 国家有道 其言 足以生 国家无道 其默足以容 盖桐提伯华之行也 卫将军文子 国家 国和家都是名词 两者组合起来构成的组合体中 家不表示意义 整 个组合体的意义偏向于 国 那么这个组合就是词 再如 既客于舍 五牢之具陈于内 米三十车 禾三十车 刍薪倍禾 皆陈于 外 朝事 刍薪 刍是指草秆 草把 薪指柴火 整个组合偏向于 薪 这个组合应 该看成一个词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4 两个成分都有词汇意义 其中 个对另外一个起修饰或限定作用 如果意义 单一 结合紧密 不能扩展 这样的组合是词 比如 珏替天道 逆乱四时 礼乐不行 而幼风是御 用兵 幼风 指的是靡靡之音 幼 和 风 都不表示这个意义 是二者结合在 一起产生的意义 不能扩展 这样的组合应看成词 再如 鄙语日 不习为吏 如视已事 l i 习 前车覆 后车诫 保傅 鄙语 指的是俗语 如果将 鄙 和 语 分开来解释 则不能表达出来 俗 语 的意思 也就是说 二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 而且组合体也比较 凝固 应该看作一个词 5 一个音节或两个音节重叠后 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发 生了程度等方面的变化 另外 也增加了某种附加义 这种情况应该视为一个词 比如 行无求数有名 事无求数有成 身言之 后人扬之 身行之 后人秉之 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曾子立事 惮惮 惮 是畏惧的意思 而 惮惮 指忧惶的样子 比单独用 障 增 加了一些附加意义 这样的组合应该看成词 再如 公日 大哉子之教我政也 列五王之德 烦烦如繁诸乎 少闲 烦烦 烦是繁多 繁杂的意思 烦烦 是众多的样子 比单用 烦 增加 了一一些附加意义 应该看成词 6 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成分 其中的一个是没有具体词汇意义的附加成分 二者 结合产生了附加意义 这种组合是词 比如 曾子惧 肃然抠衣下席日 弟子知其不孙也 得夫子之闲也难 是以 敢问也 主言 肃然 然 没有实在的意义 但它和 肃 用在一起是这个组合体产生了 附加意义 这样的组合是词 孔子愀然扬麋曰 参 女以明主为劳乎 主言 愀然 愀 本来表示容色改变貌 和 然 组合在一起 组合体表示变动 容色的样子 多了一层附加意义 应该看成词 7 山水草木 鸟兽虫鱼 人 国家等专有名词 因为它们意义比较单一 概念 第二章词的划分标准 清晰 不能扩展 应视为词 比如 衷公 比干 伯牙 参胡 邓元 申包胥 卫灵公等都只表示一个明确 具体的概念 应该看成词 8 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 这两个组合在一起的音节只起表 音的作用 不表意义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的连绵词 应该看作词 比如 蜃者 蒲卢也 夏小正 蒲卢 表示 蜃 而 蒲 和 卢 单独都不表示 蜃 两个字只起 表音的作用 应该看作一个词 9 数词与数词组合起来表示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应该看作词 一些数字组成 的缩略语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意义的 看作词 比如 上敬老则下益孝 上顺齿则下益悌 上乐施则下益谅 上亲贤则下择友 上 好德则下不隐 上恶贪则下耻争 上强果则下廉耻 民皆有别 则贞 则正 亦 不劳矣 此谓七教 主言 七教 是对其中行为的概括 在文中意义比较稳固 单一 虽然 这样的 词还不一定具备社会性 但我们进行的是专书词汇研究 对本书内容来说它们就 是稳固的 意义明确的 我们在逃行词汇切分时标准从宽 1 0 一些虚词和虚词或者虚词和实词组合在一起 在句子中多作虚词用 表示语 法方面的意义 这些固定的搭配视为词 1 1 者 字结构和 所 字结构 一般 者 和单音名词和单音形容词组合在 一起时 看作词 而和多音词组合的看成词组 动词和 所 字组合在一起 除 了一些经常组合在一起出现的看作词 其他的看作词组 第三章 大戴札记 中的单音词 第三章 大戴礼记 中的单音词 3 1 单音词 2 113 1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单音词 由于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 可以说一个词就是一个字 因此区分处理单音词和字的界限是比较简单的 问题 是在词的词性划分方面存在着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是当词出现活用的情况时应该 怎么处理 按一般的观点 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 生的现象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有 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认为 活用 说正是抹杀了古今语法功能的变化 i z l 古 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并且能活用的词也比较多 王克仲指出 古汉语的实词都可以活用 只是有的常见 有的不常见而已 3 应该说 汉 语中词类的活用不是一种临时的现象 应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常态 在 大戴 礼记 中 所谓的 词类活用 是比较普遍的 因此本文不采用 词类活用 的 况法 在切分词的时候 遇到 词类活用 的情况 一律采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 词性对词进行分类 根据划分词的标准 大戴礼记 中的单音词可以分为 名 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连词 助词 介词1 0 个大的类 别 名词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两个小的类别 专有名词附后 具体情况如下 3 1 1 名词 普通名词 6 4 7 普通名词是表示一般事物概念的词 大戴礼记 中普通名词如下 岸1 螯1 苞1 雹2 保1 报1 暴1 卑1 碑2 北7 觥1 本2 6 币4 痹1 辟1 0 臂1 变2 表2 别7 宾1 4 膑1 冰4 兵8 伯5 步5 才3 财1 7 采2 菜1 残1 仓1 草6 侧2 荚4 差3 长1 2 尝1 常3 f 4 常7 1 5 巢4 朝1 i6 车1 3 臣4 2 阼2 辰5 成1 尺2 齿3 i l l 专有名词不包括在计算结果内 后面复音节统计结果内也不包括专有名词 1 2 1 李荣刚 对 词类活用 说的再认识 徐卅l 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5 年第6 期 4 2 4 4 1 3 1 王克仲 古汉语词类括用 湖南人民出版礼 长沙 9 8 9 l 町名侧 旗子 1 5 常态 大戴礼记 曾子萨事 村予义则冉常 善刚有邻 高明 仪容有常度 1 6 1 名词 早晨 第三章 大戴礼记 中的单音词 朝6 l 耻3 虫1 3 畴1 筹1 雠5 丑1 处4 川3 传1 春4 疵1 辞2 0 从1 聪1带3 贷1 2 旦4 党5 盗1 道7 5 得1 德7 9 等1 1 弟1 3 帝2 1 壁4 7 3 1 典3 电1 玷1 定9 东1 5 冬6斗4 豆1 度7 恩1 2 耳4 饵2发3 法1 9 方9 防1 房2 妃5非3 风8 封3 夫5 服1 0 浮1 4 福7 辐1 府1 辅1 父2 2 妇6柑1副1 傅2 富7 腹3 赙l i 盖1 概1 i q 感1 纲1 羔1高3缟3 戈1 歌2 根1 工4 弓3 公8 8 功1 9 宫1 0 诟1孤3 辜2古2 7 谷1 1 7 谷5 8 鹄1 鼓3 故9 瓜6 寡1 关1 观5 8 官2 6 冠3馆1管1 贯1 光1 圭2 鬼1 贵8 国5 3 过2 1 海6醢1 害1寒3豪1 禾2 河3 褐1 黑1 衡2 红1 侯1 1 后1 5 壶7 虎3户7笏1 华2 化7 欢1 患6 黄2 湟2 9 璜1 1 0 l 讳2 昏1 火7货2 获1 1 1 1 1 祸7 机4 迹5 积3 祺1 极7 急1疾4 棘1 几2 己2 1 伎6 1 2 l 纪4 忌1 季1 祭5 家1 3 贾2 间1 0 剑2 贱1 鉴2 蒋1酱1 交1 郊3 角1 教1 5 阶3 节2 1 介8 1 3 今3 1 金3 锦1 禁1 1 4 禁6 经1 1 6 经4 1 7 1 茎1 旌2 旖1 精6径4景4 境2 酒6 居9 驹4 局2 1 8 1 具3 距1 屦1 皂j 2 爵8君1 3 4 客3 口1 莱1 老6 潦3 t 9 乐2 2 雷5 耒5 类1 1 礼1 0 9 理7醴2力3 历2 2 吏1 利1 2 砺1 p 1 名词 朝廷 l 读为 忒 差错 1 3 1 名词 地 的吉宇 结果中包括 地 4 6 次 1 4 1 通 孚 信号 陋l 送给丧家的布帛 钱财 6 1 平斗斛的术 门俸禄 l 嘲山谷 1 9 l 护城壕 1 0 l 玉器名 1 1 1 获 高明 获 就是算 算 通 弊 古代计数的筹码 1 2 1 包括2 次 技 1 3 1 通 e f 包括 甲 出现的3 次 p 4 1 政教也 1 1 5 1 禁令 1 哪绎纬的经 经典 1 q 部门 积水 1 4 第三章 大戴札记 中的单音词 梁2 量5 邻2 1 1 林1 鳞3 灵1 2 1 陵1 令5 流2 3 禄8 路1 律8 虑9 率l 4 1 旒3 t 5 辂2 1 6 鸾1 卵4乱7 轮1 论5 7 马2 5 蛮1 8 毛3 矛4 茅1 貌1 0 美3 9 妹1 门9 萌1 盂1 糜2 米1 芈1 1 1 冕1 面1 0 庙1 5 民2 1 4 名4 0 铭3 1 命1 3 末1 莫1 1 2 i 默1谋3 某1 0 母8 牡1 木1 0 目6 墓1 内4 7 勒1 1 3 男9 南9难4能1 3 泥3 年2 6 鸟7 农4女1 6 偶2 旁1 袍1 配1辔4蓬2 皮1 嫔1 牝1 聘1 1 1 4 1 屏1 魄1妻3 期4齐6 奇3 旗1气2 7 器9 愆1 1 5 1 前1 7 唐1 1 6 1 妾2 亲3 6禽1 青2卿1 0 情2 2 罄1邱1 秋4 裘1 权3 阙1 群8 人1 4 7 仁5 任7日4 荣1 1 7 1 肉2蓠4 1 1 8 辱5 丧7 塞9 色4 1 啬1 1 1 9 1 瑟1山7 善2 6 膳5 伤1商7 上5 9 苕1 少3 舌1 舍1 社1 身5 6神1 2 声3 3 绳1 眚1圣4尸3 师7 诗1 7 施1 时1 0 2 实7 食1 0史7 矢7 始2 士4 4 世3 3 市1 事6 9 室1 2 适1 1 2 0 轼1誓1 2 1 1 手9守3 寿4 狩1 2 2 兽3 书1 0 暑2 术1 树1 数1 8 水1 8 说9 丝1司1 私4思2 死1 0 姒1 2 3 1 祀1 耜1嗣8 讼1 数1 俗3 宿1岁2 1 孙4 所1 0 胎1 坛2汤7 堂6 陶1 1 1 作 亲 讲 亲朋邻居 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君子义则有常 善则有邻 t z l 鞘气 大戴礼记 曾子天圆 阳之精气日神 阴之精气曰旯 d 1 支流 分支 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观说之流 可以知其术也 卢辩注 流 谓部分 1 4 1 与 帅 音义同 大戴礼记 千乘 出可以为率 诱于军旅 1 5 1 同 鎏 冕冠前后悬垂的玉串 1 6 1 人车 1 7 1 大戴礼记 文王官人 顾小物而不知大论 高明 周书 作 伦川 其中包括4 次 伦 1 8 1 南方的少数民族 大戴礼汜 千乘 南辟之民日蛮 信以朴 1 9 美丽的方面 大戴札记 千乘 不饰其美 不隐其恶 不防其过 1 0 1 糜子 l u l 姓 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 t 2 1 后作 暮 1 3 1 骖马的内例缯绳 九礼之一 聘礼 i t s 罪过 过失 1 1 6 1 同 墙 墙垣 i t t i 开了花的堇 i i b i 鹌鹁之类的小鸟 泛指各种农事 r 0 1 与 敌 通 p i i 制度 释名 哲 制也 吲指古代君主冬j 昔 p 3 姓 第三章 大戴札记 中的单音词 算1 0 1 l 缇4 体4 秭5 天4 6 田2 庭1 埏1 2 铜2 统3 嘲图1徒2 涂4 4 1 荼5 土1 0 外3 8 王2 6 网1 往3 5 l 望2 1 6 1 1 塑1 7 望2 1 8 i 威4 尾1 纬1 位1 4 味5 谓7 9 文9 乌1 巫1 屋4 污2 1 0 i 武4 舞l 务1 物3 9 雾1 夕4西1 1 昔9 溪2 习2 席8 下3 8 夏7 闲9 间1 1 1 弦1 贤1 6 衔1 霰2 1 2 乡8 相2 祥1 向2 巷1象3 小5 孝2 9 敷1 1 1 3 1 邪1胁1 心3 2 薪1 信1 6 星8 刑1 7 行7 5 形3 姓4 性1 2 兄1 4 羞2 1 4 l 羞1 1 5 1 潞1 1 6 1 秀1 序1 1 1 刀序2 1 1 8 1 畜1 绪1 1 1 9 1 玄2 穴3 学8 雪2 血3雅1 言1 1 2 筵1 匣1 宴1 验1 殃1羊7 阳1 3 姚1 2 1 l 要2 野3 业4叶3 夜5 仪6 夷3 乙1 已2 2 3 1 义6 8 弋4 1 2 4 1 艺1 邑5 疫2 意6 薮2 翼2 阴1 4 荫1 音2楹3 影1勇3 用4 忧3 幽3尤4 犹2 瞵1 友2 牖5 右1 2 幼4 囿4 鱼1 4 虞1 2 6 羽5 雨1 语2 玉6狱1 0 欲8 誉9 渊5 元1 园1 圆3源3 远4 苑1 怨1 1 月3 1 云3 运1 灾1 0则1 泽2 贼2 札3战1 章3 丈1 杖3 赵1 柘1 朕1 争1 征6政6 5 枝2 治5质1 0 中5 1 1 1 算分用的筹码 大戴礼记 投壶 司射进度壶 反位 设中 执八算 1 2 1 帝王所持的玉笏 1 3 1 要领 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 四者治民之统也 1 4 1 同 途 5 1 过往的事 6 1 榜样 7 1 历每月十五日 s l 希望 心愿 9 1 意思 意义 大戴礼记 曾于制言上 夫行也者 行礼之谓也 f 1 0 l 通 湾 意指浊水不流的地方 包括 湾 出现的1 次 反问人员 1 1 雪珠 效果 大戴礼记 礼察 是非明毂大验乎 耻辱 1 5 后作 馐 i 删酸臭的陈淘米水 亦泛指污臭之水 1 1 7 顺序 墙 l 仲l 前人未竟之功业 2 0 j 通 蛆 蝉的一种 2 l l 姓 x l 燕子 从前 4 带丝绳的箭 i 划通 献 葆略 h 划 2 6 1 古代掌管l j 林j i i 烊之传 第三章 大戴礼记 中的单音词 轸1 1 1 正2 t 2 脂l 3 知3 2 4 知2 5 1 职3 指1 6 指1 7 趾2 志3 0 制6 冢1 众1 8 州2 舟1 粥1 肘1 昼1 朱1 珠2 烛1主2 3 属6 柱4 祝2 5 壮2 状3 子1 宗1 卒3 族3 俎1 祖2罪2 1 尊5 樽1 左1 6 佐2 辑2 8 嘻1 9 藿1 慝1 蒸1 1 0 瑾1腥1觞1 觚1 酰1 银1 3 1 2 动词 8 6 8 哀1 1 艾2 爱2 2 安1 7 敖3 1 2 霸2 败3 拜5 傍1 谤1 保4 陂1 报1 抱1暴3卑1各8倍3 悖1 被2 贲2 1 3 本1 崩6 比1 0 毕5 闭3弼2 弊3 1 4 避6编2 变2 6 辨1 8 辩1 别1 6 傧1 摈4 1 5 秉2 禀1并2 1 6 l 病2 剥5播2 博3 搏1h2 补6 布3 步2 财1 1 采3 参7残1 藏1 3操2 测3 察2 0 差2谗1 禅1 产3 0 长2 0 尝1倡2 唱1巢1 朝1 1 彻6 臣3沉1 陈1 1 一隧1 1 8 l 称1 8 成6 7 承9乘1 0 持3 耻1 2 饬7 充5崇2宠2 瘳2 1 9 丑1 出4 3 除6 褚2 2 0 j 处1 2 传3 吹1 歌1 辞1 4 刺1赐3 从5 1 悴2 存1 6 错2 达9 答i 大2 代3 待5怠5殆7 戴4 当1 0 祷1 i l l 车后横木 一说 为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 1 2 1 准则 叫脂肪 4 后作 智 包括 智 出现的2 4 次 1 5 1 知己 主旨 i l 手指 s l 古代朝j 或祭祀时遮蔽在衣服上的一种服饰 例头盖骨 i 1 0 1 祭于巳名 i ll 通 刈 出现的两次中包括 刈 l j 2 后作 傲 包括 傲 出现的两次 通 奔 奔走 通 蔽 包括 蔽 n 现的1 次 1 1 5 通 傧 接待宾客 井 的古字 包括 并 出现的1 次 1 1 7 通 裁 d a n 逸乐 稍愈 2 0 l 储藏 川饮 嘲 7 第三章 大戴札记 中的单音词 贷2 1 1 道9 道2 3 道6 4 1 得5 9 涤2 抵2 弟5 1 5 1 睇3 递7 州典1 奠4 雕1 吊2调2 迭1 动2 1 冻5 读l 独1睹2 妒2 度2端1 断4 对3 2敦1 夺3 恶7 迩1 贰2 发1 5 乏1 伐1 4 罚2 法5 烦2 蕃3反1 3 7 犯7 饭1 防3 妨1 3 放8 飞3 非1 5 废1 4 费5 分8忿1 偾1 8 丰2 封2 逢2 奉1 4 否1 敷1 伏9扶5 拂6 服3 0桴1 i 9 符1 抚6府1 俯2 辅5腐1 负5 附4复1 3 赴1 傅3富4 覆5 改1 3 盖1 干2告1 3 割1 歌4 给1更4 工x 攻6恭1 1 躬1 共3 苟1 构1鼓3革1 1 1 i 辜1 i 1 1 1 顾6 关1 观2 1 官6冠3 贯1 盥2 灌6 广2归1 2 规1 贵2 3 跪2 过1 7 害4 含1好1 7 号1 合2 2 和1 7 阖1衡4薨1厚1 呼1 华2 化1 2 际3坏5 欢2 1 2 i 嚯l 1 3 1 还4 环1 患8悔2会6讳3 诲1 惠3 毁4获2 饥3 际1 1 4 积1 5 畸7 1 5 跻1 稽4瞒1及4 8 即2 极l 1 6 急4 疾7 殛1 1 7 集x 辑1 计4记2 5 忌1既2济7 继6 祭1 6 冀2 加7 假9 嫁4坚1 1 8 1 兼2 监2 减1 见1 1 9 见9 3 2 0 i 建1 2 荐3 贱3 渐2 谏1 0践l 将3 讲1降1 6 交1 0 骄2 懦2 f 2 l l 狡1 矫1 教4 1 接1嗟1 节1 7 结3 截1 竭3解3 戒4 5 诫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太阳能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市场渗透率提升策略报告
- 2025年抽水蓄能行业市场趋势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1. 电磁波教学设计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1-1-教科版2004
- 2曲曲直直教学设计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鲁教版(五四制)
- 羊场的规划与设计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畜禽生产-畜牧类-农林牧渔大类
- 第4节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2-3-人教版2004
- 《第二单元 用金山画王画画:1.3 档案管理》教学设计-新世纪版(2023)三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高端新兴生物燃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杆菌肽锌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医疗无菌小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GB/T 44971-2024土壤硒含量等级
- 2024年团校考试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甲状腺手术体位的综合征
- JJF 2140-2024压力表校验器测试方法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数学试卷
- 2024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附答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2024年)培训机构架构图11则
- 学生心理健康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表
- 小米全屋智能方案
- JCT2158-2012 渗透型液体硬化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