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尋找十九世紀末的麵條風格林瑩桃園縣立壽山國中摘要初次接觸新藝術是在2001年至捷克旅遊時,當時慕夏的名號與他炫麗的海報作品令人驚艷;一年後在台北舉辦的布拉格之春慕夏特展筆者再次領受其唯美優雅的線條創作;學期結束後的暑期到巴黎旅遊,順道更深入的一窺新藝術的堂奧,同時也興起以其為主題設計藝文教案的想法,嘗試以慕夏的作品帶領學生了解同時期亦具有新藝術特色的聽覺藝術。在巴黎隨處可見新藝術的作品:如吉瑪的地下鐵、艾菲爾鐵塔、溫泉街(也是吉瑪設計)的建築等;在台灣也可見新藝術的蹤跡,這正好可當作楔子引導出十九世紀的在歐洲,尤其是法國新藝術之內涵與特色,因其藝文背景與華格納整體藝術作品牽連,又能與現今九年一貫類似共感覺的藝文統整教學做跨時空的呼應,實為教學設計之絕佳題材。起初還覺得此主題過於專業,但筆者相信若能於吸取各方資訊後將其做有條理的整理與設計,並將其製作成深入淺出、富趣味性、又具時效的共感覺課程。學生即能於教學實作中時而歌唱、時而吹奏、時而繪畫、時而律動、時而觀賞、時而聆聽的悠遊於新藝術的殿堂。在創新策略方面筆者除了將教學情境佈置成具新藝術特色的線條風(以線條優雅而綿長的植物蔓藤、配合學生個人線條創作作品,將教室佈置成以曲線為主的風格)之外,學生的座位亦是根據教室實際情況做不同以往的排列(半圓環形),這樣即能挪出空間做肢體律動;在教學材料上也有多樣創新,因為本主題為九小時的教案設計,有足夠的時間將此看似非常專業的主題做成循序漸進、少量多餐的輕鬆教學;也能從容的使用大量的視聽教材引導學子從大自然與週遭生活中發現新藝術之餘韻。在教法的創新上是以視覺的新藝術特色帶出象徵主義的特徵;再以印象主義的特色來襯托象徵主義那神秘飄忽的特質;同時伴以富象徵主義色彩的音樂來達到共感覺的情境營造。除了視聽方面的新藝術介紹之外,於課堂中並佐以肢體律動、以及老師與學生同提供之生活化的實例分享,以增加課程的多元多變,也讓此教案在實作時充滿新意與生氣(但幽渺輕盈)。學子並能於整個單元結束後留下相關創作作品,並養成在生活中辨識新藝術特色的能力。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教學目標並非教導學生於生活中鑑定何物為新藝術,而是啟發學生能於生活中辨認出新藝術的蹤跡、與其相關特色。至於在教學創新上的困頓,即是在製作教學資料(圖片掃描與Powerpoint製作)時的曠日費時,若不是有始終支持我的家人從旁協助,此教案實作可能無法順利於這學期完成;另外一個困境是筆者的音樂教室缺乏遮陽效果良好的窗簾,致使單槍投影的效果大打折扣,實為美中不足之處。 壹、參考文獻本教案的教材來源為筆者於2002年春慕夏 Alphonse Mucha , 1860-1939,捷克人。十九世紀末浪跡至巴黎,於1894年幸獲當紅女演員莎拉貝娜爾之青睞一夕成名,為為新藝術最具代表的海報設計家。特展之後,嘗試將新藝術與當時也受象徵主義影響的聽覺藝術做一綜合分析的短文-“新藝“樹”下的佛瑞與慕夏”。文章的參考資料有:蔡綺的新藝術研究、劉振源的雅諾婆藝術、馮作民的西洋繪畫史;高階秀爾的西洋美術史;德雷恩的繆夏;張澤乾的法國文明史等。文中提到百餘年前即影響世人美感經驗的新藝術,在二十世紀初的風潮過後,仍然於不同時空下依稀展露迷人的風采。仔細找尋後筆者發現其設計優雅的線條於台灣亦時有所見。文中略述十九世紀末的藝文背景與新藝術的源流:從中世紀的嵌瓷畫、阿拉貝斯克 arabesque,以各種植物和抽象曲線互相盤繞構成基本圖案的阿拉伯裝飾風格。、洛可可的藝術、英國的拉斐爾前派與工藝美術運動、象徵主義的詩作與畫作(附錄一)、到東洋的日本浮世繪等。一路走來,造就了十九世紀末以“阿拉貝斯克”為創作基礎的一種美術工藝型態。文中亦提及它異於傳統美術的特質,散發著不同以往的芬芳美艷(附錄二)。其深入民間的親切性格、富異國情調的玄秘意境、著重心靈描寫的象徵手法、重設計(不一定要對稱)的裝飾性、超越領域(此為整體藝術作品 文詞與音樂的神秘融合、文詞強調音樂性。音樂創作上的主導動機(Leitmotif),類似於詩文中所應用的象徵(Symbols)。Scott Messing, Neoclassicism in Music,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NY, 1996, p.4。、共感覺 synesthesia,源於病理學,當刺激一種感覺受體時,可觸發另一種感覺受體次生反應的心理現象。最常見的是色聽共感覺,即聽到一種聲音時會有一種視覺體驗,如聽到C音時會看到紅色。雖個人的音、色關係不盡相同,但基本上是音響越低沉,體驗到的顏色越深。簡明大英百科全書 17,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91,頁468。的表現)的高揚品質即是最好的說明。文章後半即從新藝術的特質帶出佛瑞 Gabriel Faure , 1845-1924,法國人。十歲時進入巴黎尼德梅耶音樂學校就讀,其後創作常受中世紀調式影響。因為個性的關係常躲在自己的音樂角落少有恢弘龐大的作品,其作曲內容注重旋律線條,作品內涵亦隨年歲增加而漸次深厚。管絃樂佩利亞與梅麗桑 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s , 1862-1949)的著名象徵主義詩劇,為一齣叔嫂戀之悲劇。中可與之做對照的聽覺特色。佩利亞與梅麗桑的管絃組曲(原為戲劇配樂)共有五曲,筆者不依序分別解說,而是將其具有新藝術特點之處舉例說明。例如富綿延植物的線條特色可在第二曲那描寫梅麗桑的紡輪不停轉動的快速重複音型和以音值較長的綿延旋律線(以調式營造出慵懶不具張力的氣氛)中明顯體現。再例如前述兩種迥異的氣氛,可說是佛瑞音樂“曖昧”的佳例之一,而“曖昧”的特質也在新藝術中可以找到;而“富親切感”的特質可在第三曲那介於傳統與創新的優雅旋律、不重功能和聲、卻也不標新立異(不似後期浪漫的作曲家嘗試以擴增樂器編制、厚重音響、誇大的和聲、或理性的音符排列等方法表現自己的創新與異於傳統)的輕盈中展現。佛瑞的“曖昧”與慕夏海報的“夢幻”可謂異曲同工;慕夏高傲又甜美的海報美女一如學院派的著重肌理,而其以種種元素營造出的空靈玄奧氣氛的海報卻一如佛瑞的音樂令人倍覺親切脫俗。此文就在描寫佛瑞音樂的多種可與新藝術類比的創作元素中進入結論部分。貳、教案編寫過程因為新藝術範圍甚廣,於歐洲各地衍生出的名稱也不同,所以最好鎖定於較小的時空以簡化主題內容,加上筆者對巴黎的雅諾婆 新藝術的法文為雅諾婆(Art Nouveau),但Art Nouveau卻是在1900年前後不到六年光景流行在法國、德國、英國等地的藝術。這種十九世紀末風尚影響到德國的年輕風格、英國的摩登樣式。較為熟悉,於是將本教案(本將教案附錄於後,但限於字數只能於口頭報告時再予以呈現)的時空鎖定於十九世紀末的法國,並定其名為“尋找十九世紀末的麵條風格”。麵條風格一詞為雅諾婆的別稱之一,明顯的是取其線條型態而定名。在慕夏的海報作品中即可看到很多誇張但卻是精心設計的飄揚髮絲,它被稱為慕夏的麵條。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兩幅為JOB菸品設計的海報畫面中那美女飄揚有秩的髮絲,如附圖。兩幅慕夏為菸品設計的海報教案內容中有提到了阿拉貝斯克一詞,它是一種以植物蔓藤為設計基礎的圖騰,也是新藝術最初始的資料來源之一。所以提到麵條風格定然要述及阿拉貝斯克,它在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三方當中都曾被大書特書,因此這種優雅的線條是統整線性的最佳主題。筆者即據此以大自然的植物線條為起點引領學子探索新藝術,進而鼓勵學子於週遭環境中尋找其悠揚的蹤影。尋獲的蛛絲馬跡有坊間某品牌利樂包茶品的包裝圖案、充滿花草線條特色的髮夾、以高第建築為封面的筆記本、校園附近新式公寓的鏤花欄杆、與造型路燈等(如附錄三)。至於統整範圍之點與面於本教案第一堂課中即為大略提及以作為線性統整之導入。而新藝術與受象徵主義 十九世紀後半,西方的藝文創作興起了一股象徵主義思潮,它並非一項組織嚴密的運動,卻成為國際思潮,對現代藝術造成重大的影響。在美術創作上它意味“把精謹寫實的藝術形象與超現實的、帶有某種神秘氛圍的環境結合起來”。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美術光碟。台北市,智慧藏學習科技公司,2001。之間的關連,也是一可以統整的要點色調。其與印象派或野獸派用色的大異其趣,亦是統整點、線、面、色的絕佳素材,可據此以視覺上的色調與氣氛營造,引導學生體會更為抽象之聽覺藝術的色彩元素。受象徵主義影響的新藝術喜用彩度不高的中間色,它優雅玄秘的氣氛由此蘊生,而佛瑞、德布西、拉威爾、薩提等法國音樂家也以其獨特之創作技巧各自營造出輕盈優雅、如夢似幻、不具張力等意境的樂曲。這種也是受到象徵主義繪畫色調影響的聽覺藝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本教案的後半段即以“營造音樂色調的元素”為副題,嘗試從各個音樂元素:節奏、旋律、和聲、力度、樂韻(Articulation,有人將其譯為起音)、調式、曲式、配器。當中讓學生了解富象徵主義色彩的意境營造。並以多首旋律綿延、意境悠揚的樂曲為背景,例如佛瑞的戲劇配樂佩利亞與梅麗桑管絃組曲、德布西的鋼琴曲阿拉貝斯克等。在前述聽覺與視覺共感的教學中,再伴以直笛吹奏教學與演奏(線條綿延的樂曲如紅薔薇、魔法公主)、肢體律動(點與線、直線與曲線、各種線條、個人或分組的植物樣態模仿等即興律動)、阿拉貝斯克的舞姿介紹等更多元探討,來強調單元主題的特色與性格。在如此有秩的教案設計之下,成就筆者所設定之教學目標應是不難的。茲將本教案教學目標條列如下:1. 探索生活中藝文的蛛絲馬跡,提昇學習者對藝術的觀察力、感受力、表現力、聯想力、與創造力。2. 從大自然中辨識出新藝術的線條特色。3. 配合電腦教學,建立學習者蒐尋資料的能力,並擴展藝文視野。 4. 藉肢體律動加強勇於表達的能力,並得以抒發情感。 5. 刺激學生對音樂與色彩之間的聯想力。 6. 體認點、線、面、色的特質與表現的可能性。 7. 了解十九世紀末,中西藝文的交流與影響。參、實作過程與成效緊接於先備知識課程結束之後的本單元實作,對女教師來說亟需充分的時間與體力。因為實作前的準備除了教材製作之外,還需設計每堂課的個別教案。本段不提實作過程的細節,而是從整個單元的大方向切入。先將九堂課的教學流程條列於下,以利說明。第一堂 初識點線面第二堂 主題“線條”導入:布拉格之春第三堂 隨處可見的線條第四堂 新藝術的特色第五堂 營造音樂色調的元素(象徵主義)第六堂 線條音畫(四季)第七堂至第九堂 創作與表演:a 即興律動b 編舞一、“原始感受”到“略知一二”的兩次音畫創作在單元實施之前與單元進行之後半段各實施一次,首先於上學期末已完成了“先備知識”音畫創作。這是以粉臘筆為畫材伴以佛瑞的佩利亞與梅麗桑管絃組曲中的第一首與第三首為音樂背景“聽音樂作畫”。因為這兩首樂曲之間的意境差別較明顯:前者深沉穩重、速度平緩;後者則活潑輕盈、有一連串的快速音列,學生有較多想像與描繪的空間。事先教師僅只指示學生以線條為創作素材,其餘即為學生之自由創作,他們各於八開畫紙的左半邊畫第三首,於右半邊畫第一首。因為當時完全未提及象徵主義與新藝術,學生僅憑最初的感受以畫筆描繪音樂所帶給他們的原始想像。此音畫於本單元的最後三堂再次實行,不同的是他們已了解到本主題的內容,加上背景音樂是象徵主義特色更濃厚的樂曲:德布西之牧神的午後。兩次創作結果必然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學生兩次音畫的畫法大同小異,只是在用色及意境的營造上稍有改變。二、從大自然中發現多樣的植物線條到尋獲新藝術的蛛絲馬跡學生大部分都依約帶來植物的葉片,而且有些葉片還頗少見。每位學生於展示葉片並稍作說明之後,都能勇於模仿植物的線條與樣態(筆者當天才告知學生要以肢體模擬植物線條)。緊接於學生的表演之後,老師即投影大量於巴黎蒐集的植物圖片(從書籍中掃描而來),其內容皆為台灣極少見的植物實影,所以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能於口頭發表(簡介其各自上網或於坊間找到的新藝術相關資料與書籍)與肢體即興律動等步驟中持續配合教學實作。部分學生甚至能從環境四周找出新藝術或具有新藝術特質的物品並分享之:如前述之筆記本封面上的高第建築、富植物線條特色的花瓶與裝飾品、或衣服上具裝飾性的動物性線條設計等。可喜的是學生對於線條的敏感度明顯提高。三、學習單會說話於第四堂課之後分別有兩個學習單,一為測試學生的基本概念與上課心態;一為測試色調方面的認知與課程結束後的意見發表。題目半數為單選與填充、半數為開放式問答與即興描繪,從其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選出正確的單選答案,並對本單元的教學主題、內容、與方式給予高度的肯定;幾乎所有學生對此單元的兼具娛樂性與知識性也甚為認同,甚至要求教師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也有建議筆者再行設計其他單元的心聲。這樣的結果大大的鼓勵筆者於此中持續努力。四、以實況錄影的影片欣賞作結筆者以班風較沉穩的班級做第三堂“新藝術的線條”實作錄影,其效果甚佳。每位學生都能專心一志,能動能靜的呈現最佳狀況。此拍攝過程不但給予全班(分組肢體即興律動)與自願單獨表現(獨奏、口頭發言)的學生試膽的機會,也提昇了學生的學習力與表現力,實可多加善用。接著將本堂課的實作內容與本單元其他課堂的部分實作錄影以電腦軟體稍作編輯並播放給學生欣賞,當作個人教學改進的參考,也為本單元畫下愉悅充實的句點。結論經歷此教案的設計與實作,筆者確是獲益不少,並且發現國中一年級的學生的知識吸收力是超乎想像的,實在不能小看。腦海依稀浮現一位師長說過的話,大意為:學生學的不好並非能力不足,而是老師不夠積極或教法不當。的確!就如筆者前文所述,不要因主題的專精就認為學生學不來,只要用心於教案的編排、教材的製作、與教法的創新,並掌握學生的專注力 英文on task,意為學生在特定時間內的專注力。,再怎麼深入的主題探討都是學子的能力足夠應付的。至於筆者此次選定的主題不但適合國中生,而且是一個絕佳藝文統整的起點。因為十九世紀中期,歐洲的文明科技皆有長足的發展,歐洲本地、甚至東西方之藝文思潮於焉有更頻繁的互動,各藝文領域更能打破其間的藩籬而有相通的理念與特質,無怪乎華格納的整體藝術作品因應而生。一世紀後的今天此理念竟能為國內教育界重視,實為傳統教育的一大突破,期此適合於藝文領域統整的教學理念能被更深入的推廣與發揚,使升學壓力極小的藝文領域能於統整教學的探索中盡情輝灑,達成共感覺的教學目標與實效。參考書目中文書目:1. 劉振源 雅諾婆藝術。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9年。2. 馮作民 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9年。3. 德布西:佩利亞與梅麗桑。台北市:世界文物,2000年。4. 張澤乾 法國文明史。台北市:中央圖書出版社,1999年。5. 陳希林、丁榮生、潘罡 慕夏布拉格之春。台北市: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 西洋音樂百科全書 二十世紀音樂。台北市: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 邵義強 管絃樂淺釋。台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1995年。8. 高階秀爾 西洋美術史。台北: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9. 管絃樂曲。台北市:音樂之友社,1999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物流自动化管理系统合作协议
- 农产品采购合同范本及注意点
- 农业种植联合生产合同协议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协议
- 各省工业部门环保效率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 1800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范文6篇
- 经济合作协议书格式与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3篇
-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四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百色靖西县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小学英语课件-Go-away-Mr-Wolf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