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BTCP宽带接入技术概述更新数据至Vp.ppt_第1页
DLBTCP宽带接入技术概述更新数据至Vp.ppt_第2页
DLBTCP宽带接入技术概述更新数据至Vp.ppt_第3页
DLBTCP宽带接入技术概述更新数据至Vp.ppt_第4页
DLBTCP宽带接入技术概述更新数据至Vp.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带接入技术概述 V1 2 DL BT01 C1 P1 2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 你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了解宽带接入发展现状了解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3 内容提要 宽带接入发展现状两种传统的窄带接入技术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4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 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电子商务更是网络应用的典型热点 同时 人们对网络带宽及速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网络由低速向高速 由共享到交换 由窄带向宽带方向迅速发展 5 宽带接入用户数及季度增长率 注 季度增长率 季度新增用户数 上季度末用户总数 100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6 宽带接入用户与拨号用户数及季度增长率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7 宽带接入用户构成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8 主要宽带接入业务的用户发展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9 DSL在传统住宅和企业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10 2007年上半年宽带业务收入在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 来源 通信信息研究所 11 2006年宽带增值业务收入比例 来源 PointTopic 12 中国宽带接入市场 2007年第二季度 国内宽带接入用户增长势头减缓 宽带接入用户的季度增长率为5 6 比一季度下降了2 8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二季度末 我国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5943万户 DSL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07年上半年新增763 8万用户 其中第二季度新增353 7万 比2006年的季度新增用户的平均值高出34 2 2007年上半年 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收入累计达到242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 宽带业务收入在全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6 9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 3个百分点 由于更多用户选择接入速率更高 资费相应也高一些的接入业务 以及宽带增值业务的日益丰富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宽带用户ARPU值均出现小幅度上升 13 内容提要 宽带接入发展现状两种传统的窄带接入技术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14 两种传统的窄带接入技术 语音Modem 窄带ISDN 15 话音Modem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进行A D转换 它是目前实现窄带Internet接入的主要方式 优点 价格便宜 安装灵活缺点 数据传输速率低 占用了话音线路 话音调制解调器 16 窄带ISDN 电话系统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的推进是ISDN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典型的窄带接入的铜线技术适用于支持传统的话音和低速非话业务 数据 但没有考虑不同传输要求的多媒体业务标准接口 2B D 17 内容提要 宽带接入发展现状两种传统的窄带接入技术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18 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19 宽带及宽带接入的定义 宽带的定义 指多媒体业务在网络上传送所需要的最小带宽 其多媒体传送效果能被人们所接受 宽带接入 指用户需要通过一定的通信基础网络支持实现用户和Internet的高速连接 由于种种原因 从通信基础网络到用户端 最后一公里 成为宽带接入的 瓶颈 20 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1 xDSLHDSL 高速数字用户线 SDSL 对称数字用户线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VDSL 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EDSL EthernetOverDSL IDSL ISDNDSL综合数字业务用户环路 UDSL Ultrahighbit rateDSL 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2 HFC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 3 HomePNA接入4 以太网接入 21 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5 无线接入技术WirelessLAN无线本地环路 WLL PHS CDMA SCDMA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接入 LMDS 数字直播卫星接入 DBS 微波无线接入通用分组无线接入 GPRS 6 光纤接入网络EPON与GPON FTTH 光纤到户 7 PLC电力线接入方案8 SDH接入网9 DDN数字专线 22 用户接入Internet的主流方式 23 结束语 宽带接入网网络规模巨大 需求旺盛 新技术不断涌现 其发展包含了无数的机遇 而且市场之大前所未有 吸引了制造商 运营企业和业务提供者的广泛参与 无论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