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生物 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例如:图片和视频,整理好做成制作PPT课件放给学生观看,一方面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列举身边例子提醒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教师准备:(1) 制作教学用的PPT课件和视频。(2) 通过百度搜索有关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肝、天花的文字和图片资料。(3)通过百度搜索收集有关病毒发现历史的资料。(4)通过百度搜索收集有关病毒危害人类生活和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图片资料。学生准备:(1)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2) 预习课本第P106-P109(3) 搜集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相关事例。教学课题 1、通过百度视频搜索观看病毒发现视频,再让学生看的非典视频,激发学习热情。2、列举出某些病例(如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3、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4、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的内容,病毒为其第一节的内容。病毒是微生物中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本节课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但是往往局限于其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所以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了解,有一定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4、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5、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教学重点】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教学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最易模糊的问题切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这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由细菌引起的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从这方面切入课程,可以轻松地激发学习兴趣。从发现病毒的小故事中,学生不仅可以形象地理解病毒的形态大小,而且也与他们已有的“病毒都是致病的”观点相吻合,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同时,通过这个小故事可以见证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运用课件展示多种病毒的图片,能够很直观地说明病毒的形态多样,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一般”、“基本”等模糊用语的含义,在比较中更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互联网收集大量资料,运用学生和教师通过百度搜索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科学地、直观地展现知识,增强趣味性,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利用病毒的发现过程,以及对病毒基本结构的图片观察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以轻松理解“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特殊生物”这一科学事实,同时也为学习病毒的生命活动做好铺垫。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百度搜索的资料“病毒侵染活细胞”的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示病毒繁殖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病毒独特繁殖方式的理解。在病毒种类的学习中,用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绿脓杆菌的例子导入,既可以开展病毒种类的学习,又可以为后面全面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致病性上,即危害人类生活的方面。教学设计中就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入手,首先了解病毒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养殖业的巨大危害。继而在学生充分了解病毒危害的基础上,利用前摄知识及收集的大量资料来论证人类合理利用病毒,也会为人类生活造福。引导学生认识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方面,使学生全面地、客观地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相应的科学素养。这种渐进式的设计,可以使知识分层次展开,便于学生接受。由于病毒的各方面特点决定了其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大量采用图片和文字资料来使课程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大量采用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习过程掌握在学生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辩析、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其收集分析资料、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分组讨论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视频: 设置情境 导入:【百度视频】搜索,爱在阳光下群星艾滋病宣传 /s?word=%E3%80%8A%E7%88%B1%E5%9C%A8%E9%98%B3%E5%85%89%E4%B8%8B%E3%80%8B%E7%BE%A4%E6%98%9F%E8%89%BE%E6%BB%8B%E7%97%85%E5%AE%A3%E4%BC%A0%E8%A7%86%E9%A2%91&tn=82013038_96_hao_pg&ie=utf-8【教师提问】这两段视频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病毒对人类危害很大。【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与病毒有关的人类疾病名称,并大致说出与什么病毒有关(如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学生活动】学生发言【教师活动】1.播放从百度文库搜索的ppt疯牛病,禽流感,艾滋病等课件。 请学生说说病毒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2、学生在举例过程中,可能会列举出某些病例(如肺炎、痢疾等疾病)与细菌有关而非病毒,据此设置疑问:病毒与细菌是一类生物吗?对此问题,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收集的资料:病毒是如何发现的?病毒的名称是怎样来的?3、播放视频科技纪录片-非典/v_show/id_XMTIyNDU1ODg=.html,播放病毒发现/programs/view/Y9smu2bGKq8 ,教师总结说明,导出本课课题。二、讲授新课1、病毒的形态:设置疑问:当时的科学家为什么用显微镜可以看见细菌而看不到病毒呢?由学习小组代表根据所收集的有关病毒形态大小资料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病毒的形态极其微小,往往以纳米为单位,形态比细菌小得多,举例:葡萄球菌在细菌中算小的,可流感病毒的大小只有它的五十分之一;10万个病毒排列起来才能够用眼睛看到,所以病毒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进一步引发学生推测,如果把病毒比喻为篮球,那用什么比喻细胞合适呢?在学生大胆推测、踊跃发言的基础上,用课件展示病毒是篮球而细胞是摩天大厦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得出病毒的形态微小程度,增强感性认识。利用课件展示多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展示甲型H1N1病毒形态图解/repositorySubjectPage_73499.html 由学生观察得出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教师说明只是近似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等。此外病毒还有其他形态,如砖状、丝形、冠状等。2、病毒的结构:病毒形态的微小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了解其内部构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病毒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中的图片,展示课件并设置疑问:病毒的结构与我们所学的植物、动物细胞结构一样吗?由学生讨论得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基本结构很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此处,教师应强调指出,结构简单并不能说明病毒是最原始的生物。此处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手动脑”活动,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强了学生对病毒结构的认识。3、病毒的生命活动: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怎样生活、繁殖呢?由问题的探究导入对病毒生命活动的学习。教师用课件出示阅读资料(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第一次将病毒提纯出来,得到了一些结晶体。后来,许多科学家将各种各样的病毒提纯出来,均为结晶体。这些结晶体表现不出任何的生命特征,但是将这些结晶体移入生物体内,病毒就会大量繁殖,并使生物体致病。至今美国加州大学原斯坦利实验室里保存的他当时提纯的病毒结晶仍然具有致病力。由这些资料可知,病毒是一种特殊生物,只有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离开活细胞后,病毒无法进行任何生命活动。这点也可以用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培养病毒来解释。教师展示课件图片:虱子和跳蚤,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寄生的概念。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会像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那样用分裂的方式来增加数量吗?病毒如何繁殖呢?教师用课件(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来演示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绿脓杆菌的过程:噬菌体附着绿脓杆菌穿入注入遗传物质利用细菌内物质制造多个新噬菌体细菌破裂,释放出新噬菌体(用这个例子可以为学习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知识作铺垫)。用这个问题深入说明,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病毒是利用细胞中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病毒的。课件演示中用的词语是“噬菌体”而不是病毒,用此疑问可以引导学习病毒的分类。这类病毒专门侵染、破坏细菌,所以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利用课件展示(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多种图片,由学生观察、归纳得出除了细菌病毒以外,有些病毒还专门侵染植物和动物,分别叫做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在笔者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把噬菌体的“噬”字写错,课件展示时特别把该字加以注音并把其设定旋转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处需说明,一种病毒通常只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只侵染绿脓杆菌,鸡瘟也不会传染给人类。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师首先介绍资料:1801年,拿破仑派遣了2.5万名士兵进军西印度洋的卡伊德岛准备镇压当地黑人。由于军队染上了黄热病,结果病死2.2 万多人,只好不战自败。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黄热病的元凶是黄热病毒。然后请学生观察课件(播放百度文库搜索的ppt)配乐图片:病毒给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的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2%A1%B6%BE%B6%D4%C8%CB%C0%E0%B5%C4%CE%A3%BA%A6%CD%BC%C6%AC)(如鸡瘟、口蹄疫、艾滋病患者等),说明约有60的动物和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引发学生讨论,据你所知人类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对这些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由学习小组代表宣读所收集的资料,教师从致病原因、症状、危害等方面用图片和语言进行总结。为了实施教育部关于“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的要求和配合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无论学生是否提到艾滋病,教师都应该向这方面引导,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充分利用所收集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人。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它是怎样传播的呢?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流行性感冒发生时,你的同学生病的多吗?你是怎样患流行性感冒的?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教师综合归纳,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卫生习惯和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流行性感冒。 对于病毒给农业生产和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可以用中世纪发生在爱尔兰的土豆减产造成150万人因饥饿而死和鸡瘟给养殖业造成的巨大损失等实例结合图片资料来说明。经过以上讨论交流后,学生很容易形成病毒都是对人类生活有害的观点。所以,教师要继续引导讨论病毒有没有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面。可以由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破坏绿脓杆菌的例子引发讨论,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继而教师课件继续展示病毒对人类有利的实例资料,如利用植物病毒使郁金香的花瓣出现花纹、用天花病毒制成疫苗抵御天花、用乙肝病毒制成疫苗预防乙肝、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用噬菌体进行疾病治疗、用病毒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用病毒进行转基因研究等等。最后,教师总结: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指导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观点。【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并进行PPT展示)首先,请两位同学讲讲本节课的收获和启发。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对百度搜索到的有关病毒的视频、图片、课件的观察展示,学习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辩证的认识病毒,消除人类“谈菌色变”的顾虑,知道病毒对人类有利也有害。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更多有关病毒的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病毒的认识。【课后拓展】 请百度搜索有关病毒的资料,了解病毒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科学家对病毒研究的进展等,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反思】依据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百度互联网搜索到大量的有关病毒的视频、图片、课件,锻炼了查找、收集资料的能力,收集资料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集体作用,培养了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展开讨论,于讨论中明晰知识,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培养了科学严谨性。采用学生代表表述资料、集体讨论交流的方式,于探究中获得知识,学生有成就感,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知识要由学生去自主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在关键性问题上指引探究方向,控制教学进程,总结归纳知识,纠正探究过程中的偏差,而不是干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个好教师教人学会学习。课前,让学生通过百度互联网搜索、查阅、收集资料。课上,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情景,充分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9T 213-2025 北京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2025年特殊项目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设施维护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经理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纳米推进器重塑航天动力新纪元
- 参考文献管理工具全球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by QYResearch)
- 2025年公共事业管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粪菌移植调控炎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客户需求分析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6年能源加工公司煤炭料场管理制度
- 仓储物流月工作总结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社区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教案(2025-2026学年)
- 黑马程序员课件Java
- T-CHATA 023-2022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2025年中国素描本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 中职创意美术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道及参考答案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