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doc_第1页
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doc_第2页
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doc_第3页
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doc_第4页
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影响农村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自古以来,国家的兴旺,科技的发达,都是一个国家重视教育的结果,而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就是教师,因为教师肩负着国家人才输送的重任。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入,很多省市地方都在响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并且颇有成效,但也有很多地区,虽然也在响应着改革的步伐,但却停滞不前,表现突出的特别是农村,尽管各教育领导机构,在指挥上都与改革之风同步,农村小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可收获甚微,不管怎样努力,总是不能带到预期的效果。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对我们本地的教育颇有了解,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与现时代的教育差距很大,特别是对多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换言之说,我们的教育不如说还是在进行应试教育,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师仍然在为取得好的名次而教,我们的学生仍然在为语文和数学取得高分而学,而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也许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盲区,或者说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奢望。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有:1、教师待遇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正常成长。近年来,随着各方面发展的前景,教师地位也正在相对提高,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教师绩效工资的改革相对提高了教师的收入。我们是农村教师,一直以来,我们的地位和待遇与城市无法比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们很多教师对于昔日与自己平等的同学、朋友比较,他们的收入是自己的一倍,甚至几倍时,很多教师觉得心理很不平衡,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觉得教书没前途,教书没意思,能力好点的教师甚至放弃自己的工作出外打工,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严重阻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教师低沉的工作观,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全社会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与看法,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2 . 学校管理离不开应试教育,教师教学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制约了教师的成长。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工作氛围,管理机制、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敬业乐业、进取有为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培养要求,是否是教师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唤醒、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首先,学校工作的行政色彩过于浓烈,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品,学校工作完全按照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行事。学校与教师都没有自主权。 其次,应试教育致使教师缺少成长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我们现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追求的仍然是名次、升学率,教师与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在为名次和升学率而动,因而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中,不能实施与行动中。课程改革实验貌视轰轰烈烈,实际上是举步维艰,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应试教育虽然屡次受到抨击却一直在顺利进行,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搞得热火朝天,扎扎实实。譬如我们附近的中学,为了优等生,为了升学率,学生读书是夜以继日,学生从早到晚,十几节课学得都是扎扎实实。师生是苦不堪言,为了优秀率、升学率,什么都在忍,在上面的压力面前,什么都能忍,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教与学的机器。另外,上级对下级的评价制度非常片面,对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都是片面的;一切以成绩论英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能力、晋级都建立在教师的成绩上,只要你能得到名次,你就是好样的,你就有机会评优、评先、晋级。反之,如果教师得不到名次,说明教师工作有问题,能力有问题。成绩是第一的,成绩是万能的。3、 家庭与学校不能很好配合,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因此,关注农村家庭教育,做好农村儿童的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千万个农村家庭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者应该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儿童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家长素质的提高,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是落实“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重要行动。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表现为:(一)家庭教育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据调查,今天的中小学生的家长,有95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又在偏僻贫困的农村,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极其有限。教育实践中发现只有30左右的家长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家长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他们曾经经历和接受过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当夫妇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时,他们眼前一片茫然,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才科学有效,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很多家长在盲目的状态中全然不知教育的“路”到底在何方。(二)家长外出务工,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机会;家长为了生计而长年奔波在外,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缓解了一时的经济困难,基本上满足子女上学所需的花费,可他们忽视也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了子女对金钱的需要,孩子就会好好学习,自己也尽到了责任。(三)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方法简单;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农村家长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家长主义、命令主义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家长的头脑中,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不期待子女成才的父母。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更是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期待他们能跳出“农门”,光耀祖宗。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理解,可他们对子女的爱、期望、教育是与新时代和新社会格格不入。(四)家长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教育属于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一年半载,家长不到校看望子女,不过问子女的成绩,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不同学校配合,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以上这些,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这有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其中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教师身上,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没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以上现状仍然是现实。 上述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师成长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学校层面的,还有教师方面的,其中,教师方面是主要的,也是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