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NPVPAP”句式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NPVPAP”句式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NPVPAP”句式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NPVPAP”句式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NPVPAP”句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酥5 a 3 二 立 7 中 文 摘 要 本文讨论句式 n p v p a p 如 他学习很认真 从三个方面 论证 首先采用变换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 分别从七个方面对该句式 进行分析 1 分析同属于该句式的四类句子的共同特征 2 重点分 析v p的语法语义特征 3 分析a p的配价特征 语义特征及语义指向 特征 4 揭示v p 与a p 互适的语义选择关系 5 分析句式 n p v p a p 的深层语义差异 6 分析n p v p a p在语义上的结合特征 7 分析句 式 n p v p a p 的句法功能 接着文章又采用句式变换和添加成分的方 法 对n p v p a p 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以使句式的语义分析能 得到句法形式的验证 最后 文章通过典型述补结构与句式 n p v p a p 之间的对比和变换分析 论证句式 n p v p a p 无论在句法形式特征上 还是语法意义上 均表现为一种特殊的 主 述 宾 补 结构 并对 造成这种句式的原因 进行了探讨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m 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s t a x u e x i h e n r e n z h e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e d s e n t e n c e s t h e s e s e n t e n c e s a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c l a s s e s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t h e s y n t a c t i c a n d s e m a n t i c f e a t u r e s t h e n p v p a p p a tt e r n i s t h e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s e n t e n c e s t h e a u t h o r d e s c r i b e s a n d a n a l y s e s t h e n p v p a p p a t t t e rn i n t h r e e s e c t i o n s f i r s t t h i s p a p e r g i v e s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t o p a t t e rn c l a s s e s i n s e v e n a s p e c t s l w e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s a m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s e n t e n c e s o f t h e s u c h a s t h e s a m e s y n t a c t ic f e a t u r e a n d t h e s a m e c o n s t i t u e n t o r d e r a n d s o o n 2 t h i s m a i n l y a n a l y z e s t h e g r a m m a r a n d s e m a n t i co f t h e vp 3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ap c o n s i s t o f t h e v a l e n c e f e a t u r e s e ma n t i c f e a t u r e a n d s e ma n t i c d i r e c t i o n 4 wea t t e m p t t o f i n d o u t t h e m u t u a l s e l e c t e d r e l a t i o n s h ip b e t w e e n t h e v p a n d p a p e r t r i e s t o r e v e a l t h e d e e p s e ma n t i c m e a n i n g d i s t i n c t i o n w h i c h t h e anof p a tt e rn e x p r e e s 6 b a s e d o n t h e l i n g u i s t i c m a t e r i a l w h i c h w e h a v e o w n e d w e g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f e a t u r e o f t h e s e m a n t i c c o n j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t h r e e p a r t s e g n p v p a p t h e p a tt e rn 7 we a l s o p o i n t s e c o n d l y i n o r d e r t o o u t t h e s y n t a c t i c fu n c t i o n o f th e n p v p a p p a t tt e m v e r i f y t h e c o n s i s t e n c e o f t h e s e m a n t i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 g r a m ma r f o r m w e p u t t o u s e t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p a t e n t h i r d l y b y a n d c o n n e c t i o n m e a n s o f a n a l o g i s m a n d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w e t r y t o r e v e a l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y p i c a l p a t tt e rn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a t i t i s s u b j e c t v e r b o b j e c t c o m p l e t e m e n t c o me s i n t o b e g i n i s c o n c l u d e d v e r b c o m p l e t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 n p v p a p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n p v p a p p a t tt e r n i s a s p e c i a l s t ruc t u r e b e s i d e s h o w t h e n p v p a p p a t t t e r n i f n p v p a p 句式研究 引言 本文全面分析研究 n p v p a p 句式 如 他学习很认真 按不同的句 法 语义特征把这种句式细分为a b c d四类 并总结这种句式的研究现状 文章第二部分采用句式变换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 重点论证句式 n p v p a p 的 特征 首先分析a b c d四 类句子的共同特征 进而分析 v p的句法特征 并从a p的配价特点 a p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指向等方面揭示 a p的句法语义特征 在分析 v p a p的特征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 又论证了四 类句子的语义差异 最后分析了 n p v p a p在语义上的组合特征以及句式 n p v p a p的句法功能 文章第三部分 通过句式变换分析和添加成分的方法 即通过与把字句 复 动 v得句 a p前置作状语等句式之间进行变换 对n p v p a p三者之间的关 系进行验证 以使句式的语义分析得到句法形式的验证 文章第四部分 运用对比分析和句式变换分析的方法 比较典型述补结构 v 得r 与句式 n p 十 v p a p 论证了句式 n p v p a p 无论在句法形式特征上 还是语法意义上均表现为一种特殊的 主 述 宾十补 结构 并对造成这种句 式的原因 作了探索性的分析 一 句式 n p v p a p 的研究现状 本文讨论的句式 n p v p a p 中 n 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这种句式可以分作如下四类 v p为动词或动 词短语 a p 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a类 a 1 他做事很投入 a 2 他校对文稿很仔细 a 3 他干活很积极 a 4 他养蚕很内行 a 5 他工作很认真 a 6 他演讲很慎重 b类 b 1 他打人太重 b 2 他读报纸很快 b 3 他走路很轻 b 4 他调解矛盾很顺利 b 5 他做饭很慢 b 6 他走路很稳 c类 c i 他煮羊肉非常烂 c 2 他搁盐太少 c 3 小李炒菜很可口 c 4 小王做饭很香 c 5 我开价很低 c 6 他洗衣服很干净 d类 d i 小王发音很准确 d 2 工老师讲课很生动 d 3 小丁说话很清楚 d 4 有些评论文章说理不完整 d 5 他想问题很复杂 d 6 他投球很准 关于这种句式前人时贤多有论及 且 不乏真知灼见 但多数是在讨论句法结 构问题时提及这种句式 而针对这种句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句法 语义特征及各 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鲜有深入 全面的研究者 如果我们仅满足于作出句法结 构特征的一些描述与判断 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表层的语法特征是显见的 而很 多深层的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 比如 他吃饭很香他做饭很香 这两个表层结构相同的句子 深层的语义结构完全不同 而迄今的语法研究 者对于这种句式仅作出句法层面的解释 针对其深层的语义关系很少有人深入研 究 即使就句法结构而言 语法学界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 存在很大的分歧 有 关这种句式的句法结构归类 语言界已 有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认为是 主 状 动 句 赵荣晋 1 9 5 8 v p是限制说明 a p的 v p作 a p 的状语 2 认为是 主谓谓语 句 吕叔湘 1 9 8 6 李子云 1 9 8 2 刘凯鸣 邓剑文 1 9 5 8 李珠 1 9 5 9 奥田宽1 9 8 2 即把句首的n p 看作全句的大主语 把v p a p 看作主 谓短语 作整个句子的谓语 3 认为是 主谓主语 句 林杏光 1 9 8 0 即把n p v p 看作主谓短语作整个 句子的主语 a p作整个句子的谓语 4 认为是 连动 句 吕冀平 1 9 5 8 因为这种句式可分为两个表述 n p v p n p a p 符合连动句的句法 语义特征 诸学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 都有自己充足的理论依据和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本文不打算就他们对这类句式的句法结构归类作更多辨析 而只是提出自己的一 点想法 并加以论证 因为归类是次要的 认清句式所蕴涵的深层语义关系 才 是语法分析的核心 为了便于集中讨论 n p 十 v p a p 句式 我们把下列与本文讨论的句式相类 似的句子 排除出本文的讨论之列 如 1 我喜欢他老实 2 他当队长很合适 3 小王受到夸奖很高兴 这三个句子虽然与本文讨论的 他学习很认真 在句法的组合形式上相似 均为 n p 十 v p a p 但这三个句子表述的语义关系与 他学习很认真 有很大的 差异 这三个句子的v p与a p之间在语义逻辑上有因果 假设关系 如 1 3 句的v p 与a p 有因果关系 2 句v p 与a p 不是因果关系 而是假设关系 1 我喜欢他老实 我喜欢他 因为他老实 3 小王受到夸奖很高兴 因为小王受到夸奖 所以很高兴 2 他当队长很合适 如果他当队长 很合适 而本文讨论的 他学习很认真 句式里的v p与a p 之间却没有这种逻辑语义 关系 因为我们不能把 他学习很认真 转换成 因为他学习 所以很认真 或 他如果学习 很认真 所以本文把 1 2 3 三类句子排除在外 集中 讨论 a b c d四类句子 二句式 n p 十v p a p 的句法一语义特征 n p v p a p 是汉语中很重要的句式 本章先对句式的重要组成部分v p a p作具体分析 进而揭示句式所表达的深层语义差异 然后通过语料的分析 揭 示n p v p a p 在语义上的结合特征以及句式的句法功能 2 1 a b c d四类句子的共同特征 a b c d四类句子 无论在句法组合形式上或是结构类型上都极为相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这四类句子的句法组合形式相同 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相同 语序相 同均为n p 十 v p a p 并且n p与v p 之间主要是施动关系 如a 1中的 他一做事 b 6 中的 他一走路 c 1 中的 他一煮羊肉 d 1 中的 王老师一讲课 也有的 n p 是v p 的当事 如d 4 的 有的评论文章一说理 勿 第二 四 类句子中v p 的 句法特征相同 下文详述 简言之v p 前没有修饰语 即使有也很简短 如 你大概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吧 十月 1 9 9 8 是 v p 前加语气副词 大概 作状语 v p 后没有附带成分 也没有时态助词 着 了 过 v p在句中体现为一种惯常体 表示习惯性的 经常发生的动作行为或 活动 v p 在句中也无重叠形式 第三 v p与a p 之间没有因果 假设 条件等逻辑关系 前文已论及 我们对a b c d四类句子的共同点作了概括 而本文的重点是要揭示这 四类句子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 为此我们先探讨句式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v p a p 的特征 v p的特征 v p的结构特点 在结构上 a b类的v p可为述宾结构 如 做事 也可为联合结构 如 为述宾结构 如 煮羊肉 2 2 2 v p的语法特征 学习 搁盐 工作 校对 演讲 洗衣 干活 花钱 走路 看 翻译 c d类的v p 均 闷j 1妇幻 j 别 刀 创 卜卜廿 能进入句式 n p v p a p 的 v p 作为句中的动词短语 与典型的动词短 语具有明显的差别 显示出句式中的v p 特有的语法特征 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 2 2 1 v p 表意的无界性 在句法上 v p都不带表体貌的助词 着 了 过 这表明v p表示的是一种 活动 是一种惯常行为 在语义上是无界的 沈家煊 1 9 9 5 不表示独立具体的事 件 也就是v p 不是叙述一个独立完整的事件 非事件v p 在语义上 不凸现时间 表示的是一种恒常状态 非事件v p与事件句中的v p 相对立 事件句是叙述一个 独立的完整的事件 有时间上的自 然终止点 如 1 他写作业 2 他写好了作业 3 她洗衣服 4 她洗过了衣服 1 3 就分别是一个非事件句 表示的是一种活动 2 4 为事件句 表示已经完成的事件 非事件句在语义上可以有任意的时间终止点 如 1 在加 上表时间的词语后 可以变成 他写作业 他写了作业 他写一天作业 他写一次作业 变换后的句子就不再是非事件句 而成了事件句 但变换后的句子就不能再进入 句式 n p v p a p 了 如 恤 写了作业很认真 他写一次作业很认真 他写一天作业很认真 句式 n p v p a p 中的v p 是无界的 无界的 动作不强调时间 没有一个内 在的自然终止点 或者说终止点是任意的 一般说光杆的动作动词是无界的 表 示的是活动 不是事件 如 读 走 吃 写 而由其构成的并列式动词或动词 词组 也表示无界的动作 表示一种活动 如 吃喝 写作 吃睡 这些动词有 的还可以用作名词 当用作名词时 表示某一活动 类似这样的动名兼类词很多 如 来往 拜访 花销 辅导 复习 改革 伴奏等 2 2 2 2 v p时态的不确定性 句式中v p 表意无界性 又导致了v p 时态的不确定性 v p 在n p v p a p 句 式中 表示的是一种活动 而非某一确定时间特征上的具体动作行为 但作为一 种活动 一个非事件句 却可以 在某一具体语境里 由上下文语境赋予v p 所表示 的这一活动某种时间特征 而这种时间特征 不能从v p的句法语义特征上体现出 来 不是v p自身所具有的 如 1 他 一 只恨自己不成熟 至少考虑不周 2 我虽然接触他不多 但也有几次 3 为了调查方便 这事我也过问过 4 我在自 身震荡 控制困难 5 断开舵机 人工恢复 伊万诺夫喊 副翼震荡严重 结合例 1 的语境 v p 恨 考虑不周 可表示现在时态 表示现在的状 态 也可以表示过去时态 表示过去的状态 例 2 的 v p 接触他 在 也有几 次 的提示下 说明这一活动发生在过去或现在 例 3 由语境 这事我也过问 过 表明v p 调查 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过去 例 4 由语境 在 及例 5 描述的情景说明 这两个例句中的v p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之中 2 2 2 3 v p宾语的通指性 至于述宾式v p 由于宾语多为普通光杆名词或抽象名词 或为一个类属名词 都是表示通指的 在添加数量短语 指示代词等有指形式后 就不能进入句式 n p v p a p 了 如下列的 书 羊肉 他看书很快 他看一本书很快他煮羊肉很烂 申 他煮那些羊肉很烂 2 2 2 4 v p的指称性 名词化 倾向 进入句式 n p v p a p 的v p 多为表示某一活动的动作行为动词 这些动 词一旦进入 n p 十 v p a p 所表示的动作性就减弱 指称性增强 我们把这种情况 说成是v p的指称性 名词化 倾向 如 睡觉 当表示具体的动作 可以在前面 用 在 正在 作状语 还可以有重叠形式 睡睡觉 我们知道前加状语 在 及其重叠形式 都是动作动词 动作性强的特征体现 而进入n p v p a p 就不再 具有上述句法特征 下文详述 如 他睡觉很香 他正在睡觉很香 他睡睡觉很香 2 2 3 v p的语义特征 2 2 3 1 v p 在语义上多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 具有 述人 卜自 主 卜 可控 的 语义特征 如 学习 工作 吃睡 演讲 做事 养蚕 炒菜 可用格式 来 去 动词 宾语十 来 去 鉴别动词是否具有 自主 的特征 马庆株 1 9 8 8 0具有 自 主 语义特征的v p 是有意识活动的人所施行的 动作行为 有时n p 不是表人名词 而是无意识的团体 单位等 但团体 单位的组成成员 肯定是由人组成的 如 公司奖罚合理 公司 不是奖罚的真正施事者 真正的施事者是公司里的人 所以能进入句式的v p 在语义上 是由人发出的动作行为 2 2 3 2 有极少数的情况 v p 在语义上也可以是描述某一抽象事物的发生和进展 具有卜 述人 一 自 主1 1 卜 可控 的 语义特征 如 6 经过两年努力 组稿工作进展顺利 2 3 2 3 1 a p的特征 a p的配价特征 根据形容词a p 补足语的特征 将形容词a p 分为单价形容词和双价形容词 张 国宪1 9 9 5 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a b c d四类句子中a p的配价特征 2 3 1 1在句式 n p v p a p 的v p 前加介词 对 对于 进行句式变换 a类 a 1 他做事很投入 一一 他对做事很投 a 2 他校对文稿很仔细 一 他对校对文稿很仔细 a 3 他养蚕很内行 一 他对养蚕很内行 a 4 他干活很积极 一 他对干活很积极口 a 5 他工作很认真 一 他对工作很认真 a 6 他演讲很慎重 一一他对演讲很慎重 b类 b 1 他打人太重 一 他对打人太重 b 2 他读报纸很快 一 申 他对读报纸很快 b 3 小王走路很轻 一一 小王对走路很轻 b 4 小丁调解矛盾很顺利 一一 小丁对调解矛盾很顺利 b 5 他做饭很慢 一 他对做饭很慢 b 6 他走路很稳 一一 他对走路很稳 c类 c 1 他煮羊肉很烂 一 幸 他对煮羊肉很烂 c 2 他搁盐非常少 一 幸 他对搁盐非常少 c 3 小李炒菜很可口 一一 小李对炒菜很可口 c 4 小王做饭很香 一一 小王对做饭很香 c 5 我开价很低 一一申 我对开价很低 c 6 他洗衣服很干净 一一水 他对洗衣服很干净 d类 d 1 小王发音很准确 一 小王对发音很准确 d 2 王老师讲课很生动 一一 王老师对讲课很生 d 3 小丁说话很清楚 一 小丁对说话很清楚 d 4 有的评论文章说理不完整 一一 有的评论文章对说理不完整 d 5 他想问题很复杂 一一 他对想问题很复杂 d 6 他投球很准 一一 他对投球很准 由上面的变换可以看出 a类 a l a 4句子变换后都不成立 可 a 5 a 6 成立 而 b c d类则都不成立 这主要是由句中 a p的配价特点和 v p的结构 特点决定的 张国宪1 9 9 5 根据张国宪对汉语形容词配价的研究 凡是能进入 n 1 对n 2 a p n 1 n 2 均为体词性成分 框架的形容词 均为双价形容词 双价 形容词要求有两个补足语 n 1 n 2与之同 现 n i 是形容词所描写的主体 即n l 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 称之为主体成分 另一成分n 2 是形容词的性质所涉及 的对象 常用介词 对 对于 引介 我们把它称之为对象成分 而 a中的 a p 均可以进入n p v p a p 框架 如 他对公司里的事情很认真 积极 满意 慎重 在汉语里 谓词性成分有时也可以出现在补足语的位置 即形容词的补足语 有时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 我们采用胡裕树 范晓 1 9 9 4 的有关动词补足语的观点 把这种现象称为谓词性成分的动元化 其实动元化的实质就是某些句法成分在语 义平面的事物化 动元化了的谓词性成分无论出现在动词前还是动词后 该谓词 性成分的陈述义都会减弱 转化为指称义 他们认为动元化了的谓词性成分在句 法层面上的地位没有改变 但在语义层面已经事物化了 即 动元化 了 通俗 一点来讲 也就是有些形容词允许非名词性词语作为替代成分来替代形容词的其 中一个名词性补足语 我们则把这些可替代名词性补足语的韭名词性成分也视为 形容词的补足语 a 5 a 6的变换成立 就是由于v p 学习 工作 校对 演讲 报告 为动 名兼类词 张斌 方绪军2 0 0 0 放到 n 1 对 n 2 十a p 中n 2 的位置上后 v p 就显示出名词性 作为 a p的一个补足语 是a p的对象成分 虽然 a组中的a p 均为双价形容词 按说 a i 一 一 a 4 的变换也应当成立 但是al a 4 中的谓词性 成分v p 均为述宾结构 谓词性很强 张国宪 1 9 8 9 难以实现动元化 不能进入 n 1 十对v p a p 框架 即很难对v p 进行介宾化 谓词性对象成分在与a p 组 配时 是无标志的 而若对象成分为体词性的 则强烈要求用介词 对 对于 对其进行介宾化 我们发现在 n 1 对v p a p 框架里 v p的动词性愈强 愈 难以进入 如果v p属于动名兼类词 动词性较弱 则可以进入 如果在动名兼 类的v p前加一个修饰语 使之真的变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则一定能进入 并且这 样的 n 1 对 v p a p 再也回不到 n p v p a p 的原句式里去了 这样我们 就总结出了一个连续统 谓词性愈强 句子愈排斥介词 体词性愈强 愈强烈要 求介词 处于谓词和体词之间的动名兼类词 对介词的要求则可有可无 图示如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谓词 排斥介词 动名兼类词 介词可有可无 体词 必须介词 做事工作学生工作 做报告报告试验报告 翻译英语翻译英语翻译 如 张国宪例 他做事很认真 他对做事很认真 他工作很认真 他对工作很认真 幸 他学生工作很认真 他对学生工作很认真 b c d三类变换后不成立 主要是因为其中的 a p是一价形容词 一价形 容词根本不能进入 ni 对n 2 a p 框架 如 他对公司里的事情很烂 可口 快 顺利 2 3 2 a p补足语的隐现特征 我们主要通过句式变换 n p v p a p n p a p 来揭示 a p补足语的隐现 特征 a类 b类 c类 d类 a 1 他做事很投入 一一他很投入 a 2 他校对文稿很仔细 一 他很仔细 a 3 他干活很积极 一 他很积极 a 4 他养蚕很内行 一 他很内行 a 5 他工作很认真 一一他很认真 a 6 他演讲很慎重 一一他很慎重 b 1 他打人太重 一 s 他太重 b 2 他读报纸很快 一 他很快 b 3 他走路很轻 一 他很轻 b 4 他调解矛盾很顺利 一 中 他很顺利 b 5 他做饭很慢 一一水 他很慢 b 6 他走路很稳 一一 他很稳 c 1 他煮羊肉很烂 一一 他很烂 c 2 他炒菜很可口 一一中 他很可口 c 3 他搁盐非常少 一 他非常少 c 4 小王做饭很香 一一 小王很香 c 5 他开价很低 一 他很低 c 6 他洗衣服很干净 一一 他很干净 d 1 小王发音很准确 一 申 小王很准确 d 2 王老师讲课很生动 一一 王老师很生动 d 3 小丁说话很清楚 一一 小丁很清楚 d 4 有的评论文章说理不完整 一一今 有的评论文章不完整 d 5 他想问 题很复杂 一一今 他很复杂 d 6 他投球很准 一 他很准 上面的变换只有 a成立 b c d不成立 这主要是由a p补足语的特点及 a p与补足语共现要求的强弱程度决定的 a中的a p虽然在语义上要求两个补足 语与a p共现 一个为主体成分n l 另一个为对象成分n 2 但在句法的规定性上 主体成分n 1 是较强意义上的强制项 是表层结构中必须出现的成分 而对象成分 n 2则是较弱意义上的强制项 在一定的语境中 这种对象成分n 2可以为结构所 隐含 而不出现于表层结构中 所以变换前 a组处于饱和价的状态 两个补足语 都在表层结构中得以实现 是语义完整 自 足的句子 而变换后a p则处于非饱和 价的状态 其中的一个补足语 v p为结构所隐含了 a变换后在句法 语义上虽均 为合格的句子 但在语意的信息量上变换前被内 包于变换后的信息量 b c d变换后都不成立 由于b c d中的a p 都为一价形容词 在语义 上只要求一个必有补足语与a p共现 b d类中a p的补足语是v p c类a p 的补足语是v p中宾语 所以舍去 v p 等于同时舍去了补足语 让n p与a p组配 这样的句法结构当然不成立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句式 n p v p 十 a p 的a p补足语的语法特征及a p 补足语的隐现特征 1 a类的a p 是二价形容词 其补足语可以均为体词性的成分 或者一个补足 语为体词性成分 另一个补足语为谓词性成分 谓词性补足语v p可以为价载体所 隐含 可以省去 2 b d类a p 是一价形容词 其补足语为谓词性成分 是必有的 不能省去 3 c类 a p 也是一价形容词 但其补足语是v p 中的宾语 是体词性成分 也 是必有补足语 同样不能省去 2 3 3 a p的语义特征 2 3 3 1 根据其描述对象及语义特征 a类的a p 可分为以下小类 1表示对人 事或动作行为的态度或评判 具有 自 主 可控 褒贬 的语 义特征 如 认真 慎重 马虎 积极等 1 他对个人问题很慎重 2 大家对这事很认真 3 他写作业很马虎 2 表示人对人 事 或行为的了 解熟悉程度 具有 述人 1 1 一自 主 一可控 的 语义特征 4 如 陌生 生疏 内行 外行等 他对开车很陌生 5 他玩电脑很内行 6 他养蚕很在行 2 3 3 2 b c d类的a p 根据其描述对象及其语义特征 也可分以下小类 1 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 如 多 少 高 低等 7 所以当时我开价很低 只给五万 8 那时候父亲 只是说话太少 目光涣散 9 这是一个读书太多的男青年 1 0 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击破 树敌太多 兵家大忌 2 表示事物的性质 如 烂 香 可口 干净 深刻 生动等 1 1 这只电子石英钟走时精确 3 表示某动作行为的时间 如 早 晚 迟 1 2 玫瑰 害羞地说 退婚的事早得很 结婚更早 13 穷人家的孩子 早当家 懂事早 4 表示某动作行为的速度 频率 或状态 如 快 慢 1 4 他说话不快不慢 显得有条不紊 1 5 老太太爱说话 吐字很快 16 在金县 旷达跟耿一山接触最少 说话也最少 1 7 老杨的脸渐渐红了 说话也不那么硬了 1 8 她比我走路轻便 1 9 她们 连走路都很困难 2 3 4 a p的语义指向 我们根据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所 发生的联系 来确定句式中a p的语义指向 在a中 a p是表示某人在施行某动作行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态 所以a p 指向n p 和v p 如 他学习很认真 他x 寸 学习很认真 11 很认真 是指向n p 他 又指向 学习 他劳动很积极 一州也 又 寸 劳动很积极 呀良 积极 是指向n p 他 又指向 劳动 他工作很投入 他 对工作很投入 很投入 指向n p 他 又指向 工作 在b中 a p指向v p中的动词v 如 b 1 他走路很轻 很轻 指向v p 中的动词 走 即 很轻 是描述 走 这一动作行为的 而不是主语n p 他 去掉 走路 后的 他很轻 句子虽然在句法和语意上可成立 但已与原句表达 的语意已不完全相符 所以以原句意的表述为标准 他很轻 是不成立的 在c中 a p 指向v p中的宾语o 如 d 1 他煮羊肉很烂 很烂 指向 煮 羊肉 的宾语 羊肉 即 很烂 是描述 羊肉 的 在 d中 a p语义指向整个动宾短语 v p 也可以说既指向v p中的动词 v 又指向宾语o 如 d 1 小王发音很准确 很准确 即描述动作 发 又描述 音 还可以描述 发音 这一动作行为 其实 a p 在各类句子中的语义指向不同 是由a p 深层的语义基础决定的 秦 礼君 1 9 8 7 a p所描述的特定的性状总是与特定的人 事物或动作行为相联系 人或事物的性质千差万别 动作行为的状态也个个不同 用来描述它们的形容词 一般也不能混淆 一个人或事物 一个动作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状态 就应用 相应的形容词来描述 并与之发生语义关系 一般不会因结构的改变而使语义关 系发生变化 所以a b c d四类句子 虽然采用相同的句式 但由于 a p深层的语义 特征不同 与a p相匹配的成分也不尽相同 其间有细微的区别 如 在a中 他学习很认真 他 很认真很认真的 他 学习 很认真很认真 学习 他做事很投入 他 很投入 很投入 他 做事 很投入 很投入 做事 伽 很投入申 很投aj做 事 很投入 很投n 事 在 b中 他走路很轻 他 fi b 轻 很轻 他走路 很轻很轻 走路 路 很轻 4 k 轻 路走 很轻很轻 走 在 c中 他煮羊肉很烂 他 很烂 很烂 他 煮羊肉 琦 良 烂 水 很烂 煮羊肉 幸 煮片 v 烂 很烂 煮羊肉 很烂很烂 羊肉 在 d中 他讲课很生动 他 很生动 咖 很生动 他讲 很生动 很生动 讲 讲课 很生动 很生动 讲课课 很生动很生动 课 a中的 a p在深层语义结构中 只能与表示人的名词性成分相匹配 b中的 a p只能与表动作行为的谓词性成分相匹配 c中的 a p只能与表示事物的名词性 成分相匹配 而 d中的 a p既可以和表示人或物的体词性成分匹配 又可以和表 示动作行为的谓词性成分匹配 正是由于 a p的语义指向不同 所以在 2 3 2 的变换中 a变换后成立 而 b c d不成立 a b c d四类句子中的a p的语义指向的特征现列表如下 表可指向 一表不可指向 v vp np a类 b类 c类 d类 2 4 v p与a p 互适的语义选择限制 符合 v p特征的形容词组合在一起 要构成一个合格的句子 则受到 v p与 a p互适的语义选择的制约 进入 n p v p a p 句式的 v p 大多表示述人的动 作行为 a p必须是表示对人 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态度的形容词 或对事物的熟知 程度的形容词 类形容词在与 或描述动作行为状态的形容词 或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 这几 v p组合时 显然是有明显的组合特征 v p与 a p之间互适的选择 限制分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 在 a中v p要选择主要用来描述人的形容词短语 a p进行组配 并且 a p 具有自主的语义特征 如 认真 积极 投入 熟练 内行等 第二 在 b中v p 要选择描述动作行为状态的形容词短语 a p 进行组配 如 充分 流利 顺利 早 晚 快 慢等 第三 在 c中 v p要选择描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短语a p 进行组配 如 可 口 干净 第四 咸 少等 在d中 v p要选择同时既可以描述动作行为 又可以描述事物的形容词 短语a p 进行组配 这类形容词具有兼职的功能 如 准确 生动 复杂 完整 清 晰等 所以在 a中 v p对 a p的选择是很严格的 即在a组中的a p必须是双价形 容词 不仅在语义上要搭配 而且要符合句式的要求 并非所有的双价形容词都 可以进入a组 如 北京离南京很远 我家离学校很近 因为这两个句中的 v p不是表示述人的动作行为 a p是表示空间的远近类形容词 也不是表示述人 的形容词 所以这两个句子都不属于a类 在b中 v p对a p的选择范围相应的宽泛一点 因为a p是与v p关联的 a p 是描述v p的 又因为对某一动作 可以从多方面来描述 以b 1 为例 他走 路很轻 对动词 走 可以从情状 速度 时间等几方面来描述 又如 他走路很轻 他走路很快 他走路很急 在c中 v p 对a p的选择也不是单一的 c的a p 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或 属性的 而对某一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的 比如 他煮羊肉很烂 他煮羊肉很咸 他煮羊肉很可口 他煮羊肉很生 a p 就可以是 很咸 很生 很可口 等一价形容词 在d中 v p对a p的选择相比就严格一些 a p 要用来描述述语动词v和述 语后宾语 o 这种兼职功能的形容词 在进入句式 d时 必须是既能用来描述述 语动词 同时又能描述述语后的宾语 而进入 b组的a p 虽然是用来描述 v的 但不能同时用来描述述语后的宾语 所以能进入b的a p 就不能进入d 同样 的道理 进入c的a p 也不能进入d 但在汉语中有一类形容词既可描述动词 又可描述名词 比如 他考虑问题很全面 考虑很全面问题很全面 他准备材料很充分 准备很充分材料很充分 句中 a p 很全面 很充分 既可以分别描述动词 考虑 准备 又可以 分别描述宾语 问题 材料 2 5 n p v p a p 三部分在语义上的结合特征 句式 n p 十 v p a p 的二个构成部分n p v p a p并非三者都同时出现在一 个完整的句子中 它们在具体语句中组合的松紧程度彼此不同 从我们所查找的 语料 十月 1 9 9 7 1 9 9 8 看 n p与v p a p在结构上 结合得不是很紧密 而 v p与a p却结合得很紧 也就是v p 与a p总是共现于一个句子 或分句 而n p 与v p a p并不总是共现于一个句子 或分句 中 有时v p与a p结合后 句中 没有n p 看下列句子 1 他下功夫最大 出力 最多 却惟独为公路备石料不合格 2 玫瑰骂人太狠 攻击了马芬 也伤害了自己 3 你请我吃饭就行 我一个单身汉吃饭很麻烦 4 所以当时我开价很低 只给五万 5 旷县长抓工作很坚决 但 6 爷爷写春联很讲究 7 责任编辑 由于抽烟太多 脸和嘴唇都是烟色 8 他突然感到非常疲劳 喘气异常困难 9 马书记 身子很结实 办事干净利索 说一不二 1 0 你嗓子这么好 唱歌很好听把 1 1 老太太爱说话 吐字很快 1 2 谢添说话小心翼翼 他与我在一起平易近人 说话很随便 1 3 林宝全和日光辉是一个村子的人 说话一直很随便 1 4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懂事早 1 5 他写了一篇 黄文元同志 在国内流传极广 文笔简练 1 6 一般管家女一出面 两边的战争都会停止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那就是 结怨太深 1 7 不愿罢休 裤子紧紧贴在腿上 走起路来很不方便 1 8 为了调查方便 这事我也过问过 1 9 姓花的人绽颜一笑 分手简单 和好也简单 加 他的唱腔温婉细腻 咬字特别真 2 1 有些人家结婚吃酒席比较讲究 2 2 国内也给予相当的报道 但或许是国内发展迅速 2 3 他说 只要工程进展顺利 我什么都不要 2 4 亚赫莫斯一世统一以后 农业生产发展很快 2 5 经过两年的努力 组稿工作进展顺利 2 6 邓小平同志对于有的文章 说理不完整 方法和提法考虑不周到 感到 不满意 2 7 这只石英钟走时精确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 1 一 6 是n p与v p a p紧密结合的句子 无论 在结构上或语义上都达到了自 足 所以这是结构紧凑 语义完整的 n p v p a p 的句子 7 一 1 5 n p与v p 十 a p不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在n p与 v p a p 之间 还有其他句法成分 在这样的例句中 v p n p多数是作为整个句子的分句存在的 如 7 n p 责任编辑 作为后边分句陈述的对象 与其后的v p a p 不直接组合 v p a p只是作为整个因果复句的表原因的分句 例 8 9 的v p a p 喘气 异常艰难 办事干净利索 都是作为并列复句的一个分句 1 0 的v p a p 唱 歌一定很好听 则作整个因果复句的表结果的分句 例 1 5 句中的v p a p 在 国内流传很广 则作整个补充解释复句 范晓 1 9 9 6 的一个分句 来补充说明主 句 他写了一篇 黄文元同志 中的宾语 黄文元同志 1 6 一 2 1 的 n p没有直接出现于句中 但结合语境 可以补充出来与 v p 十 a p相搭配的n p 也就是说n p是隐含于整个句意之中的 如 1 6 主要讲述 某一地方风俗管家女可以充当调停争端的中介人 虽然句中的n p 没有直接出现 但结合本句的语境 与 结怨太深 在语义句法相搭配的n p 可以补充出来 即 发 起争端的双方 1 7 一 1 9 结合语境可补充出来 表任一个指人名词n p 而 2 0 结合勺义与v p a p 相搭配的n p是确指的 他 则此句可重写为 他的 唱腔温婉细腻 他咬字特别真 2 1 结合语境可以补充出来不定指的 有些人 与 吃酒席比较讲究 相搭配 例 2 2 一 2 7 句中的n p与上面所举例句在语义角色上不同 前文的n p 均为v p a p的施事 而 2 2 一 2 7 的n p均为v p a p的当事 不过在结构 上 n p 与v p a p 是直接组合在一起的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n p与 v p a p在具体的句子中并不总是结合的 很紧 如 7 一 1 4 例 但在语义上n p是不能缺少的 有些句子虽然n p没 有直接出 现在句中 如 1 5 一 2 0 但结合语境 在理解时却可以补充出来 这也说明在结构上n p与v p a p结合得可以不很紧 但在语义上是必不可少的 n p以何种形式运用于句中 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语用表达的需要 2 6 a b c d四类句子的语义差别 a b c d 四类句子虽然均采用相同的语言组织形式 n p 十 v p a p 但由 于n p v p a p 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有所不同 因此这四类句子的语 义有以下区别 1 a类句子的语义是用来表示某人对某动作行为所持的态度或某人对某动作 行为的熟知情况 或者表示对某人执行某动作行为的评判 如 a 1 他做事很投入 a 5 他学习很认真 a 1 表达了施动者 他 对 做事 这一动作行为所持的 很投入 的态度 a 5 表达了 学习 的施动者 他 对 学习 这一动作行为所持的 很认真 的态度 2 b类句子的语义是对某一动作行为进行描写 评价或判断 如 b 1 他打人太狠 就是对 打 这一动作进行 太狠 的描写 3 c类句子的语义 是描写动作的受事者的情态 即对受事的情态进行描述 做出评价或判断 如 c 1 他煮羊肉很烂 就表达了 煮 的受事 羊肉 在煮的 作用下产生 很烂 的情态 4 d类句子的语义是对某一动作及其受事进行描述 作出评价或判断 如 d 1小王发音很准确 很准确 就是对 发音 这一动作及其受事 音 分别进行描 述和评判 这四类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义 其差别是明显的 因此我们在分析具体句子 的语义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进行正确的判断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两个句子 他吃饭很香他做饭很香 虽然两句中的 a p均为 很香 但 很香 具体所指的内容不同 所以两句 表达的语义也不同 前者是对 吃 这一动作行为进行描写 表述 吃 这一动 作显示出很有滋味的样子 后者则是对动作 做 的受事 饭 进行描写 表述 的意思是 饭香 2 7 句式 n p 十 v p a p 的句法功能 根据前文的分析 在具体运用中 n p 有时是可有可无的 但在语意理解时是 必须存在的 或隐含于句意中 或显现于句法结构中 所以我们把原句式写为 n p 十 v p a p 它作为一个整体可以 具有以下三种句法功能 1 在句中作定语 如 1 这是一个读书太多的男青年 2 茉莉是一个办事利落的女孩 3 他既有办事利落的一面 又有 很显然 e 述三例中的 n p v p a p 读书太多 办事利落 分别作 男 青年 女孩 一面 的定语 2 在句中作宾语 如 4 解放后他常常抱怨过年太简单了 5 她己经知道了张瑞安找工作不顺利这件事了 6 都说是可忍 孰不可忍 都说房产公司欺人太甚 7 他环顾打量了一番 满意的点点头 夸奖我办事认真 8 这与我读书多 帮助学生 启发他们有关系 9 长大以后常听人说打水漂儿 开始以为就是说的这种玩耍 渐渐才明白 原来把干事马虎 不怎么沉实叫打水漂儿 上例 4 一 7 是作动词的宾语 如例 4 的v p 十 a p 过年太简单 作谓 语动词 抱怨 的宾语 8 的 n p 十 v p a p 我读书多 作介词 与 的宾语 9 的v p a p 千事马虎 作介词 把 的宾语 3 在句中作主语 如 1 0 他工作认真是出了 名的 张宝胜老师例 总之 句式 n p v p a p 据我们所掌握的语料看 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充当 定语或宾语 而充当主语的语句在书面语中很少见 三 n p v p a p 之间语义关系的验证 前文我们对 v p a p的句法语义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朱德熙先生曾经说过 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 对语法研究来说是没 有价值的 语法研究的最终 日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 系 所以从原则上来说 进行语法研究 应当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 第8 0 页 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相互渗透 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 到语义方面的验证 讲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 为了将语义分析与 句法形式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将采用句式变换的分析方法 对 a b c d四组 句子进行变换分析 以揭示和验证这四组句子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异 3 1 变换为带 得 的 把 字句 a类 a 1 他做事很投入 一 幸 他把事做得很投入 a 2 他干活很积极 一一申 他把活干得很积极 a 3 他养蚕很内行 一一 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