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doc_第1页
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doc_第2页
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doc_第3页
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doc_第4页
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狮市第七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 20074152007年中考要求的五部名著内容简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苏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激励人们奋勇向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 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 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作者风采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 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1920年,因负伤复员。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1924年入党。担任过 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二、鲁宾逊漂流记简介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 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 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宾逊却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阶级者形象。 小说讲述了英国青年鲁宾逊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因遇海盗被摩尔人掳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成 了种植园主。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在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他在岛上28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 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终于战胜自然,改善了生活环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个土著,经训练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后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 岛的统治者。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国。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在歌颂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鲁宾逊成为资产阶 级企事业家的英雄典型。 作者风采 笛福(1660-1731),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生于商人家庭,青年时期经过商,当过兵。到过西班牙、德国、意大 利、法国等地。在经营商业的同时,积极从事政治活动,鼓吹社会变革,反对封建专制。曾因著文讽刺宗教政策而被拘禁。服刑期间,创办了英国第一份定期出版的 文化政治刊物评论杂志。出狱后,创办过多种期刊,因言论偏激又两次被捕入狱,被称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笛福59岁开始创作小说,先后写成了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共三部)和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等。作品极力美化殖民扩 张,歌颂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精神,表达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愿望,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现实主义初期的优秀作品,是标志着近代英国小说逐步形 成的里程碑,他因而被称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为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基石。三、水浒传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成话本,200多年后,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浒传对封建社会的一切,几乎都有涉及,医卜星相、勾栏瓦舍、吹拉弹唱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北宋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风俗画卷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各人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108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通过他们的语言,无不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长篇中孕含短篇,至今仍然影响着众多文艺作品。小说语言生动活泼,高潮迭起,可读性极强,是中国长篇侠义小说的鼻祖,明清侠义小说,以及当代武侠小说,都可以看到水浒传的影响。除了对文学的影响,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涉入了许多艺术领域,500年来,各门类艺术家都对水浒传进行着一次次再创造,相关的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巨大的内容。导读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它生动而深刻地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支队伍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曾程度不同地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各样的迫害。为了树起反抗的大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标把他们团结起来。他们开辟了 根据地,建立军队。他们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他们进行的是武装的斗争,而不是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他们的矛头所向,是地主恶霸,是贪官污吏,是 封建官府,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人。水浒传着重剖析了农民起义的起因,它把王进和高俅的故事安排在正文的开端,紧接着叙述朱武、杨春、陈达被官司逼迫而 上山落草,史进弃家逃亡的故事,然后又是鲁智深和镇关西郑屠的故事,林冲和高衙内、高俅的故事,这都不是偶然的。一方是压迫者,另一方是被压迫者,营垒分 明。作者一开始就用艺术的手段触发了读者的爱憎,引导读者得出了结论:封建统治阶级是腐朽的、残暴的;乱由上作,官逼民反。在早先的水浒传的书名中, 冠有“忠义”二字,这突出地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义”是起义军团结的手段。作者提倡的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处 世格言。“忠”是梁山起义军所追求的另一个更大的目标。在起义军的决策者们(例如宋江、吴用等)的心目中,他们只反对朝廷和各级地方官僚机构中的奸臣、贪 官污吏,而不反对皇帝。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尽忠报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也就是说,对内惩贪官污吏,铲除奸臣,对外要立功于边陲。他们之所以 会受朝廷的招安,原因即在于此。作者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一两个片段、插曲,而是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解,全都收入笔底。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形象地表现和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从首至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深入地思考。如果说,水浒传是一篇农民起义的史诗,那么,应当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篇农民起义的悲壮的史诗。如果说,水浒传是一曲农民起义的颂歌,那么,应当更全面地说,它同时也是一曲农民起义的颂歌,那么,应当更全面地说,它同时也是一曲农民起义的挽歌。四、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 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 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 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 学界有关作者的争议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邱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 清朝末年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 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民国期间,鲁迅、 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上所载,又据前人所论,推定淮安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民国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80 年以后,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 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 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邱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 也有少数数学 者立论:西游记是明朝的“青词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另外一方面,证明吴承恩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论 据似乎更多起来,而且更有说服力。主要有: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与西游记创作者的特征完全吻合。二,对各种质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 三,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关于西游记各文本中方言的研究。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 者。(相关的研究请参阅刘脩业的著作及颜景常著西游记诗歌韵类和作者问题) 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明朝社会宗教盛行,有关唐朝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传记、传说及其它宗教传说、民间故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吴承恩是在这样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下,以上述的传记、传说、故事为素材,创作了现今我们看到的小说西游记。经由吴承恩的重新构思、组织和编写,较之此前流传的传记、传说、故事、评话,小说西游记不仅内容大大丰富,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鲜 活、丰满,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主要人物介绍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 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 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 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 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 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 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 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达到西天取回真经。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 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生动,几百年来老少 皆宜。五、名人传简介作者:罗曼罗兰(法国) 著, 傅雷(中国) 译 名人传是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 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 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罗曼?罗 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对音乐十分喜爱, 这对以后的罗兰热爱音乐、崇敬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80年,罗兰一家从法国中部城市克拉姆西移居巴黎。1886年,他考取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 学校,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著作。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他于是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 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高度凝练地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 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 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 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 的敬仰激情。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 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 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 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波恩。他的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很早就对贝多芬进行近乎严酷的音乐训练,因此,贝多芬的童年很少温馨,人生一开始就好像是一场悲 惨、残暴的斗争。17岁时,他的母亲病逝,父亲又酗酒,贝多芬实际上成了一家之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789年法国大革 命爆发,贝多芬深受大革命精神的鼓舞。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开始音乐创作。1796年,他的耳朵失听,这种疾苦一直伴随贝多芬一生。在肉 体痛苦之外,贝多芬还不断经受着情感的折磨,他绝望苦闷,甚至想结束生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追求,靠着他对欢乐之声的热切渴望,贝多芬扼住了命 运的咽喉,战胜了这些痛苦,并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如英雄交响曲(1804)等。米开朗琪罗传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 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 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 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使他一举成名。1534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就是在罗马度过的。1536年到1541年他完成最后之审判。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爱戴的真诚的朋友。他的作品与他的生命紧紧联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探索。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 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 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 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 他绝对的真诚。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 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这些内容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说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 他后期的重要作品有伊万?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89)和复活(1899)等。复活可以说是他 艺术上的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