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高职高专)课程名称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文化教育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教育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数学教育 课程负责人 吴建生 所属学校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单位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申报日期 2008年5月20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二八年四月31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吴建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年12月最终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位理学硕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E-mailW通信地址(邮编)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邮编545004教学与技术专长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98.7-2001.7: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任教师2001.9-2004.7: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7-至今: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系副主任1-2教学情况一、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 讲授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公共课4530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44240Matlab数学实验公共课2480概率论与SPSS统计软件专业课4280人工智能选修课2180(二)实践教学2003年至今负责“数学建模”课程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教学;2004年至今负责“数学实验”课程的建设;指导毕业生论文,2005年-2006年, 8人;(三)主持的研究教学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高职高专 课程建设研究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3年参加(四)主要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005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广西赛区3个一等奖.2007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2005年校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十佳”教师. 2004-2005年评为柳州师专“优秀教师”. 2004-2006年度来宾市优秀教师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非线性、非参数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于报新技术研究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年参加广西灾害性天气的非线性预报新技术研究科学技术项目广西科学技术厅3年参加城市突发性暴雨灾害的神经网络预报方法研究和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广西科学技术厅3年参加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面上项目广西教育厅2年主持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神经网络集成研究面上项目广西科学技术厅3年主持二、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Modeling 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Neural Network Ensembl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the Springer Press,SCI、EI收录20065第一作者A New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on 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In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ing,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SCI、收录2006.8第一作者Improving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Genetic AlgorithmsIn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anular Computing, IEEE Computer Science Press、EI 2005.7第一作者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预报研究和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1第一作者基于SSA-MGF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统计与决策2005.9第一作者三、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优秀科研论文成果特等奖柳州师专2005年度第一作者优秀科研论文成果一等奖柳州师专2005年度第一作者优秀科研论文成果特等奖柳州师专2006度第一作者优秀科研论文成果一等奖柳州师专2007度第一作者论文特等奖广西数学学会师专数学分会2007年度第一作者论文特等奖(三项)柳州师专2007年度第一作者2. 主讲教师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曾凡平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3.8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电 位博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邮编545004教学与技术专长教学、科研及管理,混沌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4-1987:桃源师范学校任教师1987-1990:广西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1994: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 1997-2000: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4-1997:南京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6:广西大学研究生处、院 ;处长、常务副院长2006-现在: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讲授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总学时/班数/人数任课时间数学分析专业主干课程2201998-2000常微分方程应数专业基础课602001复变函数数学专业基础课602002高等数学土木专业基础课582003自然科学概论全校性公开选修课362005二、实践教学1998-2005:连任指导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1998-现在: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招收15名,已毕业12名。三、主持的研究教学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自治区重点建设课程“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自治区教育厅1998-2000主持地方综合型大学研究与培养模式研究自治区教育厅2003-2005主持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研究自治区党委2005-2006主要参加四、主持教学研究论文(不超过十项)论文题目期刊名称、期次时间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加快推进我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研究泛文集2006构造科学的学位研究与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广西大学学报2004五、主要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998-1999: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2005:地方综合型大学研究与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逆像熵及图映射的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委2000-2002主持“一维动力系统”系列课题的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2001-2003主持差分系统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委2002-2004参与逆像熵及超空间诱导系统的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委2007-2009主持十百千人才工程广西专项基金项目广西人事厅2002-2005主持曲面动力学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2003-2005主持二、近五年来在国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Chaos of Induced Maps on HyerspaceChaos,solids and Fractal (SCI)2002第一Dynamics of Class of Difference EquationsJ.App,Diff.Eqs.(SCI)2004第一Pre-image Pressure and Invariant MeasuresErgod.Th.& Dyn.Sys (SCI)2006第一 Pointwise Recurrent Maps of the Space YBull.Austra.Math.Soc(SCI)2001第一Pointwise Recurrent Maps of TreeBull.Austra.Math.Soc(SCI)2002第一三、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治区政府20001广西青年科技奖自治区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20011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自治区科协20021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自治区科协20011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虞继敏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8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电 位博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邮编545004教学与技术专长高校数学教学与管理,非线性系统控制方面的研究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6.7-1988.9 柳州师专数学系工作,主要从事数学分析、概率论教学工作。1988.9-1991.7 四川大学攻读生物数学方向的研究生。1991.7-2000.9 柳州师专数学系工作,主要从事数学分析、数学应用、运筹学教学工作、数学建模辅导培训工作。2000.9-2003.7 郑州大学攻读非线性控制方面的博士生。2003.7-至今 柳州师专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讲授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总学时/班数/人数任课时间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公共课80/ 2 / 40 /每年, 4学时/周2004-2007,上半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72/ 2/ 60/ 每年,4学时/周2004-2006,每年下半年数学分析专业课40/ 2/ 40/每年, 2学时/周2004-2006,每年上半年二、实践教学1997年-2000年负责“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和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总体工作;1998-2001年负责“数学应用”教材编写工作;2003年至今作为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多人。三、主持的研究教学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研究广西教育厅3年主持农村初中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广西教育厅3年参与广西百名学科带头人广西教育厅2年主持四、主要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001-2003年度来宾市优秀教师2005年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记个人二等功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基于神经网络非线性时滞系统控制方法研究面上教育厅2年主持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广西百名学科带头人教育厅2年主持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面上教育厅2年参加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建模研究校级柳州师专1.5年参加二、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一类线性扰动中立型不确定系统的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5,31一类中立型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1一类非完整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数学应用与力学发表2006,21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NONHOLONOMIC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 (English Edition)Vol 25, No 3, Mar 20042Adaptive regulation of high order nonholonmic system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English Edition)Vol.27, No4 , April 20061三、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一类线性扰动中立型不确定系统的问题优秀论文一等奖柳州师专2005年1一类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绝对稳定性优秀论文二等奖柳州师专2006年2类中立型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优秀论文一等奖柳州师专2006年1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朱宝骧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10月最终学历在职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话7327758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真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邮编545004教学与技术专长高校数学教学与管理,函数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简单工作经历(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73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在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后曾先后到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应用数学及硕士主要课程。2001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毕业。曾从事过初中、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1982年开始从事高等教育的数学教学工作。曾任广西教育理事会理事,广西高教会师专数学教研分会副理事长,柳州师专数学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现是中国科技协会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广西数学学会理事。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讲授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总学时/班数/人数任课时间中学数学现代思想普通专科生、理论课(不含实践)72学时/2/45人2001-2002数学分析(一)普通专科生、理论课(不含实践)90学时/1/45人2002-2003数学分析(二)普通专科生、理论课(不含实践)90学时/1/45人2003-2004数学分析(三)普通专科生、理论课(不含实践)90学时/1/47人2004-2005数学分析(四)普通专科生、理论课(不含实践)90学时/1/47人2005-2006二、实践教学2002年以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工作。三、主持的研究教学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师专理科高等数学教学与教材改革新研究广西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2年课题组组长主持并参与研究四、主持教学研究论文(不超过十项)论文题目期刊名称、期次时间师专理科高等数学教材教法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教育教学专辑2004年五、主要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005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面上项目广西教育厅2参加二、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多层前向神经网路及其研究柳州师专学报200632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秦发金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75最终学历本科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位理学学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真所在单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E-通信地址(邮编)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学与技术专长函数论及微分方程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9年7月至今在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任教。其中:1997年7月到广西大学参加数学建模培训班学习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担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担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到四川大学就读访问学者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讲授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总学时/班数/人数任课时间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公共课120/ 2 / 300 /每年,4学时/周2003-2007,上半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72/ 2/ 60/ 每年,4学时/周2003-2005,每年下半年数学分析专业课90/ 2/ 40/每年,5学时/周2003-2005,每年下半年二、实践教学2000年至今负责“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指导;2004年至今负责“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的建设;三、主持的研究教学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高职高专 课程建设研究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3年主持四、主要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001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02年、200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2001年2004年荣获广西赛区数学建模优秀组织工作者.2003年度、2004年度、2005年度柳州师专 “优秀教师”参编教材数学建模与实验荣获柳州师专优秀教育科研三等奖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师专理科高等数学教材与教法新研究教育广西教育厅2年参加广西灾害性天气的非线性预报新技术研究科学技术项目广西科学技术厅3年参加城市突发性暴雨灾害的神经网络预报方法研究和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广西科学技术厅3年参加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校极2年参加二、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基于SSA-MGF的偏最小二乘会归神经网络的预报模型大连第四届智能控制会议2006第三作者一类具有分布时滞的微分方程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1第一作者具有时滞的强阴尼波动方程组的吸引子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第二作者一类离散m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大学数学20075第一作者multiple periodicity to a class of delayed state-dependent predator-prey system微分方程年刊20074第一作者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吴建生男1974.12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证基础数学课程负责人曾凡平男19638教授高校教师资格证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虞继敏男1964.8教授高校教师资格证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朱宝骧男1956.10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李洁坤女1967.2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秦发金男1967.5副教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周优军男1974.11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郭金勇男1962.9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潘建方男197610讲师高校教师资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莫明忠男1974.9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汪灵枝男1974.10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唐小平男1972.5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基础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李洁女19805助教高校教师资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黄元佗男1972.10讲师高校教师资格应用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硕士学士其他双师教师50111340-492212123515341合计2 (14%)4(29%)6 (43%)2(14%)4(29%)6(43%)2(14%)92.9%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一、教学队伍所获部分教学研究成果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教育厅20051数学应用课的实践与研究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柳州师专20011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广西大学1998-19991地方综合型大学研究与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大学2005:1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厅20061二、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及教改项目1. 广西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师专理科高等数学教学与教材改革新研究,2004年结题,获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2. 广西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正在研究中。3. 自治区重点建设课程,“数学分析”课程建设,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4.地方综合型大学研究与培养模式研究;2005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5.广西高校综合实力研究;2006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长期以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一名青年教师获得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一名青年教师获得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4课程设置4-1课程性质与作用“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已在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大学开设,受到广泛的重视,不仅成为数学系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而且成为其他各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我校于1998年开始为专科生开设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学校各级领导对“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十分重视,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设备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组教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数学建模”课程本身所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吸引了大批学生学习该课程,现每年度有近500人次学生学习“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数学建模实验教学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思想为指导,设计了8个基础实验、9个选做实验和10个开放性实验等三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基础实验紧密围绕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要求,巧妙构思和组织实验内容,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有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掌握常用的工程数学的应用方法。选做实验立足于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综合,让学生学会怎么样运用所学知识,提取问题的数学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各种数学工具、软件工具的能力。开放性实验立足于实际应用,通过解决来源于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数学抽象能力、计算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数学建模实验的开设对全校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产生了良好成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设计思想:通过案例的分析、建模、求解及上机编程等环节的训练,加深对数学模型及数学建模过程的理解,并基本掌握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基础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建模”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了解常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兴趣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5教学内容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倡导 “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倡个性、求创新”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历来非常重视数学课程教学,力求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广博的数学基础和相应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是我校数学类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面向全校开设的公选课,因此,每学年有近100名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系列课程。数学建模系列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拓展加深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从事现代科研活动的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量纲分析建模法(2学时)内容: 量纲齐次原则、Buckingham Pi定理,量纲分析建模法。基本要求: 了解量纲齐次原则和Buckinggham Pi定理,掌握量纲分析建模方法。熟悉数学建模一般流程、掌握建模的几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方法,小组群体思维方法等;掌握全局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明确问题,问题的条件及数据分析、问题的整体构架;掌握建模技巧:模型的整体设计,模型的假设及条件设定,数学模型的表述;掌握求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技巧和原则;掌握对模型及解的分析与检验方法。2. 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5学时)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验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的误差分析、模型检验。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的收集原则及方法,数据的识别与整理,进行数据的误差分析;掌握各类基于数据的经验模型建立方法;拟合法、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等;掌握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图解法,统计法和机理分析法;掌握由各类数据误差产生的模型误差的识别与分析方法;掌握模型的检验方法。 3. 模拟模型(5学时)内容: 模拟模型的应用、随机现象的模拟,随机数的产生、蒙特卡罗模拟,动态系统模拟。基本要求: 了解模拟模型的应用,掌握随机数的数学产生方法,掌握随机现象、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及相应算法设计;4机理分析建模法(5学时)内容: 微分方程的建立,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及应用实例,逻辑建模法。基本要求: 掌握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微元法、直接分析法、平衡与增长式等;了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及定性分析方法;了解逻辑建模思想和方法。5多元回归建模方法 (5学时)内容: 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经验模型建立、模型的分析与检验,自变量选择和优良性判断,多元回归方程预报和控制,稳健性回归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掌握逐步回归思想,能建立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优良性检验;理解多项式回归思想,能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正交多项式模型;了解稳健回归思想,了解岭回归、主成份回归、秩回归的方法;了解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和控制的方法。6线性规划建模 (5学时)内容: 一般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目标规划建模与求解、常见线性规划问题建模基本要求: 掌握一般线性规划建模方法,能通过软件求解并分析结果;理解目标规划建模思路,能通过软件求解;了解常见线性规划问题,理解建模思路。7. 非线性规划建模 (5学时)内容: 非线性规划的基本模型与求解方法,Matlab求解非线性优化模型函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实例。基本要求: 了解非线性规划的基本模型;掌握求解非线性规划模型的近似求解方法(直接搜索法和随机跳跃法);了解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内点法,外点法),能熟练应用Matlab的非线性规划的求解优化工具箱函数;初步掌握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8.组合数学建模 (4学时)内容:排列组合建模方法、鸽笼原理和容斥原理基本原理、错排问题、模型应用实例母函数和递推关系、递推关系的计算及建模。基本要求: 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理解排列组合建模的基本思路;理解鸽笼原理和容斥原理基本原理,了解错排问题和计算方法、会应原理建立模型;理解母函数和递推关系、掌握递推关系的计算,会应用母函数和递推关系进行建模及计算。9图论建模方法 ( 6学时)内容: 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图的实例、图的矩阵表示、图的同构、最短路问题、求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应用实例特殊的图:树、欧拉图、哈密尔顿图及其应用网络流定义、应用实例及算法基本要求: 理解图的基本概念及图的矩阵表示,了解图的分类、关系及常用术语,掌握常见图的实例;理解路、距离、最短路,掌握求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会用最短路方法建立和求解模型;了解除树、欧拉图、哈密尔顿图的基本概念及性质,掌握对这些图的转化方法,会用Matlab或Lingo进行;理解网络流定义,了解最大流的标号法,掌握建模方法及Lingo计算方法。10. 科技论文写作(2学时)基本要求: 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结构,科技论文的8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6教学方法与手段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通过案例的分析、建模、求解及上机编程等环节的训练,加深对数学模型及数学建模过程的理解,并基本掌握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基础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建模”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了解常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兴趣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型课程。教学中结合上机实践,培养学生数学软件的使用和编程的能力。实验项目内 容 要 求学时机理分析冷却模型了解机理分析的基本思想,会用常见的规律分析问题,会用符号计算软件进行辅助推导。2统计实验合金的抗拉强度控制了解统计方法应用的基本过程,会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常见的统计问题。2线性规划生产计划制定了解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求解的基本思想,及计算机求解的方法2非线性规划节水洗衣机的设计了解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模型的过程和思想,了解常用的求解算法,会用计算机编程求解 2动态规划背包问题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和递推求解过程,会用计算机编程求解。2目标规划利润最大化问题了解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基本概念,转化为标准模型的方法,及计算机求解的方法2组合数学钥匙分配设计了解组合思想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的应用,了解常用组合算法,会用计算机编程求解2图论光纤铺设问题了解图的思想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方法,了解常用算法,会用计算机编程求解2教学模式设计1. 强调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将理论介绍和应用实践按两条主线有机结合,既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又兼顾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同时加深拓展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知识面。2. 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建模方法入门、建模方法提高与建模实践三个层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培养数学建模能力;3.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采甪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 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研制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增大信息量。5.设置数学建模实验。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理解。6.将能力培养向课堂外扩展。作为培养学生群体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按照教学进程,给学生们布置适当的数学建模习题,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提交书面报告或论文。7. 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采用测试学生能力为主的双轨制分数考试模式,课程结业成绩是含平时作业、上机实践与期末考试的结构式成绩。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面试方式,着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8. 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学建模案例给教师作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用,也可供学生练习用。创新:将理论介绍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动手技能。为学生们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了较好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并掌握上机编程、运算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特点:强化数学建模基础知识的运用,强调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实践运用技能培养。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课程教学要适应21世纪社会对科技人才质量的要求,以教学改革促课程建设,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空间中,构建集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为一体、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全方位将课程教学內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同步提高,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教学观念上实现以下四个转变:1. 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继承性教育转变到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2.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探究式教育。3. 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4.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二、教学设计根据上述教学理念,我们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 将创新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为了实现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继承性教育转变到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本门课程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数学建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和发现的过程。数学建模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一种固定的程序模式,对同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观察、去分析探讨它,可以采取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思路,甚至建立起完全不同的数学模型,这就为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要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潜能的机会,使他们得到足够的锻炼2. 教学方法多样化。为了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到教师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水电设施维修保养及安全检查合同
- 2025《合同法》深度解析与案例分析(附详细解答)
- 202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合同书示范文本
- 语法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
- 供应链风险管理评估工具全面覆盖
- 多功能销售数据统计分析平台
- 商场租赁及运营管理协议
- 红河色彩知识培训课件
- 红楼梦课件教学内容
- 诗经教学课件介绍
- 10kA配电站房标准建设规范及施工工艺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公司价值观与伦理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苏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DB34T 3709-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 企业级IPv6网络改造及升级服务合同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联读课件32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家具厂封边技能培训
- 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 DBJ50-T-386-202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