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的诗歌.doc_第1页
20年代的诗歌.doc_第2页
20年代的诗歌.doc_第3页
20年代的诗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2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闻一多 第三节 徐志摩第一节 概说 一、早期白话诗 显示白话的价值。破除旧诗格律,实现“诗体大解放”。但未能脱尽窠臼,还很幼稚。 最值得注意的是尝试集。其他是刘半农的扬鞭集、瓦釜集,沈尹默的三弦,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朱自清的毁灭,周作人、郑振铎、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刘延陵、叶绍钧等的合集雪朝。 二、“开一代诗风”的新诗 自由体诗歌的建立。情感、想象、抒情被强调。克服白话诗少“诗味”,创立了诗的艺术。但形式散漫。 女神最突出。 湖畔诗人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的爱情诗,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的小诗,冯至的抒情诗等值得注意。 三、走向“规范化” 为纠正新诗的散漫,新月社提出“新格律诗”并取得创作成就。 四、“纯诗”概念与象征诗 1926年,穆木天提出“纯粹的诗歌”的概念。 李金发专写象征诗,1925年微雨是代表。其他诗人有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第二节 闻一多 闻家骅,1899 生于湖北浠水,1946 被特务暗杀于昆明。走过了诗人学者斗士的人生道路。 诗作集为红烛死水。 闻一多是杰出的爱国诗人。1922 留美,写太阳吟忆菊孤雁表达爱国情怀,写洗衣歌七子之歌控诉帝国主义罪行。1925 回国,写发现一句话死水表达失望和希望。 闻一多主要贡献是“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创作 新格律诗理论的核心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讲究节奏和韵律,具有听觉美。 绘画美指辞藻富丽、恰切、有色彩,讲究语言特色,视觉形象有魅力。 建筑美指节与节、行与行之间的均衡,讲究匀称整齐,具有视觉美。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象征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诗的思想是对现实的失望和憎恨,隐含着对祖国绝处逢生的信念。应从“三美”理论进行分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死水并没表现绝望,闻一多说它里面藏着 “火”,为什么? 闻一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表面上作者把“死水”“让给丑恶来开垦”,实际是朱自清所说的“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是对祖国(象征义)爱之太深的愤激之情。第三节 徐志摩 徐志摩1897 生于海宁。1918留美,1920赴英,1922回国,任教于北京、上海,1931飞机失事身亡。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康桥树立了他的理想,回国后为建立美英式的国家而呼唤,最后失望。他的诗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表达对于理想、爱情和美的追求,思想积极,后期因对现实失望而悲观消极。 徐志摩的诗风清新灵动,潇洒飘逸,技巧极强而又不着痕迹,仿佛信手拈来,轻松自如,艺术造诣相当高。他的诗整饬有格律,但灵活多变,运用自如。 再别康桥表达无法言说的隐衷和欲说还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