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目 录1 工程概况12 预案控制范围13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工作职责14 应急救援网络图35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及单位联系电话46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配备57 事故报告流程图58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9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10 坍(倒)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1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1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13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814防传染病应急救援预案1915防汛、防台风应急救援预案1941 工程概况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新址)建设项目位于三亚市荔枝沟迎宾路北侧,本工程由计生楼、专家楼、后勤楼、医疗综合楼、门卫房组成,总用地面积31087.65m,总建筑面积为99506.61 m;其中计生楼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336.21 m,建筑物总高度20.25m;专家楼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3117.04 m,建筑物总高度17.75m;后勤楼地上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3940.70 m,建筑物总高度17.95m;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85192.62 m,建筑物总高度82.45m;门卫房地上一层,建筑物总高度3.85m。建设单位为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代建单位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海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海南君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三亚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质量安全监督,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2 预案控制范围本预案旨在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以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损失。控制范围包括可能发生的如下事故:1)高处坠落;2)触电;3)物体打击;4)机械伤害;5)基坑、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临时设施、大型垂直运输设备等的坍(倒)塌;6)火灾;7)食物中毒;8)环境污染事故等。3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工作职责1)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力求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立即调用各类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等。3)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4)组织开展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包括对应急场所人员的岗位教育及急救知识教育。5)适时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习,通过演习不断对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6)当事故有危及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危情时,及时通知并组织疏散。7)及时将重大紧急事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通知相关方。8)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介绍施工现场的可能情况及对周边环境的可能影响情况等。9)做好稳定现场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10)服从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遣,及时支持其他工程的事故应急救援。4 应急救援网络图应急救援总指挥高家驯 应急救援副指挥黄腾涛应急信息联络匡新益登高作业应急小分队挖掘清理应急小分队设备处理应急小分队物资应急小分队现场急救小分队消防应急小分队吴润年郑明安刘定权汪建森徐康康黎长龙5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及单位联系电话序 号姓 名职 务手 机 号 码备注1高家驯项目经理150919952822黄腾涛项目副经理(土建)138763891233郑君平项目副经理(安装)4匡新益项目工程师139076483885王俊技术负责人(安装)138767812256徐康康测量员153666211037杜 宇施工员8郑树艺质量员151036626369郑树荣施工员1506082096010刘剑锋施工员1888918537711吴润年安全员1390764666812黎长龙安全员13汪建森材料员1351988379814刘定权机械司指挥部办公地点荔枝沟工地东侧项目部公司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公司医务室地点工地项目部公司医务室电话安监站电话环保局电话紧 急 电 话救护:120; 匪警:110; 火警:119; 交通事故:122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6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配备序号设备、器材名 称数量设备、器材 来 源存放地点1干粉灭火器若干自购2铁 锹若干自购3水 管若干自购4水 泵410自购5水 桶若干自购6安全带若干自购7担 架若干自购8麻 绳2自购9手拉葫芦3自购10气割工具2自购11医疗急救箱2自购12(其它需要的物资)7 事故报告流程图一般生产事故须在24小时内,重特大事故须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事故现场保护措施:1)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做到有组织、有指挥。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象。3)需要清理现场时,应作出标志,并应在调查组确认,并充分记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任何人不得以恢复生产为借口擅自清理现场、掩盖事故真相。8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1 目的确保在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时,项目部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8.2 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2)应急救援总指挥 魏春林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总指挥利用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召集指挥部、相关应急小分队成员,确保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所有人员可以投入到抢险救灾中。4)黄腾涛负责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对外信息联络,必要时向外部有关救援机构求救,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管领导或部门。5) 匡新益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妥善安置伤员及引导救护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如发现通道有碍通行应立即疏散人员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6)公司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检查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也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7)现场应急小分队成员两人一组利用担架、模板等现场一切可利用的器材将伤员抬出事故现场,在指定位置进行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紧急包扎等)。若医务人员已赶到现场则由医务人员进行。若伤者伤势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20救护车赶到现场由救护车运送;若不需要救护车的,则应安排专人护送伤员到附近医院治疗。8.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9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1 目的确保在发生触电事故发生时,项目部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9.2 应急响应 1)触电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切断电源使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切断电源的方法有:a、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断开电源。b、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拨开,使伤员脱离电源。2)在脱离电源后,应迅速报告项目部,同时立即进行简单诊断。如伤员处于昏迷状态,则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急救的方法有两种: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3)应急救援总指挥 高家驯 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4) 匡新益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对外信息联络,必要时向医疗机构求救,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管领导或部门。5) 黄腾涛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妥善安置伤员及引导救护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如发现通道有碍通行应立即疏散人员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6)公司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检查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也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9.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10 坍(倒)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1 目的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基坑、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临时设施、大型垂直运输设备等的坍(倒)塌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10.2 应急响应1)不论任何人,一旦发现有基坑、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临时设施、大型垂直运输设备等的坍(倒)塌或征兆时,应立即呼叫在场全体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进行隐蔽。2)应急救援总指挥 高家驯 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总指挥利用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召集指挥部、相关应急小分队成员,确保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所有人员可以投入到抢险救灾中。4) 匡新益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对外信息联络,必要时向外部有关救援机构求救,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管领导或部门。5) 黄腾涛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妥善安置伤员及引导救护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如发现通道有碍通行应立即疏散人员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6)公司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检查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也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7)现场应急小分队成员两人一组利用担架、模板等现场一切可利用的器材将伤员抬出事故现场,在指定位置进行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紧急包扎等)。若医务人员已赶到现场则由医务人员进行。若伤者伤势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20救护车赶到现场由救护车运送;若不需要救护车的,则应安排专人护送伤员到附近医院治疗。10.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组织施工、技术、安全、机电等相关专业人员对坍(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1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1 目的确保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项目部上下能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控制,能迅速扑灭火情,避免事故扩大和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及时疏散人员和疏散物资,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的影响,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影响,保护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11.2 应急响应112.1一旦着火,发现人要大声呼喊“救火”,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项目应急救援组长带领消防保卫小组到事故现场了解着火、爆炸地点、起火部位、燃烧部位、燃烧物品、着火状况,确认是否成灾。(1)应急救援总指挥 高家驯 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总指挥利用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召集指挥部、相关应急小分队成员,确保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所有人员可以投入到抢险救灾中。(3)消防应急小分队应充分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迅速投入抢险救灾中,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救人重于救火”的灭火战术原则。同时应及时切断电源,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和抢救伤员。(4)黄腾涛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妥善安置伤员及引导救护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如发现通道有碍通行应立即疏散人员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5) 吴润年负责组织人员疏散,指挥施工人员有序地从疏散通道撤离到安全地带。(6)在自救的基础上,匡新益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对外信息联络,必要时向当地119求救,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管领导或部门。(7)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应简要地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听从专业消防队的指挥,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8)公司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检查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也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112.2火灾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在现场的义务消防员要迅速戴好防护器具,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部位,判断火灾发展情况,及时切断电源、可燃气源。(2)火势初起时而且确认火势较小,可进行灭火。(3)火势发展迅猛,如无必要的设备、措施应立即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并等待专业消防队前来扑灭。(4)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1221火灾现场判断1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a.初起阶段:在起火后的十分钟里,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b.发展阶段: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流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这是火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c.猛烈阶段: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程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灭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d.熄灭阶段: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可见,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2确认火灾后,项目应急救援组长,指令(1)通讯联络组立即拨打“119”电话求援。(2)如有受伤人员,同时拨打医疗求援机构拨打“120” 电话前来救护。(3)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汇报事故火灾,爆炸情况,公司分管负责人带领施救组、医疗小组前来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4)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急救车到达现场,消灭火灾,抢救伤员到医院救治。3项目部召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根据火灾情况,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力量,明确布置救人,组织职工从疏散通道疏散,疏散物资和火灾供水、防排烟等任务,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消防保卫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抢救组、技术指导组。防止事故范围扩大,维护现场秩序,严格保护现场等救援方案实施。11222灭火的基本战术原则1火灾的控制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起火单位的消防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义务消防人员及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1.1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火场上常见的做法有:a.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b.油罐起火时,要冷却燃烧油罐,以降低其燃烧程度,保护罐壁。同时要注意冷却邻近油罐,防止因温度升高而爆炸起火。c.管道起火时,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起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d.易燃易爆单位(或部位)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险的物品。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h.货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12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a.如果火场上有人受到威胁,救灾人员首要任务是救人。b.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 贻误救人时机。c.人未救出时,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1.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a.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b.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品是重点;c.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是重点;d.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e.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1.4消防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义务消防员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a.消灭飞火。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的未烬飞火,并予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b.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组织火势的蔓延。c.注意安全。在高空作业或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d.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1.5常用灭火方法a.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b.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燃、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c.窒息灭火法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不检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采取窒息灭火应注意的是:(1)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而燃烧区域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使用本方法;(2)采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3)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4)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d.抑制灭火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中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1.6火场人员紧急疏散A.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火灾性质、风速、风向等确定火灾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并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实行交通管制。a.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警戒;b.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c.泄露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禁止明火作业;d.对警戒区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加强监测;e.对警戒区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加强监测;B.紧急疏散。迅速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a.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配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关的监护措施;b.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c.不要在低洼处滞留;d.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1.7火场物资疏散a.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应该是有组织地进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很扩大;b.火场上应急于疏散的屋子时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屋子(如起火点附近的汽油、柴油油桶,充装有气体的钢瓶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经济价值较大的原料、产品、设备等);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如妨碍灭火行动的物资、怕水的物资乳糖、电石等);c.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制定负责人,使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d.尽量利用各类运搬机械进行疏散;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加以保护。11223火场常见伤的急救3.1烧伤的急救根据烧伤的不同类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a.采取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尽快地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b.防止休克、感染。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中毒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给口服烧伤饮料,或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c.保护创面。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d.合并伤处理。有骨折者应予以固定;有出血时应紧急止血;有颅脑、胸腹部损伤者,必须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e.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伤员经火场建议急救后,应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2.2腐蚀物品灼伤的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常见集中腐蚀物品触及皮肤时的急救方法是:a.硫酸、发烟硫酸、硝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钙、氢碘酸、氢溴酸、氯磺酸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如皮肤已腐烂,应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护送医院治疗。b.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再送往医院救治。磷烧伤可用湿毛巾包裹,禁用油质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c.盐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氢氧化铵、次磷酸、氟硅酸、亚磷酸、煤焦酚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清水冲洗。d.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溴消化铝触及皮肤时,可先干拭,然后大量清水冲洗。e.甲醛触及皮肤时,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f.碘触及皮肤时,可用淀粉质(如米饭等)涂擦,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也能褪色。2.3休克的急救火场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的严重综合症。虽然有些伤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时,其引起的严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症状时口唇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严重者可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凉,脉搏摸不清,血压下降,无尿。预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a.在火场上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减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大快软组织伤,要及时地进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时有效地止血。凡确定有内出血的伤员,要迅速送往医院救治。b.对急救后的伤员,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让伤员平卧休息,并给予亲切安慰和照顾,以消除伤员思想上的顾虑。待伤员得到短时间的休息后,尽快送医院治疗。c.对有剧烈疼痛的伤员,要服止痛药。也可以耳针止疼,其方法是在受伤相应部位取穴,选配神门、枕、肾上腺、皮质下等穴位。d.对没有昏迷或无内脏损伤的伤员,要多次少量给予饮料,如姜汤、米汤、热茶水或淡盐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条件时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使伤员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还应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伤员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穴以急救。2.4应急消防救援器材a.通讯器材:对讲机、电话b.救援器材:灭火器、沙箱、消防斧、建议灭火工具、急救药品和器械、车辆等。c.防护器材:呼吸保护器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头盔等,有条件者可根据需要配备。2.5公安消防车到场后,项目应急救援组长向公安消防防火场指挥报告火情,并带领施救组和义务消防队,服从统一指挥,协助组织灭火抢救。2.6事故应急救援终止后善后处理召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善后处理工作,通知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做好伤员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事宜安排。2.7项目部协助公司事故调查组和公安消防调查组,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事故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11.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1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1 目的确保本项目部施工范围内因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高效、有序地控制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阻止污染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12.2 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2)应急救援总指挥 高家驯 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污染情况,及时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及应急小分队成员,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 黄腾涛 负责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相关部门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以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本小组采取的措施等;如事故影响规模超出项目部指挥小组控制能力,应及时汇报上级环保机构,寻求支援。4)吴润年 负责指挥应急车辆的行使。5) 黎长龙 负责污染事故的现场勘察及取证工作,为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依据。6) 匡新益 负责提供应急期间必要的生活保障。7)应急小分队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投入如下工作:(1)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2) 及时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群;(3) 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等。8)应急过程中如发现人员中毒或受伤,应根据伤害程度就近送至医院救治,或及时与医疗单位联系,组织现场救治。9)上级支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项目部指挥小组须全力配合上级机构的救援工作。12.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13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1 目的施工现场人员多,饮食卫生关系众多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将会导致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直接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我项目部中毒事故的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13.2 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2)应急救援总指挥 高家驯 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疫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总指挥利用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召集指挥部、相关应急小分队成员,确保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所有人员可以投入到抢救过程中。4) 黄腾涛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封存食堂剩余食物。如有呕吐物,应利用干净塑料袋等容器封存,供卫生防疫部门化验。 5) 匡新益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对外信息联络,必要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或(120)电话求援。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管领导或部门。6) 吴润年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妥善安置伤员及引导救护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如发现通道有碍通行应立即疏散人员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若医务人员已赶到现场则由医务人员进行。若伤者伤势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20救护车赶到现场由救护车运送;若不需要救护车的,则应安排专人护送伤员到附近医院治疗。7)公司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检查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也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13.3 事故后的恢复1)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采取相应措施,迅速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工作。2)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YJ/CX28-2006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进行。3)应急救援总指挥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对实施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改进完善。14 防传染病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为施工现场在流行病发病期间,执行“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二.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内容a.项目部以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全员预防能力和良好的卫生意识。b.保证传染病救治和预防的常规物资的储备。c.密切关注员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d.施工现场如发现发热、上吐下泻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的特征,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医疗组;如医院诊断为传染病的,都要向公司防治传染病小组和当地卫生防疫机构上报疫情情况。e.项目部接到疫情报告,立即派防治传染病小组到现场,开展防治工作,联络120急救中心送医院诊治。同时作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出入管理制度,作好消毒灭菌(病毒)工作。做好与患者接触人员的思想工作,劝其到医疗机构进行排查患病可能性。f.到疫区出差人员返回后,必须隔离进行健康观察。g.拨打急救电话咨询,尽量具体说明疑似病例的情况,以便救援人员实现做好应急入院准备。h.当传染病者送入医院诊治后,项目部处理好病人后顾之忧,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帮助解决他们困难。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15 防汛、防台风应急救援预案一. 目的为公司所属项目施工现场,因每年6、7、8、9是台风、暴雨季节,为了做好防洪、防台风工作,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为了便于组织抗灾抢险及各部门、项目部之间的协同作战,保障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事故扩大,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 防洪、防台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要求a.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暴雨(降雨量50-100毫米)时;b.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c.当台风在24小时内可能袭击我地区时,对我地区将有严重影响时,当地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d.项目部应急救援中心,应立即向项目部组长报告,由组长根据事态判断批准本预案,从而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三. 汛期、台风期前准备工作a.项目部在每年5月10前要做好汛前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及时整改,整改责任落实到个人。b.项目部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备足抢险物资和救生器材;c.项目部在汛前加强工地排水系统的检查清理,保持排水系统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智能应用深度研究报告
- 节能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基于2025年电商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政策影响报告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及完整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GA 979-2012D类干粉灭火剂
- 筑梦项目启动仪式PPT模板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手册【超级完整版】课件
- 露天矿风险告知卡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