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郡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果脯f 鸡脯p 逋慢 b 惊魂甫定f B 洎及 j 霰雪xin 谂知rn 命途多舛(chun)C 熨帖y 金锞子lu 神祗q 北邙乡女mngD 殷红yn 干细胞gn 靓妆ling 踽踽而行j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炼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B 当我们渺小的心智和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祗时,我们往往被庄子拔弄得手足无措,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C 通过这些稀疏飘零的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离人的叹息,看见他们飘渺的思绪,想起他们的落泊。D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十分小心的拗开了,像吃一幅中药似的慢慢吞下。华大妈候他吃下去,才轻轻给他盖上满副补丁的夹被。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宋代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重复性手法运用很突出,这种背景与主题间的强烈对比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B 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C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样想着,以致忘记了白日的烦忧,暂去寻觅那片刻的宁静。D 丁是丁,卯是卯。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我们还沉浸在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死的悲痛之中也无益了。不如化悲痛为力量,奋然前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庄子词章之美,来源于思想自由。他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现实的不能自主的被动人生,也被庄子所厌弃。B 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C 通过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的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上天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了死亡是伟大的自由这一事实。D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朝代、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秦王朝到灭亡都没悟懂这个真理。5、下列句子的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A B C D 二、社会论述性文章的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6,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 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 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7. 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A.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B. 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C. 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D.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8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 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 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愿受一廛而为氓 百姓 B举舜而敷治焉 选拨 C治于人者食人 供养 D不为厉陶冶 鼓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独可耕且为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 尽弃其学而学焉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D 许子以釜甑爨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2 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行等农家学派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的办法。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B 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陈相也和其兄弟陈辛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愿弃自己的儒学而向许行学习。C 陈相见孟子时表明了自己对许行靠编鞋织席为生亲自从事农业劳动很赞许,并且他还认为滕国的国君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算不上贤明之君。D 本段文字体现孟子散文善于论辩的特征,多用反诘句和排比句。反诘句不直接说出正面结论,让对方思而得之,更有启发诱导力量。 排比句使句式整齐,表达有气势。第卷(共114 分)四、文言翻译及简答(12分)(1)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_。(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_。(3)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_。14. 简答题(3分)孟子在这段话中所驳斥的观点是什么?正面要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 _。五、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1分)15 阅读红楼梦中两首咏白海棠的诗,完成下面的鉴赏:咏白海棠- 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林诗中有一联用词俏皮,化腐朽为神奇,试找出这一联。结合薛诗中的具体句子谈谈薛诗是如何以花写人写出薛宝钗的大家闺秀的性格的。答: 16默写名言名句(6分) 唐人陆参做长城赋云 :“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以三个四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祖其句法,云: , 。 , 。 在诗人李白笔下,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 。”而在将进酒中“ , 。”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雄浑壮丽。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对此也有非议,如苏洵就在六国论里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句子是 。滕王阁序中王勃写江阁傍晚晚霞美景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3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干干净净的傅雷 A 很难想象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样一个古怪的夜晚!也许那夜就像打翻一瓶墨水,整个一张稿纸没有一点洁白的地方;也许那夜狂风大作,雷霆万钧,偌大的上海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许那夜花好月园,竹影摇窗,与从前的夜未来的夜别无二致。然而就在此晚,午夜已过,凌晨刚至,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馥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B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憨厚,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唯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7、文章开头有两个:A是作者原文B是后来有人改动后的开头。试分别说说两种开头各自的妙处。(4分)答: 18、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怎样的评价?(4分)答: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4分)答: 20、傅雷身上体现出中国千百年来受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种品格?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分析说明。(5分)答: 21 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1)干净的存活 高贵的抗争 -主题的探索(2)细节的细腻之美 表现手法的分析(3)平淡中的深情语言艺术的鉴赏六 作文(60分)22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认真审题,从中筛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 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 / 鼓掌一百零一次 / 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 / 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 / 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 / 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 快乐地认真地走吧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一 语基题1 答案A。 / B 谂知shn 金锞子k 靓妆jing2 答案C。 飘渺 或者 缥缈 落魄等于落泊/A干练 气概 B 福祉 拨弄D 一服中药 满幅补丁3 答案A。B.表述不对,应去掉“让人”二字。C “突然”改为“忽然”。 “突然”一般指动作,“忽然”表心态,心理活动。 “以致”改为“以至” 。D “丁是丁,卯是卯”是指对事情认真,毫不含糊。4 答案B。 /A 去掉“所” C 删去“通过” D 双提与单承的问题5 答案 D。二 社科文6 答案:C。ABD均为令人忧虑的态度。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悲剧和陷阱。7 答案:D。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8 答案:A。B“发现了”错,在是理解错了,原文是警告人们要这样做,而不是已经做到了。;C以偏概全,“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说过传统节日的目的, 过传统节日也好,读经等等也好,都只是其中部分具体形式,而“灵魂附体”之“体”;D是说转化传统文化的手段。9 答案:B。A判断太绝对,原文说“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另外后文“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C原文说“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D原文说“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三 文言文10 答D。损害11 答案B。顺承连词 / A(句末语气助词,“欤”;动词,结交,亲附) C (兼词“于之”;语气助词,不译)D(介词,用;连词,因为)12 答案 C。 “滕国的国君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算不上贤明。”是陈相转诉许行的话,不是他自己讲的。13 文言文翻译 (每句三分,按点给分) (1) 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明之君呢!(2) 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3) 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14 答案:这段话所驳斥的观点是“贤人治天下可耕且为”或者“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包含的正面结论是“社会分工是必然的”或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四 诗词鉴赏与默写15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诗中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 一语双关,写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刻画她作为贵族少女的矜持。颔联“洗出胭脂影” “冰雪魂”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指白海棠颜色如冰雪般洁白,也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淡极更艳,实写自我安分随时,更显淑女之淡雅凝重。尾句“不语”句更可透见宝钗的稳重。(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的性情。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16 默写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渌水荡漾清猿啼。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9、答: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崇高的人格,与文题“干干净净”的傅雷呼应;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升华主题,结束全文。(4分)20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施工员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常考点试卷【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练习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4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2025学年度烟草职业技能鉴定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智慧树知道网课《体育市场营销》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管理类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注册电气工程师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公务员(省考)试题预测试卷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研学活动合同协议书模板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团队的职责说明
- 食品配料人员培训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规范团费账户管理制度
-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专题授课
- 公安审讯技巧培训
- 人教版2025初中物理实验室安全使用指南
- 销售团队组建方案-
- 考古调查勘探辅助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物业服务提升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