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秦朝的统治习题精选.doc_第1页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习题精选.doc_第2页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习题精选.doc_第3页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习题精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的统治 习题精选(一)一、选择题1秦王赢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A B C D2秦建立的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分权 B地主集权 C强化相权 D尊君抑臣3秦朝政府有效管辖今天的香港、澳门的地方机构是( )A桂林郡 B南海郡 C九原郡 D象郡4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A秦始皇个性及其暴虐B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D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5秦代担任教师的主要是下列的( )A官吏 B儒生 C法家 D士人6史记载:“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道而春秋作,秦失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涌,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个政权的衰亡总是和自身的腐败或暴政相关B孔子编写春秋的目的同于“汤、武作”“陈涉发迹”C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陈涉的首创之功值得肯定D六国贵族也参加了反秦斗争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话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二、非选择题8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材料l: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材料2: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材料3: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材料4: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请回答:(1)材料中辩论的焦点是什么?材料l对此持何态度?(2)材料2是谁的言论?你的根据是什么?(3)材料2和材料3的建议各有其根据,明显不同的用词是什么?(4)材料3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5)材料3体现了战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你的根据是什么?(6)材料4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9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合你对秦灭六国和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苏洵和贾谊的观点。10试细读下面太平御览中的民谣,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注释:举:生育。铺:糊状食物。)(1)民谣体现出当时百姓怎样的生育观?为什么?(2)如果你是当时的百姓,你会帮助秦始皇兴建长城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B 5A 6D 7D二、8解析:这道题有四则材料,涉及六个问题,旨在考查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诸项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充分利用掌握的有效信息,将六个问题的解答一一落到实处。材料1是歌颂郡县制,材料2是赞成分封制,材料3是主张师今而不师古,要焚掉以古非今的懦生所持的经典书籍;材料4认为分封诸侯是天下战乱的根源。把握这些材料的精神实质,九个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答案:(1)地方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材料1拥护郡县制反对分封制。(2)淳于越。材料3的反驳说“越言乃三代之事”。(3)“师古”和“师今”。(4)材料3提出焚书的建议,目的在于钳制儒生谈论诗书以古非今,从而维护郡县制。(5)材料3体现了战国韩非子的主张,其根据是“法令出一”“士则学习法令辟禁”“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这些言论充分体现韩非子集权法治的思想。(6)秦始皇赞成“师今”、实行郡县制的主张。理由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即诸侯国的存在是战乱的根源。9解析:此题是分析评价题。如把题于压缩,实际上是“结合认识,分析评论观点”。也就是说,你认为秦灭六国和秦亡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你的观点再来论述苏、贾二人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如果审题不清,对付此题,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对秦灭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全面分析论述,而忽视了评价,如此则论述越多离题越远。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认识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以此对古人的观点加以评价。答案:秦灭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其次,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灭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再次,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采用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各个击破。六国向秦割地求和(即赂秦)是六国灭亡的表面原因,苏洵把它说成是惟一原因是错误的。六国破灭,根本原因是分裂不符合人民利益,再加上六国中任何一国都不具备实现统一的实力,所以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才竞相割地求和,以求得苟延残喘。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贾谊总结秦亡的原因为“仁义不施”,如果“仁义”是指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误农时,减轻刑罚,则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贾谊仍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把陈胜起义说成是“一夫作难”(难,灾祸),其目的在于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10(1)当时百姓只希望养育女婴。因为当时秦朝徭役兵役负担沉重,男子都要被征发去服役,因此人们都希望生育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