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案登泰山记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机叶片涂装质量检验考核试卷及答案
- 滴水法松香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土犁司机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作文物修复师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翻罐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劳动定员定额师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影像学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地产项目前期营销策划合同
-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
- 【MOOC】人格与精神障碍-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急诊科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脚本
- 土地增值税培训课件
- JISG3506-2004高碳钢盘条(中文版)
- 老港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 张宗子《春在溪头荠菜花》阅读答案
- 白酒委托灌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YGL系列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