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伏天隔姜灸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3和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专 业:针灸推拿学研究生:崔 星导 师:郑美凤教授摘 要ABSTRACT目的:采用三伏天隔姜灸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观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即刻的变化,探讨三伏天隔姜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并观察患者临床症候、生存质量在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3个月的变化,评定三伏天隔姜灸的近期疗效及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病例来自2005年7月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门诊就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在2005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即7月15日、7月25日和8月14日),选取背部大椎、双侧肺俞穴进行隔姜灸治疗。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即刻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ml,检测血清IL-13含量,同时选取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13含量。并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用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后近期内临床症候和生存质量的变化。 结果:1.三伏天隔姜灸治疗前患者血清IL-13含量与健康人血清IL-13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即刻患者血清IL-13含量与健康人血清IL-13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即刻患者血清IL-13含量较治疗前下降,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三伏天隔姜灸疗程结束后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两项均值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及AQLQ表总分均值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1.采用三伏天隔姜灸治疗哮喘可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L-13的含量,从而调节患者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2.采用三伏天隔姜灸治疗哮喘在近期内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3.采用三伏天隔姜灸治疗后近期内哮喘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三伏天隔姜灸不仅可以较好的控制临床症状,而且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作用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更有帮助,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其治疗功效,拓宽其治疗范围。主题词:支气管哮喘/针灸疗法 白细胞介素13/血液 穴,大椎 穴,肺俞STUDY ON THE EFFECTS OF IL-13 AND QOL BY INDIRECT MOXIBUSTION WITH GINGER ON DOG-DAY FOR NON-ACUTE BRONCHIAL ASTHMAMajor :Acumox MassagePostgraduate : Cui XingTutor : Prof. Zheng MeifengABSTRACTPurpose: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indirect moxibustion with ginger on dog-day for bronchial asthma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the patients serum IL-1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o assess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atients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their sings and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finishing the periods of treatment for 3 months. Methods: 3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FuJi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July 2005. On the first(July 15),second(July 25) and third(August 14) dog-day in 2005, treating the patients by indirect moxibustion with ginger on the points of Dazhui(DU14) and FeiShu(BL13,double). Compa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IL-13 in the patients and in 20 healthy volunte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their sings and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finishing the periods of treatment for 3 months. Results:1.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erum IL-13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volunteers before treatment (P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erum IL-13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volunteers after treatment (P0.05). Serum IL-13 of the patients extrem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P0.01).2. The scores of the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extrem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finishing the periods of treatment for 3 months (P0.05). And the reaction to stimulant and the concern about self-health of the patients assessing mean score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The symptoms of asthma, psychologic status and AQLQ of the patients assessing mean scores were extre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具有可比性。1.2两组性别分布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组别合计男% 女% 男女比例P值A组301653.331446.671:0.86P0.05B组201260.00840.001:0.67表2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经X2检验,X2=0.159,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具有可比性。2.三伏天隔姜灸对哮喘患者血清IL-13含量的影响表3 治疗前A组与B组血清IL-13含量的比较 (S)项目A组B组T值P值血清 IL-1363.9620.1937.554.295.7460.000表3显示: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IL-13含量与健康人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前患者血清IL13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表4 治疗后A组与B组血清IL-13含量的比较 (S)项目A组B组T值P值血清 IL-1340.174.4637.554.292.0870.043表4显示: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IL-13含量与健康人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后患者血清IL-13含量仍较健康人含量偏高。表5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3含量的比较 (S)项目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血清 IL-1363.9620.1940.174.466.3010.000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图1 三伏天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3的变化100.0080.0060.0040.00血清IL-13含量治疗后治疗前患者编号表5显示: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IL-13含量与治疗前的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由图1可以看出30例患者中多数患者的血清IL-13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提示三伏天隔姜灸可降低哮喘患者偏高的血清IL-13含量。3.三伏天隔姜灸在近期内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影响表6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总评分的比较 (S)项目例数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T值P值临床症状与体征总评分308.003.824.802.6610.2500.000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161412108642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治疗前患者编号表6显示: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年龄与疗效无关。表9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病程(年)例数显效有效无效1518215161010082102002经Ridit分析,X26.97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两项均值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及AQLQ表总分均值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三伏天隔姜灸可提高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尤其对哮喘症状及心理状况两部分作用最为明显。讨 论DISCUSSION1.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论述1.1 有关哮喘病名的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虽无哮病之名,但是有“喘鸣”、“喘呼”、“喘咳”、“喘息”等与哮喘的发作特点相类似的散在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中亦有不少相关条文,如“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宋朝王执中在历史上首先提出“哮喘”之名。他在针灸资生经中说:“因与人治哮喘,只缪(刺)肺俞,不缪他穴”、“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痛,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始以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并对其治法、用药原则等作了具体的论述,于是,哮喘的病名从此正式产生了。同时,朱丹溪明确提出:“哮喘专主于痰”,提出了痰为哮喘的夙根。至明朝虞抟医学正传哮喘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鸣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故简称哮病,以与喘证相鉴别。清朝不少医家在其著作中以哮喘名其卷,如何梦瑶医碥哮喘、陈复正幼幼集成哮喘证治、方仁渊哮喘证治等。1.2 古代医家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及病位的论述古代医家对哮喘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诸多见地,可谓百家争鸣,诸芳斗艳。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研究与反复实践,哮喘的病因病机已逐渐丰富和完善。概其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痰饮内伏:痰饮致哮学说,是古代医家对哮喘病因病机认识的核心学说。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阵阵身膶剧,必有伏饮。”这里明确提出了膈上病痰是哮喘的病机。正气亏虚:临床所见,哮喘患者极易感冒,在季节转换、气候变化时易诱发本病。究其原因乃表虚卫弱所致。“卫气根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肺、脾、肾三脏之某一脏功能衰减,均可导致正气亏虚,以致表虚卫弱,机体御邪能力下降,从而极易为外邪所侵,又常无力驱邪外出,结果造成医学正传所说的“邪伏于里,留于肺俞”,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宿根为患:哮喘因于“宿根”,是古代哮喘病因病机学说上的一大经典。提出哮喘有“宿根”这一病机的是明代戴思恭,他在证治要诀哮喘证治说:“喘气之病,哮吼如水鸣之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此谓嗽而气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通过后世的发挥,宿根学说其实己经包含了正气亏虚和痰饮学说两方面。外感致哮:外感致哮学说源于内经,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明代李士材医宗必读喘亦云:“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外感风邪、寒邪,侵袭肺脏,直接影响宣降功能,导致肺气不利,痰气交阻,塞滞气道,而发为哮鸣。总而言之,哮喘的基本病因病机为宿痰内伏、正气亏虚;诱发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情志失调及劳倦失宜。前者是内因,为发病的根本;后者是外因,为发病的条件。哮喘发作是机体内因和体外诱因相作用的结果。1.3 现代中医医家对哮喘的认识近年来,现代中医家本着继承与创新的原则,除遵循中医传统的系统论方法外,还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从微观的角度,针对哮喘以气道炎症为中心的发病机制,对哮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哮喘发作期多以实证为主,现代医家认为“痰”在哮喘的发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痰瘀互结:痰瘀互结是现代中医对哮喘病机认识的一大进展。胡氏【10】认为,久患哮喘,络无不阻,血无不瘀,痰瘀交结而作祟,故以治痰与活血同行,每于方中加当归、川芎、红花等化瘀之品。实验提示【11】哮喘的气道反应性炎症,往往表现为气道粘膜的水肿、增生、微血管充血、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状态,而且,痰证血液流变学与血瘀血液流变学特征基本相同,为此观点提供了客观依据。伏痰学说:现代医家对于“伏痰”有所发挥,欧氏【12】认为,从细胞水平看,伏痰可视为与哮喘有关的炎性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胞主要游离于支气管腔内、气道基底膜下、粘膜下腺附近及肺泡间隔等部位,过敏原吸入后诱发哮喘反应。痰气交阻:痰气交阻理论认为哮喘是伏痰遇外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道,以致邪郁肺经,阻塞肺络而发生的。张氏等【13】在总结王会仍辨证哮喘的经验中认为,哮喘主要病机为伏痰遇外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道,而致喉中哮鸣,气息喘促。痰气交阻为本病发病关键。寒痰闭阻:此即传统寒热辨证中的寒哮类型。刘氏等【14】根据哮喘临床表现认为哮喘病因为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闭塞气道,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胁满闷如塞,咳嗽不甚而咯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形寒怕冷,苔白滑,脉浮紧。痰热为患:此为传统寒热辨证中的热哮类型。曲氏等【15】认为哮喘痰热壅阻于上,证见痰黄稠,身热有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同时清热化痰药有抗感染、消炎、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急则治其标实,缓则治其本虚。哮喘的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之虚。人体津液的输布、代谢与肺的宣发肃降以及脾的传输、肾的蒸化作用分不开,所以,肺、脾、肾三脏中任何一脏功能障碍,尤其是气化功能不足,是形成痰饮留伏的主要原因。此外,许多医家在认为肺、脾、肾三脏同虚的同时,又有所侧重。脾虚为本:张氏等【16】的实验研究证明,脾虚哮喘豚鼠血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哮喘豚鼠(P0.01和P0.05),说明脾虚可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脾虚哮喘豚鼠组的丙二醛、轭双烯含量显著高于单纯哮喘豚鼠(P0.01),说明脾虚可加重哮喘的脂质过氧化酶(LPO)损害,提示脾虚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肺肾同虚:王氏【17】认为补益肺肾可起到固表抗过敏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哮喘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低下改变,使得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不易消退。补肺肾药远期观察能抑制血清IgE季节性升高,降低组胺释放率,能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因而改善气道变应性炎症。肺气虚:王氏等【18】认为小儿肺常不足,则易感触风寒、风热而反复感冒,致哮喘反复发作。反复感冒与哮喘患儿肺气虚弱、邪易袭表的体质有关,而肺气虚弱之小儿卫表不固,有易于汗出的特点,汗出后更易致风邪外感。玉屏风散不仅能够增强细胞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功能,而且对免疫功能有很明显的调节作用,并能抑制病毒的增殖。1.4 有关针灸治疗哮喘的研究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哮喘具有良好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疗法具有见效快、疗效佳、疗程短等诸多优点。急性期针灸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减轻或缓解发作时对机体的损害,减少激素的副作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缓解期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于固本培元、扶助正气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哮喘特定生存质量、全身生存质量状况。现有【19】文献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哮喘以膀胱经、任脉、肺经、督脉、胃经、大肠经、肾经、脾经腧穴最为常用;从局部取穴看,胸背部取穴频率较高,大椎、肺俞、膻中、定喘、风门最为常用。临床常用的针灸方法有针刺法、艾灸法、穴位注射法、隔物灸法、穴位贴敷法等,这些针灸疗法不但疗效确切,也发展了针灸理论、丰富了针灸临床内涵。其中,三伏天隔姜灸疗法经众多前辈临床运用,现已证实对哮喘有良好的疗效,但与临床报道比较,机理研究尚显不足。因此,加强对三伏天隔姜灸治疗机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现代科研规范化、严谨化的进程,此疗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也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课题根据IL-13和AQLQ量表的变化来对三伏天隔姜灸的作用及机理进行初探。2.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2.1 家族史是大多数哮喘患者的共性近年通过对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家族史的调查和遗传学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倾向,父母双亲患有特应性疾病者其子女患有特应性疾病比例高于双亲没特应性疾病者,且患哮喘比例增加,并表现出体内总IgE水平及特异性IgE水平增高。目前主要与哮喘有关的遗传基因研究方面有:体内总IgE水平的遗传调控为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过敏性体质的基础,但有争议;体内特异性IgE遗传调控,免疫反应基因(immune responsiveness gene)是体内负责特异性IgE遗传调控的主要基因,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哮喘基因的研究,Renauld JC【20】报道位于人类的5q3133染色体上的基因群,与哮喘易感性和高IgE有主要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与遗传,经研究证实人类某些遗传基因控制着哮喘病人气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性,但过程复杂,涉及多基因的遗传与调控。2.3 激发与诱发因素是哮喘发作的条件 一般所指外因或环境因素,是在哮喘发病上起到激发引起发病或诱发反复发病之因素,大体包括如下:吸入性变应原: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近年研究以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最为明显,尤其对婴幼儿及儿童。饮食习惯及食物因素:过于偏重特殊口味,对儿童是常见诱发的因素,而海鲜类、牛奶、肉制品及豆制品等亦能诱发人体产生变态反应。精神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身心疾病,不良的心理因素可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Walliams分析87例不同年龄哮喘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发现有心理因素参与或诱发者达70%【21】。心理情绪诱发哮喘多在哮喘长期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发生。气候变化:当气温、湿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改变时诱发。运动:约70%80%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哮喘。某些药物:如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类药;或哮喘患者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可诱发哮喘,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亦可诱发哮喘。2.3有关哮喘发病机制的现代医学论述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达成共识的哮喘发病机制是:某些环境因素作用遗传易感个体,通过T淋巴细胞调控的免疫介质释放机制(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作用于气道产生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同时气道结构细胞特别是气道上皮细胞与上皮下基质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气道神经调节的异常均加重了气道高反应性,也直接或间接加重了炎症,在环境因素的进一步作用下,使炎症加重,气道平滑肌收缩,而出现症状性哮喘【22】。免疫学机制: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介导的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二者均参与哮喘的发病。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细胞)产生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气道炎症:近20年来哮喘病理的研究,尤其是借助纤支镜技术、支气管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哮喘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所导致的疾病这一观点己经得到普遍的认同【23】。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在哮喘的各种类型和病程中,都表现出多种炎症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这些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分泌出50多种炎症介质和25种以上的细胞因子。这些介质、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渗出增多,促使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刺激后,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参与,气道上皮和上皮内神经的损害等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它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影响。神经因素: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包括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一般认为,哮喘与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可能同时存在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能释放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介质(如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两者之间平衡失调,则易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发生哮喘。综上所述,哮喘发病机制可如图3示意。2.4 现代医学治疗哮喘的措施由于现代医学对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针对哮喘的治疗也无特效的方法。对于部分能发现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子的患者,尽早脱离变应原是最佳治疗方法。临床常用平喘药物主要有: 支气管舒张药。包括: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步他林、丙卡特罗、沙米特罗和班步特罗等;茶碱类药物,最常用者为氨茶碱;抗胆环境因素遗传易感个体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神经调节失衡,上皮细胞及气道平滑肌结构功能异常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环境激发因子症状性哮喘图3 哮喘发病机制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抗炎药。由于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为此形成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治疗靶的哮喘治疗原则【24】。目前,能对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与活性有明显控制作用的主要是糖皮质激素【25】,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常用方法;其次,作为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色甘酸钠、白三烯调节剂、酮替酚、阿斯米唑、曲尼斯特、氯雷他定等也是临床常用药物。哮喘急性发作期多用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注射沙丁胺醇或氨茶碱。随着近年来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认为非急性发作期治疗应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并提出了以抗炎治疗作为非急性发作期治疗的首选原则,将具有气道抗炎作用的多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各种抗过敏药物等列入哮喘的非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但长期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吸入剂),副作用也在所难免,且无助于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调整,抵抗力下降常招致感染或其他副作用,因此不能解决复发的根本问题。3.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3.1 三伏天隔姜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3的影响哮喘是一种由I型变态反应介导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行为、心理、机体免疫等诸多方面。诱发哮喘的免疫因素包括: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及诸多细胞因子。按产生细胞因子类型和生物学功能不同,T淋巴细胞可分为Th1和Th2两种类型细胞,它们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调节,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当Th2细胞过度释放细胞因子可诱导IgE产生、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气道内炎症区域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浸润和活化,引起气道速发型过敏反应和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IL-13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而活化的单核细胞、CD8+细胞、B细胞等也可分泌少量的IL-13。IL-13的过度增加可诱发变态反应,如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IgE增高等,其过度增加也与多种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表达增多、支气管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增多和气道上皮下纤维化有关。研究表明IL-13在哮喘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IgE的合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IgE的合成过程,但IL-13和IL-4是人体内发现的仅有的两种可以直接促进IgE合成的细胞因子。IL-13具有促进B细胞分化、提高B细胞活性和直接诱导特应性病人体内B细胞合成过多的IgE的作用。麦氏等【26】人已证实哮喘患者IL-13和IgE的水平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嗜酸性粒细胞是迟发相哮喘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关键细胞,在介导气道变应性炎症参与哮喘发病的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主要效应细胞。Eotaxin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化学激动剂,而IL-13是促进气道上皮细胞Eotaxin表达的最有力的细胞因子【27】,可通过Eotaxin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诱导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支持Th2细胞因子(IL-4、IL-5、IL-6等)的表达,并抑制Th1细胞因子(IL-2、IFN等)的产生。引起气道重建、诱导气道高反应性。研究表明,IL-13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参与气道重建并诱导杯状细胞增生【28、29】、调节上皮下纤维变性。在小鼠肺IL-13的过度表达可引起气道壁显著的纤维变性反应,并伴随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的增加,因此认为IL-13在调整基质蛋白沉积中起主要作用【30】。最近有研究认为IL-13可能直接调节上皮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诱导气道高反应性【31】。综上所述,IL-13在哮喘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就从IL-13入手对三伏天隔姜灸的治疗机制进行初探。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IL-13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3);治疗后患者IL-13含量仍高于健康人,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治疗后患者IL-13含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5、图1)。据此结果我们考虑,在哮喘患者体内,IL-13含量的升高不仅发生于急性期,而且在非急性发作期,IL-13的含量仍偏高于健康人,这与EssayanDM等【32】的报道相符,提示IL-13在哮喘的发展和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疫苗产业发展动态及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界面设计与满意度提升策略
- 养老社区季度工作计划范文
- 市场营销策划公司合伙协议书
- 2025年茶餐厅行业品类发展分析报告
-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
- 屋顶上的花园
- 小麦种植与节水课件
- 输液安全课件
- 简版操作手册-北森招聘
- 常用原材料的试验取样方法
- JJG 707-2003扭矩扳子
- GB/T 26562-2011自行式坐驾工业车辆踏板的结构与布置踏板的结构与布置原则
- GB/T 11718-2021中密度纤维板
- 商务英语情景对话100主题(迅速提高口语)
- 《高频电子线路》课后答案-曾兴雯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舞蹈艺术赏析》课件
- PLC项目实操练习题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课件-04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 轻型门刚设计中风荷体型系数取值的适用标准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