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doc_第1页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doc_第2页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百分之一以下的元素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磷脂,胆固醇组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与血中甘油的运动密切相关肉毒碱:即肉碱,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帮助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特殊载体,由赖酸转变而来必须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SGOT:即血酪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具有转氨基作用的一种酶血脂:人体血浆中所含的脂质,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缺铁性贫血:摄入铁不足导致合成血红蛋白不足所引起的贫血糖异生作用: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维生素: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H,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酶: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血尿素氮:人体血浆中的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中的主要终产物,是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水平衡: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糖的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乳酸阈训练:以即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作为训练负荷,不断提高有氧氧化系统能力的训练乳酸能商:是指当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能力运动性疲劳: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以特点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状态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物质被,在运动后恢复期,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现超过原来的水平的恢复想象半时反应:运动中消耗或产生的物质,在运动后恢复期恢复到原来水平的二分之一或生成的代谢产物消除二分之一的时间中枢疲劳: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现象运动性蛋白尿:是由于体育运动引起的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的现象问答题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原因:1,膳食中含量不足 2,体内吸收障碍 2,排出增多 4,因药物等作用使其在体内加速破坏 5,生理个病理需要量增多 6,食物加工烹调使其大量破坏和丢失 预防措施:1,提供平衡膳食 2,根据人体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时调整维生素供给量 3,及时治疗影响维生素吸收的肠道疾病 4,食物加工烹调要合理,尽量减少维生素吸收试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糖酵解是人体在缺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对短时大强度而言,即使氧气不缺乏,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ATP的速度,也远不如糖酵解,其大功率输出仅为酵解的二分之一,短时运动时,糖酵解功能越多,工作能力就越强,所以,应重视发展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这不但对2-3分钟最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十分主要,对长跑,球类等耐力项目的加速,冲刺也格外重要运动中氨的代谢途径有哪些 1,合成尿素:肝通过鸟氨酸循环的途径,把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随尿排出 2,少部分氨在肾脏以铵盐的形式由尿排出简述人体血乳酸的代谢去路 1,乳酸的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重要部位在骨骼肌和心肌 2,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血乳酸经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或肝糖原 3,在肝脏中合成其他物质,经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及乙酸物质,也可以转氨作用合成丙氨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哪些生化指标可用以评定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大小,说明理由 1,血乳酸用以评定负荷强度。正常值小于2mmol/L运动后血乳酸值升高幅度大,表示运动强度大,训练适应后升高幅度减少,乳酸阈值,4mmol/L 2,血尿素,正常值1.8-8.9mmol/L。用以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后恢复的程度,运动后血尿素增值大,表示负荷量大或技能下降,训练适应后增值减少,一般认为运动后不超过8.4mmol/L为宜 3,尿蛋白,正常值随意尿小于10mg%,全日尿小于150mg/日,用以评定负荷强度,运动后15分钟取尿测定,尿蛋白排出量越多表示运动强度越大或机能差,负荷量大时排出量增多,适应后排出量减少 4,血清肌酸激酶,男:10-100国际单位/L,女:10-60国际单位/L,用以评定负荷强度,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越高,表示运动量越大,适应后升高幅度减少 5,用以评定负荷量,正常值1mg%以下,负荷量大或机能下降,排出量增加简述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关的生化机制 1,疲劳链:是用来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发生机制的 2,突变理论:重点在于描述神经肌肉传导的运动性疲劳机制 3,运动性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什么是支链氨基酸 是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结氨酸的统称,它是在长时间活动中发挥供能作用的必须氨基酸,在肌肉中分解代谢活跃,对机体蛋白质的变化,对于蛋白质参与供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高原训练可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高原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组织在缺氧条件下ATP的再合成能力,因为1,高原缺氧加重了训练的缺氧,刺激糖的无氧酵解能力提高 2,利用高原缺氧训练提高组织细胞获得和利用氧的能力,使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得到加强酶催化反应的特征,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 特征:1,高效性 2,高度专一性 3,可调控性 因素:1,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2,PH 3,温度 4,激活剂和抑制剂氨基酸在人体内的共同代谢途径有哪些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氧化脱氨基作用 2,转氨基作用 3,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进一步代谢 1,氨的代谢 2,酮酸的代谢途径试述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1G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g分子的ATP. 第一阶段,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1G分子葡萄糖净生成38分子ATP简述运动训练中生化指标评定的意义 是运动员正确选材的科学依据,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环节,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参考依据 简述提高代谢能力的训练 1.发展磷酸元代谢能力的方法:最大强度的间歇训练 最大速度的重复训练2.发展糖酵解系统功能:最高乳酸阈间歇训练 乳酸奶受力间歇训练3.发张有氧代谢供能:有氧代谢间歇训练 持续耐力训练 乳酸阈训练 高原训练人体的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源:1.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2.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3.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合成葡萄糖。 4.其他单糖的转化。 血糖去路 1.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