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ppt_第1页
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ppt_第2页
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ppt_第3页
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ppt_第4页
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环境经济理论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曾寅初 本章主要内容 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物质代谢论手法社会成本论手法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一 理论构筑的两个方向二 现代的环境问题的总体把握三 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一 理论构筑的两个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常常使人感到存在着 隔阂 或者说是 距离 针对这种状况 构筑环境经济理论体系应该是一种有用的探索 这种探索可以朝着以下两个方向来进行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方向1 应用经济学的扩展将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运用 或者扩展到现代环境问题的分析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例如 可以用 外部不经济 的概念来解释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将环境污染这样一种 外部不经济 现象 引入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去 即所谓的内部化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 环境税 这样的政策手段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方向2 从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理论从现代环境问题的具体问题出发 来探索现实的环境政策所需要的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反向思惟 实践 政策 政策的理论依据传统理论的空缺 预防理论多种理论的综合运用的可能性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二 现代的环境问题的总体把握现代环境问题应该是人类 自然 社会的关系需要再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经济学中 在 自然系统 作为既定的前提条件 而仅仅把 经济系统 作为研究对象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 因为 废弃物 已经失去了价值 所以也就不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二 现代的环境问题的总体把握现代环境问题的四阶段学说环境这种关系问题 人类 自然 社会的关系 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扰乱 Disturbance 扭曲 Distortion 越来越严重 破坏 Disruption 崩溃 Catastrophe 必须采取措施 改善这种关系 避免恶化 第1节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 三 三个政策课题和经济理论的构筑现实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类为以下的三个方面的基本政策课题污染防治 自然保护 舒适性维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这些课题所对应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手法 才能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经济理论体系根据现有的理论 日本的寺西俊一教授提出了以下的理论体系构想 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示意图 第2节物质代谢论手法 物质代谢论的方法是生态经济学的方法 把环境问题从 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的高度来论述 探讨环境的根源的问题 下面将从基本特征 主要观点 意义与展望等方面来介绍 一 物质代谢论方法的基本特征 这种手法认为 现代环境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 生态危机 ecologicalcrisis 加剧 人类的基本生存和社会再生产 如果没有作为人类社会的环境的 外部自然 构成的地球生态系就不可能存在 地球生态系构筑了现代文明 而现代的经济方式正使得地球生态系面临着深刻的崩溃的危机 这个手法强调要搞清楚生态危机的背景和原因 在理论上寻求停止和摆脱生态危机的方向 所以 这一手法也可以称为生态经济理论 一 物质代谢论方法的基本特征 这种手法的第二个特征 就是要从 狭义的经济学 转向 广义的经济学 寻求原有经济学体系的的扩展或者分析坐标的转换传统经济学 仅仅注重市场经济现象或者说是商品经济现象 广义的经济学 则要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全过程 作为经济学的分析领域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1导入的背景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初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了深刻的环境公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JhonRobinson 在1971年 提出传统的经济理论正面临着 第2次危机 TheSecondCrisisOfEconomicTheory AmericanEconomicReview March1972 的警告 Robinson认为 问题在于面对深刻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问题 有必要对传统经济理论框架的有效性提出新的疑问 为了回答这一疑问 最早提出来的就是物质收支平衡 MaterialBalance 分析方法的导入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2基本思路 1 这一方法 超出了原来经济分析对象 即市场系统的范围 将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包括生态系的自然系统的联系的角度进行了重新定位 独立地分析各种物质的流程和收支平衡的结构 这里可以介绍AllenV KneeseandRobertU Ayres等的 经济学与环境 EconomicsandEnvironment AnMaterialBalanceApproach 1970中的观点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2基本思路 2 Kneese等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事实上都是与各种服务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 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传达这些服务的媒介而已 特别是对于产品的 最终消费 来说 好象燃料 原料 最终消费品等物质真的就是完全消失了一样 但是 经济学的这种处理方式 除了对于象水 大气这样的真正的 自由产品 才会没有害处 实际上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污染物质提供的是一种负的服务 例如 死鱼 增加水处理的难度 使公共卫生恶化 污染大气等等 不管消费者或者生产者是否需要 这些负的服务会流向他们 这种流动是私人市场交换过程所不能控制的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2基本思路 3 为了进一步深入找出问题所在 从经济全体的物质收支平衡角度 来重新认识环境污染和控制问题是有效的 根据以上的想法 Kneese等将人类经济活动全过程从物质和能量转移的角度来表示 也就是说 有必要将人类经济活动作为包括 能量变换 物质加工 最终消费 废弃物加工处理的四个过程的开放系统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3积极意义第一 传统经济学中 人类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过程 特别是废弃物处理 基本上没有 这一方法的提出 至少可以把原来失落的过程可以用一种明确的形式进行分析 为这种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1 导入了物质收支平衡分析方法1 3积极意义第二 明确了人类的经济活动 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的 而是与自然生态系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受到这一联系结构的制约 这样一个事实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2 将熵法则运用于经济过程2 1运用的背景1960年 BoulindKeneth TheEconomicsofSpaceshipEarth EnvironmentalQualityinaGrowingEconomy editedbyHenryJarrett JohnHopkinsPress 中已经提到了负熵理论 1971年 Georgescu Roegen Nicolas TheEntropyLawandtheEconomicProcess HarvardUniversityPress 中 把热力学的熵的概念引入到人类经济过程中作了系统的描述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2 将熵法则运用于经济过程2 2基本观点 1 经济过程遵循热力学的熵增大法则 2 经济过程可以进行是因为不断有低熵资源可以补充 而高熵废物可以抛弃 3 使以上过程成立的是 地球生态系的存在 这是一个开放定常系统 4 现代地球生态系的破坏 会使得地球系统面临熵增高的危险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2 将熵法则运用于经济过程2 3意义使得经济学与物理学产生交叉 形成交流 创造出新的经济学思想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3 提出了生命系的经济学3 1提出的背景为了给以上的 熵经济学 提供出路而提出的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生命系统是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二 物质代谢论的主要观点 3 提出了生命系的经济学3 2主要观点1 经济学分析视野的扩展 由生产和消费的联系 扩展到包括 与自然生态系的关联 在内的 广义的物质代谢过程 2 生命系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系统3 近代工业文明是 非生命系 的 应该转向按照 生命系 的原理来构筑经济和社会系统 三 物质代谢论手法的意义和展望 经济循环 与 物质循环 的区别和联系1 1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在社会意义上说 经济循环 的形式规定了 物质循环 的形式1 2物质代谢论的课题1 具体地搞清楚 经济循环 是这样规定 物质循环 的 由此产生了什么问题 2 为了解决问题 社会应该怎样改革和控制 经济循环 三 物质代谢论手法的意义和展望 经济循环 与 物质循环 的区别和联系1 3物质收支平衡法的意义针对特定区域 特定物质的有用性1 4生命系的经济学的意义新的经济思想 三 物质代谢论手法的意义和展望 寻求 经济循环 的社会控制理论2 1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结构2 2向各个领域的扩展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一 社会成本论手法的基本特征1 什么是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的4种含义 1 国民经济总成本 3 私人成本 2 非最佳的国民经济损失 包括市场一时失灵的成本 3 第三者负担的非市场成本 大多采用 4 公共政策实施成本 包括了非社会成本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一 社会成本论手法的基本特征2 Kapp和Michalski的争论2 1关于社会成本的概念Michalski认为Kapp存在概念的混乱 在使用3 第三者承担非市场成本 的同时 有时也使用2 非最佳损失 Michalski把社会成本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而Kapp想把它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独特的基本概念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一 社会成本论手法的基本特征2 Kapp和Michalski的争论2 2关于社会成本的起因Michalski误以为Kapp仅把社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私人企业 实际上公共部门也存在社会成本 Kapp认为 如果私人企业的利润原理也渗入公共部门 那么公共部门也可以成为社会成本的原因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1 Kapp的社会成本1 1Kapp列举的社会成本项目 私人企业与社会成本 一书中的列举 1 生产中人类损伤的社会成本2 空气污染的社会成本3 水污染的社会成本4 动物资源的减少与灭绝5 能源资源的提早枯竭6 土壤侵蚀7 土地费力下降与森林乱伐8 技术变化的社会成本9 失业与资源闲置的社会成本10 垄断的社会损失11 配给的社会成本12 运输的社会成本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1 Kapp的社会成本1 2Kapp介绍的社会成本计测例大气污染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计测的困难性 空气污染年损失的部分推算 1931年 单位 美元 出处 Kapp K W TheSocialCostofPrivateEnterprises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2 宇泽的汽车的社会成本2 1社会成本的概念恢复到环境没有破坏 市民权力得到保护的地社会状况所需的成本根据社会成本的第3 第三者承担的非市场成本 定义 则在理论与实证上都存在困难例如 交通事故引起的损伤城市环境的破坏等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2 宇泽的汽车的社会成本2 2现有计测的问题 三个实例 1 运输省 1968年 70000日元 辆2 汽车工业协会 1968年 6622日元 辆3 野村综合研究所 178960日元 辆 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不同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2 宇泽的汽车的社会成本2 2现有计测的问题关注的是交通事故 公害 道路建设 拥挤等外部不经济现象 反映了行政当局的立场汽车工业协会 运输省 野村综研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2 宇泽的汽车的社会成本2 3宇泽的计测思路与结果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 计测困难 产生社会成本的经济活动是例外现象所有的经济活动是可逆的稀有资源可以自由改变用途新的思路 将自然资源与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共有资本 这种资本的建设 不能侵害市民的基本权利 汽车的社会成本计测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2 宇泽的汽车的社会成本2 3宇泽的计测思路与结果宇泽计测的评价生命 健康等不可逆的损失仍然无法评价市民的基本权利是计测的核心依据如何理解 步行者的权利 汽车拥有者的权利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3 地盘沉降的社会成本 华山谦的计测3 1计测的3种可能的思路1 假想被害推算法 堤防决堤 三角洲迅即沉没时的资产与人类生命损失评价2 假想恢复推算法 为了避免被害 填土加高和建设人工地基 所需的费用3 假想机会成本法 将假定不存在地盘沉降时的城市的地价与现存地价相比较所有的方法 与定义3 第三者承担的非市场成本 均不同 全部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计测及其意义3 地盘沉降的社会成本 华山谦的计测3 2华山计测的结果及其意义思路 用货币价值表现现实的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 存在的问题 1 存在货币评价困难的部分 例如进行维护 未进行维护 但结果一样的部分2 精神损失 景观等难以计量的部分结果 评价能将被害降到最小 所需的成本 江东三角洲地盘沉降等的经济损失 年度成本 1972年价格 单位 100万日元 出处 华山谦 环境政策思考 岩波新书 1978年 第174页 第3节社会成本论手法 二 社会成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