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教育.ppt_第1页
环境意识教育.ppt_第2页
环境意识教育.ppt_第3页
环境意识教育.ppt_第4页
环境意识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概论 第1章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概论 全球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环境现状ISO14000标准产生的背景ISO14001标准结构的介绍ISO14001标准的实施特点我国环境方面的相关制度 全球的环境问题 1 全球气候变暖 1 全球气候变暖 l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组分 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 加热地面 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 却被这些组分吸收 使大气增温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这些能使地球大气增温的微量组分 称为温室气体 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 CH4 N2O CFC 氟氯烷烃 等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温室气体对全球的温室效应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同 其中CO2的作用占55 CFC占24 CH4占15 N2O占6 因此CO2的增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1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的环境问题 2 臭氧层空洞 2 臭氧层空洞 臭氧空洞 两极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 近95 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向上观测 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 与周围相比 象是形成了一个 洞 直径达上千公里 卫星观测资料显示 实际上臭氧总浓度的减少在两极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人类大量使用和排放破坏臭氧层物质 氟利昂 氟氯烷烃 清洗剂 四氯乙烯 四氯化碳等 2 臭氧层空洞 2 臭氧层空洞 全球的环境问题 3 酸雨等空气污染 3 酸雨等空气污染 酸雨又称为酸沉降 它是指PH值小于5 6的天然降水 湿沉降 和酸性气体及颗粒物的沉降 干沉降 由酸沉降引起的环境酸化是本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中含有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和NOX 排到大气和水蒸气结合后转化而来的 特别是SO2 更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酸雨的发展与燃料消费数量 能源结构 技术水平以及人口增长均有关系 随着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化石燃料的消耗不断增加 酸雨问题的严重性逐渐显露出来 50 60年代以前 酸雨只在局部地区出现 80年代以来 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酸雨 如亚洲的中国 日本 韩国 东南亚各国 南美的巴西 委内瑞拉等都受到了酸雨的危害 3 酸雨等空气污染 全球的环境问题 4 淡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 4 淡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 全球的环境问题 5 化学物质污染 6 能源浪费 全球的环境问题 7 生物多样性减少 7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减少160种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 每年都有大约1万 2万个物种灭绝 科学家预测 如不采取保护措施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中 将有1 4在未来的20 30年里灭绝 全球的环境问题 8 生态环境破坏 8 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的主要环境现状 2002年数据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50个城市中 中国占了30个 全球污染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 中国占了8个 中国环境问题造成的总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仅大气污染每年就要损失1100多亿 全国57 的城市颗粒物超过国家限值 82 的城市出现过酸雨 66 9 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达不到三级标准的137个 占40 5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5 居110位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达300余个 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 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中 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97 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中国土地资源中荒漠化面积达17 6 并在逐步扩大 人均耕地面积世界人均的43 并且在逐步缩小 现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 中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7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的主要环境现状 2002年数据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行动 环境意识 末端治理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联合国环境署成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出版 ISO环境标准咨询组成立 联合国环发大会 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 可持续发展 BS7750 EMAS ISO标准 ISO14000 认证 1964 1970 1972 1987 1991 1992 1994 1996 报告 声明 ISO14000的产生背景 预防 控制 治理 预防 控制 治理 ISO14000 清洁生产 ISO14000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4 2环境方针 1 4 3规划 3 4 3 1环境因素4 3 2法律和其他要求4 3 3目标 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4 4实施与运行 7 4 4 1组织机构与职责4 4 2培训 意识与能力4 4 3信息交流4 4 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 4 5文件控制4 4 6运行控制4 4 7应急准备与响应 4 5检查和纠正措施 5 4 5 1监测与测量4 5 2合规性评价4 5 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 5 4记录4 5 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 6管理评审 1 持续改进 P D A PDCA管理模式 C ISO14001标准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