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doc_第1页
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doc_第2页
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doc_第3页
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doc_第4页
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用有效策略突破教学难点八年级生物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 刘英梅为了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广州市研制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生物)(以下简称“评价标准”)。我选择了人的性别遗传(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一课,对“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次探索。人的性别遗传一课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的入门知识,其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目标及对象分析】本课书内容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的内容,根据“评价标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说出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和利用信息。3情感目标: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培养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学生对性别这种特殊的性状充满了探究的兴趣,结合以往学过的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学生对性别遗传的物质基础即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这部分知识较容易掌握;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减数分裂、概率统计等知识,所以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以及男女性别比例是11这个知识点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知识点在“评价标准”中也是属于要理解的知识。采用什么有效策略解决这个难点呢?我尝试采用了几种策略进行教学。【案例主题】采用什么策略使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以及男女性别比例是11呢?【案例描述】第一次上课策略一:通过图解及分析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要使中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每胎生育男孩或女孩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一概念,就要形象、生动、有趣地展示出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概率均为50%这一统计学概念。教学片断一师:生男生女由谁决定呢?几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做课本38页的填图题并回答问题。(学生做题并回答)师:生男和生女的几率是多少?生:11。师:从图中看,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生:父亲。师:之前老师布置大家回去调查家庭、班级、学校、城市、国家等实际男女比例情况,下面请各小组代表说说调查结果。(学生回答)师:(出示有关数据)同学们请分析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接近11,有的说高于或低于11。)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当统计范围越大的时候,男女的比例就越接近什么数值?生:11。师:对。有些情况下会高些或低些,但总体而言男女比例接近11。策略二:通过让学生模拟生男生女的小游戏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教学片断二师:下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材料就是你们手头上的2个信封和3个围棋。小组讨论一下该如何设计。(学生热烈讨论)生:一个信封代表女性的卵细胞,里面放一个白色围棋,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一个信封代表精子,里面放黑、白两个围棋,分别代表含Y染色体和含X染色体的两种精子。然后随即抽取“精子”,如果抽到的是黑色围棋,就代表生儿子,如果抽到白色围棋就代表生女儿。师:设计得很好,理解也很正确。(当其他方案出现时,教师根据情况加以引导和分析。)师:下面分组游戏,每人“生”两个子女,然后小组统计数字,汇报到老师这里。(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游戏有些学生大叫,我“生”了个儿子,还有些学生说我两个都是女儿)师:打开电脑的EXCEL表格,统计各组数据。师:请每组的组长报数据。(学生报数据)师:输入数字,EXCEL自动统计,屏幕显示结果。师:为什么结果不是11呢?生:因为数据还不够多。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从信封抽取黑白棋子的机会是多少?生:11。师:对,所以每对夫妇每胎生男孩或女孩的机会就是各为生:50%。师:很好。【思考】通过这两种策略,学生能基本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问题。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没有讲透:虽然学生动脑设计了游戏,亲身实践“生男生女”,记忆很深刻,但是,在统计总共生男和生女的人数比例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验的样本不可能太大,最多就是几十次实验,因此在统计结果的时候数值往往达不到11。一般情况下,男女性比的计算和表述如下:例1:总出生人口数 N94Female(女)44Male(男)50则结果表述为F(女)100113.64 M(男)这类计算对于初中生不算难,使用计算器很快就能计算出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班级统计结果均不是11,如果以小组来统计的话这个比例值就相差更远了。以某班统计结果举例如下: 例2:学生通过摸棋配对方式得出:总次数N20;(女)F8;(男)M12。性比表述:(女)100150(男)。例3:总次数N20;(女)F11;(男)M9。性比表述:(女)10081.82(男)。样本数越小,男女性别哪怕只差一个,按习惯表述的性比差距也是相当大的。例4:总次数N19;(女)F9;(男)M10。性比表述: (女)100111.11(男)。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际男女的比例不是11呢?以往教师多数采用展示多个国家的人口男女比例情况,说明当样本数足够大的时候,男女的数值比例才会接近11。但这个解释模糊笼统,而且有很多国家的男女比例也并不是11,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样本数、性比概率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不理解。这个概率问题就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第二次上课调整策略一:采用图解和模拟生男女生女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问题。不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调整策略二:运用多媒体,解决生男生女比例问题。【案例描述】要解决第一次上课存在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加大统计的样本数,使概率学的规律充分显现出来。这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但利用电脑多媒体快速模拟计算和形象表达的优势,就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与其他老师合作,利用Authorware开发出“自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数学统计演示”课件。课件利用其分支判断功能,设定随机进入female或male两个分支(即各为50%的几率),并重复进行。建立female和male两个变量,设定每当进程通过female分支一次,变量female的赋值加1;进程通过male分支,则变量male赋值加1。运行停止后,变量及运算公式及结果均明晰地展现出来。多媒体课件运算速度极快,上千次运算瞬间即可完成,所得结果也是符合概率规律的。例1:(数秒钟运算)总次数N24822;(女)F12385;(男)M12437。性比表述: (女)100100.42(男)。例2:(90秒钟运算)总次数N180115;(女)F89879;(男)M90236。性比表述: (女)100100.40(男)。课件还可以通过限定运行速度,模拟生男生女随机选取,但各自概率为50%的实验过程,用以表现小样本时统计出现的较大偏差。然后再用高速运算大样本的统计数据,将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真正理解概率原理,直观地看到了统计样本越大,男女的数值比例就越接近11。使用这个课件,整个教学过程有理论分析,有动手实践,有技术分析,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探究热情,难点得以破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测评】通过教学,是否达到“评价标准”的目标呢?本课采用了学案(非正式测评)及练习题测试(正式测评)两种方式进行测评。通过学案获得学生的过程性的信息,通过练习获得学生关于结果的信息。在测评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学活动、目标和测评内容的一致性。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测评测评结果a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活动一:识图分析学案:活动一、练习3、5学案上活动一的难点在第4题,通过老师对以前知识的提醒,有80%的学生能理解并填空。练习题1的答对率约为95%,个别同学因粗心未看清楚题目而选了C。练习题2有约87%的同学答对,有7%的同学选C,对于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不明确。练习题3、5的答对率均在95%以上,说明学生掌握较好b说出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活动一:识图分析学案:活动一练习1、2c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活动二:图解活动三:游戏活动四:多媒体演示学案:活动二练习3、5课堂上,学生完成学案活动二的第1题时,通过图解的方式从理论上得出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学生几乎100%答对;做第2道题时学生有犹豫。通过围棋模拟游戏及多媒体演示后学生的选A的人数占95%,并且能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在完成巩固练习3、4、5题时的答对率较高。尤其是第4题,答对率为96%,说明学生通过游戏真正明白了每胎生男生女的几率为11。d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学案:活动三、设计游戏练习4【结果与评析】通过两次课堂教学实践,采用了三种教学策略,使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个重点和难点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只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有了以下收获:一、充分利用“评价标准”,把握好教学活动、目标和测评的关系。“评价标准”把“课标”的内容进行了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从“评价标准”中把握好知识点的内容,同时把评价标准的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关系梳理清晰,有利于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学习,并能更好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评价标准”中对于每一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如何达到这些学习目标就需要教师把教学活动设计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目标,并且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去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二、有效利用课本的资源,设计有效活动。要注重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教材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资源。课本上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图解,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图解的方式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的道理。“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的就理解了”。通过模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