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听说读写训练”课题研究材料 赵红霞 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美国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就主张用“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提出了一项新的重要能力目标“学会倾听。”那么什么是“倾听能力”呢?所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就是说在听的过程中,倾听者必须要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倾听习惯养成之后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更能博采众长,弥补学习者个体考虑问题的不足,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做人的开始。因此笔者认为倾听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年级的娃娃抓起。 可是长久以来,学生一入学就被灌输要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话,听课认真的孩子是老师心中的乖学生,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教师也更多是关心学生认真听,听了多少内容的问题,然而很少去关注孩子们听了别人的发言之后产生的一些不同的想法与启示。尤其是在新课程中,合作讨论式的课堂,作为老师更难驾驭,比如在上计算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节课上下来之后很多孩子还是不停地在运用自己之前所用的计算方法,即使这种方法并不十分简便,可是在他的头脑中始终认为是最好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通过笔者的一些实际调查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孩子们在“听”或“说”的过程中很少去作一些对比。没有听准,就很难听得懂,没有听懂就更难记清,没有记清就更不用说会用了。笔者感到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一、创设和谐的“倾听”关系 学会倾听不仅仅是要求让孩子们做到,教师自己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在课堂上要认真听清孩子们的观点,再对观点加以评论或指导,千万不可心急或心不在焉地听孩子们的发言。在面对人数较少的班级中进行教学的时候孩子们个体发言的机会的确多了很多,孩子们具有个性化的发言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斩露头角,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听清听懂与记清孩子们的观点了。曾经有人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 要让孩子们去听别人的意见与观点,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孩子们的心灵。记得上“三个数的加减”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道看图列式的题目,让学生看图列出算式,大多数的孩子列出的算式是2+3+4=9,列完算式之后还有一个孩子始终高举自己的右手,嘴中轻轻地叨唠着什么?我于是就让他站起来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说:“我是这样列的2+1+1=4”当时听课的家长与孩子们“唰”地一下就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我也是一阵惊谔,可是既然已经让他回答了,我就索性再听一听他的想法吧。“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幅图有2个苹果,只要再加上一个就是第二幅图中的苹果了,第二幅图中的苹果只要再加上一个就是第三幅图中的苹果了。”他并不是去计算总共有多少的,而是观察到三幅图中的特殊关系再进行列式的,多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啊!我不禁对他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没想到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能有此与众不同的想法,并且还是想得如此有根又有据的。当时的我就对孩子们说:“老师好佩服小朋友,他能很仔细地观察出这三幅图之间的关系。”我在总结的过程中必须对孩子们的想法听得很仔细,这样才能做到不会误解他的意思。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比比皆是,并不是孩子们特别聪明,而是我们所创设的这个学习氛围是和谐与平等的,孩子们都有机会述说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是可笑与错误的,但毕竟他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很容易对别人的想法加以评判,有时就是在不断地评判中完善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是优秀的倾听者,是学生倾听的示范者。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机敏的倾听者,更是“听”学生的高手。老师的这种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们倾听习惯的养成。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训练倾听能力 良好的倾听关系是决定孩子倾听的主要动力因素。倾听关系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教师可以调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训练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激励学生认真倾听,认真思索。、利用听算训练,提高孩子的倾听注意力。 计算教学在低段的数学教学占有很大的份量,例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速度,我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了一项听算训练的活动。我先是让孩子们了解在“数学本”中如何记答案的规范,然后再让孩子们听记出算式的得数。在第一次的练习中我有意地放慢了速度,主要是为了让全体孩子都能参与到这次的听算练习中。另外我还想通过长期地听算练习培养孩子们的数感,让孩子们学会“倾听”的第一步:听清。要听清题目就必须将自己的倾听注意力保持一段时间。在听算中我也常常让一个孩子当小老师,他出题,其他小朋友听算出正确的答案。在听算训练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个别上课不能长时间听同伴或老师说话的孩子在这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大一些,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这是个最严重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怎么办,我们又采取了分步走的措施,先让他们边听边记下自己听到的题,再根据自己记下的题目进行计算,再是放慢读题速度,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做到不记题直接听出答案,最后与其他孩子一样的速度进行听算练习。我发现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这些孩子的倾听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倾听注意保持的时间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正是由于采用了听算练习的缘故吧,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口算测试中一()的位学生全部得满分,口算的正确率达到了100%。、用激励机制,培养孩子的倾听准确性。 数学课堂上强调的是“互动”,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意地抓住一些孩子们无意的发现进行适当地激励。记得一次上课,我不小心把一个算式的结果报错了,一个小男孩高声地说老师你报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我大声地对他说“你听的真仔细,谢谢你帮我改正错误”说着我奖给了他一个“史努比”(这是我们班进行比赛时用的一个漂亮卡通动物)这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学生: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应该跟倾听作永久的朋友,它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 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是教师语言的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师,善于动脑,回答的问题有创意,我们应向他学习” ;“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 ;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 、利用错误信息,提高孩子的倾听判断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在学习时仍需要经过一个由不知到已知的发现过程。因此在发现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的信息,这正是暴露了学生真实的思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错误信息,巧妙地进行点拔,让孩子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出错误所在,这是一件非常大快人心的事。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发现个位上不够减,正当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时,有位小朋友提出:老师,不够减为什么不倒着试试呢?11-4,1-4不够,那么4-1不就够了吗?一下子倒把我给愣住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还会影响到以后多位数的计算。于是我就请学生针对这种想法展开讨论,看看可不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佛冈县和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上海浦东快递公司漳州市岗位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安徽白帝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鸿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市州数学试卷
- 2025年福建泉州软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期末考试逆袭数学试卷
- 2025校园招聘广州石化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借款合同
- 政协大走访活动方案
- 公路养护应急培训课件
- 个人养老金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钪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趋势前景研判报告
- udi追溯管理制度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校园小导游: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 洁净间5s管理制度
- 新能源产业园区厂房物业管理及绿色能源应用合同
- 读书分享《教师的语言力》
- 2025年5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医院医患沟通谈话记录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