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6 经济研究院(中心)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高层次经济人才。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前沿进展,熟练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写作能力和独立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管理工作;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领域:(1)资源经济学;(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3)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2、环境经济学、环境污染与治理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2)环境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3)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环境保护与相关产权划分,科斯定理与污染治理。3、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主要研究领域:(1)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2)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4、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1)人力资本产权研究;(2)人力资源管理研究;(3)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5、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1)土地产权界定与农业经济发展;(2)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研究;(3)中国古代土地产权制度研究6、灾害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1)灾害损失承担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灾害防治和预警中政府职能研究7、就业与社会保障主要研究领域:(1)中国失业问题研究;(2)中国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三、学习年限:脱产学习博士生三年。在职博士生一般4年,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四、筛选、分流博士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对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博士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身体状况以及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博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由考试委员会主持。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三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本人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的组成须经本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口试必须事先有提纲),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成绩(取多数委员会意见)并写出评语。成绩不合格的,不得补考。中期考核合格(包括学科综合考试)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者,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1、公共必修课 2门 5学分 2、专业必修课 2门 6学分3、(必修) 前沿讲座 5学分4,专业选修课 3学分注:(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或各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以及可供深度探讨的热点问题,使博士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或未来趋势有清晰了解,积极参与本专业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的研究。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讨论为主,由导师和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专家主讲,亦可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2)前沿讲座方式和次数:以专家和博士生讲授交叉进行。专家主讲,要求博士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交流;由博士生主讲,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要求博士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5次。(3)考核方式:参与讲座的教授(不少于3位)根据博士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4)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需补修硕士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六、学位论文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的前沿,勇于探索新领域和未知领域,结合传统和现代学术方法,在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现实展开深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所创新且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10万字以上)。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在学习期间,要求博士生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CSSCI,不包括增刊)发表1篇以上(含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且单位为山东大学),发表论文一律以公开出版或清样为准。学位论文一般须经过校外专家评审合格才能进行答辩。但是,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的,或者学位论文经过海外一位(含一位)以上同行专家鉴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有详细依据的,可以免外审(见有关规定)。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第三学期初进行预开题,然后收集文献及其他信息。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一起拟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选题报告。在中期考核前,博士生做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导师最后对论文选题进行把关。开题报告通过者,论文进入正式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三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后,在论文写作前期,必须有一个文献综述报告。第三学期结束时,写出文献综述(包括中文、外文文献),文献综述报告须由导师组织三位以上教授审议通过,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修改,再度审议。3、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写作进度及写作质量,每隔35个月,博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汇报进展并听取有关指导意见。4、博士论文必须进行预答辩,一般在正式答辩前三个月前进行。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博士生导师及学位评定分委员按照山东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附:主要参考文献(一)参考书目:1、Scott J. Callan, Janet M. Thomas,2006: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理论、政策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尼可汉利, 杰森绍格瑞, 本怀特著,2005:环境经济学教程,中国税务出版社。3、宫本宪一著,2004:环境经济学,三联书店。4、威廉J鲍莫尔, 华莱士E奥茨著,2003: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5、安德森(Anderson,F.R.)等著,1989:改善环境的经济动力,中国展望出版社。6、科特雷尔,1981:环境经济学,商务印书馆。7、塞尼卡、陶西格著,1986:环境经济学,广西人民出版社。8、皮切福特,1988:人口经济学导论,中国盲文出版社。9、迈克尔T克莱尔,2002: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上海译文出版社。10、布鲁斯米切尔,2004:资源与环境管理,商务印书馆。11、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1997:资源流动:工业经济的原料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2、杰弗里蒂蒙斯,2002: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华夏出版社。13、兰德尔,1989: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商务印书馆。14、佩塔克、阿特金森,1993: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地震出版社。15、J赫夫曼,1989:减轻灾害与政府责任,学术期刊出版社。16、蓝虹,2005:环境产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7、吴健,2005:排污权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董小林,2005:环境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覃成林, 管华主编,2004: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左玉辉主编,2003:环境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严法善编著,2003:环境经济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2、姚志勇等编著,2002:环境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3、王玉庆,2002: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4、邹骥,2001:环境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北京出版社。25、童宪韦,黄裕侃,1983:环境经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6、陈栋生编,1982: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文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7、李克国编著,1993:环境经济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8、张兰生等,1992:实用环境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9、甘泽广等主编,1987:环境经济学概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30、厉以宁、章铮著,1995: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31、刘家强,204: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2、张纯元,1983: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33、吴中观,1985:人口经济学概说,四川人民出版社。34、张世晴,1994:人口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35、周晓唯,2005: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李志宁,2004: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资源恐怖之下的中国经济未来,台海出版社。37、John Lambert,2003:资源配置,清华大学出版社。38、许晓峰,1999:资源资产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9、史忠良、肖四如,1993: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40、刘文,1996:资源价格,商务印书馆。41、汪汉忠,2005: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2、陈业新,2004: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43、杜一,1988:灾害与灾害经济,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44、布卢姆伯格、欧文斯,1986:能源与冲突,原子能出版社。45、A.戴维迪斯和约瑟夫奈伊,1984:能源和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46、吴德春,1991:能源经济学,中国工人出版社。47、徐寿波,1982:能源技术经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48、田立新,2005:能源经济系统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9、陈郁编,1996:所有权、控制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50、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51、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52、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53、黄少安,1995: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54、黄少安,1998:产权人权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55、陈郁编,1996: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56、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57、GJ施蒂格勒,1996:产业组织与政府控制,上海三联书店。58、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59、凡勃伦,1986: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60、康芒斯,1981: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61、张培刚主编,1992: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62、约瑟夫熊彼特,199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63、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64、曼瑟尔奥尔森,1993:国家兴衰探源: 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上海三联书店。65、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1994:法和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66、Y. 巴泽尔,1997: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67、丹尼尔W布罗姆利,199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68、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1999:产权经济学 :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69、德姆塞茨,1992: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70、科斯等,1999: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71、贝克尔,1993: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72、贝克尔,1987: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73、柯武刚、史漫飞,2000: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74、A爱伦斯密德,1999: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75、埃瑞克G菲吕博顿等,1998: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76、谭崇台,1999: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77、(日)大渊宽,1989:经济人口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7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79、曾毅,1993: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80、李竞能,1992: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81、汉森,1994: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贫困危机,商务印书馆。82、潘家华,1997: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3、罗杰珀曼、马越、詹姆斯麦吉利夫雷、迈克尔科蒙,2002: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84、翟振武等,1989: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5、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86、赫尔曼戴利,2001: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87、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8、B. Cartledge (ed.),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89、B. Colombo, P. Demeny and M. F. Perutz (eds.),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Natural, Institutional, and Demographic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Clarendon Press, 199690、Becker, Gary.S. (1976):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91、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 Brown, L. R., A Worldwatch Institute Boo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92、Delbert C. miller,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4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393、Donald j. Bogue, Eduardo E. Arriaga, Douglas L. Anderton, Readings in Popula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Volume 1, 5, 6),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199394、E. P. Hutchinson, The Population Deb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licting Theories up to 1900,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7.95、Earl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9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196、Ehrenberg et. al, Modern Labor Economics,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97、G. Hardin, Living Within Limi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98、George J. Borjas, Labor Economics 2nd Edition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4.99、Gerald M. Meier,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100、H. E. Daly and S. E. Serafy (eds.),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Lifestyle: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 R. Goodland, Island Press, 1992101、J. Overbeek, History of Population Theories, Rot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74.102、J.C.J.M. Bergh and J. Straaten (eds.),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s, Methods, and Policy, Island Press, 1994103、Julian L. Simon (ed.),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Classic Writing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8 104、Kenneth J. Arrow 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ed.), Handboo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Economics, Elsevier, 1997.105、MaConnel et.al, 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 McGraw-Hill, Inc. 1992.106、Meier,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7、Michael Hill. 1996. Social Policy:A Comparative Analysis. Prentice Hall.108、Nicholas Barr. 1998. The Economics of the Welfare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杨燕绥等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109、P. Bartelmus, Environm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of Sustainability, Routledge, 1994110、Paul Demeny and Goeffrey McNicoll (ed.), The Reader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 Martins Press, 1998.111、Samuel H. Preston, Patrick Heuveline, Michel Guillot,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112、Theodore W. Schultz, Human Capital: Policy Issue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Human Resources, 55th Anniversary Colloquium, VI, NB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2.113、Tom Tietenberg (2000),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5th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14、Tom Tietenberg (2000),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5th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15、Tom Tietenberg (2001),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3rd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16、Tom Tietenberg (2001),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3rd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17、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18、Boland:The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Metho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1982119、Friedman, M.: 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120、Joan Robinson:Economic Philosophy, London, C.A. Watts & Co. LTD., 1962121、Mark 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22、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Whinston and Jerry R.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23、Kenneth J. Arrow 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ed.: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ume 1-3, Elsvier Science Press,1981,1982,1986124、Werner Hildenbrand and Hugo Sonnenschein ed.: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ume 4,Elsvier Science Press,1991125、DavidRomer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Press,2001126、John B.Taylor and Micheal Woodford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ed., Volume 1A 1B 1C, Elsvier Science Press,1999127、Lars Ljungqvist and Thomas J.Sargent: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 MIT Press,2000128、William H.Greene :Econometric Analysis, fourth edition,Prentice-Hall Press,2000129、Zvi Griliches 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ed.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 Volume 1-3,Elsvier Science Press,1983,1984,1986130、Robert F. Engle and Daniel McFadden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Volume 4, Elsvier Science Press,1999131、James J. Heckman and Edward Leamer:Handbook of Econometrics,Volume 5, ,Elsvier Science Press,2001132、Boland:The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Metho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1982133、Friedman, M.: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134、Joan Robinson: Economic Philosophy, London, C.A. Watts & Co. LTD., 1962135、Mark 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36、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Whinston and Jerry R.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37、 Kenneth J. Arrow 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ed.: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ume 1-3, Elsvier Science Press,1981,1982,1986138、Werner Hildenbrand and Hugo Sonnenschein ed.: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ume 4,Elsvier Science Press,1991139、 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 ed.,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Press,2001140、 John B.Taylor and Micheal Woodford ed.: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Volume 1A 1B 1C, Elsvier Science Press,1999141、Lars Ljungqvist and Thomas J.Sargent: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 MIT Press,2000142、 William H.Greene:Econometric Analysis, fourth edition, Prentice-Hall Press,2000143、 Zvi Griliches 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ed.:Handbook of Econometrics, Volume 1-3, Elsvier Science Press,1983,1984,1986144、Robert F. Engle and Daniel McFadden ed.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Volume 4, Elsvier Science Press,1999145、 James J. Heckman and Edward Leamer ed.:Handbook of Econometrics, Volume 5, Elsvier Science Press,2001146、Robert F.Engle:ARCH Selected Reading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47、James D.Hamilton :Time Series Analy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148、Robert S.Pindyck and Daniel L.Rubinfeld: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fourth edition, McGraw-Hill Press,1998149、Amemiya,T.:Advanced Econometr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二)杂志1、综合类:(1)中国社会科学(2)学术月刊(3)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专业类:(1)经济研究 (2)经济学动态 (3)制度经济学研究(4)经济学季刊 (5)中国经济问题 (6)经济科学(7)改 革 (8)农业经济问题 (9)财贸经济(10)管理世界 (11)南开经济研究 (12)经济评论(13)世界经济 (14)中国工业经济 (15)经济地理 (16)经济学家 (17)中国农村观察 (18)中国农村经济(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祠堂消防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兽医传染病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合肥庐江县城区学校选调教师80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关于开展应急逃生演练的情况汇报
- 苏州健康知识学习培训班课件
- 产后大出血演练脚本(具体)
- 高血压病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渝北区空港佳园幼儿园招聘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北恩施州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招聘恩施市启智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幼儿园人员6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 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
- 《夯实法治基石》设计 省赛一等奖
- 中国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共识解读专家版
- 工伤保险风险控制及操作指引课件
- 膜性肾病治疗指南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002
- 简介肾移植课件
- 遗传改造微生物制造食品和饲料的监管要求及欧盟授权案例分析
- 发展社会学课件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