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doc_第1页
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doc_第2页
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doc_第3页
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doc_第4页
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 1、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简介: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负极钛酸锂(Li4Ti5 O12)材料组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由能够可逆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锰酸锂(LiMn2O4)组成,锰酸锂具有价格便宜(3-4万元/吨),工作平台电压高的特点;负极是钛酸锂材料;钛酸锂材料理论比容量为175 mAh/g,实际比容量大于160mAh/g。钛酸锂材料有独特的优势;如具有循环寿命长,高稳定性能; 放电平台可达1.55V,且平台非常平坦;Li4Ti5O12 是一种“零应变材料”,锂离子具有很好的迁移性。这种零应变性使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倍受关注。隔膜是现在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隔膜;电解液是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电解液;电池壳是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壳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可描述为: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中;然后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中脱出,同样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再嵌入到正极中。如此反复循环,由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中有可以容纳的相对固定的空间和位置,保证了电池充放电反应具有很好的可逆性,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实质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极材料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充电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保证了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则正好相反,正极处于富锂态,负极处于贫锂态。在正常的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的层间嵌入和脱出,一般只会引起层面间距的变化,不会破坏晶体的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而,从充放电的循环可逆性看,锂离子的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构成电极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和锂离子的浓度有关。2. 钛酸锂Li4Ti5O12结构及性能空间群属于Fd3m,尖晶石结构,电位1.55V vs Li+/Li理论容量175mAh/g零应变材料 836pm-837pm合成方法:Li2CO3(稍过量)、TiO2(化学计量比)和活性炭混合,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混合物用球磨机球磨24h,制得前驱体。前驱体空气中加热到600oC并保温8h,在升温至800oC并保温2h,升温速率为12oC/min,自然冷却,轻度研磨过筛,得样品,干燥器中保存。锂源:Li2CO3 钛源:TiO2(锐钛矿)原料配比:Li稍过量,有研究提出,当n(Li)/n(Ti)=0.84时产物性能最好。添加剂:反应过程加适量炭黑提高电导性并减小颗粒尺寸,加入掺杂元素如Zr、Sr等进行改性。条件:制备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一般时间越长,晶粒生长越完整,不利于循环性,800下一般2h保温。Ag掺杂LTO: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得出结论:1、Ag掺杂有助于提高容量和循环性2、Ag掺杂要适量,文章表明3%wt掺杂效果最佳Cu掺杂:高温固相合成法,Cu(NO3)2 3H2O为铜源(Li:Ti:Cu=4:5:x)得出结论1、 Cu掺杂没有提高容量,但高倍率循环性能明显改善Zr掺杂固相合成法,锂源采用LiAc2H2O,Zr源采用Zr(NO3)45H2O得出结论:1、高倍率下首次循环容量有非常大的提升2、高倍率循环性有较大提升3、Li4Ti5xZrxO12中Zr含量0.1时效果最好碳包覆1采用polyacrylic acid (PAA)与LiOH反应得PAALi,再进行固相合成反应结论:1、碳包覆在表面,提高了电子导电性,高倍率下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有所提高PVDFPVDF聚偏氟乙烯,外观为半透明或白色粉体或颗粒,分子链间排列紧密,又有较强的氢键,含氧指数为46%,不燃,结晶度65%78%,密度为1.171.79g/cm3,熔点为172,热变形温度112145,长期使用温度为40150。PVDF,英文缩写poly(vinylidene fluoride),主要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外,还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是目前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大产品,全球年产能超过4.3万吨。PVDF应用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子电气和氟碳涂料三大领域,由于PVDF良好的耐化学性、加工性及抗疲劳和蠕变性,是石油化工设备流体处理系统整体或者衬里的泵、阀门、管道、管路配件、储槽和热交换器的最佳材料之一。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使制作的设备能满足TOCS以及阻燃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上高纯化学品的贮存和输送,近年来采用PVDF树脂制作的多孔膜、凝胶、隔膜等,在锂二次电池中应用,目前该用途成为PVDF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PVDF是氟碳涂料最主要原料之一,以其为原料制备的氟碳涂料已经发展到第六代,由于PVDF树脂具有超强的耐候性,可在户外长期使用,无需保养,该类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站、机场、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等。另外PVDF树脂还可以与其他树脂共混改性,如PVDF与ABS树脂共混得到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装饰、家电外壳等。 化学结构中以氟一碳化合键结合,这种具有短键性质的结构与氢离子形成最稳定最牢固的结合因而氟碳涂料具有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但有很强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而且在极端严酷与恶劣的环境中有很高的抗褪色性与抗紫外线性能。12、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介绍: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主要采用碳材料,但以碳做负极的锂电池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弊端: (1)过充电时易析出锂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影响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2)易形成SEI膜而导致首次充放电效率较低,不可逆容量较大; (3)即碳材料的平台电压较低(接近于金属锂),并且容易引起电解液的分解,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4)在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循环稳定性差。 与碳材料相比,尖晶石型的Li4Ti5012具有明显的优势: (1)它为零应变材料,循环性能好; 循环寿命可以达到一万次(2)放电电压平稳,而且电解液不致发生分解,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 (3)与炭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具有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可高倍率充放电等;我司制作的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样品可以高倍率10C充放电;同时具有优良的高温、低温放电性能。(4)钛酸锂的电势比纯金属锂的高,不易产生锂晶枝,为保障锂电池的安全提供了基础。(5)由于钛酸锂( Li4Ti5O12)/锰酸锂(LiMn2O4) 体系,工作电压为2.4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可以过充到5V,可以过放到0V。3、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国内外应用简介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SCiB(Super Charge/discharge Ion Battery)”锂电池,负极就是钛酸锂材料,已经批量应用于“EV-neo”电动摩托车上。2011年11月,东芝宣布,该公司的锂离子充电电池“SCiB”已被本田电动汽车“飞度EV”采用。本田计划2012年夏季在日美上市飞度EV。东芝将向其供应量产电池模块。东芝于2010年12月开始面向本田与埼玉县和熊本县开展的新一代个人移动性验证实验用车提供SCiB,在此之前也一直与本田合作开发飞度EV上配备的电池模块。此次之所以决定采用,是因为SCiB具有的长寿命性能及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电池性能通过了综合评估。SCiB的负极采用了东芝自主生产的钛酸锂,具有出色的快速充电性能和长寿命性能。在气温-30等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导致短路和劣化的锂金属析出现象,在40以上的高温下电池劣化也很少。据东芝介绍,该电池在广泛的环境下能够快速充电和放电,适用于车载用途。向容量为20Ah的SCiB单元充入80A电流时,15分钟能达到电池容量的80,再充3分钟,达到95左右,能够快速充电,充电时间仅是普通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一半左右。快速充电时,发热量也很少,可节省电池冷却用电。另外,SCiB电池模块的完全充放电次数方面,单个电池为4000次,是普通锂离子充电电池的2.5倍以上。有利于将来再次利用。三菱首款电动车i-MiEV采用的是自己和GS Yuasa合资工厂的LIM系列电池,而在推出第二款电动车Minicab MiEV时则转向东芝专利的SCiB电池。东芝SCiB电池能够满足一系列性能和安全参数,相比传统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多250,而快冲时间仅有一半。国内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09年底已经批量生产钛酸锂电池应用与储能方面,并且于2010年11月以3.25亿元控股51%收购了全球钛酸锂技术领先的美国Nasdaq上市公司ALT。 1年前才开始涉足电池业务的中国企业通过收购美国企业来提高技术实力。可以说,这种做法最直接地表现了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4、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应用前景由于钛酸锂( Li4Ti5O12)/锰酸锂(LiM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