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ppt_第1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ppt_第2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ppt_第3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ppt_第4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主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魏世强2010 11 个人基本情况 1994 10 1995 12 瑞典查尔摩斯技术大学化学系从事环境化学方面合作课题研究 任客座研究员1996 1 1999 6 瑞典农业大学化学系攻读环境化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2000年起 西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 专业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污染生态学土壤环境学 社会兼职 重庆市环境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环境保护特邀环境监察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公费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土壤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专家小组副组长四川省科技厅科技项目非省内评审专家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科学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第二主持人 沿三峡库区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经费1158万元 项目编号 2007BAD87B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两相反应 腐殖酸 金属离子反应机理的新探索 2001 01 2003 12 20万元 课题编号 40071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腐殖酸的氧化还原 配位络合特性及其对土壤中汞形态分异与活性钝化的影响机理 项目编号 40971147 40万元 重庆市科委攻关课题 重庆市农地污染与农作物健康品质相关规律及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2002 01 2004 12 15万元 课题编号 2001 6655 2004年3月20日通过重庆市科委组织鉴定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 腐殖质组分与不同类型金属离子的反应机理研究 2000 01 2002 12 5万元 中 日合作课题 酸雨对农业影响调查 2000 03 2002 12 5万 年 共15万元 2002年11月在北京召开结题总结会 重庆市环保局 巫山县有机食品发展规划2003 03 2003 11 10万元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 三峡库区陆 水生态变迁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离子释放动力学模拟研究 1999 08 2001 12 5万元 已完成 重庆市科委重大攻关课题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战略决策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预研 2002 12 2004 12 50万元 课题编号 027418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 重庆市农地污染对农作物安全品质的影响 2002 01 2004 12 12万元 含学校配套6万 课题编号 2002014 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利用同位素研究汞在陆生生物链的迁移与富集 2002 12 2005 12 16万 编号20020716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 三峡库区消落区土 水界面磷素运移机理与模型研究 2004 01 2005 12 3万元 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 PAM调控农业面源污染优化技术与产品开发应用研究 2007年1月 2009年12月 项目编号 CSTC 2006AC1018 15万元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重庆市主要有机肥源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物活性调控技术 2005 1 2007 12 2万 中央环境保护专项 重庆永川区临江河污染土壤综合整治示范 300万 2008 09 2011 12云南省烟草公司 昭通烟区生态环境条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2010 2012年 150万 重庆江津市环境保护局 江津市骆璜镇环境规划 2004 11 2005 03 8万元重庆市南岸茶园新区 通江大道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005 09 2005 10 18万元 重庆市环保局 前进化工厂搬迁土壤风险评价 11万元 2007 09 12重庆市环保局 原重庆特殊钢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原址场地环境风险评估 21 2万 2008 09 2008 12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址场地环境风险评估 15万 2008 09 2008 12 获奖成果 重庆市农地污染与农作物健康品质相关规律及综合控制技术主持人 重庆市200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含氯肥料科学施肥和机理的研究 主研 1997年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国家级紫色土稻麦配方施肥模式研究 主研 198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紫色土稻麦配方施肥模式研究推广应用 主研 1992年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级星火奖四等奖 科技论文 已发表论文140余篇 其中 SCI20余篇 主编 环境化学 等教材 ApplicationofpolyacrylamidetoreducephosphoruslossesfromaChinesepurplesoil Alaboratoryandfieldinvestigation 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 91 2010 1437 1445Phytoremediationforsoilscontaminatedbyphenanthreneandpyrenewithmultipleplantspecies JournalofSoilsandSediments 10 5 886 894 2010 07 DOI 10 1007 s11368 010 0216 4 人才培养 培养出站博士后6人 在站博后4人培养毕业博士19人 在读6人培养毕业硕士40余人 在读20人 留学生1名培养毕业专业硕士6人 重庆市主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第一部分中国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一 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药在环境中的循环 1 农药污染日趋势严重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灭鼠剂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业病虫害面积2 5亿hm2次 防治面积为2 7亿hm2次 其中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占90 以上 每年挽回粮食损失约4000万t 棉花170万t 平均每年药剂除草0 42亿hm2 挽回粮食损失900万t以上 平均每年药剂灭鼠约0 2亿hm2 挽回粮食损失370万t 中国农药生产能力为76 7万t 折100 下同 其中 杀虫剂生产能力57 6万t 杀菌剂7 2万t 除草剂9 9万t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目前农药年使用量80 100万吨 1 粮食中农药残留1983年 全国小麦 稻类 玉米中六六六残留量的调查 检出率为90 9 超标率为7 4 1989年 其残留量有所下降 六六六的残留只有河南省的小麦超标7 玉米1 1988 1989年 农业部对6省29个基地县调查 1 12 的粮食农药残留超标 其中0 67 的基地粮食有机氯残留超标 0 47 的粮食有机磷残留超标 处在有机氯和有机磷共同影响的状态 总检出率为60 1 2 蔬菜中农药的残留浙江杭州 1987 主要菜场 农贸市场蔬菜抽样检测 甲胺磷检测率达100 超标率大于50 最高残留水平为允许标准的几十倍 山东省6地市11种蔬菜 1988 有机磷农药均有残留 超标2 54 27 9倍 湖北11种蔬菜 2000 合格率较低 农药超标率从高到低的分别是 甲拌磷31 7 克百威29 6 敌敌畏7 53 氧化乐果5 91 菊酯类农药2 3 大气中农药的残留农药使用过程中20 附着在植物表面 进入土壤 大气的占80 左右 农药的喷施形成大量飘浮物 被大气中的飘尘所吸咐 或以气体或气溶胶的状态悬浮在空气中 4 水体中农药的污染持久性农药污染水体的问题 如六六六 5 土壤中农药的污染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 贮藏库 又是农药在环境中的 集散地 重要的农业面污染源 在60年代初检测发现 南极冰都含有40ppt的DDT 珠穆朗玛峰上雪中含有高达1306ppt的r 六六六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1986年 在西藏南迎巴瓦峰 高达4250米 的雪山上调查研究 测出雪中含有DDT0 0058ppb 六六六0 12ppb 土壤中六六六6 135ppb 11 868ppb DDT0 465 6 456ppb 2 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呈多样性 1 农药的直接药害作用急性毒性 人体健康 农作物危害 甲胺磷 久效磷 1605 甲基1605 甲拌磷 氧化乐果 水胺硫磷 呋喃丹等常用的农药中 均属高毒农药 三致毒性 杀虫眯 西维因 节氯菊醋 代森锌 代森锰锌 代森锰 克菌丹 灭菌丹 敌菌丹 百菌清 利谷隆 氟乐灵 除草醚 敌稗等 2 害虫抗药性增加农药反复施用 害虫抗药性增加 使用量加大 污染加重 3 农药对农业害虫天敌影响大害虫 天敌生态平衡 农药打乱平衡 二 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化肥养分元素在环境中的循环 肥料 农业生产重要物质资料 作物营养三要素 氮 磷 钾目前化肥用量3300多万吨 其中氮肥2500万吨化肥养分利用率 氮 30 40 磷 10 20 大量养分残留于土壤 或进入大气 水体 1 氮肥生态环境影响 1920年 1999年全球氮肥消耗量的变化 FAO 1999 中国不同时期化肥氮的施用量与损失量 氮肥对环境的污染 1 对水环境的影响地表水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内无机态总氮 DIN 含量大于0 2mg L 可能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物之一 农业流域氮素径流迁移 1 对水环境的影响地下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III类标准规定的限值为NO3 N 20mg L NO2 N 0 02mg L污染现象日趋普遍 平原地区北京市郊 达到NO3 N 100mg L 并且已扩散到深层地下水中 成都市地下水中硝态氮超标率为62 5 最高浓度超标55倍 江苏省亚硝酸盐氮超标率为63 6 最高浓度超标400倍 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Contributionofgreenhousegasestoglobalwarming 1750 2000 GlobalWarmingPotential GWP CO2 1 CH4 23 N2O 296 GlobalN2Oemission Kroeze 1999 3 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蔬菜硝酸盐累积 粮食植物营养质量变劣蔬菜是易富集硝酸盐的植物 我国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高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类型蔬菜积累硝酸盐的程度不同 通常硝酸盐积累顺序为 叶菜类 根菜类 葱蒜类 瓜果类 豆类 茄果类 国家 蔬菜中硝酸盐限量 标准 GB19338 2003 标准规定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3000mg kg 根茎类不超过1200mg kg 瓜果类不超过600mg kg多数地区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普遍 2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 重要农业面源污染物 颗粒磷径流迁移许多国家把富营养化湖的P负荷标准确定为0 02mg L约有70 的湖泊属磷控制型 农地重金属污染 Cd As 三 畜禽粪便污染 1995年以来 畜牧业发展迅速 年增长速度10 2001年 全国肉类总产量6340万吨 禽蛋2288万吨 奶类产量1029万吨 世界第一 年出栏猪5 2亿头 家禽743亿只 日排粪尿量 猪6kg 若采用水冲式清圈 则为30kg 鸡0 10kg 牛和羊高于猪 年畜禽粪便总产量约22亿吨 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 氮 磷 有机质 重金属 有害微生物 恶臭气体 1 氮磷营养盐 1000头猪年排放氮1 4 4万kg 磷1 2 5 7万kg 以植酸磷和无机磷形态 畜禽粪便是太湖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硝酸盐 地下水硝酸盐增加 NO3 N 10mg L 高铁血红蛋白症 亚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 2 重金属As 饲料中使用有机砷 如氨基苯砷酸 按照美国FDA容许标准1万头猪5 8年将向周边环境排放1吨左右的砷 Cu 动物对铜的需要量 猪3 7mg kg饲料 家禽6 8mg kg饲料 饲料行业普遍使用高铜标准 铜浓度达到250mg kg 3 病源性微生物 大量病源性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滋生蚊蝇 4 恶臭物质 约有30种恶臭气体臭味阈值小于或等于0 001mg m3 主要包括醇类 酸类 酮类 醛类 硫醇类和含氮杂环化合物 如甲硫醇 乙硫醇 硫化氢 氨气等 5 BOD 耗氧有机物 四 污水灌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水灌溉 土壤盐化 板结 重金属污染全国废水年排放总量373亿t 其中工业废水占60 不达标和未处理的废水约占一半 1996年 污水灌溉面积1000万hm2 其中330万hm2受污染 大气污染 以酸雨和氟污染为主 的农田面积约58667万公顷 固体废弃物堆存侵占农田和垃圾 污泥处置不当而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0万公顷 由于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的粮食在10 以上 五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 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人均耕地约为0 11km2 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 3 我国耕地的质量一般也较差 60 的耕地分布于山地 丘陵和高原地区 62 的耕地分布于淮河以北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 仅有39 的耕地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单位 亿亩 1984年 2000年 1995年 2003年 高质量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2 农地污染严重工业点源 农业面源 重金属污染 农药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农膜污染 土壤酸化 土壤重金属污染 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共2000万ha 占1 5 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此外 重金属污染致使1200万吨农产品不符合食物卫生品质的要求两者的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亿 而且仍在不断恶化 举例 全国 2000年农业部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资料 全国550万ha土地监测 大田类产品污染物超标占污染区农田总面积的20 其中 重金属超标占污染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0 以上 天津 沈阳 广州 上海 南京等城市污灌区的癌症发病率比清灌区高几倍甚至10多倍 举例 北京 北京东郊污灌区 60 的土壤和36 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80年代中期的抽样调查 北京近郊存在明显的蔬菜污染问题朝阳 丰台区的蔬菜存在Cd Hg As Pb等超标问题石景山 海淀区存在明显的Cr污染问题北京市民每日从蔬菜摄取的砷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高20 重庆粮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区域分布图 按国家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分区 按照样区背景值标准 X 3S 评价分区 按照区域背景值标准评价 更能反映当地重金属的实际累积情况 评价结果结果表明 我市粮地土壤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累积现象 尤以Pb Cd As累积最为显著 土壤有机污染 农药污染 1999年农药总产量66 6万吨 使用量131 2万吨 平均每公顷14kg 利用率 30 农业残留 含重金属农药 含Cl N P农药畜禽养殖 年产生粪便17 3亿吨 主要污染物COD BOD NH4 N TP TN流失量分别为728万吨 498万吨 132万吨 42万吨 345万吨农膜污染 1998年农膜用量120万吨 农膜年均残留率约20 平均每公顷达60公斤 受污染农地2000万hm2 约占耕地面积的1 5 土壤酸化 酸雨危害 N肥过量使用 含NaCl人畜粪的大量施用 南方菜地土壤普遍存在酸化趋势酸雨危害由南向北扩展 1986年前的长江以南北移至1995年的黄河一带 1990 1995和200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分别为10 52 12 8和15 0亿t 由于燃煤而排放出的SO2 1995年达2370万t 2000年达2730万t 超过欧洲和美国 居世界首位 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全国2177个环境监测站13a 1981 1993 的检测结果表明 全国有62 3 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 06mg m3 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 0 25mg m3 年平均降水pH值低于5 6的酸雨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左右 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是长江以南各省市 其面积已由1985年的175万km2增至1993年的280万km2 其中 国家规定实施的 两控区 酸雨控制区 SO2控制区 的面积为109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11 4 酸雨区的面积正在迅速扩大 3 水土流失严重面积从1950s初期的116万km2 增到现在的367万km2 土壤侵蚀模数大于1000t km2的有60万km2以上 全国每年流失表土超过50亿吨 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 西北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地最为严重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000t km2的面积有15 6万km2 长江中上游土壤侵蚀模数也达1200 3000t km2 土壤贫瘠 水体淤积 1949以来 全国因为水土流失淤积减少湖泊500多个 减少水域面积186万公顷 淤废水库总库容200亿立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长江中下游地区 1950s有湖泊面积22000多km2 到1980s仅有22000km2长江一些支流一些地区 每生产1kg粮油是以流失47 5kg土壤为代价 4 土壤沙漠化 盐渍化 荒漠化问题突出原因 干旱 半干旱地区强度种植 超载放牧 大量樵柴和不恰当的开发水资源等人为活动造成的 沙漠化影响达11个省区 沙漠 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为262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27 3 是全国耕地面积的2倍多 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 5 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场退化 沙化和碱化 三化 面积逐年增加 三化 面积1 35亿hm2 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 3 并以200万hm2 a的速度扩展 由水土流失 土壤沙漠化 草地退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的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 占全国GNP的3 5 6 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40类 其中185类是森林生态系统 包括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热带雨林 中国主要生物类群的物种总数约83000余种 不含土壤生物和10余万种的昆虫 中国原产作物237种 原产家禽200种 现有栽培作物600余种 果树300余种 牧草425种 药用植物500余种 花卉上千种 丰富的物种资源库 目前物种丧失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 10000倍 达到每天50 100种的惊人速度 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全球有5 6万种动植物挣扎在灭绝的边缘 中国约有398种脊椎动物 4000 5000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分别占该类物种数的7 7 和15 一个植物种的消失 将影响20 30种动物的生活 一个种的灭绝 造成3 5个种死亡 中国犀牛 麇鹿 高鼻羚羊 白臀叶猴 东北虎等动物已濒临灭绝 雁荡润楠 喜雨草等植物已经灭绝 农业生态问题三大成因 工业化生产引发的环境污染 即点源污染 如工业 三废 产生的垃圾 土壤污染等 农业面源污染 即非点源污染 如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 化学肥料 农膜 调节剂等大量施用和畜禽的养殖集约化生产等 给农业用水 农田土壤和农业环境 农副产品的污染等 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森林 不合理地开发地下水 盲目地陡坡开荒 围湖造田 毁草种粮 追求多熟制等违背自然规律和过度开发资源的行为 重庆市主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总体上全国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大都存在 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重庆市农村生态环境面临更大压力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结构单一 抗逆能力较差 土地退化问题较突出 酸化 石漠化 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6 1 水污染问题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 自然灾害频繁 农村环境质量差 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 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 70 以上的土壤为抗蚀性较差的紫色土 降雨集中 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66 浸蚀模数4500T KM2 年泥沙流失量2 2亿吨左右 进入溪流江河1 6亿吨左右 每年带入的N P K物质16万吨 三峡库区现有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是三峡水库水体安全的最大潜在威胁 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水质状况 干流以III IV类为主 库区次级河流以IV V为主 次级河流水质污染严重 部分河出现劣质V类水质 库区68条主要次级河流160个监测断面中 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占63 1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 纯养分 投入量高达550kg 公顷 但是单位播种面积投入仅为224kg 公顷 比全国平均 261kg 公顷 低 养分施用比例不合理 重庆施用的化肥N P2O5 K2O之比为1 0 386 0 102 钾肥严重不足 这种高强度的农业集约化生产必定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对三峡库区水体质量构成威胁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基本市情 大城市 大农村 大山区 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并存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重庆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直辖市 现在有3200万人 1200万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有2000万 重庆目前的城市化率46 7 通过实施城乡统筹 到2020年 重庆市城市人口会超过2200万 农村人口会下降到1000万 整个城市化率会达到70 以上 也就是说 将有1000万农村人变成城里人 重庆市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示意图 发展定位 2007年3月8日 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做出 314 总体部署 将重庆定位于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提出了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将重庆市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提出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试点 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提供示范的需要 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新格局的需要 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重庆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措施 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将城乡居民统一登记为 重庆市居民户口 并尽快过渡到以身份证取代属地户籍管理制度 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和途径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 重庆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措施 四是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形成支持 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 五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新型信用机制和开展农业保险 六是推进城乡行政体制改革 整合归并市与区县两级政府综合管理部门 进一步向区县下放权力 适当整合和减少区县行政单元 统筹城乡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的有序转化 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 促进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逐步使广大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统筹国民收入分配 大幅提高财政对 三农 发展的投入比重 加大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从整体上科学规划城乡建设 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同意将重庆市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试点的批复 环函 2007 340号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9 3号文件 2009年1月26日 国家环境保护部 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2009年7月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2008 2020年 的通知 渝府发 2009 45号 关于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 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 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开展城乡生态环境规划 合理配置城乡生态环境资源 创新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 实施目标 一 总体目标 2020年 解决全市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基本消除农村 脏 乱 差 现象 完善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体制和机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生态环境安全保障 二 近期目标 2008 2012年 到2012年 解决1066 7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50 和25 生活垃圾处置率分别达到16 和8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农村居民户用沼气使用率达到17 化肥 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 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善 森林覆盖率达到38 生物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三 中远期目标 2013 2020年 到2020年 基本解决全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机制趋于完善 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三 主要任务 一 修订 编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系列规划修编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 十一五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编制 重庆市城乡生活污染整治规划 等系列规划 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二 实施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合理规划饮用水水源取水点 增强水源地生态涵养 在乡村居民点修建简易取水 引水 提水设施 新建适度规模的跨村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 城区附近的乡镇纳入城市供水范围 二 实施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在工业园区下游 水污染较重地区建设应急备用水源 水质不达标且难以找到洁净水源的农村地区 实施 红层找水 或生态移民 开展农业面源 生活污水 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 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 2 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加快建设城乡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简易污水处理厂和投资少 运行成本低 管理简单的污水处理设施 综合整治城乡危险废物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村康居工程 改善居住环境 3 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土壤污染监控体系 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 强化对工业用地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的环境监管 完善农药 化肥施用技术规范 推广生物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 加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农药的清理与无害化处理进程 控制农膜污染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4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 推广少排和零排放养殖新技术 建设养殖示范小区 综合整治畜禽污染 散养户畜禽粪污还田 经营性散养户进入示范养殖小区 限养区和适养区养殖户实行 一池三改 5 推进农村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清水溪等20条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 其他次级河流污染整治纳入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推广清洁能源 综合利用秸秆 养殖业集中地区实施沼气工程 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 禁止固体废物 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