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doc_第1页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doc_第2页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doc_第3页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doc_第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图22中的a b c d代表不同的工业部门。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工业部门,对原料依赖性最大的是 Aa Bb Cc Dd5图中工业部门e最有可能是 A制糖工业 B炼铝工业 C啤酒酿造业 D鱼罐头加工业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3),回答6-8题。 6造成图中10、ll、12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7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1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A江南丘陵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东非高原8图中4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图2-4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9ll题。9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10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饷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1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控钗城市化进程 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分散城市职能 A B C D 中国古代科技著述颇丰,文史成就辉煌。回答12一14题。 。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成就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叙述了二三千年间的历史 B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述了西汉和东汉两朝的历史 c春秋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13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成就的评述,正确的是 诗经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南北朝文学承上启下,诗人杰出民歌盛行 唐朝进入古典诗歌黄金时代,盛唐时期成就最大 宋词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A B c D 14“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作者潜心研究农学取得了重要成就 B此著作总结了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经验 C反映作者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倾向 D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蕞完整的农书 。 2007年3月的中央两会上,关注民生成为一大亮点。追溯历史,经验教训可资借鉴。回答1518题。 15下列涉及民生问题的评述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商鞅变法奖励耕织,促使秦国逐步强盛 B唐初推行“存百姓”思想,促成了贞观之治 C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征银,废除了人头税 D清实行“摊丁入亩”,对农民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16下列关于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阐发同盟会纲领的三大主义之一;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平均她权“土地国有” “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A B; +e D 17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 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中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在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在抗日根据地大打地雷战 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 A B :, c D18鉴别下列关注民生的改革措施,对其作用评述不准确的是 A王安石的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B建国初期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成效但最终失败 D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法国等大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很大影响。回答192l题。19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当政时完成的反封建任务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从法律上确认了废除等级制度的主张 D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20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最先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它使世界各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它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A B c D21下列关于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脉络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形成潮流 B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广泛兴起 c“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诞生 D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掀起高潮 二战后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一直为世人瞩目。回答2223题。22图2-5所反映的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包括 停战谈判后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间接地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和平稳定的环境 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斗争中转攻为守 A B C D23从图2-6情境中折射出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 A冷战局面结束 B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 C出现了缓和的趋向 D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逐渐兴起。据统计,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到2204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正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回答2426题。24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正确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5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创造的产值达960多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使其成为北京的基础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促进文化建设 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 A B c D26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市政府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今后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设立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体现了政府履行 经济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文化职能 国际交流职能 A B C, D “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回答2729题。2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讲: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里蕴涵的哲理是 A要重视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促进事物的发展 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着眼于整体 D要搞好局部,关键部分对全局有决定性影响28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促进教育公平。这说明财政 A可以调节收入差距 B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9解决民生问题,要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免除农业税、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国家制定了法律;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最终也要建立法律制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可以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可以使解决民生问题有法可依 可以消除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A B c D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 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以上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回答3032 。30张某持有每股面值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为3。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是由于本次银行存款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他的股票 A贬值115207元 B升值115207兀 C贬值900元 D升值900元31此次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后,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此次提高贷款利率 加大了企业融资的成本 缓解某些产品供求紧张的状况 使企业投资过热得到抑制 使居民储蓄存款收益增加 _A B c D32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表明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积极的货币政策到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变化,体现了 A认识的不断发展 B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c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任务 2006年,中俄两国在中国成功举办“俄罗斯年”,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月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中国年”活动。回答3334题。33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年”开幕式致辞:中俄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主要是因为 A国际格局的变化 B两国具有共同利益 c国际关系的变化 D相同的社会意识形态34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它将有利于 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使我国获得更多的贸易顺差 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结盟关系 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 A B C D35观察图27,所蕴涵的哲理是 A凡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生活态度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D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要从实际出发第11卷(选择题共160分)36(36分)读图甲乙两岛示意图(图28)和表21,回答下列问题(2)甲、乙两岛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是 岛。简述乙岛城市的分布特点。、(4分)(3)说明甲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6分)(4)甲岛B地为重要港口,分析其区位条件。(8分)(5)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乙岛所在海域洋流的流向是 (顺、逆)时针。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昼最长的是 。(6分)37(32分)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让我们撷取几朵浪花,从资本主义成长与社会主义发展表23年代 中国现代史若干事件 “一五”计划完成 1957 反右派运动开展 出现“全面夺权”的“一月革命”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1977 高考制度恢复 1987 农村乡镇企业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 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物权法 的几个历史片断,感悟人类文明演进历程的丰富与曲折。材料一表22 年代 世界历史若干事件 1497 达迦马开始了向东方的远航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87 美国制定宪法 1807 美国富尔敦发明汽船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1857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日本倒幕运动开始 1867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1907 三国协约形成 1917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材料一表22折射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请从中提炼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内政、外交和经济因素及影响。(7分)(2)材料一表22所列1867年的两件大事对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什么?(7分)材料二 1977年邓小平告语天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就首先要实现知识面前的平等,教育权利的平等。他立排众议,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后人评价:恢复高考一年后,中国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事实证明,恢复高考和后来的开放留学,是促使中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两大里程碑式的举措。 (4)1977年中国正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请结合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特征,谈谈实施这一举措的影响。(5分)(5)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综合材料一表23内容所列,你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感受最深的两点启示是什么?(8分)38(32分) 材料一 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至1978年问,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039个百分点,而1979至2005年间为0209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 投资、消费与出口被称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材料二表24 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 1980年 1990年 I 2000年 200l一2003年 , 17 16 l 12 徘徊在12一125之间材料三 (1)表24和图29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说明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消费韵作用。并谈谈如何解决表24和图27中的问题。(11分) (3)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2分) (4)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6分)39(30分)自古至今,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契丹族是发源于辽河的游牧民族,唐中期时有人口七八十万。辽史记载,唐后期中原混战,“民不堪言,多逃亡依阿保机为主”,阿保机对逃亡及征战中所俘获的汉人,“命其建城而居,分地耕种”,契丹国逐渐形成“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的景象。到1005年人口增至340多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汉人的迁入,契丹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分析当时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契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材料二表25 2005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经济地带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流入(出)资金,亿元 东部经济地带 +4 128 4 30587 中部经济地带 2 804 +2 92482 西部经济地带 1 324 +1 38105 注:“+”表示流入,“一”表示流出。材料三表26 2005年我国部分省区(图2一10) 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省区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流入(出)资金,亿元 一870 +9I盯49 +1560 一162722 注:“+”表示流人,“一”表示流出。(2)结合材料二,说明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2分)(3)图2一10中省区的名称分别是 ?和 (写简称)。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省区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四 目前我国有流动人口近15亿,其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这支“流动大军”的忧喜悲欢,牵动着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心。3月16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雇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要有农民工代表”。这表明今后农民工中也会拥有自己的套国人大代表,在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4)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人口流动这一经济现象。(6分)(5)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的知识,谈谈你对“农民工中也会拥有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5分)40(30分)延安地区自实行退耕还林以来,生态和经济得到了良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宽图211)自1999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在退耕地中,坡度在250。以上的坡耕地,已经播种的撂荒地占有较大的比例。材料二延安地区农作物产量(图212)、农民收入(图2一13)的变化(1)结合材料一 二,从生态、经济的角度,说明延安地区退耕还林的意义。(4分)(2)分析延安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6分)材料三 延安地区将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宜用做耕种的坡地实施退耕还林,经过10年努力,荒山秃岭变成了满目翠绿。虽然耕世面积有所减少,但优化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了产结构,引进了科学技术,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延安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使农民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3)延安地区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9分)(4)革命老区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概述延安时期我党为争取抗战胜利在政权建设、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成就,你认为从中反映了怎样一种延安精神?(11分)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I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CDCBABB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ABACCADB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选项CACBCCDBCA题号3132333435选项CABDC卷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160分。 36(36分) 地势特点气候类型气候成因甲岛东部高西部低(2分)A: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 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分) 乙岛中部高四周低(2分)C:热带季风气候(2分)(2)乙(2分)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2分)。 (3)沿海岸呈环状分布(2分)。沿海地区地势平坦(2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2分)。(4)地势平坦,利于建港(2分);通过铁路、公路与其他城市相连接,经济腹地较广(2分);以高雄市作为依托(2分);终年不冻,港阔水深,风浪较小j航行条件好(2分)。 (5)顺(2分)B(2分)A(2分)37(32分)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分)科学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征服世界的物质力量。(2分)长期的殖民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3分) (2)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作为后起国家的日本,更易直接采用最新技术,推动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 (3)影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4分)标志: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分) (4)此前为十年“文革”动乱时期,此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2分)这一举措推动了历史性转折的到来,促进了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业起到积极作用。(3分)(5)影响: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4分)启示: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使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的重要保证;党的决策正确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前进的。(4分)任答其中两点,鼓励独立见解,言之成理得分38(32分) (1)表24反映了我国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图29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过大。(2分)由于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了居民的消费。(1分) (2)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2分)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1分)稍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1分) 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增加消费基金的比例,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2分)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低、扩中、调高),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促进居民滑费需求。l(2分)。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国内,处理好内外需的关系,以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4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投资与出口,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薄弱,重点要扩大消费需求;(4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要坚持扩大消费需求。(4分) (4)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发展的成果。(2分)履行经济职能,制定消费政策,维护消费者权益;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居民基本消费。(2分)制定、完善促进消费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39(30分) (1)制度:蕃汉分治。(2分)原因:躲避战火及战争的俘掠。(2分)影响:使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