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鉴赏.doc_第1页
古诗词阅读鉴赏.doc_第2页
古诗词阅读鉴赏.doc_第3页
古诗词阅读鉴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阅读鉴赏一、诗词鉴赏题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诗歌鉴赏题的总思路:“语言-意象-意境-主旨(情感)”。2、方法:从题目认识对象 ,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 从意境洞察心胸。3、整理并架构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体系:v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v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工笔(细描)、粗笔、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细节等)、抒情(直接与间接)、议论、说明。v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对比、反复等。需要重点辨析的手法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衬托:又叫映衬、烘托。用描述环境、气氛等或其他条件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v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抑扬 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照应、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v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4、熟悉一些常用术语:、常见思想感情术语有: 迷恋、伤感、忧愁、惆怅、寂寞、 孤独、烦闷 欢乐、赞美、恬淡、 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壮志未酬的愤激、篇章结构常见术语: 层层深入、首尾照应、有分有总、详略得当、巧妙过渡、铺垫等、表现手法常见术语: 虚实结合、以动写静、欲扬先抑、衬托、渲染、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对照比较、卒章显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抒情术语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情景交融、借古喻今5、学会通过诗歌分类(按题材)来把握情感:v 写景诗(山水田园):情景交融(包括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思想感情(赞美山河 、热爱生活 、闲适安逸 、超脱避世等)。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工笔)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v 咏史诗:典故、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古伤今、借古讽今,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劝谏统治者要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感慨历史沧桑变迁、朝代兴替、昔盛今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v 咏物诗:托物言志,常用拟人、比喻、双关、借代、侧面烘托等、手法;、咏物诗有两大特点: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v 边塞诗: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v 咏怀诗:特点就是即事抒怀;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行旅诗: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v 送别诗: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主要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v 闺怨诗: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二、 专项训练: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典型例题(2007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设题】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解析】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设题点就是第三句中的“明”与“出”,所以解答时无须结合全诗,只需要就事论事。既然要我们分析“明”与“出”的妙处,那么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两个字运用后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感。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典型例题(2007安徽卷)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设题】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解析】主要运用衬托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借咏鹰抒壮怀。他所看中的正是鹰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命题角度三: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典型例题(2007福建卷)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设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这显然是从“面”上着眼的,因此我们解答时不能局限于个别诗句,而要从“面”上进行赏析,尤其要从两条注释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联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5、江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弯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6、早 梅 【唐】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齐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与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都用了“一枝”一词。试分析两诗中的“一枝”各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参考答案:齐诗中的“一枝”,突出了花开之“早”,紧扣诗眼;叶诗中的“一枝”,以少总多,引发读者对园内春色的无尽想象。7、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心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问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写景特点: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诗中“山客”有闲适恬静的心境。8、秋 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