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美、趣、实、空”渝中区大坪小学 沈虹刚 杨建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改善学习环境,拓展课堂互动空间,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已为到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是,怎样的课件才能发挥如此的作用呢?笔者以为:课件的策化与制作应该讲究“美、趣、实、空”。一、课件之“美”何谓课件之“美”?课件的画面、文字、音效、动画、色彩与教学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就是美。这个美对于学生,就是学习状态的调整或提升,对于学习环境,就是一种改善或创设;同时,这种美突破了课件仅仅作为一种解释或演绎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种知识源。例如我校小学语文第八册九课古诗二首课件。它巧妙地运用色彩、诗画、字体、配器的多种选择,将诗人当时的所见、所遇、所思营造得既朦胧又韵味无穷,强调了对古诗特征的继承和创造,创设了一种高度和谐与自然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融入到诗人的心境,进入到诗人的视线所及,为学生学习设置了富于个性化的境界,使其学习动机在不自觉中得到改善,学习状态潜移默化地得到调整。这正是课件“美”的作用。同时课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诗、字、画、乐溶为一体。字,可以楷、可以行、可以草、可以篆、可以隶;乐,可以竹笛、古筝、二胡。这样的的美不仅生动,可以满足了学生选择性赏析和选择性配器朗读,而且课堂资源得到了丰富,知识来源得到了改善,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创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二、课件之“趣”何谓课件之“趣”?能在教学的最佳时机,以最符合学生注意特点的方式,将学习问题或教学重点情景化就是课件之“趣” 。例如我校圆的认识教学课件。课件一开始就显一段精彩的赛车录像,车轮滚滚,马达轰鸣,赛手雄姿,音效逼真。学生屏着呼吸:这是什么?要做什么?它在教学第一时间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极大注意和高度兴奋。老师马上于平凡之中问不平凡,于常见之处发疑端: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呢?此时,每个学生都被这个从银屏中生发出来的问题牢牢抓住,欲罢不能。是啊,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呢?学生立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求诸己的冲动。教学快结束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方形,椭圆形,车轴不在圆心上的圆与车轴在圆心上的圆的比较运动形态。滑稽的配乐,蚂蚁形状的骑手,四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四种不同的运动线轴,它以幽默的方式印证学生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圆特性的理解。这一设计不但以趣应趣,与开篇形成照应,有教学策略上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完成了从生活到知识与能力再回到生活的循环,完成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唯物史观的初步孕育,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了数学即生活,数学是抽象了的生活。我们称这种课件之“趣”为学理之“趣”。三、课件之“实”何谓课件之“实”?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要实用;把学习的重、难点应摆在第一位,要实在。例如我校鸟的天堂课件。它界面友好,按纽统一,非线型性强,非常实用。同时,它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具象性、虚拟性、音效性将课文重、难点予以整合,将学生所欣赏的各部分文字信息多媒化,为更加有效地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创设了实实在在的空间,。首先,它虚拟场景,让学生同作者一起乘船进入作者所描写过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情景中,哗哗的水声伴着学生作作者游,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接着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景象,让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抓准特点,切实体会所谓“不可计数”真实场景。接下来出示课件,用特写手法逼真展示大榕树树冠那“似乎每一片叶片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近景。让学生专注于大榕树的“大”,专注于大榕树的出人预料之“美”,真切的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妙。紧跟着出示课件,展示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画面中群鸟翔集,鸟影时隐时现;银屏内百鸟齐鸣,鸟语时婉时急,这就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在课件场景中看到的、听到的与作者所描写的相互对照,细细品味,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这里的课件之“实”所追求的是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最大效益。四、课件之“空”何谓课件之“空”? 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为空。倒影不是真实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们对青山想象的空间,拓展了对人们对青山的“虚”的把握。如我校社会课古埃及这一课件。上课伊始,课件便给出以蓝色为基调,以神秘荒远为风格,以英格玛曲子为背景音乐,由远及近地出现尼罗河鸟瞰,浩瀚的沙漠,雄伟的金字塔,最后定格在莫测的狮身人面像上的一段视频。这一段视频虽然没有直接就古代埃及的工业、农上、冶炼、手工业创设问题情景,但是,它却不仅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产生一种探秘的冲动,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学习动机,而且为本课以胡夫金字塔为点,继而展开对古代埃及的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思考、想象、理解的空间。当教学即将结束时,课件再次出现湍急的尼罗河,荒漠,疲惫的单峰驼,千年古塔。这一段视频同样没有直接就古代埃及的工业、农上、冶炼、手工业的成就进行总结,但是,它却不但完成了教学形式上的首尾照应,更主要的是,它将继续探究的种子形象化地埋在了学生心中,即:站在人类文明巨大的成就上,不要草率地把问号删去,急忙换上赞美的感叹号或判断的句号。人类文明史还远远没到可以爽然读解的时候。这时,“空”即是“虚”,它照应的是可持续探究的余地,即教师为学生发展预设的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